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吾言萬句亦不窮

字數:6772   加入書籤

A+A-




    聽到王羲之的話,幾乎所有人,臉上都浮現出滿意之色。

    對於樓上諸人而言,王羲之這就是在告訴大家,自己兒子不會參與這種比試,一來是給大家個機會,二來也表現出他王羲之確實是想看看年輕人的本事。

    起頭的嘛,&bsp&bsp不論好壞,不過就是給大家一個示範而已,甚至不會參與到之後的評價之中。

    也對,王凝之這樣的,若是夾雜在中間,那別人還怎麽出頭,就算是有人想吹捧一下某一位公子,也總是越不過王凝之,否則別人會覺得小氣,畢竟人家是太後都欣賞的人,是天子陪讀,能陪天子讀書的,難道還不如你家的孩子?

    看來王羲之果然是相當貼心的,特意把自己兒子給丟出去,不讓他為難大家,一時之間,眾人對王羲之更是敬佩幾分啊!

    不少年紀一大把,胡子花白的老人家,都對王羲之投以欣賞的目光,果然是能沉得住氣,在會稽苦心經營這麽多年的人,做事兒真是滴水不露,由此可見他安排王玄之入京,應該也是做足了準備的,&bsp&bsp這次的東風,&bsp&bsp家裏可一定要乘上!

    至於樓下的年輕人們,&bsp&bsp也都鬆了口氣,&bsp&bsp首先,不用第一個開口了,這種第一個說話的,總是會受到諸多點評,諸多質疑,別管說的多好,那都是要被這些老人家拿來做樣子的,可沒有人願意給他們當靶子。

    然後,王凝之來做第一個,隻要不是把格調起得太高,那接下來大家就都能和睦相處,關鍵是他第一個,那也就不參與之後的好壞評價了,絕對是好事兒一樁。

    除了幾個麵露不渝的年輕人,都是這兩年會稽有名的才子,覺得好不容易有機會能跟王凝之一較高下了,卻被人橫插一腳,很是不爽。

    畢竟王凝之聲名在外,隻要能和他比較一下,輸了不丟人,贏了賺翻,這事兒有百利而無一害啊!

    不論別人是怎麽個心思,王凝之眼下是顧不上的,隻是非常無語地翻了個白眼。

    老爹這是想避嫌啊!

    要說自己兒子答得好,難免被有心嫉妒者說什麽自己在給兒子鋪路,而說兒子不如別人,那豈不是在打自己的臉。

    所以,直接就把兒子給踢出答題隊伍好了。

    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果然是老爹一向的行為方式,隻不過對於得不到獎勵,得不到讚揚的王凝之來說,就很悲催。

    謝道韞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夫君,快點說話,不然爹爹要生氣了。”

    王凝之這才從沉思和不滿中回過神來,一抬頭,果然老爹正在不滿地瞪著自己,大概是覺得自己這麽不配合,讓他老臉很尷尬。

    無奈,王凝之眼珠子轉了轉,朗聲開口“既然大家謙讓,那我就獻醜了,來給大家起個頭。咱們以秋為題,我便作詩一首,獻於諸位尊長前。”

    略頓了一下,再開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場中的聲音,從他開口時起,便都已經停下,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王凝之身上,這小子是會稽長大的,要說熟悉,其實在場很多人都很熟悉他,隻不過王凝之作詩,往往都是在錢塘,還在豫章之類的地方,反而是在會稽很少會作詩說文。

    這也正常,長輩們的聚會他參與不了,後輩們的聚會上,他又是老大,沒有人能使喚他,自然就不需要像普通年輕人一樣,動不動就被要求答題來滿足長輩們訓斥評價的虛榮心了。

    所以對於王凝之的才能,大家是都知道的,但作為最熟悉的這些人,卻不怎麽能見到,今兒倒是個機會。

    隻不過這幾句一出口,大家也都放下了心裏那點兒念頭,比如他答得不好,就如何如何之類的。

    雖然詞句並不華麗,但裏頭那種曠達之意,卻仿佛要衝上天際一般。

    “好!”

    第一個開口,居然是賀家的家主,賀元新的父親,坐在王羲之的不遠處,鼓了鼓掌,笑著說道“早聽說叔平才氣過人,一直都覺得不過是個年輕人,便是有些詞句造詣,也不過是悲春傷秋而已,卻不曾想到,居然能有這般豪情,不愧是逸少之子!”

