第五百零六章 豎子不足與謀
字數:13794 加入書籤
“什麽,王公節全軍覆沒!”
無鹽縣中,袁紹聽到消息傳來之時,整個人被震驚得久久說不出話來。
王匡麾下,可是足足有兩萬大軍啊!
那個林子煦就算再厲害,王匡你打不過也不至於全軍覆沒吧。
而且居然連自己都賠進去了!
初戰大敗,袁紹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恰逢這幾日他也收到了冀州的求援信,&sp;&sp;信中逢紀一再請求袁紹增兵支援,說是徐州方麵已經增兵,趙雲的攻勢漸猛,快要撐不住了。
恰逢冀州危局,泰山又遭慘敗,袁紹身為盟主,&sp;&sp;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
旁邊,許攸拱手道:“主公,王公節全軍覆沒的消息,&sp;&sp;頃刻間便會傳遍諸侯,屆時軍心不穩,士氣跌落,聯盟恐有分崩離析之險啊!”
眼下還未正式開打,便折了一路諸侯,其餘眾諸侯必然心有疑慮。
有道是錦上添花者眾,雪中送炭者寡。
一旦初戰不利的消息傳出去之後,袁紹若不采取措施,這些現在對他言聽計從的小弟,到時候不倒向劉備那邊已經算好的了。
袁紹明白這個道理,卻無法解決,畢竟這消息也瞞不住啊!
“子遠,你說眼下該怎麽辦?”
作為自己的心腹,袁紹對許攸的信重自然不用多說。
見袁紹問計於自己,許攸思索片刻,便開口道:“為今之計,&sp;&sp;主公不妨先隱瞞消息,再派遣一位諸侯為先鋒進攻魯縣,&sp;&sp;試探徐州戰力究竟幾何。反正眼下夏收已過,糧草已繼續完畢,大軍隨時能東進泰山,征伐劉備。”
聞言,袁紹不由得點了點頭。
王匡此戰敗得著實太過離奇,甚至令人難以理解。再派一位諸侯出戰也好,可借機看看究竟是徐州軍太強,還是王匡太弱。
自己則率大軍在後緩緩跟進,如此可保無虞。
“好,便依子遠所……”
袁紹答應的話還沒說完,旁邊就想起了一個聲音。
“主公,此計萬萬不可!”
袁紹扭頭看去,發言者正是最近新歸投的辛評。
辛評和弟弟辛毗,皆是潁川名士,且胸懷大誌,又見識卓絕。
特別是辛評,為人率直清正,雖不像田豐和審配那般頭鐵,&sp;&sp;卻也不是輕易與人同流合汙之人。
兄弟二人在韓馥處一直不受重視,&sp;&sp;等到韓馥死後,便順理成章得歸順了袁紹。
不得不說,四世三公的名頭確實好用。
因為汝南袁氏是如今天下世家的代言人,在利益一致的情況下,這些出身世家的人才很容易便被袁紹招攬入麾下。
“仲治有何高見?”
袁紹見辛評開口,便笑著問道。
辛評站起來拱手道:“主公,劉玄德乃當世梟雄,麾下精兵猛將如過江之鯽,不可勝數。又有百年未見之才林子初,王佐之才荀文若等人為其謀劃,實在不可輕敵!”
耳聽得辛評將劉備一通誇讚,袁紹雖然知道這是實情,卻也皺起了眉頭。
“仲治啊,劉玄德之能,某豈不知。而今咱們議論的是如何應對眼前之戰局,不知仲治何以教我?”
見袁紹有些不耐煩,辛評也不著急,繼續說道:“主公明鑒,正因劉玄德勢大,咱們才更要廣結諸侯治之力,如此才能有勝算。
以在下之愚見,勝敗乃兵家常事,主公當召集諸侯,闡明前線戰況。繼而親統大軍進發泰山,如此諸侯必然景從,眾誌成城之下,破徐州易如反掌!”
辛評的意思表達的很清楚,你要是隱瞞消息,等諸侯發覺之後,必然人心離散。
可若是直接告訴諸侯們王匡戰敗的消息,就算一時人心不穩,但隻要咱們以身作則,率先進兵與劉備開戰,這些諸侯絕對還會願意鼎力相助。
袁紹一聽,頓時覺得辛評所言更有道理。
以陰謀者,必然不能久持,反倒不如堂堂正正。
“好,便依仲治所言。”袁紹猛地一拍桌案道,“不過在召集諸侯之前,還要勞煩子遠走一趟,將孟德請來,某還有些要事與他商議。”
聞言,許攸連忙站站起來拱手道:“唯!”
不過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許攸眼中閃過一絲不滿。
既是對袁紹,也是對辛評。
許攸奉命去請曹操的時候,其實曹操也在和麾下商議此事。
作為兗州牧,他自然有自己的消息來源。
“誌才,如今王公節兩萬大軍全軍覆沒,連他自己都生死不知,某該如何行事?”
剛開始收到消息的時候,曹操心中的震驚絲毫不亞於袁紹。
討董之時,他和林夕也有過數麵之緣。在他的印象中,林夕不過是個沉默寡言的小娃娃而已,要麽不出現,要麽就守在劉備身邊充當護衛。
看劉玄德的意思,應該是看在林子初的麵上,才將其弟引為心腹,同時帶在身邊教導。
可誰曾想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劉玄德居然敢任用一個小娃娃為一軍主將,甚至還大敗王公節。
林子初之才自不必多說,看來他弟弟也非尋常之輩啊!
戲誌才輕歎一聲,開口道:“主公,王公節之敗在下早有預料,隻是不想他敗得如此徹底,居然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不錯,數日之內便使得兩萬大軍全軍覆沒,某真不知那林子熙是如何用兵,更不知王公節為何如此愚蠢!”
