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吾命由吾不由天

字數:8076   加入書籤

A+A-


    “我艸!”李奇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他沒想到,曹丕會以放棄長安為代價,連夜跑來夾攻自己。

    原本兵力就比曹操少了,背後還被曹丕夾攻以至於不得不分兵抵禦。要知道,霸陵可不像長安或郿塢那樣城牆堅固,易守難攻。

    不用說,諸葛亮肯定會領兵前來救援,就是不知道時間來得及不。

    這霸陵原本是漢孝文帝劉恒和竇太後的合葬陵寢,如果李奇不幸死於此地,那就去跟二位擠一擠?

    卻說曹操與曹丕幾乎同時抵達東、西兩道城門外,一不用計,二不對陣,直接推來井欄就開始攻城。看起來巴不得一天時間內就拿下霸陵。

    東門還好,李奇早知道曹操會來攻城,故而做足了準備,隻是西門那邊臨時分兵過去防守,顯得有些倉促。

    李奇一怒之下,將夏侯惇押到城樓上,對曹操喊道:“人質還沒有交換,你就跑來攻城,你當我不敢斬他?”

    聽到這句話,周倉一腳絆倒夏侯惇,使其跪倒在城樓上,李奇則親自舉起手中的青釭劍,便要朝著夏侯惇的頭上砍去。

    曹操忙止道:“且慢!”

    夏侯惇道:“孟德不必管我,隻要破了城池,殺了李奇替吾報……”

    話沒說完,周倉已用一團破布塞住了夏侯惇的嘴。

    李奇道:“聽到沒,夏侯惇還等著抱孫子呢,可不能就這樣死了呀。”

    曹操恨得牙癢癢,他當然知道夏侯惇是什麽意思了。

    都說曹操奸險,甚至濫殺呂伯奢、王垕等無辜之輩,但那一是屬於自保,二是屬於自救,最重要的還是雙方關係不到位。可是,夏侯惇作為他事實上的族弟、同鄉,以及最早一批創業元老,曹操實在是不能親眼看到他在自己的麵前人頭落地。

    感情是一個因素,同時也是擔心那些久隨自己的文武寒了心。

    畢竟不打霸陵,隻是讓李奇得到了喘息,又不是說他曹老板不打霸陵就死定了。

    曹操道:“既如此,我且退兵,然後拿雲長與你換了元讓,再行決戰。”

    李奇道:“曹丕那邊也得退,否則我沒功夫跟你交換人質。”

    曹操隻好說道:“便依了你。”

    李奇道:“那就這麽說定了。你們先退兵,三日之後,再來交換人質。”

    曹操暗自罵了聲娘:三日之後,那豈不是諸葛亮、馬超部均已抵達霸陵之西,將曹丕部給包圍了?

    曹操道:“不需三日後,今日午後即可交換。”

    李奇道:“那砍啦!”

    曹操以鞭指著城樓上道:“那你就砍!”

    龐統道:“差不多就行了,拖延半天也是拖。我料想孔明不會不知道曹丕撤出長安的目的,想必騎兵已在路上,午後未必不能抵達。再說了,霸陵城池雖小,但以我們的兵力和前期做的準備,頂個三五天還是沒問題的。切勿因為條件過愈苛刻使得曹賊放棄了人質的交換。”

    李奇點了點頭,對曹操道:“那就這樣愉快的決定啦!”

    曹操:“……”

    愉快嗎?

    勞資一點也不愉快!

    趁著這小半天的功夫,霸陵城裏的軍士也沒閑著,趕緊將投石、滾木、膏油等守城道具運抵兩邊城門。

    李奇、趙雲守東門,龐統、黃忠守西門。

    西門城外的曹營中,司馬懿對曹丕說道:“諸葛亮拿下長安之後,必然連夜向霸陵而來,我們可提前在途中設伏。”

    曹丕然其計,令夏侯淵領一支兵馬伏於城郊,隻待諸葛亮兵到,即可發起伏擊。

    不出龐統和司馬懿所料,剛至午時,便有一隊騎兵打著“張”字旗號策馬而來。

    夏侯淵遠遠望見了旗號,問左右道:“李奇麾下有姓張的先鋒大將嗎?”