    王羲之笑了笑,眼裏有些滿意,不過嘴裏的話還是要保持自己身份的,“雖是有些氣概,不過這小子過於懶散,向來不喜用心用詞,罷了,我也懶得說你。”

    “逸少可太謙了,叔平這般的心誌,藏於詞句之中,外溢而生,哪兒是那麽簡單的,你可不能對孩子們太過嚴苛……”

    聽著上頭眾人的互相吹捧,王凝之倒是無所謂,瞧了瞧賀元新,賀元新微微一笑,“爹爹這是在替我那不成器的兄弟給你道歉呢。”

    王凝之輕輕點頭,當初賀元禮那小子搭上陳留江氏,就自以為是,等到後來被關在家裏頭,又被遣送出去,也算是受到了懲罰,畢竟賀元新和自己夫妻二人都是好友,才算是讓賀家如今還能坐在這裏。

    謝道韞這時候總算是把手從丈夫手心裏抽了出去,安慰著賀元新,“姐姐不必擔心,賀元禮這大半年在外頭,想必也學到不少,男人還是該出門去,多經見一些世麵才好,這樣將來才能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賀元新苦笑一聲,“倒是沒想那麽多,隻要他能不闖禍就行了,不過現在他在外頭,倒是也不錯,最起碼不會像在會稽一樣惹是生非了,外麵沒那麽多人慣著他,賀家也沒多少人脈勢力,讓他吃點苦頭才好。至於什麽男子漢,就算了,你以為人人都像叔平一樣能在外頭成事麽。”

    “你可千萬別誇他,”謝道韞一把拍掉王凝之得意洋洋探向酒杯的手,故意一臉嫌棄的樣子,“你瞧瞧,都沒人稱讚什麽,就一臉的得意,要是誇上兩句,那還得了?我都拚了命地每天找機會訓他,都不能讓他穩重些,咱這麽熟的人了,你就別恭維了,他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分不清別人是真心稱讚,還是隨口應付,反正進了他的耳朵,那就都是在誇他。”

    賀元新捂著嘴笑了起來,“你們小兩口,就別在我這兒耍寶,逗我開心了,還是想想,等下你打算怎麽答題吧,叔平既然都開口了,你這位夫人,想必也躲不過去的。”

    謝道韞倒是很輕鬆,“無所謂,反正我又不爭這個。”

    不爭的人,或許是真的不爭,或許是無力去爭而故作姿態,但想爭的人,卻都是真的想,雖說平日裏大家都是一副道貌岸然,但麵對王羲之和一眾長輩們在此,確確實實的,隻要自己發揮好了,就有可能跟著王玄之入京,還有幾個人能坐得住?

    穀砩<spa>  但凡是有點兒信心的,都躍躍欲試起來。互相打量著,一邊鄙夷著其他人,平時裝樣子,現在忍不住,一邊趕緊在心裏頭想著,自己能說出些什麽來,打動上頭的諸位大人。

    而上麵的人,也在互相虛情假意地客套之後,總算是把目光重新放了下來,王羲之再次開口“諸位,今日我們歡聚一堂,大家不妨爽快些,不過就是隨口問問,坐著的也都是熟悉的朋友,我們這些老人家而已,何必拘泥?”

    隨著他的話,很快就有幾個年輕人先後開口,或許在文采上難以和大家匹敵,那倒不妨占一個先聲奪人的好處,最起碼能讓王大人瞧見,自己做事兒是爽利的。

    “我自以為,正如叔平兄所言,秋高氣爽之際,更是理當爽快些,我隻有一句,遠秋時來望雁歸,高山流水盡知音!”

    王羲之聞言,大笑“好!不愧有少年人的誌氣,當飲一杯!”

    或許是他這種鼓勵的態度,讓一些覺得這小子詞句放肆的人,也不好隨便開口,多與共舉,倒是顯得熱鬧非凡。

    “秋日郎朗而生,水潤而明,天青而闊,少雨,少凍,多露,多霧,此乃……”

    “我聞秋日之氣象,便在田野之間,農而往複,耕春,收秋,此天地大道,此日月輪回……”

    “秋風漸濃已向冬,吾自將心望頭春……”

    底下的氣氛隨著大家開口,而逐漸熱烈起來,王羲之笑眯眯地吩咐著,給大家上筆墨紙硯,很多人都一展情懷,漸入佳境。

    而作為已經被老爹踢出答題隊伍的王凝之,這時候便開始了自己狐假虎威的行程,背負著手,左右穿插著,在人群中閑晃。

    不得不說,這種看著別人埋頭苦幹,自己卻清閑隨意的時刻,真是相當美妙。

    時不時瞧上幾眼,再隨口評論幾句,讓他們為了自己隨口的話兒陷入思慮之中,搞點破壞,順便指點一下幾個絞盡腦汁也沒幾句的公子哥兒,順便談一下報酬問題,王凝之就這樣進入了自由時刻。

    站在樓梯口的王玄之,則在接到老娘示意之後,點點頭,走下去,快步到了王凝之身邊,低聲“你再這麽招搖過市,回家沒好果子吃!”

