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怎麽回事,我的體溫居然50度了?
字數:8690 加入書籤
“終於好了!”
石桌旁,華晨放下手中的刻刀,端倪著眼前這個奇模怪樣的裝置,滿意的點了點頭。
經過十來天的努力研究,他總算將當初那粗糙的空氣溫度計改良好了。
此時的溫度計雖然還是由透明的玻璃製成的,但是它的模樣已經跟當初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說天翻地覆倒也有些過了,其實最主要的變化就是將原來的直細玻璃管變了一個形狀,變為了一個彎管,類似於u型管的模樣。
u型管的一端是開口,另一端卻依舊連著一大雞蛋大小的玻璃泡。
不過此時的玻璃泡和u型管連接的地方還有一截細玻璃管。如此的話,就可以將這個玻璃泡完全浸入到液體中,測量液體的溫度。
而原先的就不行。
因為空氣溫度計的測溫介質——也就是發生熱脹冷縮的介質是空氣,而要顯示溫度的話,是要有其他液體——也就是水來進行輔助的。而水又比空氣沉,所以直管的空氣溫度計是不能倒置的。也就是說,它的玻璃泡必須放在高處。
但是這樣一來,想直接測量一盆水的溫度的話,就相當麻煩了。
再加上直管空氣溫度計使用時還要預先加熱玻璃泡,以吸入一定量的水進入細玻璃管,用以讀數。
但是經過華晨的試驗,他每次進行預加熱之後,吸入細玻璃管的水麵高度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甚至差了好幾公分。這樣一來,他自然隻能進行改進了。
畢竟初始水麵高度不一樣,自然也就不能比較精確的標注溫度。所以此時隻是能根據液麵的高度變化來看出溫度的變化趨勢罷了。
而經過改良,此時華晨隻要往u型管加入適量的水就可以了。
而且經過他的研究發現隻要u型管兩邊液麵的高度差相同,u型管和玻璃泡的內徑大小也一樣,並且均勻,那麽此空氣溫度計的刻度間距就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隻要滿足以上這些比較容易控製的因素,那麽它們便應用的是同一套溫度標準。
且都是準確的。
這樣就解決了標準的推廣問題。
那麽這個溫度標準裏麵的基準點是怎麽選取的?還有刻度是怎麽標注的?
由於要用數字來標注溫度,那麽它就必須有一個基準點,也就是零點。
如此,才能一步步的推出、表示出其他的溫度。要不然你說這個水多少多少度,那人家不知道你的基準點,也根本就不能理解你這話的意思。這樣一來,交流就成了麻煩!
所以,這個基準點是必須有的。
但是關於零點的選取,卻困了華晨好長的時間。
因為是基準點的緣故,所以它必須容易製取,而且也必須穩定,不能變。再有,為了一次性選取一個最低的溫度,好讓以後的溫度都是正數,華晨也試驗過很多的方法。
比如鹽水混合物的結冰溫度,即凝固點;
酒精的凝固點;(糧食酒直接除水即為不太純的酒精)
甚至是直接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直接用【冰凍術】凍結空氣;
……
但是試驗到最後,華晨卻發現,這最低溫度竟然一個比一個低。而且限於修為的緣故,他能將空氣冷卻的溫度也是有限的,大約剛剛出現一些無色液體的時候他就不能再將溫度降低了。
但他可以肯定,還有更低的溫度。
因為他曾經見過一位大師級修士施展【冰凍術】冰凍空氣,結果在相同的無色液體出現之後,這些無色液體還很快因為降溫凝固了,最後甚至還出現了淡藍色的液體,甚至是淡藍色的固體。
而一旦撤去【冰凍術】,這些淡藍色液體固體,還是無色的液體固體,都會很快的消失無蹤。
並且不管在藍星的哪個地方施展【冰凍術】凍結空氣,都會出現此類現象,所以大家都確定,一定是空氣中的某些物質被凍結分離了。
隻是因為技術有限,他們不能對此做進一步的研究罷了。
不過既然找不到最低的溫度,而且這個空氣溫度計裏麵還要用水來顯示刻度,而水降到一定溫度就會凝固結冰,所以華晨便放棄了找最低溫度的想法。
他準備找一個容易測量的零點,之後再低的,那就隻能用負數來表示了。
