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中秋大宴

字數:7948   加入書籤

A+A-




    之前的幾年。

    楊鋒忙於東征西討。

    一直未能安穩的過上一個中秋佳節。

    要知道他的生日就是中秋佳節的後兩日。

    基本上生日和中秋佳節是連在一起的。

    這一個中秋外加生日。

    蔡文姬等四大美女決定好好為楊鋒操辦一下。

    根據每個人的特長。

    四大美女進行了分工。

    每人負責一個環節。

    楊玉環擅長的禮儀、舞曲。

    她負責的就是第一個環節禮宴。

    禮宴之後就將進入舞樂的第二趴。

    這個環節自然是由能歌善舞的貂蟬來負責的了。

    楊玉環也將會協助貂蟬共同編舞。

    其中彈奏的部分由蔡文姬來承擔。

    之後是第三個環節吟詩作賦。

    這一趴自然是才女蔡文姬莫屬的。

    別說女子當中了。

    男子能在這方麵勝過蔡文姬的人都少見。

    最後一個環節。

    考慮到楊家將的特性。

    因此增加了射獵的節目。

    當然在天波府中是沒辦法真正射獵的。

    因此負責這個環節的甄薑提前從甄家支取了大筆的資金。

    提前趕製了一匹箭靶之類的東西。

    還特意把箭靶安裝在了玉兔等造型的小動物木樁上。

    事先隻需要拉動小動物造型的木樁。

    就能讓木樁移動起來。

    營造出真正射獵的氛圍。

    以供酒宴上的眾人能夠在天波府內盡情施展自身的神射之術。

    在四大美女的忙碌中。

    中秋佳節如期而至。

    由於楊鋒的威望和超高的影響力。

    洛陽城中幾乎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到了天波府。

    參加這場別開生麵的中秋大宴。

    就連小皇帝劉協都丟下了一眾妃子。

    在王允等大臣們的陪同下趕來了。

    大漢天子都出席天波府的中秋宴會了。

    做臣子的誰敢不來?

    更何況就算沒有小皇帝。

    誰又敢不給上將軍、恒公的麵子?

    第一趴的禮儀環節足足用去了半個小時才算告一段落。

    讓楊鋒再次感受到了這個時代人們對禮節的重視。

    禮節這個東西。

    說是繁文縟節也不為過。

    但說成是文化的象征也能說的通。

    古人們習慣在相互見麵的時候鞠躬或者抱拳行禮。

    每逢佳節的時候子女們見到父母必須要行跪拜大禮。

    雖說麻煩是麻煩了一些。

    但最起碼每個人都知道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不會出現像後世那樣的不孝子毆打親生父母的劣跡。

    這個時代的人如果對父母不尊敬。

    是肯定會被人們指著鼻子大罵的。

    在這一點上。

    禮節的約束力和重要性比後世的握手禮、點頭禮強的多了。

    真正把天波府中秋大宴推向熱烈氣氛的。

    是第二趴的舞樂環節。

    蔡文姬親自坐到了樂師的席位上。

    攜手企鵝音坊挑選出來的十二位頭牌樂師聯袂演奏。

    演奏的曲目就是蔡文姬編寫的《胡笳十八拍》。

    有樂不能沒舞。

    善舞的貂蟬和楊玉環踏著盈盈的腳步如風飄至。

    貂蟬一襲白色的廣袖留仙裙。

    如同月宮中的嫦娥仙子一般美麗動人。

    楊玉環則是一襲大紅色的霓裳羽衣。

    盡顯微胖界女神之風姿。

    多一分則嫌肥。

    少一分則嫌瘦。

    豐滿的恰到好處。

    兩大美女翩翩起舞。

    五名精挑細選出來的侍女穿著翠綠昂然的碧玉衫追隨著她們的節奏。

    好似七仙女下凡似的。

    頓時讓在座眾人感到眼前一亮!

    美!

    美的不可方物!

    幾乎每個人的腦海中都出現了同樣的感歎。

    娶到這樣絕頂的美女。

    恒公真是好福氣啊!