說到最後,曹操語氣中頗有些恨鐵不成功的意味。
想自己東拚西湊,還得看兗州世家的臉色,最終才堪堪湊了五萬人馬而已。
這兩萬人你王公節不想要,可以給我啊!
直接給林夕送人頭是幾個意思?
穀勯
“若不出意料,袁盟主此刻也該收到了消息,稍後應該會遣人來邀主公共商此事。”戲誌才開口道,“稍後議事之時,無論袁本初意欲何為,主公皆景從即可。此次大戰,眾諸侯終究是靠不住的,要向戰勝劉玄德,還得靠咱們自己。”
曹操點了點頭道:“誌才之言是也,某自會相機行事。隻是你此去,還需萬萬小心。以林子初之能,不可能留下明顯的疏漏,廣陵郡那邊,隻怕也有後手。”
“主公放心,在下亦會見機行事。”
兩人話音剛落,便有士卒來報,說許攸在外求見。
“果不出誌才所料,本初急了。”曹操站了起來,開口說道,“某此去與本初議事,便不送你了。切記,此戰小心行事。”
戲誌才也站了起來,對曹操拱手一禮道:“遵命。”
話雖如此,但此刻戲誌才眼中滿是戰意。
林子初,上次謀劃泰山被你識破,某無話可說。
隻看今次一戰,你還能否勝我!
……
盟軍大營內。
等曹操到後,袁紹便將王匡戰敗的消息對曹操說了一遍。
曹操也很配合袁紹的演出,裝出一副震驚的模樣。
袁紹見自家鐵杆小弟都有些慌亂,連忙裝出一副可靠老大哥的模樣,表示孟德勿慮,為兄已有計較。
咱們聯合起來,在泰山跟劉備幹一波大的,贏了吃肉,瓜分徐州,你看如何?
曹操表示,啊對對對,袁盟主你說得都對。
得到曹操鼎力支持後,袁紹終於才鬆了一口氣,又令許攸請來了所有諸侯一起開會。
會議上,袁盟主先是公布了王匡敗亡的消息,並對此表示深切惋惜。
這一下,眾諸侯瞬間炸開了鍋。
徐州軍這麽勇的嗎!
那可是兩萬大軍啊,居然沒撐過十天就全軍覆沒了?
出征之前,王匡還讓咱們十日之內看他破敵來著。現如今十日已過,咱們卻看到了他被敵軍所破,不得不讓人感歎世事無常。
要是徐州軍都是這種戰力,那這一戰還有必要打嗎?
諸侯們本以為這波攻打徐州是飛龍騎臉,結果發現被騎的反而是自己。
就在人心即將離散之時,還好袁盟主站了出來,大呼諸位莫慌。
諸侯們表示,你是不慌,損失的又不是你的兵馬。再說伱袁氏家大業大,我們這些小身板怎麽跟你比。
要不……咱們跟劉備講和吧。
左右咱們跟他劉玄德又無深仇大恨,反倒是曾經一起討董的盟友。劉玄德為人又素來仁善,必然不會怪罪我等。
嗯,四世三公的盟主靠不住,眼下隻能投向劉太尉的懷抱了。
至於某些與劉太尉有深仇大恨的人……曹孟德你看什麽看,我等沒有明說是你。
不過袁紹的下一個舉動,卻稍稍挽回了眾諸侯的一點信心。
隻見袁紹一拍桌案道:“王公節身為一郡太守,上任以來,兢兢業業,保境安民。上不負天子,下不負百姓,如今率軍討賊,卻遭劉備此賊殘忍殺害,是可忍,孰不可忍!”
雖然袁紹早就在心中罵了王匡何止千百遍草包廢物,但眾目睽睽之下,他顯然不能貶低一個死人。
嗯,全軍覆沒,王匡本人生死不知,那就默認他死了吧。
反正全軍覆沒後,王匡是死是活已經無所謂了。
袁紹激憤大呼道:“劉賊罪大惡極,罪孽深重,罪不容誅。某意,明日便盡起精兵,討伐劉賊,以安社稷。”
一場好好的戰前宣言,最終卻變成了大型雙標現場。
不過聞言後,眾諸侯確實眼前一亮。
你袁本初說什麽都無所謂,隻要你不讓我等率軍與徐州死磕,那我等絕對舉雙手讚成。
尤其是現在,見袁紹願意用自己的兵馬跟劉備實打實的幹一架,實在是最好的局麵。
畢竟劉備雖然仁善,但他始終對世家寒門一視同仁。未免自己的利益受損,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眾諸侯可不願意跟劉備站在一起。
陳留太守張邈率先表態道:“盟主英明,劉賊僭越之心久矣,如今正該討伐之時。我等雖兵微將寡,卻仍願助盟主破賊!”
“願助盟主討賊!”
“願助盟主討賊!”
“願助盟主討賊!”
……
嗯,你先上,我們隨後便到。
至於真幫你還是嘴上說說,這得看你能打出什麽樣的成果。
附和聲不絕於耳,袁紹見之大喜,心中暗自慶幸聽了辛評的建議。
眼下諸侯附和並無幾分真心,袁紹又如何看不出,不過隻要自己能小勝幾場,這些人便會如同之前一般,爭先恐後發兵攻打泰山。
曹操坐在袁紹下首,冷眼旁觀著這一過程。
先是聞王匡敗亡時,諸侯皆懼,可轉眼見袁紹願親自帶頭攻打時,這些諸侯又群情激奮,恨不得明日就與劉備決戰。
誌才說得對,此番對戰徐州,終究隻能依靠自己。
至於這些諸侯……
想到這裏,曹操嘴角露出一絲冷笑,眼中滿是不屑。
不是一群庸碌小人,酒囊飯袋耳!
一群匹夫豎子,何足與謀?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