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曆史:我咋就飛起來了呢?

字數:3928   加入書籤

A+A-




    實驗室內。
    在聽到小麥的這聲啊咧咧後。
    徐雲的心中瞬間便浮現出了一個簡單至極的漢字:
    艸!
    p喲。
    已經第三次了,這貨這次又要搞什麽事?
    小麥第一次的啊咧咧出現在尋星的那個夜晚,當時引出了冥王星的伴星...也就是‘卡戎’。
    從而讓高斯發現了計算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強行推動了徐雲和高斯的‘一年之約’。
    第二次的啊咧咧則發生在幾個小時之前,直接引出了x射線這個徐雲原定於十幾年後才會被發現的伏筆。
    而這一次.......
    又會是什麽?
    推動北宋副本發展的是驢兄,合著這次驢兄成人了唄?
    不過話說回來。
    陰極射線的相關現象就那麽多,無外乎電子、洛倫茲力以及引申出來的x射線罷了。
    在尚未真正開始研究微觀世界的如今,小麥應該不至於冒出什麽嚇死人的言論......
    吧?
    想到這裏。
    徐雲不由深吸一口氣,扭頭看著不遠處的小麥,嘴角牽強的扯出一絲笑意,問道:
    “你怎麽了嗎?麥克斯韋同學?”
    此時小麥正站在操作台邊,右手手臂環在胸前,左手手肘搭在右手手背上,大拇指輕輕抵著下巴,麵露思色。
    聽到徐雲這番話後。
    小麥轉過頭,沒有直接回答徐雲的問題,而是對他問道:
    “羅峰先生,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巴貝奇先生他們設計的分析機計算原理,似乎是通過刻度表來儲存運行的?”
    徐雲點點頭,答道:
    “沒錯。”
    早先提及過。
    巴貝奇設計的分析機一共有三個模塊:
    一是齒輪式的“存貯庫”,第二個部件是所謂“運算室”,第三部分類似於電腦裏的控製器。
    其中存儲使用的是齒輪,運算則是小錘和指針配合,動力來源於蒸汽機。
    隨後小麥又問道:
    “高強度的計算需要的刻度齒輪數量很多,並且體積極大,組合起來非常複雜?”
    徐雲又點了點頭:
    “沒錯。”
    小麥見狀微微頷首,指著桌麵上的真空管說道:
    “既然如此,羅峰先生,我有個想法啊......”
    “我們為了給蕭炎管保持高真空度,一開始將它內部充滿了水銀,需要的時候把水銀給抽出來就行了。”
    “那麽如果我們不抽水銀,同時給它某種延遲措施.....”
    “那麽理論上是不是能夠用蕭炎管的電信號,來替代指針和齒輪的信息接收呢?”
    徐雲聞言,心中的艸瞬間變成了艸。
    一股不太好的預感隱隱在他心中升起。
    不過他的臉上還是盡量保持著平靜,幹笑著說道:
    “額,麥克斯韋同學,我不太懂你的意思......”
    小麥想了想,幹脆從桌上拿起紙和筆,就地畫道:
    “這是我剛想到的一種想法,如果我們在蕭炎管中加入某些指示劑...比如說聲學水銀什麽的,達到延遲傳遞信息的效果。”
    “接著再加上某個小部件,控製陰極到陽極之間的電流,通過控製電流強度來傳遞信息......”
    “這樣一來,是不是就有可能同樣做到齒輪的存儲與計算效果呢?”
    徐雲:
    “.......”
    此時此刻。
    他的心中隻有一個念頭:
    小麥你這濃眉大眼的不會也是個穿越者吧?
    眼瞅著微觀領域沒縫給他鑽了,這貨居然轉頭就奔著宏觀領域去了?
    眾所周知。
    在人類漫長的文明史中,科技史無疑占據了大量篇幅。
    而在科技史中,計算機則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之一,甚至可以算是頭牌。
    計算機的發展過程,一共可以分成幾個時期:
    原始時期、電子管時期、晶體管時期、集成電路時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期、智能計算機時期和未來未知的計算機。
    其中原始時期和電子管時期別看隻差了個頓號,在曆史中,二者的斷代足足在百年以上!
    原始時期開始的節點是在1642年,當時高盧人帕斯卡發明了“加法器”。
    這個工具以齒輪轉動,可以計算8位數字的加法,當時的高盧政府還采購了五十台這個設備。
    再往後便是萊布尼茨、布喬的穿孔紙帶方法,以及真正采用代碼為邏輯的巴貝奇和阿達——也就是1850年前後的事情。
    而電子管時期呢?
    這玩意兒出現在1947年!
    和1850年差了整整一個世紀!
    再往後的晶體管時期也好,集成電路時期也罷。
    甚至算上智能計算機時期的跨度,加起來都比不上原始時期與電子管時期的隔代時常長。
    而真空管和電子管...尤其是電子二極管,二者之間的區別實際上並不大。
    更別說眼下的真空管還是被魔改後的版本。
    甚至硬要說的話。
    真空管和電子三極管,區別的實際上也就一個柵極罷了——而柵極這東西早在1821年就已經出現了。
    因此怎麽說呢......
    如果單純討論原理重合度這塊,真空管確實和巴貝奇的分析機存在一定的交集。
    而小麥此人,在曆史上又恰好是以腦洞出名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