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風暴

字數:2347   加入書籤

A+A-


    青煙繚繞,將端坐在香案後的佛陀,映襯得慈悲而又莊嚴。

    大宋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張齊賢,放下高香,雙手合十,再度鞠躬行禮。然後,倒退著走出大雄寶殿。

    雖然眼睛沒法向後看路,每一步,他卻都走得四平八穩。

    “恩相,小心台階上有霜!”侍衛梁曉擔心他跌倒受傷,連忙一個箭步竄上前,輕輕扶住了他的胳膊。

    “無妨,老夫心中有數!”張齊賢卻不肯領情,轉身輕輕擺脫了梁曉的攙扶,笑著搖頭。

    清晨的陽光從佛寺的屋簷處照下來,恰好照亮他雪白的胡須和滿是皺紋的麵孔。刹那間,竟然顯得有些意氣風發。

    “是!”梁曉後退了半步,卻盡量跟張齊賢保持著一隻胳膊遠的距離。以便隨時能夠施以援手。

    “走,登車,去華清池。老夫要去泡個溫泉!”張齊賢的心情,跟他臉上的陽光一樣亮堂,笑著吩咐了一句,大步流星向寺院外走去。

    從背後看,根本讓人無法相信,他已經到了上書乞骸骨的年紀。注:乞骸骨,古代高官想要告老還鄉,叫做乞骸骨。)

    人逢得意精神爽,說得就是他這種狀態。

    出任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一年多來,隻有最近幾天,他才終於找到了替天子牧守一方的感覺。

    原本對他恭敬有加,卻很少私下往來的京兆府尹賀君寶,最近忽然遞了帖子,登門求教。原本見到他就能躲就躲的轉運司副使陳有亮,最近幾天,也想方設法往他麵前湊。

    至於其他同知、判官、軍巡使等五、六品官員,更是在他的臨時府邸側門外,排起了長隊。

    甚至連距離經略安撫使衙門上百裏路的商州、陝州和耀州,其知州和判官都尋找借口,相繼趕了過來,希望能當麵聆聽張相公的教誨。

    張齊賢以前做過一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自然當得起被人稱呼一聲“相公”。然而,他對最近登門拍自己馬屁的官員們,卻提不起任何“教誨”的興趣。

    這些人,當初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或者所謂的“同僚之誼”,聯合起來捂蓋子的時候,可沒想過聽一聽他這個正二品經略安撫使的教誨。

    如今,蓋子捂不住了,眼看著還有火苗竄上了灶台,這些人忽然全都又想了起來,他張齊賢才是永興軍路當家人,不嫌太晚了麽?

    張齊賢是個聖人子弟,同時,還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種“平時不燒香,臨難抱佛腳”的行為。

    永興軍路的這群糊塗官,先前沒給過他張齊賢應有的禮敬,現在,也別指望他張齊賢站出來,替所有人補窟窿。

    並且,眼下永興軍的窟窿,也沒那麽好補。

    無論是官糧被盜賣,卻長時間無人過問。還是地方豪強公然發布懸賞,調動衙門裏的差役幫忙追殺朝廷在職官員,都不是隨便找幾個倒黴鬼頂缸,就能解決的事情。

    更何況,那紅蓮教打的什麽心思,如今已經昭然若揭。

    他張齊賢先前對轉運司衙門,對地方州府,步步退讓。是希望保持永興軍路在大戰之後的穩定,不辜負官家的信任。

    而既然永興軍路,已經不可能穩定了。從轉運司到地方的各級主官,還把他張齊賢當傻子耍。那麽,他就沒必要再當老好人了。

    在鎮戎軍馬上從環州前線撤回,馬上開到了長安城的情況下,不破不立,才是現在的最佳選擇。

    “恩相!”判官梁顥策馬飛奔而至,趕在張齊賢登上馬車之前,將一份裝著公文的錦盒,雙手遞到了他的麵前。“朝廷傳下來的緊急文書,請恩相閱過之後,再交由永興軍路轉運司,以及各州縣主官傳閱!”

    “嗯!也該來了!”張齊賢原本禮佛之後,最不願意見到的就是自己的嫡係親信梁顥。然而,今天看到對方,臉上卻露出了幾分欣慰,“你看過了麽,上麵什麽內容!”

    “恩相沒看之前,下官豈敢僭越?”梁顥心情也是大好,笑著搖頭。隨即,卻又快速補充,“但是,傳送公文的信使,卻跟下官透露過幾句。不知道恩相想要先看,還是先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