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如何善後

字數:5052   加入書籤

A+A-




    朱元章麵無表情,聽著李善長與宋廉都願以命擔保沒有舞弊,其實他心裏也不信這兩人敢舞弊。
    李善長身為丞相,他不是蠢人,根本沒道理會舞弊,而且還是大明首屆恩科。
    宋廉也是如此,他是前朝元老,也是如今大明開國元老,都如此老邁歲數了,還有什麽名利能讓他來舞弊?就算是他的親兒子來求恐怕都不行。
    然而,偏偏此次中舉的三十六人,全都是南方人,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朱元章一時間也是頭疼不已。
    不管了,現在最重要的是善後,對,是如何善後。
    想明白了這個關鍵,朱元章語氣稍輕的開口道。
    「禍事已經出來了,眼下當務之急就是朝廷如何善後。」
    「咱不出宮都能想的到,現在宮外肯定有許多士子肯定已經是蜚短流長,非議咱們大明首屆恩科取仕不公。」
    「你們說該如何是好?要不要逮捕關押以免事態擴大?」
    戶部尚書呂昶站出來說話了。
    「稟皇上,臣認為萬萬不可,如果首次恩科就激起血桉,那有損朝廷的威嚴哪。」
    「臣建議,迅速派人進行撫慰,並將他們封閉在客棧中,暫不準其歸鄉,也不使其與百姓接觸,以免謬言誤傳哪。」
    朱元章聞言點頭。
    「不錯,呂昶所言老成持重,確實該如此。」
    「那就先這麽辦吧。」
    「但是,此次恩科舉士有二百七十八人之多,皆是各省才俊,為何偏是這三十六人中舉,而不是另外三十六人?」
    「為何又偏偏都是江南學子?」
    「你們說啊,這裏麵到底有什麽弊端?誰能給咱回答這個問題。」
    人群中,李善長的門生胡惟庸此時不得不站了出來。
    「稟皇上,臣相信李相國,宋大人的品德操守絕不會徇私舞弊。」
    「此外,由兩位柱國大臣主持首屆恩科,乃是皇上欽定,更是兩位大人絕大的榮譽。」
    「兩位大人豈敢瀆職,再者,兩位大人皆為眾臣前輩,早就功成名就,沉穩厚重。」
    「他們怎麽可能愚蠢到了,借恩科謀私的地步。」
    「果真如此的話,那不僅是朝廷的醜聞,更是天下笑談了。」
    朱元章麵無表情,冷冰冰的看向胡惟庸。
    「哦,聽你所言,似乎所取這三十六人皆為至公至正嘍?」
    此言一出,胡惟庸頓時嚇的低下了頭。
    「不,不,臣,臣也以為此事必有蹊蹺……」
    「蹊蹺?什麽蹊蹺?!咱看這裏麵肯定有人徇私舞弊了,李善長不敢,宋廉不敢,那其他主考官呢?」
    「哼!你們還有什麽建議嗎?」
    「劉伯溫,你說。」
    被點名的劉伯溫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臣認為,倒不如把試卷全部張榜公開,包括錄取試卷與淘汰試卷,讓天下學子們盡情評判,所謂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嘛。」
    …
    「如此一來,足可見朝廷光明磊落之氣魄。」
    「又可令落榜學子心服口服,定能迅速平息事端。」
    劉伯溫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眾大臣一片躁動,根本不敢相信如此‘粗暴不堪,的建議會是出自劉伯溫之口。
    就連跪著的李善長與宋廉兩人都齊齊皺眉,抬頭看向劉伯溫。
    他們也不信劉伯溫會說出如此堪稱‘愚蠢,的建議。
    人群中,胡惟庸卻是聞言大喜,心道劉伯溫居然會如此如此不智之言,看來他也是老了,昏聵
    了啊。
    當即他又抬起了頭。
    「稟皇上,劉大人之言,實乃禍國亂世之言。」
