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
字數:4495 加入書籤
乾清宮內,泰昌皇帝如何震懾朝中重臣,如何教導朱由校。
這些事情,已經離開了乾清宮的周寧,自然是不得而知。
他奉旨退出前乾清宮以後,直接就返回了東宮之內,將他手底下的趙正、朱大典、張震等人召集了起來。
身上穿著一襲錦繡飛魚服,腰間跨上一柄鎏金繡春刀,周寧來到了麾下一眾心腹親信的麵前。
至於原本的虎魄刀,則是被周寧縮小到了一寸左右,貼身收藏了起來。
眼見得周寧的瞬間,趙正、朱大典、張震等百餘人,當即躬身行禮說道“卑職拜見大人!”
此時此刻,他們所有人的眼眸當中,皆盡泛起了一抹震驚與興奮的神色。
震驚是因為周寧這一身穿著配飾,飛魚服和繡春刀,這可不是什麽人都能夠得到的殊榮。
眼下自家大人卻是得到了這樣一身特殊賞賜。
看樣子,自家大人十有是再次高升了啊!
自家大人向來不會虧待手底下的兄弟,如果大人高升了,他們這些人也同樣會隨之水漲船高。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正、朱大典、張震等人的眼眸深處,皆盡閃過了一抹欣喜興奮之色。
“隨本官前往錦衣衛府衙!”
周寧也並沒有過多解釋什麽,他按著繡春刀的刀柄,沉聲開口說道。
“是,大人!”
在趙正、朱大典、張震三人的帶領之下,所有錦衣衛旗校齊齊躬身應聲道。
隨即,周寧便帶著他們離開了東宮,朝著紫禁城之外走了出去。
錦衣衛作為天子親軍,其地位之崇高,遠不是尋常的京衛指揮使司所能夠比擬的存在。
這一點從錦衣衛的指揮使司府衙駐地上麵,就能夠淋漓盡致地彰顯出來。
其他京衛指揮使司衙門,大多數是散落在京城的各個地方。
而錦衣衛指揮使衙門卻是不同,就坐落在皇宮大內的周邊,十分靠近紫禁城的正門承天門。
在錦衣衛指揮使衙門的周邊,要麽是五軍都督府這種統領全隊的最高軍事機構,要麽就是六部這種核心行政機構。
這錦衣衛的指揮使衙門,實屬是位於整個大明朝的核心權利機構腹地當中。
眼下是周寧第二次來到錦衣衛府衙,但是他此時此刻的心情,卻是絕對不同於先前。
先前周寧是抱著述職的目的前來,而現如今他卻是以主人的心態重遊。
依照朱常洛和朱由校父子兩人的意思,隻要周寧不出現什麽差錯的話。
待到朱由校登基繼位以後,他周寧便是錦衣衛的執掌者。
眼下是北鎮撫司的鎮撫使,未來則是整個錦衣衛的指揮使。
大明朝錦衣衛,京都之內下設十四個千戶所。
其中北鎮撫司五個,南鎮撫司五個。
至於剩下的四個,大都是一些靠著父輩蒙蔭沒啥本事混吃等死的世襲錦衣衛聚集處。
放眼整個錦衣衛當中,最為重要的衙門,自然是擁有詔獄的北鎮撫司。
北鎮撫司是洪武十五年添設,擁有詔獄,可以自行逮捕、偵訊、行刑、處決犯人。
不必經過大理寺、刑部等,一般司法機構審理。
大明嘉靖一朝,北鎮撫司的權利達到了最頂峰。
嘉靖帝二十餘年未曾上朝,而天下盡在掌控之中。
這其中,北鎮撫司監察天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即便是在先前的萬曆一朝,錦衣衛的權威亦是十分龐大。
先前朱常洛擢升周寧的時候,同時也有旨意傳達到了錦衣衛府衙之內。
此時此刻,專屬於北鎮撫司的衙門裏麵,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千戶、副千戶、百戶、試百戶,加起來足有近百人。
他們都在等待著新任鎮撫使大人的到來。
而原北鎮撫使崔應元,此刻則是大馬金刀的端坐在府衙正中央的位置。
他手握鎮撫使的金印,臉上的神色十分地陰沉。
崔應元,乃是泰昌皇帝登基繼位以後,由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所保舉的北鎮撫司鎮撫使。
萬曆朝之時北鎮撫司的鎮撫使,因為受到清算,已經在周寧返回京都以前,就被貶到陪都應天府去了。
結果誰曾想到,崔應元剛剛任職北鎮撫司的鎮撫使不足一個月。
他就因為泰昌皇帝安排後事的緣故,再一次騰出了鎮撫使的位置。
北鎮撫司的鎮撫使,官居從四品。
在整個錦衣衛衙門當中,屬於是第四層次的官員。
其上還有正三品的指揮使一人,從三品的指揮同知兩人,正四品的指揮僉事三人。
但這僅僅隻是表麵上的情況而已。
論及權勢來說,北鎮撫司掌控著錦衣衛的詔獄。
其中的鎮撫使,絕對屬於是錦衣衛當中不折不扣的二號人物。
而泰昌皇帝為了給朱由校部署根基班底,他將崔應元這個鎮撫使提升到了指揮僉事的位置上。
看似是由從四品晉升到了正四品,但這實際是明升暗降。
錦衣衛的指揮僉事,分管屯田、訓練、司務等事。
但要知道,更高一級的指揮同知,職責也是這些。
這兩個職位,其實就就相當於錦衣衛衙門裏的文官職位。
跟執掌詔獄,手握重權的北鎮撫司鎮撫使而言,兩者之間根本就沒有什麽可比性。
自錦衣衛建立一來,錦衣衛的指揮使,絕大多數都是從北鎮撫司鎮撫使的位置上麵晉升而來。
很少聽說過有指揮同知和指揮僉事,還能夠有機會晉升成為指揮使的。
從手握大權,到成為邊緣人物,崔應元的心裏麵又怎麽可能好受呢。
對於那個搶走了自己權勢,甚至是直接使得自己未來前程夭折的周寧,崔應元自然是怨忿不已。
可就算是崔應元的心裏麵再過不情願,他也根本沒有分毫半點的反抗能力。
錦衣衛雖然分屬於是京衛序列,可實際上就是大明皇帝的家臣。
有關於錦衣衛當中的任命,隻要大明皇帝做出了決定,根本無需其他朝臣進行商議。
無論是內閣和吏部也好,又或者是五軍都督府也罷,完全沒有資格觸及到錦衣衛內部的升遷與貶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