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丞相

字數:8130   加入書籤

A+A-


    孟獲既斬都伯一幹人等,朵思又道:“若長安真的已無糧草,豈不是我們攻下長安,建立不世功業的大好機會?”

    孟獲道:“我先讓人修書一封,言明今日之事,然後聽憑主公差遣。”

    朵思道:“都伯半夜出逃,如果我們現在發兵,還可以打曹丕一個措手不及,若是拖延時日,隻怕曹丕早已做足了防備。豈不聞兵貴神速?”

    孟獲大笑:“哈哈……你特麽什麽時候也開始看漢人的書了?你這麽聰明,怎麽沒有當上無當飛軍的統領?”

    朵思道:“還不是你跟主公的時間更長一點,他更信賴你。再說了,某一時糊塗,在南中造過反,主公哪能隨隨便便給我兵權?我理解的。”

    孟獲一巴掌拍到長案上,道:“你理解個屁!”

    朵思大驚:“孟獲,主公說過,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啊。我哪一點理解得不對了?”

    孟獲道:“你慌什麽?我的意思是,我除了上陣殺敵比你勇猛之外,還有一個優點是你不具備的,這才是我能夠當上無當飛軍統領的根本原因。”

    朵思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問道:“你還有別的優點?”

    尼麻簡直聞所未聞好吧!

    孟獲道:“我最大的優點就是,我聰明的知道自己不夠聰明,而你卻老是愚蠢的以為自己不夠愚蠢。”

    朵思:“……”

    孟獲接著說道:“就長安城裏,那都是曹操手下頂尖的人物,人家曹丕比你傻嗎?夏侯淵比你讀的書少嗎?”

    朵思無奈道:“好吧,我不管了,你說了算。”

    孟獲:“這兒可不就是我說了算麽。”

    ……

    長安城,曹丕已經做好了防禦準備,隻等李奇手下的人來攻城,便可用密集而高頻率的弩矢以及兩翼的伏軍將其擊潰。

    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捉他兩三個將領用來交換夏侯惇。

    最不濟,也能殺殺李奇軍的士氣。

    可是他左等不來,右等不來,不禁問道:“莫非都伯之計已經被識破了?”

    司馬懿也很納悶兒,道:“我聽說現在南麵大營的主將乃一南蠻,有勇無謀,應該不會這麽輕易的識破都伯吧?”

    其實司馬懿說的也沒錯,孟獲的確有勇無謀。

    問題在於,孟獲也知道自己有勇無謀,所以幹脆就不謀了。

    不得不說孟獲從南中出來後,跟著李奇南征北戰,早已褪去了年少時的猖狂。

    他見得越多,就發現自己不懂的越多。

    就好比當年夜郎的國君要是見過大漢的疆土,也不會提出那種被人嘲笑了兩千多年的問題來……

    第二天,李奇才收到孟獲的書信,說斬了一批疑似詐降的曹兵,問要不要趁著長安缺糧攻之。

    李奇回複道:“疑似詐降等於疑似缺糧,既然不確定對方是否真的缺糧,為什麽要打?如果對方真的缺糧,那再拖他幾天,他豈不是更缺?”

    回複完孟獲,李奇對龐統說道:“如果長安城真的缺糧了,可能會置之死地而後生。我們可以用糧草誘之。”

    龐統道:“經過這段時間與曹丕的對峙,統發現曹丕是一個相當謹慎的人,他有他的原則,不符合這個原則的絕不出兵,所以想要引誘他們中計,恐怕不是太容易。”

    李奇笑了,龐統描述的可不是曹丕,而是曹丕麾下的司馬懿。

    司馬懿的謹慎,對曹丕這次掛帥有相當大的影響,與其說曹丕過於謹慎,不如說司馬懿過於謹慎,並影響到了曹丕的決策。

    話又說回來,這次曹丕為什麽會主動掛帥,肩負起長安的防禦重任?

