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定情曲(求月票!求各種票!)

字數:4404   加入書籤

A+A-




    縱觀整個音樂史,莫紮特也是這條長河之中獨一無二的曠世奇才。

    但這部《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卻顯然沒有像現代時刻這麽受到歡迎。

    事實上很多西方音樂學者的重量級著作之中甚至都找不到K448的記載。

    唯獨格勞特的《西方音樂史》之中有關於這首曲子的聊聊數筆。

    “《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375a,作於1781年,為與他的女弟子約瑟華·奧文隆漢瑪一起演奏而作。”

    前文中所描述的莫紮特共有六首鋼琴二重奏是曆史上的真事,但如此這般的話,這首曲子就沒有那麽多傳奇的部分可以大書特書了。

    所以,日本漫畫《交響情人夢》之中,將之描述成為莫紮特一生之中唯一的一首雙鋼琴奏鳴曲。

    其實這樣理解並沒有錯誤。

    事實上除了K448這首之外,其他的五首均可以采用四手聯彈的形式進行演奏,其中的個別幾首可以進行雙鋼琴演奏。

    所以K448才是莫紮特真正意義上唯一的一首雙鋼琴奏鳴曲。

    正是它的特殊性讓人產生了新的聯想。

    這樣一首特殊的曲子是為了與他的女弟子共同演奏而作。

    即便音樂家多多少少和普通人不太一樣,但歸根結底他們依然還是人類。

    是人類自然就有七情六欲。

    我們大可以對於這個作曲動機略作揣測。

    而這首曲子之所以在音樂史中不受重視,卻在現代社會之中如日中天,請檢索“莫紮特效應”,具體內容在這裏就不展開了。

    但更多的人則願意相信K448,稱得上一句特殊的稱呼。

    “定情曲”。

    而今天同樣的事情也在發生著。

    李芸熙和沈武寰的感情至今仍然也沒有開花結果,不過談戀愛這種事情個人有個人的方法。

    而如今的這首共同演奏的曲子,正是一位音樂家所展示出來全部的愛意。

    如果說第一樂章是花仙在花田之中歡呼雀躍,那麽第二樂章則是愉悅之中的慵懶的閑情逸致。

    李芸熙手指間流淌的旋律優美而舒緩,而沈武寰則在這種旋律之中配上了強律動性的伴奏織體。

    那廝甜膩的感覺油然而生。

    恍然之間,聽眾們被帶入了如同夢中仙境般的美妙世界之中。

    第二樂章以G大調起始,卻從第十三小節開始,調性在G大調和D大調之間徘徊,這種調性上的不穩定性和旋律的和諧性同時存在,展現出了莫紮特無以倫比的作曲技巧。

    而整個旋律的觀感卻讓人如夢似幻。

    整個連接部的旋律之中,沈武寰的旋律顯得高雅而唯美,少了第一樂章那種快板的急促,多了的確是靈動如同古典舞步般讓人心動的詩情畫意。

    而李芸熙的鋼琴聲則完全符合她此時的心情。

    更甚者,李芸熙已經完全融入進了樂曲之中,她的水平在這首曲子背後隱含的深意之中悄然進化。

    充沛的感情和人文精神是古典音樂的核心。

    這些東西並非是旋律之中生來就有的,而是演奏者通過自己的靈魂填充出來的!

    而李芸熙也終於成為了這樣的一位演奏者。

    舒緩靜怡的旋律讓人心曠神怡之際,雙鋼琴的強烈對比也在產生著。

    這像是在預示著兩個不同的人在此刻彼此交融在了一起。

    這樣的情感交流是隔空的。

    是虛擬的。

    是夢幻的。

    是類似第三類接觸一般,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隻有身在這個舞台中央的兩個人能夠感受到來自彼此那濃厚的感情。

    也許沈武寰在這方麵並不善於用語言來表達,但如果將那些會隨著時間流逝消失的誓言轉化為永恒的音樂,那麽這一定是世間最為牢固的羈絆。

    一切寶石、一切寶物都無法媲美這首曲子飽含的韻味。

    感情反饋在了曲子之中。

    那股纏綿悱惻的感情交流甚至比之前一首的《彩雲追月》更加的通透。

    如果說《彩雲追月》之中人王追求女神的愛情是一種虛幻縹緲卻浪漫無比的感情。

    那麽K448第二樂章之中的感情就是下裏巴人田園春色之中原汁原味的癡纏情緒。

    這是一種更加貼近普通人內心深處的歡愉。

    配上旋律之中隱含著俏皮的伴奏,讓人回憶起記憶深處的那個“他”曾經也做出過能夠讓你會心一笑的美麗時刻。

    她們相互依偎,相互模仿,相互逗弄。

    這種精神上的歡愉超越了肉體,超越了生命,超越了時間!

    同樣,在第二樂章之中依然有一段卡農式的雙鋼琴模仿進行,悠揚且舒緩。

    兩個人的默契程度在這一刻再次攀上新的高峰,正如同樂曲展現出來的那樣。

    她們的靈魂在此刻融為一體。

    進入第二樂章再現部的結束部分時,出現了全曲最為幻想最為浪漫的旋律。

    自106小節開始,莫紮特帶來了一段在當時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創作。

    在這一段之中,節奏可以任由演奏者自由處理,用來展現出他與教會決裂,正式成為當時真正意義上第一位自由音樂家的喜悅心情!

    兩部鋼琴均有一段短小的“花腔”演唱。

    花腔是美聲唱法之中最為備受矚目的唱法之一,猶如夜鶯般婉轉優美。

    而此刻兩部鋼琴的旋律展現雖然並沒有歌唱性樂器的那種“人聲”,卻依然如同夜鶯般開始歌唱。

    這段短小的演唱卻如同慶祝一般,在後續重現之後,在一組下行相繼模仿之中整齊的結束。

    最為纏綿悱惻的一個樂章終於結束了。

    沈武寰竟然難以置信的喘氣了粗氣。

    她的身體機能、人性光輝及演奏技巧都已經到達了她人生之中的最頂峰,前世哪怕她最鼎盛的時候也不及現在萬一。

    但即便如此演奏這首低強度的曲子卻讓她感覺支撐不住,可她不願停止。

    李芸熙此時的狀態也是相同的。

    但她們都在笑著。

    樂曲之中的喜悅和她們之間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演奏的欲望愈發高漲,她們不會讓這首曲子就這樣戛然而止。

    她們將一起告訴世人,她們之間的感情交流,絕不是平凡人眼中的談情說愛那麽簡單。

    一切盡在旋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