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空白的

字數:7240   加入書籤

A+A-




    半個時辰後。

    楊家將中軍大營內。

    楊鋒端坐在主位上。

    當然不讓!

    袁紹等其他各路諸侯圍坐在他的身前。

    大多數人都是心不甘、情不願!

    誰也不是傻子。

    大家之所以積極踴躍的前來會盟。

    絕大多數人可不是真的想要為國出力。

    而是來撈取政治資本的!

    或者說是來撈取好名聲的!

    當然也有屈指可數的那麽幾個人。

    是一心為了匡扶大漢江山而來的。

    例如徐州牧陶謙、北海太守孔融這二位。

    陶謙是楊鋒祖父楊賜的門生。

    思維深受楊賜的影響。

    屬於死心塌地為大漢效忠的那種人。

    孔融則是昔日孔夫子的二十世孫。

    骨子裏都散發著儒家思想的味道。

    最講究“忠孝仁義”這幾個字。

    自然沒有什麽私心了。

    楊鋒觀察了一圈。

    將眾人的神色盡收眼底。

    然後不動聲色的說道:“聽聞孟德兄帶來了天子密詔,不如就由孟德兄先來頒布詔書吧。”

    天大地大。

    皇帝最大。

    至少表麵上是這樣的。

    由曹操先開口。

    其他人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而且楊鋒也想試探試探曹操。

    看看他接下來怎麽收場。

    別人或許不知道。

    可楊鋒清楚的很。

    曹操是個聰明人。

    楊鋒在離開帝都的時候曾經對曹操說過一番話。

    明確告訴他帝都並非久留之地。

    以曹操的聰明才智。

    當然能明白楊鋒話中隱藏的深意。

    所以他肯定不會在帝都中逗留太多的時間。

    一找到機會就會立刻離開。

    所以曹操大概率並未等到董卓入京這個時間節點的到來。

    否則他手握七星刀刺殺董卓的消息早就傳遍大漢了。

    既然這件事沒有發生。

    那就說明曹操先於董卓一步離開了帝都。

    而董卓後來才廢掉了劉辯扶持劉協做了天子。

    曹操的手裏又怎麽會有天子密詔呢?

    經過楊鋒的推斷。

    他手裏的詔書百分之百是假的。

    所以楊鋒很期待曹操接下來會怎麽做。

    畢竟詔書宣讀完畢之後。

    大家是要傳閱的啊!

    假的詔書可是禁不起推敲啊!

    帶著濃厚的興趣。

    楊鋒把曹操推到了舞台中間。

    請開始你的表演!

    曹操向楊鋒微笑了一下。

    然後從座位上站起身來。

    大步走到營帳中間。

    高聲宣讀起了手裏的詔書。

    開頭的部分。

    自然是對董卓暴行的斥責。

    根本不用添油加醋。

    董卓的殘暴早已是天下皆知的。

    甚至詔書中所寫的遠遠不是董卓暴行的全部!

    隻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幾件事而已。

    譴的部分完畢。

    接下來進入了正題。

    詔書中號召天下各地諸侯起兵討伐董卓。

    並且提前對起兵的諸侯做出了封賞。

    比如曹操自己就被封為了越騎將軍,領東郡太守的職務。

    除了他自己。

    曹操一路路諸侯的念了下去:

    “加封渤海太守袁紹為前將軍,進爵祁鄉侯……”

    “加封南陽太守袁術為後將軍,進爵匡亭侯……”

    念到最後。

    曹操隱晦的看了楊鋒一眼。

    隨即大聲說道:

    “加封征北將軍楊鋒為驃騎將軍!勇毅侯爵爵位、並州州牧之職不變!”

    神奇的是。

    這道詔書就像有未卜先知的魔力一般。

    竟是將在場的十八個人一一對號入座。

    一個不差!

    原先隻是太守的。

    大多被加了個中上等將軍的職務。

    原來是州牧的。

    就在爵位上提升一級。

    隻有楊鋒因為本身的官職太高。

    從征北將軍提升了半步。

    被封為了驃騎將軍。

    要知道當初董卓拉攏各地諸侯的時候。

    送給楊鋒的官職就是驃騎將軍。

    隻不過楊鋒明確發檄文表示不接受。

    沒想到這個僅次於武將巔峰大將軍的二號官職。

    在兜兜轉轉了一圈後。

    仍是落到了楊鋒的手裏。

    詔書宣讀完畢。

    不少人心存疑惑的看向了曹操。

    他咋就知道會盟討董的會是十八個人呢?

    能掐會算?

    楊鋒一言不發。

    饒有興趣的看著曹操。

    表演已經結束。

    到了你發召開記者發布會進行宣傳的時刻了。

    能不能讓你剛才主演的電影大賣。

    就看你在這場記者發布會上怎麽宣傳了!

    在眾人的注視中。

    曹操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然後手掌一翻。

    把手中的詔書掉轉過來。

    送到了眾人的眼前。

    大家定睛一看。

    我靠!

    這道詔書竟然是特麽空白的!

    上麵一個字都沒寫!

    曹操他……偽造天子詔書啊!

    “不要那麽驚訝,董卓都能用空白的詔書倒行逆施,咱們還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非常時期理應非常手段,咱們要拯救的可是整個大漢啊!當然要師出有名!”

    不少心思活絡的人被他說動了。

    曹操這麽一搞。

    不僅師出有名了。

    大家還能撈到更高的官職。

    何樂而不為呢?

    唯有陶謙和孔融這兩位直腸子。

    直勾勾的看著曹操。

    陶謙不滿的開口道:“孟德!不管怎麽說,咱們都是大漢之臣,你怎麽能做出矯詔這種事情來呢?這是大逆不道啊!”

    孔融接著補了一句:“此事絕非君子所為!你趕緊把矯詔收起來,我就當做沒看見!”

    這老哥倆你一言我一語的。

    可把袁紹等人給急壞了!

    你好我好大家好他不香嗎?

    幹嘛那麽認真?

    你們倆不在乎功名利祿。

    我們還在乎呢!

    曹操也沒想到居然會有人反對。

    他本以為自己故作豪邁一把。

    把假詔書一亮。

    再加上他後麵的話。

    這件事就水到渠成、假戲真做了呢。

    哪裏想到還有陶謙、孔融這麽較真的人呐!

    吧嗒了兩下嘴唇。

    曹操隻好苦口婆心的道:“二位老大人,時不我待啊!君子可當不了飯吃,更解救不了陛下和大漢江山,我們要是沒有這道詔書,就沒有討伐董卓的理由啊!”

    一提到小皇帝和大漢江山。

    陶謙二人猶豫了。

    他們再迂腐,也知道孰輕孰重。

    再耽擱下去。

    怕是大漢就要毀在董卓的手中了。

    “二位請聽我一言。”

    關鍵時刻。

    楊鋒開口了。

    陶謙和孔融轉頭向楊鋒看去。

    對楊鋒的話他們還是比較看重的。

    畢竟人家楊鋒無數次用實際行動挽救了大漢江山。

    他們對楊鋒的印象。

    自然要比對其他人的印象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