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對荀彧的逼迫與拉攏
字數:3145 加入書籤
此時已是春暖雪融,正當荀彧感覺心有不安準備回返成都之時,閻忠、賈詡等人尋了過來。
眾人先是一番客套,正當荀彧招呼眾人就座時,閻忠卻拉著他的手臂,指著一旁的半大少年笑道:“你在雒陽有了些時日,想來也是知曉大王置辦了一個《民報》的,而這位就是《民報》的小記者,聽說你是潁川第一名士,這才主動尋到了老夫,想當麵請教文若一些疑惑不解。”
閻忠剛提到“民報”兩字,荀彧麵色瞬間一變,心下危機感驟然拔高三分,看著閻忠等人歎氣一聲。
“諸位難道真要置荀某於死地嗎?”
閻忠、賈詡等人不由相視一眼,心下卻紛紛暗自歎息,但幾人麵上卻沒有任何變化。
“嗬嗬,文若多慮了,《民報》在長安、雒陽時,也是時不時就尋一些人詢問一些事情,有些是文人士子,有些則是一些耕種老農,詢問的事情也是五花八門,文若你不用太過擔心!”
閻忠雖然一副笑嗬嗬,心下卻歎息不已,知道這一次荀彧恐怕是在劫難逃了。
半大小子的張燦卻不管閻忠等人心下所想,一手拿著木夾子一手拿著筆,神色鄭重向著荀彧一禮。
“先生請了,學生是《民報》記者張燦,有些幾個問題想向先生解惑,還請先生能夠允許。”
說著,他也不管荀彧願不願意,當著眾人的麵打開木夾子。
“學生聽聞劉協窮兵黷武,欲要強征十萬大軍遠征淮南,以至於益州百姓怨聲載道,各地也發生了多起百姓反抗暴政之事……”
張燦抬頭看向神色變冷的荀彧。
“先生如何看待此事?”
荀彧轉頭看了眼不甚在意的閻忠,皺眉不悅道:“天下大亂,群匪亂起為禍鄉野,陛下誌在恢複天下,你這娃娃怎敢如此汙蔑?”
閻忠、賈詡等人相視一眼,但卻沒人主動開口,好像一點都不在意荀彧訓斥半大小子的張燦。
張燦也不多言,低頭在紙張上記錄著什麽,嘴裏卻再次開口。
“先生言天下亂匪紛起,劉協誌在恢複漢室,然劉協不在荊州境內征募敢戰勇士平定江南之賊,反而逃入天府之國的川蜀境內,敢問先生,這是不是有些舍本就末了?”
“益州四周皆高山峻嶺,素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名,一者居於襄陽,一者居於千裏艱難之成都……敢問先生,何者難?何者易?”
荀彧鼻息不由一陣粗重,自襄陽調兵進入淮南自然容易十倍,關鍵是劉表願意舍棄一切嗎?
張燦好像沒看到荀彧的不悅,再次說道:“劉協昏庸無道,以至於本該承平祥和的益州處處烽火,先生是否正因看到了漢室中興無望,這才向大王諫言史侯重新登基,以此讓寬於胡虜外敵而苛於己民的腐朽家族重新居於廟堂之上?”
“是否正因看到了我涼州軍大勢所趨,這才想借助大王與史侯的親近,繼而讓腐朽家族借雞生蛋、鳩占鵲巢,繼續高佃租掠奪百姓,享受原有的權利嗎?”
荀彧麵色狂變,閻忠、賈詡等人卻麵麵相覷,但他們誰也沒有開口阻止,而是老神自在的與眾人一同飲茶……
“哼!”
荀彧猛然一甩衣袖,惱怒看向悠閑自在的閻忠、賈詡等人。
“諸位就如此用一小兒羞辱荀某嗎?”
閻忠麵上露出些苦笑,將手中茶盞放下後方才向張燦擺了擺手,而半大小子好像還有些不悅,猶豫了兩息方才抱拳退下。
“嗬嗬……”
閻忠一陣搖頭苦笑。
“老夫對《民報》裏的娃娃也是頭疼不已,他們時常會問出讓人難以回答的疑問。”
賈詡、楊義等人全都默默點頭,像是證明閻忠的話語一般,但荀彧心下卻知道此次他真的危險了,偏偏他又沒有破解的法子。
如同一個死局,當董靜、董寧小哥倆將“劉辯的事情”流傳了出去後,荀彧就已經陷入了死局當中,而《民報》更是嫌他死的不夠徹底,又在背後狠狠捅了一刀。
見荀彧憤怒盯著自己,閻忠終究有些不忍,從懷裏拿出一封董虎親筆信件,一邊起身送到他手裏一邊歎息。
“大王本不想太過為難你,可兩位小公子一時輕忽大意……”
閻忠張嘴想要說出“闖禍”什麽的,但若沒有小哥倆的泄密,他們根本不知道荀彧竟然還有謀奪內閣六部的心思,從某種意義上,小哥倆算是立了大功。
董虎的心思太過異類,至少在這個時代是異類,誰也不敢保證他會不會被荀彧輕易說服,即便昨日得到了保證,閻忠和內閣大佬們也不敢百分百保證。
不敢保證,閻忠就不能隨意在“泄密”事情上多言,更何況小哥倆身份不同,他也隻能將話語說了一半就止住。
閻忠將信件放到皺眉不已的荀彧手中,歎氣道:“文若你是聰明人,應當知道史侯之事流入益州會造成怎樣的影響,而這對於我軍並無任何益處。”
荀彧眉頭不由一皺,他當然知道與董虎的精明,正因知道,他才不怕開口說出重新更換一個皇帝話語。
對於他人來說,荀彧是漢朝的殉道者,“廢帝立帝”的話語根本不應該由他說出來,可也正因他是一個殉道者,這才有可能與董虎說了那樣的話語。
《三國》荀彧忠心耿耿輔佐曹操,看似不應該,應該轉而輔佐劉協才對,可若明了漢朝的權臣政治常態,那就一點不奇怪他為何如此幫助曹操稱霸一方,但當曹操準備稱王時,他反而一反常態,竭力反對,甚至不惜一死來阻止曹操稱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