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體溫偏差的原因

字數:8685   加入書籤

A+A-


    人的體溫居然能測出來五十度?

    這不光是住在青海湖旁邊的卓瑪不能理解,就是百科幻境裏麵的普羅大眾也完全不相信。

    這不是明擺著欺騙人嘛!

    他們可都試過了,自己的溫度明明也就三十六七度的樣子,根本就沒有那麽多。而且也不止一個醫家的研究者留言說體溫超過四十度都會出大問題的,更別說再高十度了。

    如果誰的體溫真的有這麽高,那肯定都快熟了。

    所以他們一致認為說體溫五十度這人肯定是嘩眾取寵,想通過此番誇大的言論博得一個名頭,最近又不是沒出現過這樣的事。

    遠的不說,就在前一陣,不是還有人說吃人參可以延年益壽,甚至打破壽命極限的嘛!

    結果一位大佬當真了,還真帶著十來株千年人參讓其當場吞了下去,結果那個人現在還在醫家的醫館裏麵躺著呢,聽說還得一個月才能徹底痊愈。

    所以說嘛,你說大話甚至造謠都不要緊,但是如果碰上了較真的大佬,那可得小心點了。

    人家雖然不會要了你的命,但是讓你受受苦,還是可以的。

    甚至此刻,有人已經期待著哪個醫家大佬去給其升升溫,看看人的體溫能不能達到五十度。

    或許,這還是一個新的議題也說不定。

    就在大家準備放過這個問題各自忙活之時,又有一人說自己用自製的溫度計測出來的體溫確實是五十度左右。

    而更關鍵的是,這個人還是一位醫家的大師級修士。

    而且據這位名叫“劉三點”的醫師所言,不光是自己的溫度計測出來是這個結果,他們整個太川城的醫師都同樣如此,甚至發現這一點的時候,他們還讓城中的百姓、官府人員、其餘百家子弟一同試了下,但是都沒有例外。

    但是按照以往的醫療數據和正常的邏輯來推理,這裏麵又有些不對勁。

    目前來說,他們還在擴大測試的範圍,看看是哪裏出現了問題。當然,為了以防萬一,他們還專門請了幾個測出正常體溫的醫家同道帶上溫度計前來協助,看看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而劉三點此言一出,可把圍觀此事的群眾給驚著了。

    難道真有此事?

    他們可不認為身為醫家大師的劉三點會專門跑到這上麵來耍他們玩。

    不過既然不是這樣,那麽也就是說體溫接近五十度這件事是真的!

    但是這怎麽可能?

    要知道這可是十幾度的差距,就算原來沒有溫度計這種可以精準測量溫度的工具,但是單單憑感覺還是可以感覺出來的。

    但是他們卻一直沒有碰見過這類人。

    更別說醫家已經有證據表明人的體溫根本不會達到這麽多。

    那這是?

    就在眾人疑惑不解之時,此時又有人在下麵發言。

    “我的體溫好像也有問題!我的雖然沒有五十度,但是也達到了四十度。但是我可以確定,我的身體現在很正常,絕對沒有發熱的現象。”

    聽到又有人出來說體溫異常,大夥兒紛紛表示詫異。

    “真的?你沒胡說?”

    “該不會是出來湊熱鬧的吧!”

    “就是,如果是真的,那你剛開始怎麽不說?”

    ……

    對於眾人的質疑,這位名叫“秦嶺大山中的劉曉宇”回道

    “當然是真的,我還能騙你們不成?

    至於為什麽之前不說?

    主要是我看你們都說自己的體溫是三十七度左右,而我的四十度已經是發高燒要住進醫館了,但是我明顯還活的好好的,很正常,這我哪敢亂說?這萬一你們那啥了,那我不是完蛋了。”

    此話剛出,下麵就有人追問道“怕被研究?”