    說白了還是想在曹操的麵前表現一下自己的統禦能力,更進一步的落實自己的世子之位。

    可是曹丕這一趟出征,打得並不漂亮。

    進不能贏,輸也輸得不夠灑脫。

    所以,曹丕的內心是很急切的,不求扭轉全局,但求打一個漂亮的局部勝仗。

    李奇道:“這次我來運籌帷幄,士元先生瞧好了。”

    李奇令人將書信捎給孟獲的同時,又寫了一則軍令,讓孟獲按計行事。

    孟獲得見李奇書信,對朵思道:“看見沒,這才是文化人那彎彎繞繞的腸子。你呀,還是再多讀一些書,或者幹脆像我這樣,讀不懂書,就幹脆不要讀了。”

    朵思感覺自己被侮辱到了,最尷尬的是,孟獲說的好像是事實。

    孟獲來到存放糧倉的位置,先視察了一下存糧,然後令手下軍士搬出幾袋稻穀。

    出征在外,為了能夠保證稻穀長期不變質,通常都是沒有脫殼的。

    孟獲現在就讓人脫了一些穀殼,將穀殼裝車,連帶著另外幾車泥土和薪草,讓忙牙長一起運往霸陵。

    那裝有穀殼的袋子裏,特意在途中劃了一道口子,使穀殼沿途灑落。

    曹軍斥侯發現“糧草”蹤跡之後,第一時間跑回長安匯報:“長安南營押了十車糧食正往霸陵而去,不過……”

    聽說有糧車在外麵溜達,曹丕第一反應是能不能劫糧,第二反應是,李奇為什麽要把糧食押送到霸陵去?會不會有詐?

    夏侯淵道:“可能是因為魏公將至,他們打算將糧食和兵力都部署到霸陵去抵抗魏公。”

    司馬懿道:“的確有這種可能。”

    “不過什麽?”曹丕問那斥侯道。

    斥侯攤開手掌,掌上是一把拾來的穀殼,道:“不過他們其中一輛糧車沿途有所遺漏,我拾起來看了一下,都是沒有稻米的空殼。”

    曹丕疑惑的接過斥侯手上的那些穀殼,然後笑道:“看來他們還是相信了都伯,知道我軍缺糧,故而用糧草引誘我們,必然早已設伏,等著我們劫糧了。”

    司馬懿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道:“可是對方也不會如此大意,沿途泄漏而不知道吧?”

    曹丕道:“仲達之意,是李奇的糧隊有意泄漏穀殼,讓我們以為是計,不敢去追他?”

    司馬懿道:“如果我是李奇,也會將糧草和兵力移至霸陵。否則霸陵一旦被魏公攻破之後,他們圍了這麽久的長安就前功盡棄了。”

    曹丕道:“誰敢率領一支騎兵,前往劫糧?”

    雖然這是一個問句,但曹丕在問的時候,眼睛是看著夏侯淵的。

    夏侯淵尚自有些猶豫。

    老實說,打一次敗一次,夏侯淵已經有些懷疑人生了。這次又是司馬懿讚同前去劫糧的,不知道會不會有坑。

    夏侯淵未出,帳下卻閃出一員將領,自願前往領兵劫糧。

    曹丕視之,乃護軍將軍王圖。

    當時勸曹操晉爵魏公的,就有他。

    曹丕讓王圖領五千騎兵,前去追擊忙牙長的糧隊,又問諸將道:“李奇多詐,為了以防萬一,尚需一員大將在後接應。”

    夏侯淵這才出列,接下了接應王圖的任務。

    曹丕稍稍鬆了口氣,如果能夠順利劫下忙牙長的糧隊,不僅可以打擊李奇軍的士氣,還能緩解城中即將糧盡的局麵。

    此時,孟獲、兀突骨已經率一隊步兵在枳道亭設下了伏兵。

    兀突骨一邊拉著絆馬索,一邊問孟獲道:“為什麽這次伏擊要用絆馬索?你料定敵軍會派騎兵來追嗎?”

    孟獲一邊搓著腋下的泥丸,一邊說道:“主公在下伏擊命令的信函上有這麽一道題:霸陵相距長安一百一十四裏路,甲、乙兩隊先後從長安相向而行,甲隊早走大約三個時辰,平均速度大約為每個時辰二十裏路,問,乙隊要在甲隊抵達霸陵之前趕上甲隊,平均速度最低為多少?”

    兀突骨:“%……&%*#¥”

    什麽亂七八糟的?

    想了半天,兀突骨還在理解甲隊、乙隊是什麽玩意兒呢。

    算了,不想了。

    兀突骨問孟獲道:“你算出來了?”