    有人告知道:“聽說有一個叫張嶷的蜀中將領。”

    夏侯淵皺了皺眉頭:“張嶷是誰?沒聽過。”

    又有人告知:“安定太守張任,智勇雙全,可任先鋒。”

    夏侯淵對張任同樣也不太熟悉,但是張任跟隨李奇的時間較長,曾經駐守陽安關,現又是安定太守,夏侯淵怎麽說也是知道張任這號人物的。

    少時,騎兵漸至,夏侯淵令弓箭手放箭,打算先射殺敵陣,使其陣容混亂,自相踐踏。

    誰知運氣也忒好了一點,竟然有一支流矢無端端的就將敵軍將領“張任”或是“張嶷”什麽的射於馬下,騎兵頓時群龍無首,各自亂竄,甚至還有被自己人撞下馬來,然後被馬蹄踩死的。

    夏侯淵趁勢領兵殺出,在陣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軍。

    殺得正歡時,忽然又一支騎兵極速趕到,為首大將錦衣銀甲,手持長槍,大聲嗬道:“夏侯小兒,西涼馬超在此!”

    夏侯淵這才知道中了諸葛亮的誘敵之計。

    諸葛亮清楚的知道,如果不是有著更為誘人的目的,曹丕絕不會輕易的以放棄長安為代價。

    在這場戰役中,還有什麽比長安更重要?

    當然是李奇了。

    隻要能夠斬殺或者擒拿李奇,長安早晚還會回到曹操的手中。

    為了救援李奇,諸葛亮連夜派兵增援霸陵,是一件顯而易見的事情。

    既然顯而易見,曹丕豈會不知道在途中設伏?

    所以,諸葛亮隨便找了一名姓張的十八線小將打頭陣,目的就是要先引出曹軍的伏兵,然後再用騎兵突襲。

    至於為什麽打頭陣的小將要姓“張”,卻是因為馬超、魏延什麽的太出名,諸葛亮擔心被夏侯淵識破。而張任通常是防守派,極少拋頭露麵,夏侯淵應該知道這個人,但一定不認識他的長相。

    現在夏侯淵算是白埋伏了,他與馬超交手二十餘合,也清楚的認識到自己不是馬超的對手,慌忙帶著手下倉皇逃竄。

    馬超再怎麽英勇,也是連夜趕路,以勞待逸。能夠擊退夏侯淵的伏兵就不錯了,也沒必要往死你追。

    馬超、馬岱將前軍的傷兵、馬匹整理入隊,原地休整之後,繼續朝著霸陵進發,然後繞行霸陵,至東門外。

    因為諸葛亮斷定,曹丕這邊的伏軍失利之後,斷然不敢輕易離開營寨去打西門,倒是東門可能會遭到曹操的襲擊。

    與此同時,霸隊東門城樓之下,李奇和曹操正在進行一場曠世交易。

    作為交易的雙方代表,李奇和曹操皆是當世一等一的人物;而作為被交易的雙方,關羽和夏侯惇,也屬於當世一等一的武將。

    夏侯惇認為,這是他一生最大的恥辱。

    所以夏侯惇的臉是鐵青的,表情是嚴肅的。

    李奇對夏侯惇說道:“你看看人家關羽,也知道害羞臉紅,你怎麽不知道臉紅呢?”

    夏侯惇:“……,李奇,吾誓殺汝!”

    李奇笑了笑:“到了今時今日,我也沒想過你們會放我一條生路。各憑本事,聽天由命吧。”

    夏侯惇:“吾命由吾不由天!”

    李奇:“!!!”

    原來這句驚世駭俗的語錄是你老人家說出來的呀!

    關羽和夏侯惇二人皆被縛著雙臂,各自朝著對麵的陣營裏走去。

    黃忠躲在李奇的身後,偷偷將弓箭拉了個滿月。

    待兩位頂尖人質越過了中線時,三目相望,各懷心思。

    夏侯惇是很惱火的,如果沒有關羽被擒的事情,那麽他大概率已經被李奇斬首了,這樣戰死沙場,起碼不辱英名。正是因為關羽的存在,才讓他受到了如此奇恥大辱。

    關羽原本沒想這麽多,隻是希望能夠在李奇的陣營裏見到劉備,可夏侯惇的眼神卻讓他渾身不自在,故而也給了個挑釁的眼神。

    就在雙方距離各自的陣營數丈遠時,曹操忽然揮軍掩殺,企圖趁著霸陵城門大開時攻進去。

    這種情況當然早在李奇的預料之內,城樓之上早有連弩齊發。

    須臾之間,漫天都是八寸長的烏黑鐵矢,卻暗中藏了一支普通的箭矢。

    那支普通的箭矢,從一張三石之弓中迸射而出,有目的的指向了尚未回到陣營中的夏侯惇。

    “噗嗤”一聲,箭矢穿透夏侯惇的右背。

    他的右胸噴出一股殷紅的血液。

    許褚連忙縱馬上前,將夏侯惇救了回去。

    此時,霸陵的城門已經關閉,曹操又令井欄上前持續攻城。

    就在這個時候,曹軍後方大亂,

    馬超、馬岱各率一支騎兵衝入曹營,大殺四方。

    曹操大驚,前有漫天之弩矢,後有衝鋒之羌騎,哪裏還能安心攻城,隻好下令撤軍。

    李奇看準時機,打開城門,令黃忠率一支軍隊衝殺出去,與馬超部前後夾擊,曹操大敗而走。

    李奇下令收兵回營,又問及西門戰事,軍士回報:“西門並無戰事。”