    不過想想也不奇怪。

    自古美女配英雄。

    也就隻有恒公這樣的少年英雄。

    才有資格同時擁有眼前這樣的絕世美女嘛。

    旁人羨慕不來!

    一曲終了。

    餘音繞梁。

    曼妙的舞姿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陷入了久久的回味之中。

    足足過了五分鍾。

    楊鋒最先從沉醉中回過神來。

    帶頭賣力的拍起了巴掌。

    一時之間。

    掌聲如雷。

    喝彩如潮。

    經久不衰!

    在熱烈的掌聲中。

    小皇帝劉協轉頭看向了身邊的楊鋒。

    因為天波府中秋大宴屬於家宴的性質。

    因此小皇帝是和楊鋒並排坐在一起的。

    一轉頭就能看到楊鋒。

    這可不是楊鋒逾越了規矩。

    而是身懷鎮國神器赤霄劍的他。

    在非正式的場合確實有資格和小皇帝平起平坐。

    更何況劉協還給了楊鋒代行天子事等等特權。

    倆人並肩坐在一起。

    旁人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恒公不但武藝絕世無雙,琴藝也是相當了得,不如請恒公演奏一曲如何?”

    劉協笑嗬嗬的對楊鋒說道。

    當初在洛陽西門外。

    萬人高歌踏山河的一幕可是令劉協印象頗深的。

    而且上次聽楊鋒彈奏古琴還是在兩年前呢。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

    再欣賞一下楊鋒高超的琴藝。

    劉協的這個提議立刻贏得了滿堂呼應。

    大家都用熱烈而迫切的眼神看向了楊鋒。

    上將軍、恒公的親自彈奏。

    可不是誰都有資格聽到的!

    那是一種殊榮!

    楊鋒笑嗬嗬的站了起來:

    “既然陛下有次雅興,那我就彈奏一曲好了。不過我一個人彈奏沒什麽意思,就讓公瑾一起來吧!”

    坐在文臣席位中的周瑜立刻站了起來:“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周瑜始終沒有忘記。

    他和楊鋒的結緣就是因為一曲《高山流水》引出來的。

    在後來的相知相識的過程中。

    他們也的確像高山流水中的伯牙與子期一般。

    成為了最好的夥伴、最好的朋友。

    蔡文姬和甄薑含笑搬來了焦尾琴與另一張古琴。

    放置在了大廳正中相對的兩張桌案上。

    兩案之間相隔五米的距離。

    是彼此的琴音最能相互融合的位置。

    楊鋒含笑坐到了焦尾琴之前。

    周瑜則是坐到了另一張名貴的古琴那裏。

    兩人的雙手各自輕輕落到了琴弦上。

    彼此相視一笑。

    然後在同一個時間點上。

    四隻手同時在琴弦上撥彈了起來。

    默契天成。

    根本不需要言語上的溝通。

    二人所演奏的琴曲。

    赫然便是象征著友誼地久天長的那一曲《高山流水》!

    琴音起。

    在座的人們瞬間被美妙的琴音拉入到了獨特的意境之中。

    每個人的心裏。

    其實都住著一個永世難忘的夥伴。

    或者是幼時的玩伴。

    或者是學堂裏的同窗。

    亦或者是並肩戰鬥的袍澤……

    隻是隨著年歲的增長。

    人們肩上的擔子變的越來越重。

    不得不忙碌穿梭於各種事務之間。

    沒有太多空閑的時間再和朋友們聚首痛飲。

    但歲月的平淡和生活的磨難。

    無法磨滅掉心中對朋友惦念。

    人們其實是多麽渴望能夠像從前一樣。

    和最親的朋友一起徹夜狂歡。

    一起逃課去爬樹抓鳥。

    一起犯著二在風中高歌啊!

    當一曲四手聯彈的《高山流水》靜止下來。

    在座的人沒有一個人肯開口說話。

    唯恐自己一張嘴。

    就會破壞掉那曾經難忘的美好。

    甚至一些上了歲數的人。

    忍不住落下了感動與想念的淚水。

    淚眼朦朧中。

    他們似乎看到自己的夥伴就站在那裏。

    正對著自己微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