    王凝之不甘心“我都答完了,還不能……”

    “不能!謙虛而耐心,教你的都哪兒去了,趕緊坐下,不然爹娘可要來找你了!”

    王凝之一抬頭,正好看見老娘那一雙嚴厲的眼睛,無奈被大哥拉走。

    拽著老二走到角落,王玄之低聲“弟妹,弟妹!”

    就坐在旁邊桌子邊的謝道韞抬起頭來,王玄之低聲“把叔平看住,別在那兒晃悠了,等大家都寫完了,再去和人家說話聊天。”

    謝道韞無視了丈夫的擠眉弄眼,點點頭“大哥放心,交給我好了。”

    而王玄之走後,謝道韞隻是淡淡說了一句“好好坐在我身邊,以後都別坐我旁邊了。”

    王凝之手緊緊抓著凳子,一雙腿好像焊死在地上,這輩子就沒坐得這麽牢固過,宛如一座雕像,紋絲不動。

    賀元新見狀,也隻是低頭笑笑,便抬起筆去寫自己的念頭了,而謝道韞則很認真地在紙上寫了些字,最後隨著大家一同交了上去。

    樓上,王羲之和其他的各家長輩們一一翻閱著,時不時會拿起一張來,誦讀一番,表達一下勉勵,而被他提到的年輕人們則都是一臉的激動,至於其他人則拱手恭喜,隻不過臉上的笑容,難以掩蓋心裏的嫉妒。

    王凝之隻覺得,這大概是自己參加過最無聊的宴會了,雖說吃的喝的,都是最好的,畢竟是秋天,各種食物鮮美而精致,但宴會上,這麽大張旗鼓地提問年輕人,恐怕按照老爹那個性子,也是不喜的,隻不過這是為了大哥入京,必須要做的事情罷了。

    大哥需要各家的幫扶,各家也需要借助大哥來讓自家子弟有個更好的前程,而琅琊王氏則是要和各家士族,各位官員打好關係,這就是不得不過的流程啊。

    正在無聊地把幾雙筷子擺成一個‘心’形,樓上王羲之身邊那位會稽高官則拿起來一張紙,笑著開口“還以為叔平便算是高才,想不到他的夫人,其才不讓於夫啊!”

    聞言,王羲之和旁邊坐著的,一直都懶洋洋的謝安兩人,齊齊轉了過去,隻聽到

    “秋日秋夜秋意濃,秋水秋風秋自空;人道話盡思成虹,吾言萬句亦不窮。”

    “好,到底是我們會稽的才女,昔日見謝家女,隻覺詞句朗潤而清雅,如今有了叔平這個丈夫,倒也神采飛揚起來。”

    說話的是何家的一位長輩,王凝之瞧了一眼,好像大嫂也要叫他一聲叔公什麽的,算是在場之中,輩分最高的幾人之一了。

    聽到他的話,王羲之隻是笑笑,說道“何公過譽了,不過是些小兒女所作罷了,哪裏擔得起這般稱讚。”

    謝安則是低下頭來,衝著下頭的侄女兒輕輕點頭,很是滿意,這才對嘛,我們謝家人,何時會給別人作陪了?

    “恭喜王兄了,賢伉儷可真是我們這些人的表率,也是我們會稽子弟的榜樣啊,各自有成,又相輔相成,看來以後我們要成親,那也要找個好夫人才行啊!”

    旁邊周澤清第一個走過來,笑嗬嗬地拱手,眨著眼,王凝之倒是很坦然地接受了“知道就好,以後都好好學著點。”

    謝道韞知道這是王凝之的好友,兩人開玩笑,但見到周圍人都在瞧著,便在旁邊扯了丈夫一下,這才笑著開口“多謝周兄稱讚,不過夫唱婦隨罷了。都是長輩們給些麵子而已。”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