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時間—溫度關係

字數:9130   加入書籤

A+A-


    這天,家住城東的王老漢習慣性的起了個大早。

    洗漱完畢後,他又順手用了個神通——【上應天時】。

    信息很快反饋過來

    人族新元曆年月日,卯時五刻……

    所在地安陽城。

    此時氣溫為度。

    當天最高氣溫度,最低度。

    天氣晴

    注意未來十天內可能有小到中雨,請加緊時間收獲莊稼……

    “有小到中雨?那還真得趕緊了!”

    一想到自家的那十來畝玉米還直楞楞的矗在地裏,王老漢立馬朝屋裏招呼一聲,便往城外趕去。他得去地裏看看,看莊稼熟透了沒有。

    熟了的話,就要轉進時間掰回來。但是如果沒熟的話,那隻能繼續等待了。

    當然,他也不擔心長時間下雨會導致莊稼爛在地裏。如果情況實在嚴重的話,官府和百家那邊肯定會聯合起來驅雲散雨的。

    這種事情又不是沒有發生過,是有先例的!

    記得去年大楚那邊就有一個城市在農忙的時候即將遭受洪災,結果百家子弟愣是仗著神通將那洪水給抽幹了,移走了。至於倒春寒的時候驅散雨雪,讓天氣重新回暖,那更是常有的事。

    所以像王老漢這樣的老農可絲毫不擔心天氣災害,哪怕是那些極端的天氣,比如台風、暴雪、暴雨、甚至泥石流等等,他們都能輕鬆的應對。

    王老漢時常和老伴感慨現在可比千年前那需要靠天氣吃飯的日子好太多太多了。

    不過走著走著,王老漢突然一愣,隨後想到剛才的【上應天時】裏麵好像多了些東西。

    想著,他又將神通用了一遍,然後一行一行的自己檢查。

    “氣溫度?”

    直到看到涉及到氣溫的那兩行,王老漢這才明悟。

    “這是~農家將氣溫給加入進來了?”

    “那倒是省事多了。”

    意識到這一點的同時,王老漢那滿臉皺紋的臉上頓時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原來就在昨天,他還和自家那位老婆子說今天找機會去官府那邊買一個氣溫計呢,他可聽說溫度對農業種植和養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結果他這還沒去呢,農家就把這些給加上去了。

    “省了一兩銀子啊!”

    “不過氣溫計不需要了,體溫計還是得買一個。”

    想著老伴的身體經常不好,有了溫度計也好實時的檢測,王老漢決定一會兒回來的時候,就去醫館那邊看看!

    想罷,他咂摸了一口手中的旱煙,挺了挺腰背,大步流星的朝城外走去。

    與此同時,各地的醫館和官府也將體溫計和氣溫計賣到脫銷,而各地的墨家工匠也按照從海邊帶回來的已經校準過的溫度計開始批量生產。

    但盡管如此,很多地方還是會經常斷貨,特別是體溫計。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天氣冷不冷,熱不熱,這個倒可以往後推推,但是體溫可關係著身體的健康,可不能馬虎半分。

    當然,如果有人有閑錢,或者確實是研究所需的話,倒也不介意花一兩銀子買個氣溫計來嚐嚐鮮。

    體驗體驗這個新玩意兒!

    也正因為如此,溫度的概念也徹底在天下宣揚開來,甚至開始深入人心。

    比如以前人們都說今天的天氣好熱,甚至好冷。

    但是現在不同,現在的人們則說天氣好熱,已經達到了多少度多少度雲雲。

    甚至不隻是天氣,就連醫家的醫師也開始按照體溫來判斷病人的病情。

    更甚者,街麵上還傳言農家那邊已經準備測試各個農作物種子的發芽溫度,為以後的種植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或許,以後要種植的時候還要揣著個溫度計去田裏,得先測一測土壤的溫度,看看是否合適種植。

    甚至進行養殖業的話,也得隨時監測動物的體溫和環境溫度,以免由於溫度的原因導致損失。

    總之呢,溫度這個新的概念,一下便被大家接受了,而且大家也樂意探索溫度的新用途。

    而就在溫度計賣的熱火朝天之際,已經有一大批研究者開始嚐試創造一種新材料,一種類似於水銀的新型神通材料,他們準備將溫度計直接開發進工具神通裏麵。

    如果成功了,那麽不僅可以隨用隨招、方便衛生,而且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水銀中毒事故的發生。