還好因為數學的緣故,負數這個概念差不多已經全民皆知了,到時候推廣的時候應該也沒啥難度。
想法有了,那自然要開始試驗了。
首先,華晨想到的是人體溫度。
因為聽說人體溫度是穩定的,而且每個人的差別也不大,所以這個人體溫度是似乎是可以作為基準溫度的。
但是經過反複的實驗,把手心,脖子,嘴巴,腋下等部位測了個遍,華晨卻發現,不光這些部位測出來的溫度不一樣,就連同一個人同一個部位不同時刻的溫度也是會變化的,雖然這個變化不太大,可能也就隻有那麽不到一公分的水麵差。
但是用這個來作為標準,貌似誤差有些大了。
再一個,根據他的測量,不同人的體溫也是有差異的。
不說其他,就他們一家四口的體溫在同一時刻都會有所差異,更別說其他地方了。華晨可不相信那些住在寒帶和熱帶的人們了會和他們住在溫帶的體溫是一樣的。
所以用體溫來作為標準,也確實差了那麽點意思。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得到了一個意外的結論,那就是女性的體溫確實會普遍比男性高那麽一點。
至少他整個宗族裏麵的那將近三十口人,都有如此表現。
所以除非他的家族特殊,要不然這個結論應該是普遍適用的。
有了這個意外的收獲之後,華晨自然是欣喜萬分,他輕舒一口氣,準備再接再厲。
很快,由於某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在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時候,溫度計的液麵是穩定不變的。也就是說,此時的溫度是固定的。可以作為基準的零點。
當然,此冰水混合物必須存在了一段較長的時間,而且必須穩定平衡了才能行。
如果此時再在盆底進行加熱或者冷卻降溫的話,那麽就不能作為基準點了。
有了零點之後,華晨很快便找到了另外一個穩定存在的基準點,來作為劃分刻度標準的上限。那就是水沸騰的時候,所測得的溫度。
經過他的反複測試,這個溫度也是穩定的。而且每次都表現的一樣。
如此一來,有了零點,有了標準上限,華晨總算可以完成心中的溫度標準了。
之後他將零點時,也就是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義為度,而水沸騰的溫度定義為度。再將中間的刻度進行等分,這樣就可以將溫度準確到一度的程度。如果劃分再細一點的話,還可以準確到度。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華晨還有了一個另外的發現。
那就是將等量的水進行混合之後,混合物的溫度竟然是初始水溫平均值。
也就是說,你如果將等量的度和度的水進行混合,待其穩定後,那麽這盆水的溫度就剛好是度。
有了這個,那就更方便華晨來製作溫度計的刻度了。
比如他現在手上正在用的這個,就是一個溫度上限隻有五十的溫度計,是專門用來測量氣溫用的。
將玻璃泡置於空氣中,待u型管的液麵穩定後,就可以進行讀數了。
穀<spa> “度!”
“剛剛在太陽底下測得是度。這才差了不到六度,感覺就這麽明顯。”
華晨用手往身上扇了扇風,隨後將桌上的家具全部搬回了室內。
“度?看來這冰鑒空調還蠻有用的。”
屋內,華晨將目光轉向了那用銅管繞成的荷花上麵,喃喃自語。
完後,他又看著桌上的溫度計發起呆來。
前幾天,他就已經將他的這套標準和相關的思路傳到了百科幻境裏麵,而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相應的,溫度的單位也被固定了,就是度。而他發明的這套溫度標準體係呢,則被叫做“華氏度”。
對於這個結果,華晨自然是滿意萬分。
用他的話來說,那就是也不枉我辛苦這麽些天!
而當他的父親和母親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則是不約而同的笑道看你那得意樣!也不知道收斂收斂。
雖然如此說,但是二位老人臉上的笑意卻沒有減少半分。
自家兒子這次可算是出了大名了!
