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寺廟

字數:3588   加入書籤

A+A-




    說走就走,李啟雖然在考慮階段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但一旦考慮完畢之後,在執行階段都是非常果斷的。

    十來萬人的性命耽誤不得,早去早回,還是快些吧。

    於是,他簡單的喂了喂老馬,告別了沈水碧,然後就快速觸發,前往廣陽城了。

    廣陽城,李啟去過,不過隻是簡單逗留了一下,補充了一下物資就走了,距離此處鎮關約莫一千五百裏左右。

    按照這個世界人的平均身體素質,加上大部隊肯定會拖延行進時間,這一千五百裏得走上十天左右。

    一天能走一百多裏,說實話這速度已經非常嚇人了,這還仰賴於人人都有功法,哪怕是農夫也有,所以才能維持這種行軍速度。

    不過對於李啟而言就沒那麽麻煩了,老馬修行了不群歌之後,已經能日行兩千裏,隻要五個時辰就能趕到廣陽城,折返回來,日夜兼程也不過十個時辰而已。

    既然明天就能回來,那自然不必計較太多。

    李啟收起自己的東西,拍馬趕去。

    一路上自然沒什麽特別的事情,畢竟他的修為已經不算淺薄,尋常妖物或者劫匪也不太可能去找他的晦氣。

    他的目的地是廣陽城。

    廣陽城,百林國的一座州城,大小類似澧州州城,太守居住此處,統帥一州,同時也負責鎮關的防備事宜。

    鎮關將士的軍餉糧食,自然也是由廣陽太守擔任主官,廣陽司馬負責具體執行和安排。

    一路風馳電掣,有雷影隨行,老馬身上的真龍血脈在不群歌的加持下,一路火花帶閃電,在天空中撕扯出一道道祥雲與青雷。

    雖然看起來很酷炫,但這實際上是功力沒到家的體現。

    真龍行於天,雲從而隨,雖過卻無痕,完全無法察覺他的行動。

    像老馬這種巴不得別人都知道他在哪兒,屬於是落了下乘了。

    一路不停,同樣也一路平安,五個時辰後,飛快的趕到了廣陽城。

    五個時辰過去,天色已暗,此刻已是晚上。

    如果是正常情況下,李啟肯定會休息一晚再去拜訪,不過事關十數萬人,當下也顧不得那些了。

    廣陽城這種大城,是不允許有人飛進去的,所以李啟直接落下,牽著老馬,快步前進,前往司馬府。

    軍司馬之職,掌一州之軍士、及其眾車馬、兵甲之戒令,辨六馬兵甲之屬。

    實際上,就是一州兵馬的總司令,掌管一州的軍士行動,負責他們的後勤,同時還具有人事權,能夠‘辨六馬兵甲之屬’,也就是可以自行提拔人才。

    可以說是權力極大,威勢極旺,作為一州之地的軍事長官,三司之一,可謂是和數人齊平,隻遜於太守。

    所謂三司,便是司馬,司徒,司空。

    司,其實就是“負責”的意思,‘司’字後麵的那個字,直接代表了該官職具體負責的地方的權責。

    司馬掌握軍事的後勤,補給,人事調動,對外征戰,對內守備等等職責。

    司徒負責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也要編纂教典,分發官職,稅收,財經,是常規官職係統的核心,有監察舉薦各地官員的職能,同時負責民生的具體政策製定實施這一塊。

    司空,則是負責基建,農民度地,道路修建,水利維護,城市規劃,工業技術儲備這些基礎工程建設,都屬於司空的職權範圍。

    這三者並稱為三司,直接對太守負責,除了太守之外,這一州之地的權勢頂點便是他們三個了。

    據李啟所知,這三人,除了司徒是因為聰敏機智,才能出眾,所以以八品修為擔任,其他兩位都是七品。

    大晚上的去拜訪一位七品強者,同時還是高官,李啟自然不會毫無禮數的就直接上門。

    還是得備一些禮物才是。

    禮物的挑選就有些講究了。

    送太貴的,李啟送不起,他也沒錢。

    也不能隨便糊弄,不然搞得臉上不好看,說不定還得被人趕出去。

    過去的路上,李啟思考了一下,然後在城外,自己手采了一些‘古終’,捶打成簾,然後進城之後找了裁縫,花了幾十錢讓其編織成簾。

    木棉布皂帳,名曰“古終”。木棉布質厚於綢,暖即過之,宮幃中所以用此者,乃寓崇儉之意。

    此物乃有典故,曰“帝用古終,皆崇儉也。宮幃中猶有崇儉如此者,士庶之家宜知節矣!”

    這樣一來,禮物備上了,又拍了馬屁,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這樣一來,自己上門求簽字那多半也沒什麽問題了。

    東西都考慮好了,那麽就剩拜訪了。

    李啟牽著馬,一路走到司馬府。

    廣陽城的夜生活也相當豐富,李啟一路走來,雖然已經是夜晚,但整個城市燈火輝煌,酒肆在街,不時有行人遊屐入城,山色湖光,帶於眉宇,烹魚煮筍,盡飲縱談。

    不過,有人享受,自然也就要有人幹活。

    一路上,各路小販肩挑手搬,不斷給城內運輸物資。

    廣陽城人口足有百萬,每日消耗不計其數,自然也需要無數人來負責每日的物資運輸和搬運,小販和各家店鋪,也要通過零售來將物資分發出去。

    李啟還經過了一個奇景,卻見一個大戶人家,在門口立了一根巨柱,柱子上有篷布,給下方行人遮陰擋雨,還有一聚水符,不斷凝練水柱噴出,提供免費清水給柱下行人使用。

    巨柱高二十丈,上書:“張家福地”,巨柱上雕刻蝙蝠,數以萬計,所以往來行人又稱其地為“萬福來朝”,是這大戶人家為自己積德祈福之地。

    隻是李啟經過的時候,柱下乞兒數百,密密麻麻,惡臭撲鼻,爭搶清水,在柱下躲避風雨,半點看不出‘褔’字,早已變成了乞丐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