    雖然對現在有著大量醫療神通的醫師來說,水銀中毒也實在不是什麽大事,但是能避免便避免吧。免得發生了意外,到時候後悔也遲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將溫度計工具化、神通化,已經是目前最經濟,也最高效的方式了。

    甚至沒有之一。

    而就在這時,一位墨家的工匠卻發現了一件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就在剛剛,這位名叫焦國欽的中年男子從官府買來溫度計之後,便想親自動手測試一番,看看效果。

    打來一鍋水放在木架上,然後將溫度計架在鐵鍋中央,讓溫度計的空泡部分沒入水中,然後開始在鍋底用神通加熱。

    隨著時間的推移,鍋中的水的溫度開始慢慢的升高,而溫度計的讀數也相應的一節一節的往上竄。

    見此,焦國欽滿意的點了點頭。這確實符合他的預期。也符合大家的認知。

    加熱嘛,自然溫度會越來越高。

    而隨著繼續加熱,當鍋中的水開始大量沸騰的時候,水銀溫度計的讀數也徹底穩定在將近一百度的地方,靜止不動。

    對此,焦國欽也沒什麽異議,他家這裏雖然屬於平原,地勢也確實不高,但是如果比起海平麵來,那肯定是高了,所以他們這兒的水的沸點當然不能達到標準的度。

    這些都沒問題。

    但是這時,焦國欽卻突然皺起了眉頭。

    他這人呢,有個毛病,那就是做實驗的時候喜歡算時間。

    得益於神通【上應天時】的緣故,焦國欽甚至可以將這個時間精確到秒的級別。

    為此,他的那些小夥伴們經常說他古板,奇怪。但是他卻依舊樂此不疲。

    而就在剛剛,焦國欽同樣沒有放棄自己的小習慣。

    他準確的記錄下來了開始加熱的時間、初始溫度,甚至還有溫度計達到各個刻度所需要的時間。

    此時拿出數據一看,焦國欽卻敏銳的發現了其中的蹊蹺。

    為了驗證心中的想法,他甚至還畫了一個關於溫度和時間的坐標軸,等將各個點在圖上標注之後,他一下子便看清了其中的關係。

    他發現如果將圖上的這些點全部連起來的話,近似是一條直線。

    “直線?”

    焦國欽看著圖上那近乎直線的線條,喃喃自語。

    皺眉思慮了許久之後,他將整個裝置進行了改良。給鐵鍋加了個鍋蓋。隻不過這個鍋蓋的中央部分還有一個小拇指大小的小孔,剛好能讓溫度計穿過。

    之後考慮到火焰的熱量會散失的緣故,他甚至還用玻璃燒製了一個特殊的容器,將整個鐵鍋圍了起來。此時神通形成的火焰也在玻璃裏麵燃燒。

    之後呢,不出意外的,玻璃爆炸了。

    砰的一聲,炸的焦國欽滿身都是。

    清理了下玻璃碎片,焦國欽繼續進行改進,這次他吸取教訓,給玻璃外罩留了個通氣口。

    之後的實驗呢,果然沒出意外。

    但是等收集到這次的數據之後,焦國欽卻發現,擬合出來的線條更直了、也更順了。

    心中高興之餘,焦國欽也懷疑是不是巧合。

    為此,他再次將整個實驗進行了三次。結果表明那條線確實是趨近於直線。

    有了這個結論之後,焦國欽開始改變變量。

    比如改變火焰的大小,改變鍋裏的水量,改變水的初始溫度。

    結果發現,每次的實驗數據都可以拚成一條直線。而不同的隻是直線的斜率。

    如果水量相同的話,那麽火焰越大,所需要的時間就越少,斜率也就越大。

    (橫坐標代表時間,縱坐標代表溫度)

