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七:再遇故人

字數:6272   加入書籤

A+A-


    五年後,阿酒十歲了。

    她在玉棠山和玉九卿生活了五年,從一個小奶娃長成了小姑娘。

    “佛曰緣生即滅,緣起即空。”

    “有一種相遇叫擦肩而過,有一種感情叫情深緣淺,有一種結局叫曲終人散。”

    ——《蓮若師父》

    這五年裏,玉九卿心髒裏的斷情蠱也沒再蘇醒。

    阿酒十歲這年,阿嬌八歲了。

    三月中旬,雲染月和南灼華準備帶著阿嬌去一趟外界,去祭拜一下南韶音和顧輕韻,也順便帶阿嬌去見幾個人。

    在準備出發前,南灼華收拾東西的時候,她無意間找到了很多荷包,每隻荷包的長相不同,從醜陋再到精致,像是繡荷包的那個人兒,從剛開始的不熟悉再到後麵的熟練。

    南灼華看著那些荷包,當年的那些事情湧上心頭。

    這些荷包,是當初君挽歌臨死時交給她的,都是碧溪給他繡的,他從來都沒舍得扔一個,後來南灼華便把這些荷包都收藏起來了。

    這次去外界卻無意中翻出來,或許都是緣分吧。

    “娘親。”

    阿嬌跑了過來,八歲的他已經長開很多,小臉棱角分明,眉眼間跟雲染月更為相似。

    雲染月已經收拾好在外麵等著了,他是來催促南灼華的。

    當他看見那些荷包,好奇“娘親,這些荷包都是你繡的嗎?”

    南灼華輕笑搖頭“不是,是一位姐姐繡的。”

    “她繡這多麽多荷包做什麽?”阿嬌不解。

    南灼華垂眸看著手上的荷包“她是給她心上人繡的。”

    “可為什麽都在娘親這裏,是那位心上人不喜歡她,然後她都送給娘親了嗎?”阿嬌思索著。

    南灼華回眸看著他凝神,片刻搖頭“不是,她的心上人也很喜歡她,隻是,還沒來得及告訴她。”

    君挽歌臨死時告訴她,他很喜歡很喜歡碧溪,隻是沒來得及說出口。

    “哦。”

    阿嬌應聲,拿起其中一隻荷包看著,他似乎,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南灼華挑了幾隻遞給阿嬌“等回到外界,你會遇到很多女孩子,如果你喜歡哪一個,到時候可以把這些荷包送給她。”

    “我誰都不會喜歡,我才不要送,”阿嬌傲嬌的別過臉。

    南灼華失笑“萬一有喜歡的呢?”

    又道“若是有喜歡的你就送,沒有喜歡的就不送,看你自己心情。”

    “好吧,“阿嬌有些不情願應聲,雖然不知道娘親為何要讓他這麽做,但他還是聽話的把荷包收起來。

    雖然他現在才八歲左右,對於情事,也不再像兩三歲時那般懵懂無知,他已經知道了什麽是喜歡,什麽是愛。

    南灼華收拾好東西,帶著阿嬌去找雲染月,一同去外界。

    五日後,幾人抵達外界。

    如今外界的皇上,還是燕歸時,當初的四國已經統一,合並成一個大國,國號也改為了天啟王朝。

    到了帝京之後,大街上一片繁華熱鬧,國泰民安,世態祥和,可見燕歸時將天啟打理的很好。

    南灼華從百姓口中得知,燕歸時和景憶詞感情很好,如今有了一對龍鳳胎兒女,和阿嬌一樣大,都是八歲左右。

    而景憶詞肚子裏現在又懷了一個,已經個月了,快到了臨產之際。

    聽到百姓對燕歸時的讚不絕口,南灼華心裏由衷高興,她知道阿時會是一個明君。

    南灼華沒有去皇宮打擾燕歸時,而是直接去了靈隱寺的山腳,去祭拜一下南韶音和顧輕韻。

    自從回到神域後,她跟雲染月都事物繁忙,沒有空來天啟,都是隔了兩三年才來祭拜一次。

    但她每次來祭拜,南韶音和顧輕韻墳墓周圍都很幹淨,她知道那是顧織錦在打理。

    他們來的這天,正是山上靈隱寺一年一度的祈福之日,祭拜完南韶音和顧輕韻,三人便準備去山上燒一炷香。

    南灼華當年來過一次靈隱寺,那時是跟著顧織錦第一次來祭拜南韶音,後來遇上下雨,她們便在靈隱寺避了一下。

    猶記當時,還在靈隱寺遇到了景陌琰。

    那時的靈隱寺很冷清,來上香的也不多,但今日靈隱寺很熱鬧,大多來的都是女眷,多數是為了祈福姻緣或者子嗣。

    三人來到大門口,有小沙彌接見,為他們引路,到了供奉佛像的大堂,南灼華上了一炷香,心中祈福幾句,隨即放在功德箱裏一些銀子。

    離開大堂,阿嬌想要去如廁,雲染月便跟著他一起去。

    南灼華一邊等著兩人,一邊在廟宇隨意轉著。

    路過一間客堂時,有一師父在看相,裏麵圍了不少人,都是在卜卦抽簽。

    南灼華來到門口,想要看看熱鬧,當眸光觸及到中間坐著的那位師父,瞬間失神的愣在原地。

    “夫人抽的是上上簽,是大吉,假以時日,夫人定會懷上子嗣,這段時間把身子養好便行。”