    對此,劉曉宇沒有回話,顯然是默認了。

    事實上,他當時知道自己的體溫和其他人有這麽大的差異的時候,可擔心,可害怕了,就怕被醫家的人抓去研究。

    還好之後他對自己的家人也測試過,是同樣的溫度。

    而且之後他還去街上隨機找了些人握了握手,沒發現有明顯的差異,所以才將那緊張的心情稍微放鬆了些。但是他也沒有四處張揚,而是一直蹲守在這個問題下麵,想看看還有沒有人會出現和他一樣的問題。

    還好,這才第二天,就有人爆出體溫異常了,而且這人比他還誇張,居然已經達到了五十度左右。

    而且之後甚至還有一個大師級修士爆出他們全城的體溫都有異常。

    至此,劉曉宇這才徹底放下心來。自己終於不是異類了,終於不用再擔驚受怕了。此時,甚至敢爆出自己的異常之處。

    對於劉曉宇的這般複雜的想法,大家都不清楚。不過他們也都猜到了幾分。

    事實上,如果換成是他們,他們可能也會極力隱瞞的。

    而或許也如他們所想,在劉曉宇爆出來體溫異常不久,底下爆出體溫異常的人是越來越多。

    有說三十九度的;

    有說四十五度的;

    甚至不隻是高溫,還有低溫的,比如三十五度……

    最關鍵的是,這些人都確定自己是正常的。

    可以說,劉曉宇的那番自曝就像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讓隱藏在此的那些體溫異常者們一個接著一個的主動暴露出來。

    見此,劉曉宇更是高興萬分。

    這麽多人!看來,自己確實是安全了。

    不過與此同時,劉曉宇也感覺這個問題有些大了。

    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的人體溫異常?

    最關鍵的是,經過觀察統計,大部分的體溫都是正常的,而異常的隻有一小部分。

    但是這是為什麽呢?

    同樣的溫度標準,為什麽大部分都沒問題?

    心裏想著這些,劉曉宇的眉頭微微的擰起。自己和這些人有什麽不一樣呢?

    就在這時,他突然收到一條消息“秦嶺大山中的劉曉宇,你家真的住在秦嶺大山?”

    看到這條消息的瞬間,劉曉宇的腦海中似乎有一道閃電劃過。

    對哦,會不會跟這個有關?

    穀<spa>  畢竟大部分人都是住在平原上,而他們卻居住在山裏。而除了這一點以外,貌似也沒有其他的差別了。大家都是同一個種族,而且平時也經常往來,但是卻沒有發現兩地的居民有什麽大的差距。

    所以,八成就是這個了。

    更關鍵的是,這個溫度貌似也確實跟高度有關。一般到了冬季,山腳如果下雨的話,他們山裏肯定已經落雪了。如果根據溫度的定義來說,他們山裏的溫度肯定會比山下低的。

    心中雖然有所猜測,但是劉曉宇還是立馬會了一條信息“我家就住在山頂,離山腳大概三千米左右。”

    發了消息後,劉曉宇朝著父母招呼一聲,便帶著他的溫度計開始朝山下走去。

    他倒要看看,自己剛才的那套猜測到底是不是真的。

    而就在劉曉宇下山驗證想法的同時,幻境裏也有很多人想到了這一層。

    畢竟這個太川城可是很有名的,她是大乾這邊地理位置最高的城市。如果對比東部的平原地帶的話,她的高度估計都有個六七千米。

    而如果再考慮到住在三千米高度的劉曉宇測得的體溫是四十度,那麽他們大概已經得出了一個結論,高度越高,那麽用溫度計測得的體溫就越高。

    而之後他們經過統計,也確認了這一點。

    比如住在高度大約為一千米的黃土高原上測得的體溫是度多一點;而住在高度約為四五千米的青藏高原上測得的體溫會達到四十五度左右……

    而根據他們的詢問,測得體溫為五十度的卓瑪就住在青海湖旁邊的祁連山脈的高山上。

    而也確如他們所料,住在近海處所測得的溫度會普遍偏低,比如會出現三十六度,甚至三十五度的情況。

    而之後不久,更有一人直接架雲升空直接測試。

    根據實驗所得,隨著高度的升高,水的沸點會逐漸降低。

    也就是說,將在平地上沸騰的水迅速升到高空中,那麽它還會沸騰好久。而與之相反,將高空中沸騰的水降低高度,甚至帶回地麵,那麽它就會迅速恢複平靜。

    而有了這一點,大家也就理解為什麽地理位置和平原相差越大的地方所測得的體溫差距越大了。

    他們現在的這個溫度計是根據水的凝固點和沸點來確定刻度的。

    如果某高地的水沸點偏低,比如度就開始沸騰,那麽如果當地的人將這點看為度,而零點依舊是度的話,那麽這個溫度計所測得的溫度肯定會比平原地區所測得的溫度要大一些。

    其實如果不跟平原地區的人比較的話,那麽他們的這套標準倒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各用各的就行。

    最多你平原地區的人平均體溫是華氏度,而我唐古拉山的體溫是五十唐古拉山度。

    但是為了交流方便,大家還是建議統一一下,免得將來說溫度的時候大家還要說一下高度。

    比如五十唐古拉山度(備注,高度六千米)。

    這多麻煩啊!

