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天時地利與人和(一)

字數:7505   加入書籤

A+A-




        扶桑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

    六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風。

    此時大明戰船出發的時候,正是二月份,剛好避開了最嚴酷的海上多變的風暴。

    又有著大明自己收集,還有鄭芝龍幫著收集的周圍水道情況。

    可以說天時和地利,都已經在大明這一邊了。

    而其中的人和。

    不管是大明,還是扶桑本土,都有人在暗中不斷的聯絡者。

    打仗需求的,天時地利人和,似乎在這一刻組成了一塊拚圖,一塊射日計劃絕對能夠保證萬無一失成功的拚圖。

    平戶,位於扶桑長崎西北部。

    過去為平戶藩的城下町,在扶桑鎖國前為扶桑的主要貿易港口。

    鄭成功即出生於此,六歲之前都是跟隨母親住在平戶。

    現如今,鄭芝龍也再次回到了這個地方。

    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劉香。

    “李旦的兒子,李國助已經做好準備了,顏思齊與楊天生、陳衷紀的後人,也都潛伏了起來,就等著大明的槍聲響起。”

    劉香最近連生意都沒做了,就是靠著之前積攢起來的人脈,來給大明的軍隊鋪路。

    在很早之前,他們在海上經商,都是憑借著自己的實力。

    勉強混上一口飽飯。

    隨時麵臨著被其他國家攻打的可能。

    在海上,不知道多少像他一樣的海盜,葬身大海。

    也就他的運氣好一點,膽子大一點,做事謹慎一點,才活到了現在。

    “好,當年顏思齊等謀劃推翻德川幕府統治,在扶桑建立政權,接受大明的冊封,隻可惜在舉事前兩天泄露,幕府遣兵搜捕。

    二十八人拜盟為兄弟,立下誓言“生不同日,死必同時”,最後還活著的又能夠剩下幾人。”

    鄭芝龍當時也是其中的參與者。

    其中的險情,至今回想起來,都仿佛有若天助,不然那有可能最後還置下了諾大的家業。

    他清晰的記得,顏思齊率眾分乘十三艘船出逃,駛至九州西海岸的外島洲仔尾,陳衷紀建言“吾聞疏球為海上荒島,勢控東南,地肥饒可霸,今當先取其地,然後侵略四方,則扶餘之業可成也。”

    至今想起來,他們幾人當時的膽子還是不夠大,決心不夠堅決。

    隻可惜,錯過了那一段時間。

    他們早就再也組織不起來這一場盛事了。

    不但缺少了當時那一群有理想的同伴,更加缺少的就是機會。

    隨著那個該死的寺子屋開辦起來之後,整個扶桑的當地人,就仿佛忽然開竅了一般,不但不好騙,還反過來給他們設下了好幾次的陷阱。

    “隻是可惜的顏思齊。”

    劉香也是歎息不已。

    鄭家能夠有現在的成就,也是當年顏思齊打下的基礎,若不是顏思齊英年早逝,現在怕是也能夠成為大明的水軍將軍。

    那時候,他們被扶桑人追趕的無處可逃。

    也是顏思齊率船隊柢海灣,在笨港(今台-灣北港)靠岸。他見島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辟,決意在此開疆拓土,幹一番事業。乃率聚伐木辟土,構築寮寨。

    如今鄭家在小琉球島的一些建設,也都是人家顏思齊那個時候就應做好的規劃。

    “是啊,可惜了顏盟主。”

    仿佛又

    (本章未完,請翻頁)

    回憶起了當時的場景,鄭芝龍心中也是無奈中,透著些許慶幸。

    當時顏思齊和部眾到諸羅山捕獵,豪飲暴食,不幸染傷寒病。數日後競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年僅三十七歲。

    三十七歲啊。

    要是能夠活到現在的話,或許已經憑著他們一夥人,反攻到了扶桑本土了。

    臨終時的遺言,鄭芝龍都還清晰的記得。

    “不佞與公等共事二載,本期創建功業,揚中國聲名。今壯誌未遂,中道夭折,公等其繼起。”

    鄭芝龍不自覺的念出了聲音。

    心中早就死寂的熱血,居然再次沸騰而來起來。

    “顏公當年活著的時候,看不到扶桑歸於大明,死後咱們可以寫出一本書,把經過燒給他好好的看看。”

    劉香也是唏噓不已。

    隨即建議道,最近他不斷的在學習心得東西,其中有一句詩詞很有意思。

    家祭無忘告乃翁。

    雖然兩人之間的輩分差距有點大,可意思大概就是這麽一個意思。

    “你這個想法已經落伍了,在大明的船隊,登上小琉球島的時候,顏公的名字,就已經被送進了大明的英雄殿,人家受的可是整個大明的祭祀,咱們不過是錦上添花。”

    鄭芝龍說到這裏。

    忽然感覺到,自己的老大哥,當真是幸運。

    活著的時候,有著一群人追隨,拋頭顱灑人血。

    就是死了,也一樣是大明的英雄。

    他們這些活著的人,往後可就沒有這種待遇了。

    若是不是現在四處在打仗,估計小琉球島上的一塊巨大的顏思齊石像,都會建立起來供人瞻仰。

    劉香張了張嘴。

    想要說點什麽,表達一點自己的意見。

    忽然就索然無味。

    在海上做海盜有什麽意思,還是出去建功立業,才是男兒們該幹的事情。

    心中閃過了這個念頭之後,卻又發現,似乎已經晚了。

    海上的一些勢力,都不是他現在的船隊能夠打得過的。

    一瞬間,仿佛整個海域,所有的大小國家,都裝備上了火槍,這是他之前都未曾發現的現象。

    “對了,你的兒子,田川七左衛門都安頓好了嗎?”

