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請吧

字數:4961   加入書籤

A+A-


    

    剛要出口的話瞬時被咽了回去,眼睛一眨不眨的閃爍著貪婪的光。

    許阿公敲了敲桌子,拉回了漢子的目光。

    將於阿玲計算的稿紙擺在錢鈔的邊上。

    “過來按手印,拿錢,喊到誰的名字誰就上前來。”

    漢子的眼裏現在隻有眼前的錢鈔,哪裏還顧得上其他。

    許阿公的話音未落,他便走上前來。

    小黑齜牙將他攔住,他這才停住腳步。

    農人們見此事已成定局,又有錢鈔就擺在眼前。

    這會雖也有人後悔,但此刻拿了錢鈔去別處生活也不是不行。

    順從的聽阿玲叫著名字,挨個上前去領錢鈔。

    二十多人幾年的工錢是不少,可平攤在每人的頭上也不夠他們離開江源去別處安家的。

    驚蟄是留了情麵的,倘若真要算計,別說工錢了,他們身上穿的衣服也要被扒下來不可。

    阿玲故意最後才念到漢子的名字。

    他眼看著桌上堆這的錢鈔越來越少,心也一點點的沉了下去。

    輪到他時,見桌上剩下的比其他人拿到手的要多不少,臉上不由的又掛上了笑意。

    許阿公拿著一根竹簽,一點點的劃撥著桌上的散碎銀兩。

    漢子的眼睛隨著那支竹簽來回的移動,不由自主的吞咽這口水。

    計算錢鈔的數目,隻見許阿公從那一小堆的錢鈔裏劃撥出了很小的一部分。

    敲了敲邊上的稿紙道,“按手印吧,拿錢走人。”

    漢子聞言,將剛伸出去的手,又縮了回來,指著錢鈔道。

    “那些呢?”

    阿玲瞪圓了眼,“與你何幹?”

    漢子隨不識字,但看了眼已經按過手印的稿紙,還有六七人未領。

    院裏的人,自己是最後一個,那剩下還未拿錢的,應該是跟著老農早起下地去了。

    眼珠一轉開口道,“趙伯他們還未回來,他們的工錢我替他們領了就成。

    之前都說好的,我們這邊的事,都由我做主。”

    阿玲叱了一聲,“你是個什麽東西,能做的了誰的主。

    別耽誤時間,拿了錢滾蛋,我可沒驚蟄那麽好的脾氣。”

    漢子無奈,隻能按了手印,將錢鈔揣進懷裏。

    根叔拉開半扇院門,“你們離開前,我有話要說。

    路是你們自己選的,離了這處,咱們便再無瓜葛。

    你們是窮困潦倒也好,飛黃騰達也罷,陸家村和江源永遠都不再歡迎你們。”

    話落率先垮了出去,“請吧!”

    漢子此時後悔已然來不及了,攥著懷裏的錢鈔,安慰自己這樣做沒錯。

    一行人路過田地,正在田間勞作的老農,隻直起身子瞧了他們一眼。

    便彎下腰去繼續耕作了。

    離的稍進的農人問道,“趙伯,真不管他們了。”

    老農沉默不語,隻是更加賣力的揮動著手裏的農具。

    半晌才道,“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往死路上去。

    鬼迷了心竅誰也拉不回來,你們若也想離開,可以跟著一道去。”

    那人頭搖的如撥浪鼓一般,“我的命是陸家村救的,莫說是做這些力所能及的活計。

    即便是當牛做馬也報答不盡,更別說驚蟄姑娘如此照顧。

    衣食無憂,還有田地耕種,我可不做那忘恩負義之人。”

    田裏勞作的幾人見此情形,都湊到老農身邊詢問情況。

    聽得身邊的夥計這般說道,都表示讚同。

    老農立與田間,歎了口氣道,“叫他們這般一鬧,即便咱們沒跟著一道走。

    怕是也會與姑娘之間生了嫌隙。”

    “趙伯,這可如何是好,春上就與姑娘起了誤會。

    現在又遇這事,她不會連我們也一並趕走了吧。

    我想留在江源,我喜歡這裏。”

    老農直了直腰背,陽光下他掛著汗水的黝黑皮膚,閃閃發亮。

    語重心長的道,“咱們本就已經是無家無業之人,以後再不可對姑娘提什麽身份良民。

    不若我與姑娘說說,與她簽了契約,咱們可以做她的長工佃戶。

    反正都是半截身子埋進土裏的人了,也談不上什麽子孫後代,成家立業的事。

    你們覺得如何,這般對大家都好。”

    “趙伯說的是,我同意的,這樣一來,對姑娘有個交代,對咱們自己也是一點保障。

    姑娘心善,再如何也不會虧了咱們的棺材錢。”

    幾人在田裏做了決定,便催著老農去找驚蟄商議。

    老農拿起農具繼續幹活,“你們急什麽,現在還不是時候。

    姑娘正忙著收割呢,哪有時間與我掰扯這事。

    再說他們剛鬧完這出,我就找過去,時機不對。

    等晚間收了工,我先去找老根和老許去說說這事。

    他們若覺得可行,那這事便成了,等梯田那邊的事情忙完了再說不遲。

    姑娘是心裏有譜的人,這個檔口,咱們好好做活,別惹麻煩。

    她是不會趕我們離開的,你們把心放肚裏。”

    這頭為留下想盡辦法,那頭為離開不顧廉恥。

    根叔帶著眾人來了漁村,現在的漁村與當年他們經過的時候,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年那個小小的漁村,如今已經成了往來與白石城和陸家村之間商旅們的集散之地。

    擴建了碼頭,蓋起了結實又寬敞的各類倉儲庫房。

    人聲鼎沸間,一切又都被安排的有條不紊。

    各式各樣的貨物在這裏買賣交易。

    耕了一輩子田的農人,頭一次見到這樣熱鬧的場景。

    他們十分的吃驚,不敢相信隻短短的兩年時間,一個破敗不堪的漁村,就能變成眼前這般繁榮的貿易聖地。

    已他們貧乏的想象力與知識儲備,實難將這一切與驚蟄聯係在一起。

    漢子看著碼頭上搬上搬下,讓人眼花繚亂的貨物,懷裏的錢鈔瞬時就不香了。

    他隻覺得離開江源是個錯誤,可現在說什麽也來不及了。

    根叔已經邀來了船,邊上還站著維持漁村秩序的騎兵。

    萬般無奈的上了船,還想著以後該如何才能回來,卻被根叔無情的話語打破了所有幻想。

    根叔從懷裏拿出一枚印信和一本冊子交給船夫。

    “帶他們去找趙員外,生死不論,務必按著名冊上的地址,將他們送回原籍。”

    船夫應了聲好,載著他們駛離了江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