    而就在這時,劉三點大師也傳來消息,說用山下朋友的溫度計所測得的體溫正常了許多,不過還是有些許偏差。並且偏差的原因他們也已經找到了。

    說是隨著高度的升高,原來調整好的溫度計的液麵就會出現偏離刻度的現象。

    比如原來指向同樣一盆冰水混合物,在地上的時候,溫度計指向刻度,但是高度一旦升高,就算是同樣一盆冰水,但是此時的液麵卻會指向一度,甚至兩度。

    也就是說,隨著高度的升高,不光是水的沸點會出現問題從而導致溫度計不準確,就算是原來準確的溫度計也會因為高度的原因而出現偏差。

    當然,他們現在也不確定這到底是因為溫度計的問題,還是物體的溫度確實會隨著高度出現變化。

    不過根據他們的經驗判斷,應該是前一種。

    畢竟怎麽說大家也騰雲駕霧這麽些年了,從來沒有出現過飛的越高體溫越高這種情況。

    而且前段時間一些研究者不是還說人類是恒溫動物嘛!

    那麽這樣一來,也就說明他們現在的這個溫度計還是有問題的,必須進行改進才行,要不然溫度的標準根本不能統一。

    就在這時,空氣溫度計的發明者華晨發布了一條消息

    “溫度計的問題我已經解決了。

    隻要將溫度計的兩端都進行密封,這樣就不會出現隨著高度變化出現偏差的事情。

    不過這樣一來,溫度計的校準就成了難題。

    此時我們不光是不能精確的控製水量,控製玻璃泡裏麵的空氣量,更不能控製初始的液麵高度。更關鍵的是,刻度不能按照原來那樣均勻的刻劃了。

    這個我目前在想辦法。

    還有一個就是,溫度計如果是在高空中製作的,還是會出現問題。所以我建議大家選擇一個高度基準,都去那裏製作溫度計。”

    此話一出,大家倏然一驚。

    這麽快就想出辦法了,不愧是能搶先發明溫度計的牛人啊!

    不過說校準難?

    這個也沒關係,大不了他們費些時間用兌水的方式將每一個刻度都一一標出來。有了標準的樣板之後,他們再跟著其調整就是。

    (其實就是根據用相同質量但卻不同溫度的水相互混合之後的溫度是之前溫度的平均值這個原理,就可以調整出五十度,二十五度,甚至是一度,兩度,三度。

    然後有了標準的溫度計後,就可以通過測同一盆水的辦法校準其他的溫度計了。)

    現在的問題是,選哪個高度基準作為標準?

    或者說,選擇什麽地方作為標準?

    這個問題可不好解決。

    果然,才沉默了沒幾秒鍾,華晨的那條消息下麵便吵成了一團。

    “選鹹陽吧,這裏是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秦朝的首都所在,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不選這裏天理難容啊!”

    “那怎麽不選擇中京城呢?中京好歹做了一千多年的首都了。再說,溫度計的發明人也是我們中京的。”

    “我覺得還是選擇我們大楚的郢都為好。當年我們大楚的先祖打的你們漢王屁滾尿流,要不是超凡能量突然出現,我們大楚肯定已經一統天下了,哪來現在的三國劃分?”

    “那你怎麽不去幫助項羽,看他會不會一劍劈了你。在史書上,你們先祖項羽的名聲可不怎麽好。是剛愎自用的典型。”

    “說的好像劉邦那個老流氓名聲好一樣?”

    ……

    此時,見到兩方人馬又吵了起來,其餘人隻能扶額歎氣。這商量正事呢,你們怎麽淨說這些。還能不能好好商量了?

    再說,現在都什麽年月了,你們爭這些還有意思?

    “好了好了,你們別吵了!咱們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選擇一個高度作為溫度的測量基準。

    最好容易找到,而且變化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當然,最好這個地方還要再大一點,要不然校對個溫度計都要排隊,那我們得排到猴年馬月去?

    還有,高低起伏過大的地方最好就不要說了。”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