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戲誌才的心血

字數:4411   加入書籤

A+A-


    四月初,鶯飛草長,即便是位於北方的冀州,春光已格外明媚。

    劉擎在渤海國已經待了三月有餘,這三月,荀彧一麵忙著整頓官吏,一麵還要兼顧鹽務。

    劉擎也沒閑著,對鹽務提出了許多建議。

    最主要的,就是提純的想法,劉擎不懂製鹽,但溶解過濾去雜質的方法還是知道的,製鹽師傅有了思路,如何投產,便是他們的事了。

    為了給荀彧減輕負擔,劉擎新設了鹽吏掾,算是新增崗位,協助荀彧管理鹽務。

    接下來的安排,劉擎打算繞道安平、中山二郡,察看二郡的接收狀況。

    就在劉擎覺得萬事俱備,準備出發之計,荀采尋到自己,稱老丈人荀爽要見自己。

    荀爽這樣的經學大家,在劉擎印象中就像是領津貼的教授一般遙不可及,而荀爽不苟言笑的性格,更使得他一種拒人千裏的立場。

    連朝廷征召他都不鳥,若不是為了荀氏和女兒,區區劉擎,還真未必能入他的眼。

    劉擎帶著荀采一同拜見,見禮之後,老家夥依然盯著一封帛書看得入神,撇開兩人尷尬的立著。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劉擎賴著有事相求。

    “父親!”荀采輕喚了聲。

    荀爽抬頭,望向劉擎,道:“大王見諒,我又看了一遍這朝廷詔命。”

    從始至終,他甚至沒正眼瞧一眼荀采,好似就劉擎自己進屋一般。

    荀采當場不幹,在家中沉浸經文當女兒透明人也就罷了,這才夫君麵前,還被這般對待,荀采頓時上前放肆扯荀爽袍子,以證明自己在家庭中的千金地位。

    荀爽不為所動,繼續道:“朝廷詔命,欲征辟我為光祿勳,入雒陽任職。”

    劉擎也無視了荀采的喧鬧,品味著荀爽的話。

    朝廷詔命?應該是董卓開始以天子名征辟名士了?

    在曆史上,蔡邕和荀爽,這兩位嶽父都被董卓所征辟入朝為官。

    “那嶽父的意思是?”

    “朝廷數次征辟,皆為我所拒,此次,我亦做此打算,不過——”荀爽突然轉折道:“大王雖不對外宣稱,不過從文若那,我還是看出了一些端倪,大王扶助冀州百姓,欲伸大義於天下,在朝中,亦需要自己的力量。”

    劉擎恍然,荀爽的意思十分明顯了,他自己是不想去入朝為官的,但劉擎如今在冀州雖大,在朝中卻並無自己人,如果劉擎需要,他可以做這個。

    想不到,看著不苟言笑的荀爽,竟能為自己做到這一步,當然,劉擎明白,這麽做,更是為了荀氏,為了荀采。

    “嶽父大才,若能為社稷出力,實乃大漢之幸!”

    劉擎溫婉的表達了支持的態度,他明白這不僅僅是為自己的,也是為荀氏的麽,滿天下的士族,又有幾人如荀氏一般,一心事漢?

    荀爽這才將目光望向荀采,好似正事辦完了一般。

    “你如今身為王妃,當為國女楷模,不可如以前這般胡鬧!”荀爽當著劉擎的麵教訓起女兒來。

    “誰要做什麽楷模,我就我!”荀采連忙撇開老父親,溜道劉擎身旁。

    荀爽看了直搖頭,女兒如此疏於管教,荀爽先前一直擔心會遭渤海王不喜,想不到渤海王心胸寬廣,偏偏對此不以為意,荀爽心想女兒真是有福氣!

    悉事具備,劉擎與典韋郭嘉,以及兩位夫人,往安平郡而去。

    踏著春光,向西而行,如今正值春忙時節,官道旁的田間地裏,能看到不少農忙的百姓。

    “奉孝,你從魏郡來,那邊春耕,可有影響?”

    “主公,影響自然有,不過魏郡的問題不大,厲溫治郡嚴明,郡內除了黑山軍造成的一些破壞,並無太大影響,倒是趙郡,廣受黑山軍荼毒,趙郡不少百姓流離失所,化作流民,逃去了常山,故而趙郡的春耕,影響是很大的。”郭嘉道。

    “既如此,理當叫常山出力,墾荒或許來不及,但已有良田,必須耕種。”

    “主公,此舉恐怕要你支持了,良田多為豪強大族所占,郭太守,恐怕沒那般大的能量。”

    劉擎想了想,可能還真是這樣,劉擎目前的方法,對治下豪強大族所占之地,也隻是強化管理,必須要求耕種,且對於所雇傭之無產平民,多加讓利,是圉縣模式的進化版本。

    當然,無論是哪,都會存在不配合的刺頭,劉擎便會將他們變成反麵教材。

    如今天下都反了,好不容易匡正,若嘴裏還是私有田產不可侵犯那一套,也實在是太不識時務了。

    舉義平亂,乃是為了大漢社稷,而大漢社稷,在於民。

    天下為何會亂,根本原因還不是豪強土地兼並,讓老百姓失去了生產資料,淪為流民,吃不上飯,最後無奈造反。

    這個問題,劉擎遲早會麵對,所謂的群雄,背後不正是那些貪得無厭,無休止擴張的士家大族麽。

    劉擎會一個個擊垮他們,再一一清算。

    “若是如此,那我們要趕緊了!”劉擎說道。

    安平之事,便全權交給審配與趙雲了,中山郡有田豐,應該問題不大,應盡早趕去趙郡。

    ……

    五日後,劉擎趕至安平扶柳縣,因為審配趙雲駐兵於此。

    劉擎在扶柳縣南官道停留,並無入城打算。

    未過多久,劉擎便看到有騎兵自扶柳出。

    “主公!主公!”

    遠遠的,劉擎便聽到了趙雲的呼喚。

    隻見他一騎絕塵,將後方騎兵遠遠的拋在後麵,向劉擎衝刺而來。

    三個月未見,子龍看起來有點激動啊。

    劉擎下馬,郭嘉典韋也跟著下馬,分立劉擎身後。

    趙雲一躍下馬,帶著一身銀甲,快步跑到劉擎跟前,納頭便拜。

    “趙雲參見渤海王!”

    “子龍快起!”劉擎連忙將趙雲扶起,不知為何,他覺得趙雲有些激動。

    區區三月未見,不至於吧。

    劉擎依然把著趙雲雙臂,道了聲,“急著趕赴趙郡,故要辛苦子龍來見!”

    “主公說的哪裏話,如今公主複國封王,不想雲去歲心中所立之誓,竟完成了,大慰平生!”

    原來是因為這個,想起往事,劉擎也一陣唏噓,昔日他去常山求賢,卻未見趙雲,而後,趙雲尋到廣平,投效了自己,而那時候的自己,不僅一介白身,而且還未展露任何實力。

    或許那時候趙雲選擇投效,更多是為了報恩。

    “子龍,安平之戰,可還順利?”劉擎問。

    “王基軍雖勢大,卻與我軍一觸即潰,拿下安平郡,再來一戰可定!”趙雲信心滿滿道。

    如今的趙雲騎兵,是劉擎所有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不僅戰馬精挑細選,武器與護甲,也是有優先配備的,那王基募集的軍隊不能敵,也十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