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催人淚下和才華驚豔

字數:6955   加入書籤

A+A-




    小皇帝劉協坐在那裏。

    嗚嗚的哭個不停。

    他想起了兒時的玩伴劉辯了。

    也就是他被董卓強行按到天子寶座之前。

    坐在龍椅上的那位。

    雖然當時何太後唯恐劉協搶奪了劉辯太子之位。

    處處針對劉協和他的生母。

    但是並未影響到劉協與劉辯之間的關係。

    畢竟他們都是小孩子。

    不懂得權謀是個什麽東西。

    能玩得來自然就會把彼此當做好朋友看待了。

    劉協想到自己雖然沒什麽雄才大略。

    但是在楊鋒的幫助與庇護下總算是把天子寶座坐的穩穩當當的。

    而劉辯呢?

    在天子位上沒坐幾天就被董卓迫害致死了。

    相比之下劉協已經算是十分幸運的了。

    至少他還活著。

    他還是大漢的天子。

    “朕後悔了,不該讓恒公親自彈奏的,讓朕想起了朕的皇兄啊……”

    劉協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著。

    十分動情。

    哪怕是現在。

    他也不過隻是個十六歲的少年。

    少年人的心性讓他沒辦法很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

    在座的眾人頗有感觸的點頭附和著。

    是啊。

    一曲經典的《高山流水》。

    不知勾起了大家多少的回憶啊!

    企鵝音坊的十二位首席樂師更是麵帶激動之色。

    他們平時演奏收費是很貴的。

    不在企鵝音坊花錢開會員的根本就不可能欣賞到他們的彈奏。

    但是他們的琴藝和楊鋒、周瑜比起來。

    簡直就是垃圾啊!

    讓自視甚高的他們由衷的發出了讚歎。

    一個個自歎不如。

    如果楊鋒不當上將軍的話。

    憑著這一手琴藝。

    走到哪裏都會是萬人追捧的樂師!

    並且是樂師這個行業的天花板!

    收起了焦尾琴。

    楊鋒再次和周瑜相視一笑。

    然後帶著全場人盛讚的目光。

    起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宴會的氣氛至此被推向了新的高潮。

    一壇壇上等的回龍酒像是流水一樣被端了上來。

    倒進在座眾人麵前的酒杯中。

    一場痛飲!

    作為升級版的二鍋頭。

    回龍酒早就在洛陽豎起了一塊金字招牌。

    沒有任何酒水能夠比擬!

    酒過三巡。

    菜過五味。

    中秋大宴的第三趴開始了。

    蔡文姬盈盈而來。

    宜嗔宜喜的嬌聲說道:“自古文章可立國,因此恒公在此出了名題,在座諸位隻要能以‘中秋’為題,當場作出佳作的,恒公一律有賞!”

    有酒怎麽能無詩?

    一聽到蔡文姬這麽說。

    許多文人立刻興奮了起來。

    等待天波府中的侍衛將筆墨紙硯擺放到自己麵前後。

    立刻拿起筆來冥思苦想。

    然後在紙上寫下了一句句關於中秋的詩句。

    短暫的時間內做出一首好詩是很不容易的。

    畢竟不是誰都能像後來的曹植那麽驚豔。

    可以七步成詩的。

    一柱香的時間後。

    在蔡文姬的示意下眾人紛紛落了筆。

    到場的文官有四、五十人。

    但是最終寫出完整一首詩來的隻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

    且大半都是楊鋒的直屬部下。

    最後經過眾人的一致評定。

    劉伯溫寫的詩奪下了第一名的桂冠。

    房玄齡、杜如晦分列二、三名。

    楊鋒當即做出了獎賞。

    獎勵了劉伯溫黃金五百兩、綾羅綢緞十匹。

    房玄齡和杜如晦則是得到了黃金三百兩、綢緞八匹的獎勵。

    其他的人楊鋒也沒有忘記。

    不管作品的質量如何。

    隻要是完成作詩的人。

    一律獎勵黃金五十兩。

    而凡是參與作詩的人也有獎勵可拿。

    每人白銀三十兩!

    黃金、白銀在任何時代都是硬通貨幣。

    遠比大漢的五銖錢值錢多了。

    因此楊鋒的獎勵一出。

    立刻讓參與作詩的人們喜笑顏開。

    紛紛向楊鋒道謝。

    按照蔡文姬的流程。

    這一趴到這裏基本上就算是結束了。

    但是偏偏小皇帝劉協又開始作妖了:

    “恒公啊,你是文武雙全天下皆知,今日百官作詩的盛況將來很可能再也不會出現了,怎麽能少得了你的參與呢?不如你也作詩一首吧?”

    好了傷疤忘了疼說的就是劉協。

    剛才他還哭著喊著說後悔讓楊鋒彈奏了呢。

    一轉眼他就給忘了。

    又開始擠眉弄眼的慫恿楊鋒了。

    楊鋒今天的性質也很高。

    端起酒杯來把裏麵的回龍酒一飲而盡。

    昂首大喝道:“拿筆墨來!”

    蔡文姬親自奉上了筆墨紙硯。

    乖巧的放到了楊鋒麵前的桌子上。

    同時還溫柔的將紙張鋪開。

    然後跪坐一旁親自為楊鋒磨墨。

    楊鋒稍微思索了一分鍾。

    然後揮筆沾滿了濃墨。

    以蔡邕親傳的飛白體書法寫下了一行行龍飛鳳舞的字跡。

    僅僅不到五分鍾。

    楊鋒便落下了筆。

    一旁的蔡文姬忍不住嬌讚道:“絕妙至極!”

    蔡文姬的才女之名誰人不曉?

    能被她稱讚為絕妙至極的詩句豈能是一般的泛泛之流?

    在場人們的好奇心立刻被勾了起來。

    蔡文姬之父蔡邕更是急不可耐的道:

    “你別光自己看啊!快拿起來讓我們也看看!”

    蔡文姬嫣然一笑。

    伸出白玉般的雙手分別捏住了紙張的一角。

    然後把楊鋒寫下的詩句亮於人前。

    皓月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常伴星雲千裏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魔休向眼前生!

    碧海青天夜夜心,更待銀河徹底清!

    這一首詩。

    楊鋒沒有抄襲任何後世名人的原創。

    完全是憑著自身的文采寫出來的。

    詩句的隨意性和這個時代的詩詞格格不入。

    有些類似後世的隨性詩。

    但是蘊含在其中的氣魄卻是氣吞萬裏如虎!

    在平和、美好的“皎月”、“仙籟”等詞匯之後。

    立刻接入“狡兔”、“妖魔”等貶義的詞匯。

    由此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感。

    但妙就妙在這裏。

    在座的眾人誰不知道如今大漢的“皎月”是誰?

    而“狡兔”、“妖魔”又是代指的誰?

    詩的最後兩句。

    更是畫龍點睛之筆。

    借著中秋佳節時天氣的自然現象。

    楊鋒把自己的壯誌和抱負完全糅合了進去。

    懷著一顆碧海青天之心。

    立誌要蕩平覆蓋在銀河上的烏雲。

    還世間一片清明!

    何其壯哉?

    何其威武?

    “好!”

    以小皇帝劉協為首。

    所有的人都起立為楊鋒的這首詩鼓掌稱喝。

    就連貂蟬和楊玉環聯袂獻舞時都沒有如此的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