    「因為,君子自重,文人相輕,落榜學子們這會兒已是滿腹冤屈,他們根本不認為自個文章不好,隻以為考官昏聵。」
    「如果將所有試卷張榜公開,那不是擴大事態嘛。」
    「再者,科舉取仕,乃天子恩威,朝廷專權,怎麽能把取仕大權下放到學子們手裏,難道要讓他們自個來選拔自個嗎?」
    「果真如此,朝廷的顏麵何在,上下的尊卑又何在?」
    道理,就是這麽個道理,文人相輕,自古皆有的事情。
    落榜的考生們不會因為公開試卷評判而服氣那上榜的三十六人。
    胡惟庸的話說完了,上邊的朱元章陷入了沉默。
    他也覺得奇怪,往日智多謀劃的劉伯溫今日怎麽會說出如此‘不智,之言,讓李善長的小弟胡惟庸這樣輕易抓住話頭。
    這不對勁,這話不像是劉伯溫會說出的話,如此‘簡單粗暴,,反而更像是那個人才會說的話。
    此念一生,朱元章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朝堂下神隱在一旁的王明。
    他看到王明老神在在的臉上掛著笑,正是在看戲的模樣。
    明白了,這話根本不是劉伯溫要說的話,而是他的主意。
    好你個劉伯溫,真的和明王搞在了一起,真是……
    朱元章心中生氣,但想了想,卻又覺得劉伯溫不可能背叛自己。
    不,應該說劉伯溫不可能背叛大明!
    劉伯溫是個心高氣傲,想要青史留名的人。
    他也許可能不忠於咱,但絕不會不忠於大明。
    劉伯溫更不想這場科舉舞弊桉擴大下去不可收拾。
    至於為何要聽王明的話,沒猜錯的話,王明肯定有好辦法解決這件事了。
    是啊,咱這個明哥兒可是神仙呐,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這件事難不到他。
    隻是,咱要不要直接問他呢?
    不行,咱不能直接問,這樣太顯的咱無能了。
    等到百官都無能解決這件事後,咱再問他才好。
    想明白這些後,朱元章心頭稍定,開口道。
    「吵的好啊,怎麽著,想把奉天殿掀翻了是不是!」
    「咱算是想明白了,取仕風波,不光要明斷,還且還要速戰速決。」
    「因為那些學子們正在外麵蜚短流長,百姓們也都翹首觀望著呢。」
    …
    「六部三院的大臣們今兒也都在這兒,你們可都是讀書人的尖子呀。」
    「這些考卷是不可給那些學子們看,但是你們可以看。」
    「聽旨!」
    「這些考卷依然要遮住姓名,年齡,籍貫,全都給咱拿到奉天殿來,你們輪流閱看,看不完,誰都不許下朝!咱給你們備飯。」
    「遵旨!……」
    「看完之後,你們給咱一個讀後感,咱倒要看看,你們所選的上乘卷子,到底是哪些個,和宋廉他們所選的到底有多大的差別。」
    「這樣大致可以判斷出,取仕是否公道。」
    「皇上聖見!」
    「二虎,末將在,把宋廉和全體考官們給咱集中到國子監去等候處置。」
    「遵旨。」
    宋廉被帶走了,隻留下李善長還跪在朝堂上。
    朱元章見狀,澹澹道:
    「善長啊,你也別留在這兒了,回自己的府邸歇著去吧。」
    「謝皇上。」李善長麵色蒼白的回答。
    這一次科舉舞弊桉,李善長身為總監,算是平白攤上了壞事,朱元章知道李善長不可能舞弊,但是出了這麽大的事,李善長沒有監督避免此事,那這就是他最大的失職,所以朱元章不會罰他,但也不會給他好臉色看了。
    李善長的丞相之位也就不穩了,正是因為想明白了這些,李善長的臉色才如此蒼白,他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冤啊。
    王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