    而如果火焰固定的話,那麽水量越多,所需要的時間就越多,而斜率也就越小。

    而有了這些發現之後,焦國欽還進行了降溫實驗,也就是用【冰凍術】進行實驗。

    但是結論卻也和上麵的沒有多少差別,區別隻是將火焰換成了冰凍,將升溫換成了降溫而已。

    當然,如果涉及到物態的變化,比如降溫到結冰的話,那就不是一條直線了。

    對於這種複雜的情形,焦國欽準備暫時略過,先解決掉液態的問題。

    而說到液態,焦國欽甚至還拿酒精和水銀也試驗過。

    結果呢,也依舊是直線。

    另外,他發現,在相同的重量下,火焰也固定的話,那麽在“時間—溫度關係圖”中,水銀的斜率最大,酒精次之,而水的最小。

    換句話說,這三者間,受熱或者受冷後,水銀最敏感,而水最不敏感。

    有了初步的發現後,為了進一步的探索,焦國欽還準備將幾種液體進行混合,來探索其中的更深層次的規律。

    甚至,他還準備引入固體。

    比如將一定溫度的鐵塊放入某種液體中,測量平衡時的溫度。或者探索鐵塊的“時間—溫度關係圖”。

    而就在焦國欽對物體的升溫規律探索之際,遠在郢都的一位青年也對此產生了好奇。

    不過或許是由於某種意外,在用玻璃將整個實驗裝置進行全封閉的時候,這位青年的玻璃罩沒有第一時間爆裂,而是持續了一小段時間。

    但是就是因為這短短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卻讓這位名叫楊晃的青年有了意外的收獲。

    因為就在玻璃罩即將爆破的時候,楊晃突然發現,鐵鍋中的溫度計的讀數居然超過了一百度,達到了一百零一度。

    發現這一點的時候,楊晃的臉上可以說是掛滿了震驚與疑惑。

    之前他可是經過測試的,自己這兒的水沸騰之後明明隻有九十九度。再說,地處江漢平原腹地的郢都也不可能和海平麵一樣高,所以這裏的水的沸點也根本達不到一百度。

    “但是我剛剛明明看到了啊!

    難道是我看錯了?眼花了?”

    心中剛剛產生了這個疑惑,楊晃趕緊搖頭否定,

    “不可能!之前都好著呢。怎麽偏偏這次會看錯!再說,我眼睛沒問題的。

    而且就算我眼花,也不可能看高一度啊!過沒過一百那個分界線,我很清楚。

    那要不,再試一次?”

    “試就試唄,這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自我安慰了句,楊晃便開始動起手來。

    將周圍的玻璃碎渣收集起來,再取了一些買來的碎玻璃,很快,楊晃便將其重新燒融,然後控製著其將鐵鍋和溫度計包裹了起來。

    冷卻後,便又形成了一個透明光潔的玻璃罩子。

    “準備完畢,開始實驗!”

    輕喝一聲後,便見鍋底燃起了橙色的火焰。

    而與此同時,楊晃的眼睛也死死地盯著玻璃罩中的溫度計,他倒要看看,這次還會不會出錯?

    不多時,水汽打濕了玻璃罩,楊晃也有一下每一下的用神通將眼前這塊玻璃的內壁擦拭幹淨。

    就在這時,楊晃眼神頓時一凝,輕聲呢喃道“快到了!”

    隻見此時溫度計上的讀數已經上升到了度。

    而且還在很快的上升。

    “,,……”

    突然,楊晃的聲音微微一頓,嘴角略微上翹,繼續報數,“”。

    而剛剛喊出“”,隻見“砰”的一聲,玻璃罩迅速裂開,然後炸成了碎片。

    不過對此,楊晃卻絲毫沒有在意,甚至他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而且他的嘴角,還帶著一股莫名的笑意。

    “竟然真的超過了度!”

    雖然隻是超過了僅僅一度,但是楊晃臉上的笑意卻沒有減少半分。

    這可是其他人都沒發現的情況啊!

    現在讓他發現了,他楊晃怎麽能不高興,能不開心?

    而且就在前幾天,楊晃還在幻境裏麵見到了一個問題。

    說是如果高原甚至山區部分的水沸騰的溫度遠遠不到度,甚至可能隻有七八十度,那麽那裏的人煮東西會不會很慢很慢,甚至可能煮不熟?

    還有,溫度達不到的話,那麽那些地方的開水還安全嗎?

    當時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楊晃還有些詫異,隨後一深思,他才覺得對方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按照他以往的知識來看,七八十度的溫度應該也不能將水中的微生物全部殺死。

    而這麽低的溫度用來煮麵的話,他其實也不知道行不行,畢竟他沒試過。

    不過當看到這個問題底下的一些高原地區的人現身回答,楊晃才了然。

    地理位置高的話,煮麵確實很難煮熟,而且就算煮熟了,也容易粘糊糊的。

    為此,有人想出了辦法,說往鍋蓋上壓幾塊磚頭。

    這個辦法怎麽說呢,雖然有所改善,但是煮出來的麵條還是不如平原地區。

    所以呢,人家幹脆放棄了蒸煮,而是選擇了烤、炒、炸、醃製、自然風幹等操作。

    對此,楊晃也了然的點了點頭。

    環境如此,為之奈何?

    不過此時想起自己剛才的發現,他心中沒有來的產生了一股直覺。

    這~或許就是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了。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