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兩敗俱傷

字數:3679   加入書籤

A+A-




    巫姑的體魄,加上一顆“長生石”,除了沒有神智之外,幾乎相當於一個稍弱的仙人,此時以“太陰十三劍”削減皇帝的龍氣,還真把“傳國璽”壓製住了。

    所以說地師和齊玄素的打法是一脈相承,極為依賴外力和造物,乃至域外天魔,最喜歡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麵。不過地師的修為和底蘊比齊玄素強出太多,完全是一個上位的齊玄素。

    地師趁機憑借“幹戚”猛攻皇帝,一把大斧上下翻飛,讓皇帝疲於應付。關鍵在於“太阿劍”的劍氣無法突破“幹地”的防禦,而“趕山鞭”的優勢又很難在金闕中發揮出來。

    雖然地師的大巫神通被金闕壓製,幾乎難以發揮作用,但皇帝的神通同樣被限製嚴重,無法展開法天象地,皇帝不得不用這種近戰方式與地師交手,本以為三師之中隻有國師最是擅長近身作戰,卻沒想到地師在這方麵也絲毫不弱,這大概就是傳承夠久的優勢。

    地師使斧,如亂石鋪街,瘋魔之餘,還是留有幾分清醒,此時扳回局麵,又要嘴上不饒人“秦家小兒,你想要做黃雀,無奈我不是螳螂,正好掌教皇帝一並斬,什麽第一道士、第二道士,都做我的踏腳石罷。”

    皇帝冷哼一聲,他的確沒有料到地師還有用“長生石”複活巫姑這個後手,這就讓局勢的發展略微脫離掌控,不過他還有最後一件仙物,也是皇帝四件仙物中最為玄妙的一件仙物——“定日針”。

    地師還是在仙物數量上稍遜一籌。

    雖然仙人本身的神通難以發揮,但金闕並不能完全抵消仙物的作用。

    皇帝再次催動“趕山鞭”,憑借變換空間強行挪移地師的位置,拉開兩人之間的距離。

    然後皇帝鬆開手中的“趕山鞭”,任由其自行懸空,向上伸手。

    一根金針出現在地師的頭頂上方,就像是日晷正中位置的長針,隻是沒有日晷的表盤,針尖朝下,直指地師天靈。

    所謂祖龍定日月牧山河,說的便是“定日針”和“趕山鞭”。

    “定日針”是一件涉及空間屬性的特殊仙物,此“日”指的便是日頭。此寶一出,太陽永不西沉,這一天也就永遠不會過去。

    隨著“定日針”出現,一切都靜止不動,仿佛變成了一幅完全靜止的畫。

    這並非時間流速減緩至無限接近停滯,而是真正的時間停止,就連思緒都停滯了。

    首當其衝的地師自然不能幸免,也凝滯不動了。

    皇帝舉起手中的“太阿劍”,激發劍氣,斬向地師的頭顱。

    在“定日針”的鎮壓下,哪怕是隨心意而動的“幹地”也無法有所動作,畢竟心意念頭都已經徹底凝滯了。

    這一劍的風情自然是無人目睹。

    如果不考慮金闕的壓製,其實不遜於國師的斬龍一劍。

    大掌教的“素王”固然是沛然莫禦,可皇帝通過仙物的搭配組合,這一劍也很難有人躲得過去。

    皇帝與地師錯身而過。

    沒有任何意外,地師的頭顱高高飛起。

    “定日針”的效果如潮水一般飛速退去,一切又恢複了鮮活。

    地師的無頭殘軀屹立不倒,地師的頭顱則飛出老遠,仍舊覆著青銅麵具,自脖頸斷裂的位置不斷噴出陰氣、陰火和渾淪氣息。

    地師執於造物,不放過別人,也沒有放過自己,帝柳、大巫、域外天魔的種種神異都出現在她的身上,可這些都是有代價的,此時的她很難說是一個純粹的人。

    地師憑借各種造物手段換取了道門第一人的實力,也帶來了極大的隱患,若不飛升,這個狀態很難維持太久。

    如果天劫來臨時,一個不慎讓這些內憂外患全部爆發開來,那麽足以徹底埋葬地師了。其實地師也走在了一條絕路上。

    也難怪她決心拋棄這具身體,換成齊玄素的身體。

    隻是福禍相依,地師付出如此代價換來的天下第一,的確名副其實。

    當初周夢遙被薑大真人斬下頭顱,尚且未死,地師修為更在周夢遙之上,自然也不會因此而死,隻是遭受重創。

    “秦權殊,好得很!”地師的腦袋發出了一聲尖嘯。

    原本凝立不動的無頭殘軀又活了過來,先是如機關人一般動作僵硬,漸漸變得靈活,並從斷頭位置噴出各種氣息。

    雖無頭,但仍舊執幹戚而舞。

    皇帝有些失算,沒有料到地師竟是這般難纏,尋常仙人被砍去頭顱,縱然不死,也要失去大半戰力,無力再戰。可非人的地師卻是個例外,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哪怕沒了腦袋,身體仍舊揮動大斧,全憑本能,威力不減半分。

    此時已成兩敗俱傷局麵。

    皇帝再次握住“趕山鞭”,要將地師的頭顱挪移到其他地方,使其身首分離。

    地師頭顱在被挪移開來之前,再次張嘴一吐,以帝柳神異將巫鹹遺骸吐了出來。

    這本是地師最後用來防備五娘攪局的手段,隻是被皇帝逼到了這個份上,也不得不用了。

    其實皇帝也有過類似的設想和後手,那就是煉製“心猿”,若論心機,皇帝不遜色地師,就在地師謀求“黃天”的時候,皇帝也在謀求“蒼天”,隻是因為一係列的失誤,最終“心猿”被滅,“蒼天”易主,使得皇帝失去了許多底牌。

    也莫要說秦權殊為何不親自出馬,無論是五行山定心猿,還是雲夢澤爭奪“蒼天”,道門的三師們也沒有直接下場,都是地師扶持的齊玄素直接參與,對上了皇帝派出的秦權驍,結果就是秦權殊兩次敗於齊玄素之手,這還能說什麽?隻能說秦權驍無能。

    不怪皇帝對遼王秦權驍如此失望,直接廢掉了秦權驍的接班人身份,決定改立秦淩閣。

    巫鹹遺骸一出,局勢再次逆轉。

    皇帝不得不以一敵三,分別是地師殘軀、巫姑遺骸、巫鹹遺骸,縱然皇帝是七代弟子第一人,在缺少“心猿”的情況下,也大感吃力。

    與此同時,站在紫府宮牆上的七娘對姚裴說道“時候差不多了,鷸蚌相爭,已經筋疲力竭,輪到我們這個漁翁出手了。地師也好,皇帝也罷,張家也好,李家也罷,我們來個一並斬,讓他們的春秋大夢最後落個一場空。”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