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欲拒還迎

字數:9753   加入書籤

A+A-




    關羽大軍從七月末西進,曆時半月時間穿越蕭國,終於抵達了沛郡。

    袁術雖然狂妄了些,但人卻不傻。

    自稱王尹始,他便密切關注著劉備的消息,甚至在邊境陳列了數萬大軍,就是為了防止徐州可能會發生的異動。

    時間過去了近兩個月,劉備在徐州動員大軍的消息早已傳來,袁術也開始往沛郡增兵,甚至把麾下大將馬騰父子都增派了過去。

    隻是有個消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

    “劉玄德居然敢號稱百萬兵馬,果真是厚顏無恥,如此誇大其詞,就不怕天下人恥笑嗎!”

    宛城王府中,袁術指著前線發來的探報,滿臉不屑的表情。

    就算是大漢最強盛時期,全國上下也不過才百萬兵馬。

    他劉玄德治下僅四州之地,就敢如此吹牛,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說起來百萬兵馬的確虛了一些,卻也沒有過於誇大。

    此次南下,徐州出動總兵力六十萬,更是直接發動了四十萬民夫運送糧草輜重,說是百萬也不為過。

    最起碼比之原本曆史上的赤壁之戰,曹操號稱的八十萬要靠譜得多。

    袁術之所以不信,還是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想他袁公路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這些年苦心經營,占據了整個豫州與半個揚州,更是連荊州最富庶的南陽也握在手中。

    饒是如此,麾下能動員的兵馬,也不過二十多萬而已。

    他劉備憑什麽有百萬兵馬!

    當然,以袁術治理地方的能力與政策,能湊出二十萬兵馬也已經是極限了。

    可他麾下群臣卻不這麽看。

    張昭起身拱手道“大王,臣以為百萬大軍或許有虛,但劉玄德此番出動的兵馬,最少也有五六十萬,大王萬不可輕敵。”

    麵對唱反調的張昭,袁術怫然不悅道“孤自然不會輕敵,但他劉玄德也絕對沒有五六十萬兵馬!”

    “即便如此,臣以為還是應當往沛郡再增援一些兵馬。”

    “劉玄德三路出兵,子布為何隻言沛郡?”袁術有些不滿,也有些好奇道。

    張昭拱手道“大王,據前方軍報,沛郡的敵軍乃是由關雲長統領,麾下皆徐州的精兵猛將。壽成將軍父子雖然勇武,但麾下不過七萬兵馬,如何能擋關雲長?”

    聽到‘關雲長’三個字,袁術的臉色也微微一變。

    徐州雖然猛將眾多,但絲毫沒有影響關羽的威名,甚至比原本曆史上名聲更響。

    自中山起兵時嶄露頭角,再到聯軍討董時陣斬牛輔,而後一連串的大戰中,關羽都是作為一方主將登場,且戰無不勝,袁術有些畏懼也是正常。

    思慮片刻後,袁術一揮袖道“既然對麵是關羽,那就再派三萬大軍前去沛郡增援。”

    “遵命!”

    堂上群臣皆拱手道。

    說完之後,袁術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連忙開口問道“子布,探報中可有提及……林子初現在何處?”

    關羽雖然凶名赫赫,但袁術最忌憚的人,還是林朝。

    這家夥隻要不露麵,就有可能成為一顆隨時會引爆的炸彈,指不定什麽時候就給你一個驚喜。

    “這……”張昭遲疑道,“探報中倒是沒有提及。”

    袁術斷然道“那就再派人查探,一定要弄清楚林子初統率哪一路大軍,此人才是咱們的大敵!”

    “遵命!”

    一眾人正商議間,門外忽然衝進一名士卒,單膝跪地稟報道“大王,曹孟德求見!”

    “曹孟德來了?”

    聞言,袁術大喜道。

    曹操在棄城而走時,便給袁術寫了一封書信,請他收留自己,並力抗擊徐州大軍。

    袁術雖然蠢了點,但唇亡齒寒的道理還是明白的,當即滿口答應。

    可現在曹操已經來到,袁術卻依舊安坐,沒有要出迎的意思,隻是揮袖笑道“孟德乃孤故友,如今前來投靠,還不趕緊帶他進來。”

    大概是這些年太過順風順水,也有可能是打心底裏就看不起曹操,更有可能稱王之後而誌得意滿。

    總之,麵對極有可能成為自己臂助的曹操,袁術卻把姿態擺得高高的,甚至用上位者的目光去打量曹操,屁股不肯離開王位半步。

    ……

    豫州戰場,相縣。

    就在袁術與曹操會晤的同時,前線的戰事已然如火如荼。

    在得知對麵的敵人是關羽後,全軍將士無不心生畏懼,唯獨馬超全然不懼,甚至向馬騰請命主動出擊。

    時間又過去了七年,馬騰漸漸老去,而兒子馬超卻步入盛年,渾身有千百斤氣力,堪稱萬夫不當之勇。

    馬超的請戰,很快得到了馬騰的讚許。

    倒不是馬騰不夠謹慎,而是他以為就算最終要據城而守,也得先摸清敵人的兵力戰力究竟如何。

    總不能不放一槍一箭,就開始當縮頭烏龜吧。

    於是,馬騰撥給馬超三萬人,同時命侄兒馬岱為副將,陪同他先去試探一番關羽所部的戰力。

    麵對馬超的白給行為,關羽當場就怒了。

    “匹夫,竟敢視某為無物!”