    “好極了!”李奇鬆了口氣。

    馬超、馬岱所率的騎兵先行抵達霸陵,後麵還有魏延、孟獲、徐庶等相繼趕來,諸葛亮、龐德、張嶷等則留守長安,處理一些善後問題。

    如果沒猜錯,曹丕也不會傻呼呼的守在西門被隨後趕來的魏延部和霸陵方麵的守軍吃夾心餅幹。

    隻要曹丕繞道回歸曹操營寨,那麽曹操、曹丕兩父子對霸陵的夾攻就算是徹底瓦解了。

    雖然霸陵城防不如長安,但好歹也算是一座城池,怎麽也比曹操露宿荒野要強得多,而且現在兩者的兵力也大致相當了。

    卻說關羽見過李奇,又問及劉備之事:“承蒙李益州仗義相救,關某感激不盡,他日若有用得著關某的地方,李益州隻管開口。不知某兄長現在何處?”

    李奇以為關羽問的是劉備葬在何處,誰特麽會知道有獄卒曾經為了讓關羽活下來,說謊欺騙過他呢。

    於是,李奇道:“皇叔具體在哪裏我也不是很清楚,應該在新野或者江夏附近吧。呃,我隻知道翼德在新野養傷,雲長將來見了翼德,一問便知。”

    關羽大喜,看來三弟也還活著,那簡直太好了。

    可是怎麽感覺哪裏沒對呢?

    關羽又問:“聽說江夏被孫權所占,兄長怎麽會在江夏呢?”

    李奇一想,也對哈。

    江夏已經被孫權攻破了,也沒聽說孫乾、簡雍他們出使江東,給劉備在江夏爭取一塊墓地。這麽說,埋在新野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畢竟劉備曾經在新野駐守了七八年,也算是他的第二故鄉了。

    李奇道:“我也是猜測,大概在新野的可能性比較大。”

    關羽一聽,劉備、張飛都在新野,那自己也應該去新野才是。

    到時候找李奇借點人馬,奪回江夏或者宛城也並不是什麽難事。

    關羽起身道:“既如此,關某這便往新野去了。”

    李奇道:“雲長不用太急,如今曹操屯兵城外,四處也都是曹軍斥侯,就算要再次過五關斬六將,也得養好了傷勢再說吧。”

    關羽道:“既知兄長下落,關某是一刻也不敢耽誤啊!”

    李奇道:“雲長的心意,我想劉皇叔是能夠感受得到的。如果雲長冒險前往,反被曹軍纏住了,實非皇叔所願。”

    李奇用了一個“纏住”,也是顧忌關羽的麵子,準確來說,就關羽現在的狀態,分分鍾被曹軍再次擒住。

    關羽聽李奇這麽一說,隻好答應先在霸陵養好傷勢再說。

    待關羽退下之後,龐統對李奇說道:“關羽乃世之虎將,既然劉備已經不在了,主公何不招入麾下?”

    李奇道:“我剛把他從曹營裏救出來就提出這種話題,顯得我的目的性太強。曹仁殺劉備,孫權占江夏,關、張二將早晚也是我們的人,何必急於一時?”

    龐統道:“那倒也是。對了,剛剛傳來的消息,曹丕沿霸陵北部過境,與曹操匯合。元直、文長和孟獲他們也到了霸陵,等候主公分配任務。”

    李奇大喜:“如此甚好。”

    李奇召集龐統、徐庶、趙雲、黃忠、馬超、魏延、孟獲等在大廳見麵議事。

    徐庶道:“主公,多時未見,還是這麽雄姿英發呀!”

    李奇謙遜的推脫道:“哪裏哪裏,元直還是這麽會說話,跟當年在隆中初見時一毛一樣。”

    徐庶笑道:“都是托主公鴻福。”

    魏延看了看徐庶,又看了看李奇,道:“我們不是來商討如何破曹的嗎?”

    李奇:“……”

    徐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