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年會

字數:3578   加入書籤

A+A-


    “熱烈慶祝秦大媽2012年年會”

    科城大廈902,門口用氣球和鮮花做了一個拱形門,上麵寫著2012秦大媽年會。

    走進902,秦大媽辦公室內,都是充滿各種粉紅色係列,員工卡位上麵,每個卡位一朵玫瑰花;

    同時還有一個粉紅色氣球,在氣球上還有對應員工的姓名;

    而辦公室的會客廳等公共區域,已經是氣球和鮮花的海洋;

    尤其是大廳的桌子上,已經擺滿了各種零食小吃,有瓜子、花生、幹果、水果……

    看著秦大媽辦公室被布置的如此溫馨,馬毅博也是非常高興;

    今天,馬毅博身穿秦大媽第一天開業時候的正裝,頭發梳理的一絲不苟,還配上紅色領帶,黑色皮鞋,給人一種事業有成的衝擊感;

    對於馬毅博來說,這是2012年秦大媽的首次年會,可以不要求高大上,但必須讓員工感覺到家的溫馨;

    往後,秦大媽發展越來越快,規模越來越大,那時候的年會,就不僅僅是公司內部的事情,還是一個對外展示自己實力的機會;

    高端大氣上檔次,這是必須要的。

    而劉威,身穿正裝,短碎發型,滿麵榮光;

    這就是自己為之奮鬥半年的企業啊;

    想當初,自己一個混混,每到過年的時候,看到那些大企業做的年會,劉威不無羨慕;

    而如今,他所在的企業,不,他作為二老板的企業,也有這一天;

    內心那種興奮,除了劉威當事人,其他人,包括馬毅博都體會不到;

    那種從一無所有並且毫無前景到如今的輝煌,隻有劉威一個人深知其中的心酸;

    當然,這一切都是自己旁邊的這個男人,這個兄弟。

    “哭啥,整的這麽煽情”;

    看著劉威眼眶微紅,馬毅博也是有些好笑,就是簡單的布置了下罷了,又不是開演唱會那麽隆重;

    馬毅博這一路走來,也是從一無所有開始,雖說很累,但他內心的底氣是十足的,因為他知道未來的發展;

    但劉威不同,並不知道未來如何,每一步都是膽戰心驚,尤其是馬毅博用秦大媽去貸款,更是讓劉威內心恐懼;

    從第一次的100萬到如今的1000萬,貸款金額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大;

    劉威之所以去秦大媽食品廠那邊,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會自我感覺踏實;

    隻有在工廠,看著每天有產品生產出來,然後銷售出去,這或許就是傳統人的思想,有產出,有銷售,有利潤,有回報。

    在秦大媽店鋪這邊,當個店長,剛開始的確很忙很累,但過了最初的階段,接下來的時間,對於劉威來說,真的就是煎熬;

    每天看書學習,但想要用到實踐上,還需要時間,這也就是劉威負責的店鋪業績不太行的原因;

    店長沒太大能力,並且又沒有其他店長那麽有衝勁,員工肯定也是想著,既然都是墊底了,那何不去摸摸魚呢?

    當辛苦努力得不到回報的時候,辛苦努力將會轉化成為一種惰性。

    這個問題,馬毅博也有發現,不僅僅是劉威那邊,他自己負責的店鋪也是如此,自己沒有爭奪第一的心思,那員工肯定也沒有太大鬥誌去進行;

    車無頭不行啊;

    這也是馬毅博自己主動調整策略,讓劉威去管理食品廠,而他自己也從店長職位上卸下來,全部交給員工來處理;

    而現在的秦大媽,店長都是最初的員工和合夥人,這就開始了其優勝劣汰的競爭;

    適者生存。

    “哈哈,我高興,我樂意”;

    劉威聽到馬毅博的調侃,也是調整心態,從剛才的感傷秋悲中走了出來,變成了一種興奮的神情。

    秦大媽190平的辦公室,被割了幾個單獨辦公室後,大廳其實還挺大的;

    兩排桌子擺放在大廳中間,上麵放滿了吃的喝的,第一排的桌子上麵的銘牌上還寫著姓名:總經理馬毅博、副總經理劉威、人力資源部經理任安朝、市場部副經理王利芬、財務部經理王敏;

    後麵一排桌子上麵有十個店長的姓名:劉傑、邱風、趙雲、段浪、項琴、吳生、張磊、王衛華、孫秋彤、石宇;

    而其他一線員工就沒有銘牌,隨便坐就好。

    第一排坐的無人,目前是秦大媽的核心層,不管是哪一位,都缺一不可;

    而第二排的店長,則是秦大媽的中層,即店長,直接關係到秦大媽店鋪的業績情況。

    當時間到了上午十點鍾的時候,秦大媽第一屆年會正是開始,主持人當仁不讓的就是王利芬;

    王利芬在秦大媽體係當中,承擔的角色可謂是非常多,從最初的收銀、店長,再到人事招聘、人員培訓、店長培訓,以及現在的市場部名義上負責人;

    可以說,秦大媽有一大部分人,與王利芬都有或多或少的聯係;

    而目前十個店長裏麵,除了合夥人外,其他七個人,或多或少都在王利芬手下幹過;

    足以看出王利芬在秦大媽的地位;

    這也是馬毅博要給秦大媽改製的一個原因之一;

    公司發展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不能讓一個人在公司裏麵太過全麵,並不是說馬毅博嫉賢妒能;

    一個企業,想要保持更高的活力,那就必須從製度上給員工杜絕可以犯錯的機會;

    而不是當員工真的犯錯後,才開始指責;

    一個人在清廉,也抵擋不住絕對權力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