    劉香想了想,接著又道“還有你的妻子田川鬆,要知道,連皇上都很重視他們母子。”

    說到這裏,劉香就有些羨慕。

    別人都是以子為榮,又或者是以夫為榮。

    可到了鄭芝龍這裏,完全就是掉換了身份,也不清楚,皇上到底是看中的田川鬆和她的兩個兒子什麽。

    居然給出了一個一品誥命的詔書。

    要知道,整個大明,如今可隻有王衝上將軍的目前,有這樣的福分。

    “都已經安頓好了,在三天前,就找了一個機會用商船送去了福建老家。”

    鄭芝龍心中也是無奈。

    在家裏,他的地位是越來越低了。

    明明他才是鄭家的家主啊。

    為何到頭來,他連對自己夫人說一句重話的機會,都被皇上的一紙詔書給剝奪了。

    不過為何,自己的心裏,還是美滋滋的?

    “那就好,我覺得,以後鄭成功侄子,會接替他叔父鄭芝虎的南海將軍的軍職,就是不清楚,你的二兒子,田川七左衛門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會被大明如何安排。”

    劉香厚著臉皮,稱呼鄭成功為侄子,瞬間就讓鄭芝龍紮刺了。

    “還要不要臉?我兒子什麽時候成了你的侄子了?

    咱們可是打了半輩子的仗,若不看你投靠了大明,信不信現在老夫就能夠讓你活不出明天這個時候?”

    鄭芝龍騰的以下站了起來。

    怒目圓睜的怒聲問道。

    仿佛今日劉香不說清楚,就別想走出這扇大門。

    “這你就不對了,鄭成功為何不能是我侄子?

    你我平輩論交情,還一起打過天下,我喊一聲你兒子,侄子給怎麽了?”

    盡管劉香說的是實情,然而鄭芝龍心裏就是不爽。

    “好了,不說這個了,算時間,大明的運輸船隊應該出發了,你我分頭行動,我去五島,你去對馬。”

    眼看著鄭芝龍,臉色越來越難看。

    劉香立刻就開始分配各自的任務,以此來轉移鄭芝龍的怒火。

    五島過去曾是扶桑遣唐使船隻從扶桑前往中原的過程中,在扶桑的最後一個停留港口。

    由於是離島。

    所以周圍的小島嶼很多,水道複雜,需要的就是一位有經驗的人領航才能夠順利的通過。

    剛好劉香對這一點很有自信。

    不同於鄭芝虎,劉香可是一直都在海上漂泊者的。

    鄭芝龍對此沒有異議。

    自己能做什麽,該做什麽,自己最清楚,此時可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

    彪炳千秋的功績,可都在不遠的將來等著他們呢。

    沒必要為此翻臉,做口舌之爭。

    而對馬島(shiaisnd)在扶桑、朝-鮮之間的朝-鮮海峽中部,由五個島嶼組成。

    在之前,扶桑就是以對馬作為跳板,進攻朝-鮮的。

    相對來說,隻有五個小島組成的對馬,周圍的水路,就簡單了許多。

    “好,就這麽說定了。”

    果然,鄭芝龍一口應下。

    思索了片刻之後,接著又道“在最後的時刻再啟程,咱們兩人最近的動作很大,扶桑方麵是有所察覺的,不過暫時都隻以為是商業活動,未加重視,可咱們自己不能輕視。”

    “明日下午咱們就出發,剛好這一段時間,扶桑的周圍都沒有大的風暴來襲,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大明,隻要大明的士兵們登陸了扶桑,憑著無敵的軍隊,誰人能擋。”

    劉香不是看不去扶桑。

    實在是扶桑的疆土太過狹小。

    戰國時期的那些戰役,他見到扶桑史書上的記載,一開始還以為是幾個存在械鬥呢。

    幾百人,幾千人就是一場戰鬥。

    若是死了幾十人就是損失巨大。

    鬧著玩呢?

    也就最近跟著鄭芝龍四下裏查探扶桑的方方麵麵,恍然發現,戰國時期離著今日還不算遠,可扶桑的發展,遠遠大於此。

    短短幾十年的休養生息。

    居然就讓這個綽爾小國,有了一種脫胎換骨的變化。

    而這種變化,正是從寺子屋建設開始的。

    劉香不由的想起了大明流傳的一句話任何一個文明的壯大,實際上都是從教育開始的。

    很明顯,扶桑已經找到了其中的訣竅。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