    我帶了三十萬大軍過來,你居然隻派三萬大軍出來迎戰,看不起誰呢?

    旁邊的辛評卻輕搖折扇笑道“君侯息怒,非是敵軍輕視我等,實則是敵軍不知君侯虎威,企圖以卵擊石,何其愚也!”

    聽了辛評略帶馬屁味道的話後,關羽這才按下胸中怒火,開口道“也好,便將這支敵軍盡數殲滅,以展我軍軍威!”

    “不,不可!”

    一旁沉默的荀攸忽然開口說道。

    “為何?”

    關羽不解道。

    辛評馬上明白了荀攸的意思,繼續開口道“既然敵軍不知死活,君侯何不示敵以弱。有道是放長線,釣大魚,畢竟敵軍絕不可能隻有這三萬人!”

    “不錯,某也是這個意思。”荀攸也點了點頭說道。

    聞言,關羽也笑了“好,那便依二位所言,放長線,調大魚!”

    在關羽的授意下,由太史慈領兵四萬,迎擊前來的馬超部隊。

    本來張飛還嚷嚷著要做先鋒,但一聽說要詐敗,頓時沒了興趣。

    相縣城外的原野上,馬超正在率軍前進,不久前方便出現了太史慈的大軍。

    馬超看了看太史慈率領的軍隊,貌似比自己人數多一些,但他依舊無所畏懼,挺搶便殺了過去。

    一番交鋒之後,馬超驚訝的發現,對方兵馬雖多,但戰力著實一般,反倒被自己輕鬆殺敗。

    太史慈敗走之後,馬超本想率軍追擊,但忽然想起父親馬騰的交代,當即停下了腳步,留馬岱統領大軍,而自己隻身返回相縣將戰況向馬騰匯報了一番。

    聽完兒子的匯報後,馬騰斷然道“此乃關羽誘敵之計,你不去追擊是對的,敵將太史慈身後,必然有關羽的大軍!”

    “可是……”馬超開口道,“如今初戰大勝,麾下將士士氣正旺,難道要讓大軍反身回防?”

    馬騰冷笑道“不,你明日再去挑戰,敗了就退,贏了也不追擊,看他關羽還如何施展誘敵之計!”

    “父親高見!”

    馬超聞言大喜,連連點頭道。

    於是接下裏一連數日,太史慈都率軍前來挑戰,最終都無一例外敗在了馬超手中。

    但馬超謹記馬騰的命令,絲毫沒有要追擊的意思。

    五六日之後,關羽有些坐不住了。

    “二位軍師,誘敵之計非但沒有效果,我軍將士反倒損傷數千人,再這樣下去,士氣快撐不住了。”

    辛評卻依舊輕搖折扇笑道“君侯莫急,這所謂誘敵之計,也是驕兵之計。敵軍數次戰勝而不下令追擊,長此以往,就算敵軍將領能忍得住,敵方士卒也會忍不住。

    更何況……咱們還可以再加把火。”

    於是,第二日再戰敗時,太史慈如往常一般退走,但地上卻留了一地的輜重,並且邊跑邊扔,大有一瀉千裏之勢。

    馬超依舊嚴令不準追擊,但這次他的命令,卻沒那麽管用了。

    一連近十日的勝利,此刻馬超麾下的士卒早已被衝昏了頭腦。可偏偏每次馬超都不準追擊,這就使得他們心中那股火一直憋著。

    直到今日,看到地上散落的輜重、盔甲、器械,甚至是金銀財物,這些士兵再也忍不住了,嗷嗷叫的衝上前去爭搶財物。

    地上的財物搶完之後,便繼續追擊,企圖獲得更多的金銀財寶。

    馬超見喝止不住士卒,又見太史慈連輜重財寶都扔了出來,應該不是詐敗,便一咬牙大聲喝道

    “全軍追擊!”

    魚兒,就此上鉤。

    一連追擊了十多裏之後,等馬超反應過來時,卻迎來了太史慈的反擊。

    以及……關羽大軍的圍困。

    不好,某中計矣!