甚至就連一向很少聯係的其他華姓宗族也連連拜訪,常常邀請幾位前去做客。
去了幾次後,華晨不勝其煩,便躲在了家裏,讓雙親應付著。
他的事情還沒完呢。
因為在他將成果發到幻境裏麵後,有人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u型管內的水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減少、不斷蒸發的,所以他的這個空氣溫度計必須進行再次改良。
而發現這個問題後,關注此問題的各位同道也群策群力,一起出謀劃策。
有人說將另一個開口也密封了,這樣應該就可以了。
有人說,可以將u型管裏的水換成一種不容易蒸發的液體,這樣就不用擔心液體減少的問題了。
還有人說,如果現在的溫度計還是太大、太不方便,如果能改良一下就可以了。
……
其實,關於開口密封的問題,華晨之前也試過。
這樣可以是可以,但是可能會加大刻度的劃分難度。
因為不知為何,一旦將整個裝置密封,刻度的劃分就不會和以前一樣那麽均勻了。他測試的時候發現,一旦密封,那麽度的刻度就不會剛好顯示在度和度的正中央部位。而是會稍微偏度那邊一點。
而且根據多番測試,這個偏移位置也和剩餘部分的玻璃管長度有關。
剩餘的空玻璃管長度越長,也就是當溫度升高的時候,會壓縮的那部分空間越長,那麽偏移量也就越小。
相反呢,則會越大。
所以這個問題嘛,還是不太好解決。
不過此時華晨卻想進行另外一番測試,那就是液體是否也有熱脹冷縮現象?
氣體有,固體也有,那麽按理來說,液體應該也有才是。
但是華晨在燒水的時候,卻完全觀察不到這一點。
他懷疑是因為變化太小的緣故。所以他準備將空氣溫度計的玻璃泡注滿水,然後用更細小的玻璃管來觀察一遍,看看會發生什麽。
不過如果此次放大都看不到效果的話,那他也隻能放棄液體溫度計的想法了。
就在華晨實驗想法之際,百科幻境上卻出現了一件奇事。
就在剛剛,有人在溫度計相關的問題下發了一條留言
“大夥兒,為什麽我用製作好的溫度計測量的體溫會是度?而你們卻隻是、度?
我是不是生病了?”
“不會吧,我剛剛測了下,隻有多一點。而且按照醫家的研究,人的體溫應該都差不多才對。”
這時,一個醫家的研究者留言“這個我可以作證,確實應該都在度左右。我們城裏已經對各種患者和正常人做了統計,沒有超過度的。就算是平常的發熱也就在度左右。
而且我老師還根據以往的病例判斷,一旦體溫超過度,就很可能會燒壞腦子或者耳朵,而與此同時,患者體內的各種髒器也會出現不同症狀的問題。
此時必須要配合專門的醫家神通進行緊急救治。要不然會出現大問題的。
所以答主的度肯定是錯的。”
這時,也有另一個人回道“對,肯定是錯的。經過測試,我們夏天的最高氣溫也就在四十一二度左右,要是五十度,那肯定會熱死人的。難道答主家裏住在有‘火焰山’之稱的tlf?
不過就算住在火焰山,度也可能是氣溫,而不會是體溫。”
聽到眾人的質疑,測出五十度體溫的這人趕緊回道
“不是,沒在火焰山。
我家就住在青海湖邊上,就算是夏天,這邊的氣溫也是很低的。我現在還能看見雪山呢。
等等,我剛剛測了下,發現氣溫居然有三十三度,但是我完全不熱啊,還穿著外套呢。
這是怎麽回事?”
“不可能吧!我去年才剛去過那邊。按照估計,你們那邊夏天最多也就是二十五六度的樣子,怎麽可能會上到三十?
而且三十度的時候我們早都穿短袖了,外套根本穿不住,好吧!”
“我也不知道。反正我測出來就是這個。
而且我剛剛還讓周圍的朋友也按照華先生公布的方法做了幾個溫度計,結果大家的體溫都是五十度左右。
總不能我們都手殘吧?”
青海湖邊,剛剛測出自己體溫有五十度的卓瑪也是一臉的懵逼。
她敢肯定,自己的溫度計完全是按照規範和標準製作出來的,中間根本沒有出現一點偏差。但是為什麽顯示會出現錯誤,這個她就不知道了。
沒錯,討論到了現在,卓瑪也知道肯定是自己的溫度計出現未知的問題了。
總不能她們才搬過來幾十年,體溫就上升了十來度吧?
而且她自己也去平原上玩過,沒感覺大家的體溫會有這麽大的差距啊!
那這是哪裏出了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