    “這位姑娘近日有桃花之運,今年之內,會找到良人,結一段好姻緣。”

    溫潤如玉的嗓音,如月清朗,如沐春風,男子一襲紅色袈裟,指間纏繞著一串佛珠,即便是個光頭,沒有墨發,依舊遮不住身上的貴氣,俊美的眉眼溫雅,說話間嘴角總是含著淡淡笑意。

    南灼華失神的看著那人兒熟悉的輪廓,眸底久久怔然。

    許是感覺到她的眸光,那男子回眸看她一眼,明朗的眸子不染紅塵世俗,對南灼華輕輕點頭一笑,也隻是輕輕一眼,便立即回眸,繼續給香客看卦。

    他似乎,對南灼華並未認識。

    但南灼華認識他。

    過了一會兒,香客都走的差不多了,男子起身,雙手合十施禮,嗓音溫潤“夫人是要卜卦嗎?”

    南灼華搖頭“我在等我夫君和兒子。”

    “夭夭。”

    剛說完,身後便響起雲染月的聲音,南灼華對男子淡淡一笑,沒有過多言語,隻輕輕點了一下頭,便轉身離開了。

    她走到雲染月身邊,挽住他的手,輕笑“月牙兒,我好像遇到了一位故人。”

    雲染月挑眉,回頭看眼那門口身穿袈裟的男子,眸色微凝,回眸道“嗯,確實是一位故人。”

    那男子隻看了一眼兩人離去的背影,似是從未謀麵過的素人,便又坐下來給人卜卦。

    南灼華問身邊送客的小沙彌“怎麽沒見寺裏的惠善師父?”

    惠善師父是靈隱寺的主持,南灼華第一次來的時候還見過他。

    小沙彌道“惠善師父三年前便圓寂了,現在蓮若師父是主持。”

    說著,他給南灼華指了一下身後坐在客堂裏的那位袈裟男子。

    “蓮若師父他”南灼華沉吟“是當年景氏王朝的那位靖離王爺嗎?”

    “是的,不過以前聽惠善師父說過,蓮若師父失憶了,對以前的事情都忘了。”

    邊走著,小沙彌邊講著當年之事。

    當年惠善師父和景陌琰的關係很要好,景陌琰也經常上山來找他下棋,惠善師父說,他命裏跟佛家有緣。

    後來,惠善師父給景陌琰卜過一卦,送給他八個字大難不死,返璞歸真。

    這八個字,概括了景陌琰的命數。

    後來也是一語成讖。

    或許也冥冥之中自有定數,當年景陌琰從雪山掉落懸崖,恰好被雲遊四海的惠善師父相救,被他帶到靈隱寺養傷。

    等景陌琰醒來後,便已經失去了所有記憶。

    惠善師父卻說,這是最好的結局。

    景陌琰在靈隱寺養身體期間,對佛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前沒失憶的時候他也經常來靈隱寺,那時的他卻對佛法沒有興趣,因為那時候他的心不靜,想要的東西太多。

    如今一切返璞歸真,他忘掉的過去,等於放下了過去。

    他留在靈隱寺跟著惠善師父學習佛法,等他達到至高境界的時候,惠善師父圓寂了,把主持傳授給了他。

    這或許都是緣分吧,正如惠善師父說的,景陌琰命裏有佛緣,最終還是剃度出家,皈依佛門。

    走到門口的時候,南灼華突然拿出百兩銀子給小沙彌。

    小沙彌愣住,連忙搖手“出家人從不收人家錢財,還請女施主收回。”

    “小師父誤會了,”南灼笑言“這是我給寺廟捐的香火錢,隻是想讓蓮若師父幫個忙。”

    “原來是這樣,女施主您請說,”小沙彌放鬆下來。

    南灼華道“山腳下有一處墳墓,上麵寫著‘顧輕韻’的名字,那是家姐之墓,我離的比較遠,每次來不方便,還請蓮若師父平日閑來無事的時候,給家姐掃下墓,免得墳頭長了雜草。”

    小沙彌想了想,應下“舉手之勞,我會給蓮若師父說一聲的。”

    “多謝。”

    這算是幫顧輕韻一個忙吧,她當初為景陌琰而死,到死都放不下他,景陌琰也該去看看她。

    後來幾年裏,南灼華每次再來祭拜的時候,顧輕韻的墓旁都很幹淨,還擺放著菩提果,有時新鮮有時幹枯。

    她便知道景陌琰偶爾會來給顧輕韻掃墓。

    再說這時,南灼華和雲染月離開靈隱寺後,帶著阿嬌去一處鄉下。

    正是三月暮春時節,鄉間到處都是綠草紅花,青山綠水,一間一間的土房子高低錯落著,形成一道風景線。

    馬車在一處門前停下,雲染月下車,輕輕叩響房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