    馬超猛然醒悟,卻為時已晚。

    關羽手持大刀,佇立大纛下方,就準備下令將包圍圈中的馬超殲滅。

    旁邊的荀攸卻開口勸道“如此絕佳計策,倘若隻消滅眼前這點兵馬,卻是有些浪費。”

    “公達之意,是要將前方相縣城中的馬壽成一起揪出來?”關羽開口問道。

    “不錯。”

    荀攸點了點頭道。

    戰場上,馬超已經開始了突圍。

    不過麵對關羽大軍的包圍,他縱然再怎麽勇猛,也不可能逃出生天。

    奮力拚殺了大半日,終究隻逃出去十多名士卒。

    而這十多名逃出去的士卒,立刻飛奔相縣,將馬超被圍的消息告知了馬騰。

    馬騰聞訊大驚失色,此時已經顧不上責怪兒子追擊之事了。

    思量半晌後,馬騰決定率軍出擊,解救被困的兒子。

    然後,他自己就不出意料的也被圍住了。

    至此,辛評和荀攸聯手布置的誘敵之計算是圓滿成功。

    “全軍聽令,進攻!”

    大纛下,關羽終於可以痛快的下達軍令。

    不過這波進攻,也隻是試探性的進攻。

    事實上,關羽壓根沒準備將這些敵軍全殲,如此大規模殺戮有違他的原則,而拚死反撲的敵軍也會讓己方損失慘重。

    關羽果斷彷效了戰國時白起在長平之戰的打法,將馬騰的七萬大軍分割包圍,使其斷水斷糧後再每日進攻。

    整場圍困持續了整整十日有餘,走投無路的馬騰軍士卒開始紛紛投降。

    馬騰父子見大勢已去,便率眾突圍。

    過程中,馬騰被張飛斬殺,馬岱被太史慈擊殺,隻有馬超憑借過人的勇武突出重圍,僅以身免。

    這場曆時近二十天的相縣之戰,最終以關羽全勝告終。

    沛郡與梁郡紛紛投降,關羽一戰攻取兩郡,兵鋒所指,直逼汝南!

    ……

    雒陽。

    “子初,你當初不是說李儒此賊已死於亂軍之中,為何會又突然冒了出來,居然還弑殺了天子!”

    得知劉協駕崩後,劉備頓時大怒,罕見的衝林朝發了一通火。

    對此,林朝隻得苦笑道“大王息怒,當年雒陽被董賊把持,臣布局刺殺董賊本就沒抱多大指望。至於董賊手下的李儒,臣更是無力顧及。

    董賊死後,雒陽大亂,彼時大軍還未入城,臣自保尚且困難,隻聽人言李儒死於亂軍之中。

    說起來,此事皆臣之過也,還請大王責罰。”

    對於林朝的解釋,劉備是認同的。

    畢竟以當年的情況,能夠刺殺董卓已是不易,又怎麽可能顧及到李儒這麽個小角色。

    當時董卓麾下的西涼軍將領大多被殺,誰又能想到李儒會幸免於難。

    “唉!”

    劉備一聲歎息,麵色愁苦道“孤知道此事怪不得你,隻是……堂堂兩任大漢天子,居然都死於一人之手,李儒此賊罪不容誅!”

    “大王,李儒鴆殺天子後,已畏罪自盡。現如今當務之急,還是……”

    林朝的話點到為止,但劉備卻沒理解,滿臉理所當然道“不錯,當務之急是為天子發喪。傳令下去,全軍素縞。”

    林朝……

    “大王,臣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是何意思……”

    劉備話說到一半,忽然明白了過來,當即麵色一變。

    “子初的意思,是……皇位繼承之事?”

    “不錯,天子雖崩而膝下無子,大漢國祚勢必要由宗室來繼承。大王仁義高絕,聲名遠播四海,實乃眾望所歸,何不踐祚登……”

    “子初慎言!”

    劉備趕緊打斷道。

    “大王,此乃臣肺腑之言。”

    劉備看著林朝,麵色誠懇道“孤何嚐不明白,隻是天子新崩,現在不是說這些事情的時候……你且退下,讓孤好生思量一番。”

    “遵命!”

    林朝隻得告退。

    出來之後,賈詡、林夕等人趕緊迎了上來。

    “如何,大王可願踐祚登基?”

    林朝緩緩搖了搖頭,不過臉上卻沒有半分失望之色。

    “這種事,怎麽可能一次就成功,今日某不過在大王心中埋下一顆種子。真要勸進,還得看長安城內的公卿百官。”

    賈詡頓時明白了林朝的意思,當即點頭道“不錯,正該如此。”

    之所以賈詡沒有封鎖劉協駕崩的消息,就是給長安朝廷的百官留出反應的時間。

    若劉協剛死,劉備就急吼吼的率大軍趕往長安,世人必然會對劉協之死生出一些猜測。

    可劉協已死,國不可一日無君。

    依照禮法,長安的百官總要選出一個繼位的人選,然後派人前來迎接。

    林朝現在就坐等長安來人,然後順勢而為,把劉備推上帝位。

    看,不是蕭王非要當皇帝,實在是群臣擁立,眾望所歸。

    爭霸天下是要分勝負,可臉也得顧。

    本站最新域名1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