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陽穀尋武鬆(3)

字數:4362   加入書籤

A+A-




    陽穀縣衙。

    早就下值回後院休息了的知縣胡一夏,剛準備摟洗的白白淨淨的小妾,正要快活之際。

    卻聽到縣衙外,傳來密集的鼓聲。

    “豈有此理,何人深夜擊鼓?”

    胡一夏惱怒暴跳而起,揚聲便朝外喊道:“來人啊,立刻給我把擊鼓之人杖打二十軍棍,押入大牢候審,明早上值再做計較。”

    府中的管事,聽到知縣相公的吩咐,自是連忙小跑著來到大堂正門口。

    “知縣相公有令,把擊鼓之人拉下去,杖打二十軍棍,押入大牢候審。”

    提著燈籠的管事,人未到卻聲先到了。

    “直娘賊的,好個狗官,官不大,架子倒是不小?”

    雷橫聞言,拎起地上的西門慶,大喝一聲,便朝那跑來的管事投擲了出去。

    “哎喲,痛煞我也……”那個管事被倒飛而來的西門慶撞倒在地,不由的發出一聲慘嚎。

    “起火了,起火了。”然而下一刻他卻一把推開身上,摔得七暈八素的西門慶,手忙腳亂的拍打著身上的火星。

    原來剛才西門慶倒飛而起,撞到那管事的同時,也把對方手中的燈籠給壓碎了,油燈破碎,火焰自是濺了那管事一身。

    “胡管事,救我,救我……”西門慶這個時候,也顧不得身上的火星,一臉蒼白的他,一把拉住胡管事的腳,聲嘶力竭的喊道。

    “你、你是西門大官人?”胡管事定睛一看,這才看清楚地上一臉慘樣之人,可不是陽穀第一豪紳西門大官人嘛。

    說起來兩人也是老相識,平日裏胡管事可沒從西門大官人手上拿好處。

    “這是怎麽回事?”胡管事驚呼一聲,看著門口燈籠之下的雷橫,手執樸刀,一臉凶相嚇得他不由倒退了一步。

    “來人啊,來人啊,有賊子殺進來了。”

    胡管事驚慌之下,一把掙脫開西門慶,轉身便往縣衙內奔跑了起來,一邊跑,一邊揚聲呼救。

    “大人,這好像不管我的事吧?”見到這一幕的雷橫,頗有些委屈的說道。

    “你說呢?”秦烈眉頭一挑,道:“咱們就去大堂等,我倒要看看這陽穀縣衙,還有沒有能管事之人。”

    同行的雷橫嘿嘿一笑,健步來到西門慶身邊,一把拎起他道:“小子,我看你今天怕是要一命嗚呼了,你看你這傷口,血壓根就停不下來啊。”

    “求求你,放過我吧,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啊……”西門慶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喊著求饒道。

    此刻的西門慶哪裏還有往日年少多金,風流倜儻的大官人風采?

    “不想死是吧?”

    雷橫玩味盯著他,努嘴指了指邊上的公孫勝道:“這牛鼻子有上好的金瘡藥,就是價格有點貴,要不你找他買點止血?”

    秦烈一行人從紫石街到縣衙,正好要路過打尖的客棧,為防萬一,秦烈特意招呼林衝、劉唐、公孫勝一道跟了過來。

    “我出一百兩銀子,道長發發善心,賣我一瓶吧。”西門慶聞言,哆嗦的看著公孫勝喊了起來。

    “一百兩銀子賣你倒是無妨,可我看你身無長物,怎麽付我銀兩呢?”

    公孫勝知道雷橫這分明是在戲弄對方,他也不介意,當下遂把金瘡藥拿在手中問道。

    “我家裏有錢,隻要道長救我,我可以安排人去取錢。”

    西門慶強忍著傷口的疼痛,以及那始終在流血的傷口,連聲哀求道。

    “行了,把他拖上堂,拿塊布給他把傷口包紮上,別等會真流血死了。”

    秦烈眼看這小子,這一路上流的血也差不多了,要真在流下去,非得流血而死。

    倒不是秦烈發仁慈,而是西門慶口中不停的強調他有錢,讓秦烈決定把他的家底掏空,然後再讓他體會一把人活著,錢沒了的滋味。

    “小子,算你走運,我家大人發話了。說實在,我一點都不介意等你死了,把你丟進河裏去喂魚。”

    雷橫嘿嘿一笑,從公孫勝口中接過金瘡藥,往西門慶傷口上一撒。

    “啊~疼……啊!”慘嚎一聲的西門慶,再也支撐不住的暈了過去。

    “大膽賊子,安敢擅闖縣衙,還不束手就擒。”

    接到胡管事稟告的知縣胡一夏,得知有賊子闖入縣衙,吃了一驚的他,連忙從後門跑了出去。

    然後找到縣尉,招呼著縣衙的都頭,領著一班衙役,從外麵殺進了縣衙大堂。

    燈火通明的縣衙大堂上,端坐在主位之上的秦烈,這個時候已然換下身上的衣服,再次穿戴起禦賜的緋紅官袍。

    頭戴直腳襆頭,腰掛銀魚袋,一臉威嚴端坐正堂之上。

    大堂之下的林衝、雷橫、劉唐此刻皆換上大宋軍服,手持兵器,神情肅穆。

    扈三娘和公孫勝二人,則分立兩側。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秦烈一拍驚堂木,把衝進來大堂的胡一夏,以及帶隊的縣尉、都頭驚得一哆嗦,紛紛納頭便跪了下去。

    “卑職不知上差駕臨,怠慢之處海涵。”

    胡一夏看到大堂之上,一身緋紅官袍,頭戴直腳襆頭的秦烈,完全是本能的認為是欽差禦使巡查來了,嚇得自是麵無人色的跪了下去。

    之所以有此誤會,則是朝廷確實對京東東路派出了巡查禦使。

    原因是濮州黃河段決堤,致使數十縣百姓遭遇水災,幾十萬百姓流離失所。

    如今濮州匪亂四起,已經成為燎原之勢。

    為此朝廷這個時候派出侍禦使巡查各州,一來整頓吏治,二來安撫地方民生,防止匪亂擴散,從而演變成農民軍叛亂的局麵。

    胡一夏前兩日就接到鄆州知府陳文昭的公函,讓他務必小心行事,切莫被侍禦使給逮個正著。

    也正是因為心虛,胡一夏才會看到正堂之上端坐的秦烈之時,直接腦補秦烈就是朝廷派來的巡查禦使。

    “胡知縣,本官剛才前往武大家中尋訪舊友,卻讓我撞見這西門慶,正要強(奸)武大妻子,特意把此賊給捉拿而來。”

    “至於該怎麽判,本官就不管了。不過本官想問下胡知縣,武大郎所犯何罪,為何被囚禁於監牢之中?”

    秦烈可是知道按律法,強(奸)罪在這個時代,那可是要判流放之罪的,即便是通、奸。

    按大宋律法:諸奸者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二年。

    可見即便是古代,無論是強、奸,還是通、奸,那都是不輕的罪名。

    “下官一定嚴辦,一定要辦。”胡一夏連忙回應之餘,又看了眼縣尉,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詢問武大郎下獄是怎麽回事。

    因為武大郎下獄之事,他就是聽胡管事提了一嘴,說是西門大官人送了一百兩銀子入府,說是要狀告武大郎衝撞他之罪。

    對於這樣的小事情,胡一夏自是直接讓縣尉去做處理,他根本就沒有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