    孟獲搖了搖頭:“我直接翻了後麵的答案,乙隊最低平均速度要達到每個時辰四十餘裏。”

    兀突骨道:“步行絕不可能,所以一定會派騎兵來追趕。”

    話音剛落,遠處已經傳來了“嗒嗒”的馬蹄聲。聲音由遠而近,由小變大,繼而如雷霆萬均。

    正是因為考慮到曹軍這次可能會派出騎兵,孟獲才不得不在距離長安較近的枳道亭設伏。因為設伏地點離得太遠,隻怕埋伏的人還沒到,人家騎兵就已經從後方追上來反超了。

    孟獲朝兀突骨揮了揮手,各自回到伏擊地點。

    待王圖騎兵到時,蠻兵拉起絆馬索,一陣人仰馬翻,呼拉拉的倒了一片,後麵的來不及刹馬,也跟著被前麵的絆倒。

    緊接著,兩旁又站起弩兵,連弩如斜雨般的穿刺騎隊,視線可及之處,全是士兵的哀嚎和戰馬的嘶鳴,王圖甚至還沒有來得及整頓軍馬,便死於亂箭之下。

    對於曹兵來講,這不能稱之為一場戰鬥。

    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場收割與被收割。

    枳道亭距離長安不過十多裏路,夏侯淵很快從後麵趕了上來。

    這個時候,無當飛軍的連弩已經所剩不多了,得留著進行精準打擊才行。

    孟獲讓旗兵揮動黃旗,率令隊伍紛紛朝身後的山地隱去。

    無當飛軍最擅長的就是山地作戰,又有射術高超的弩兵拿連弩當暗器使,隻要夏侯淵剛進入山地,那無異於羊入虎口。

    當然,與李奇手下的兵馬交戰多次的夏侯淵也算是摸清了對方的一些戰略戰術,故而不敢輕易追入山地。

    僅憑步騎混和的隊伍是追不上糧車了,而且從對方設伏的事情來看,估計糧車也是假的。

    夏侯淵收兵回城,俱實稟報曹丕。

    曹丕無語的歎了口氣,這尼麻閉城一個月,終究還是被李奇誘惑出去了。

    如果現在守的不是長安,曹丕早就打算棄城與李奇來一場決戰了。

    可是長安啊,難道就這麽輕易的放棄?

    不多時,又有斥侯來報:“報中郎將,李奇南營又有十車糧食朝霸陵運去。”

    曹丕:“……”

    夏侯淵道:“他們以為我們中了一次伏擊便不敢出擊了,這次很有可能是真的糧草。”

    曹丕道:“的確很有可能是真的,但是我們還能經得住這樣的折騰嗎?要把騎兵都禍禍完了,接下來的仗還要怎麽打?”

    就在這個時候,曹操有書信送到。

    曹丕拆閱後,沉默不語。

    夏侯淵問道:“魏公怎麽說?”

    曹丕將書信遞給夏侯淵,讓他自己看。

    夏侯淵看完後,忍不住一跺腳:“唉!”

    原來曹操已經兵臨鄭縣,距離霸陵不遠了。曹操讓曹丕即刻揮師霸陵,與曹軍主力夾攻霸陵,活捉李奇。

    能不能活捉李奇不知道,但是曹丕一旦率大軍離開長安,則長安肯定是保不住了,西麵的諸葛亮和北麵的馬超都死死的盯著呢。

    縱然能夠活捉李奇,但是曹丕這一次的長安保衛戰也算是宣告失敗了。

    司馬懿得知後,告訴曹丕道:“公子當以大局為重。我軍堅守長安數月,雖然丟了郿塢,但若能配合魏公擒拿或斬殺李奇,也算得上是大功一件。到時候我們同樣可以請兵收複涼、益二州,則魏公可以親自南下,收取荊州。”

    曹丕點了點頭,雖然對於就這樣放棄長安不太服氣,但是配合曹操拿下霸陵,才是現在唯一能做的事。

    盡管曹軍連夜出城,但是憑著李奇對長安的嚴密監視,第一時間就有斥侯探到消息,便將消息分別送至西營諸葛亮處,南營孟獲處和長陵馬超處。

    夜很黑,一點光亮都會讓人覺得“耀眼”。

    已經走遠的曹丕忍不住回望長安的方向,卻見那裏閃爍著耀眼的光斑。

    那可不是什麽萬家燈火。

    那是戰火。

    距離長安最近的諸葛亮已經開始攻城了。

    不用細想,用不了多久,孟獲和馬超部也會相繼抵達長安。

    城破,似乎並沒有絲毫的懸念。

    翌日清晨,諸葛亮、魏延、張嶷等將登頂長安城樓,舉目眺望。

    初升的朝陽越過中原大地,將光輝灑在了長安的城郭之上,給諸將的身影勾勒出一圈金色的輪廓。

    “我們也算是還於舊都了吧,丞相。”

    “是啊……等會兒,你叫我什麽?”

    “我沒有說話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