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五姓七望的全麵反擊(下)

字數:1814   加入書籤

A+A-




    五姓七望的入場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哪怕是薑雲誌也是一樣。

    但五姓七望這樣做無疑是最合李世民心意的,他迅速的扯回了所有在市麵上伺機收購低價糧食的人,把舞台讓給了五姓七望唱獨角戲。

    在除了薑雲誌和李世民、長孫無忌這些知道真實內情的人之外的所有人看來,五姓七望的反應有些過了。

    蝗災並沒有到來,也沒人知道會有蝗災到來,貞觀元年雖然有旱災也已經是既定的事實,但就現在來說影響的範圍並不大,最起碼到不了讓五姓七望反應如此激烈的地步。

    所有人都覺得五姓七望瘋了。

    但是,讓人驚掉下巴的事情還在後麵呢。

    按理來說,在李世民離場之後另一個主角五姓七望也該離場了,畢竟獨角戲唱起來沒什麽意義不說還會讓他們的名聲一損再損。

    但是,五姓七望並沒有。

    糧價在他們的鼓動之下並沒有回落的意思,而是繼續上漲著,雖然速度很慢,但也的確是在上漲。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覺得五姓七望已經徹底瘋了的時候,五姓七望終於亮出了他們最鋒利的獠牙。

    五姓七望之所以能夠屹立於中原的頂峰如此之久,其根本原本有兩個。

    第一是他們雄厚的實力。

    因為是貴族出身再加上淵源很久遠,所以很多像五姓七望這樣的家族在強盛起來之後就會把目光放在土地、糧食、布帛等一切有價值的東西上。

    區別在於有些家族在曆史和時間的車輪下被碾碎了,而五姓七望他們踏上了車轅,搭著曆史和時間的便車發展了起來。

    第二則是他們對人才的把控。

    對於朝廷內有超過九成甚至是更多的官員都是五姓七望的人這一點李世民已經頭疼很久了,如果不是清河、博陵二崔的倒戈讓他有了喘息的機會,這次五姓七望的發難恐怕他的處境還要更難一些。

    因為崔氏的倒戈相助,這次以滎陽鄭氏為首的世家並沒有在朝官的問題上發難,但相應的,其他他們能夠動用的所有方麵都動用了起來。

    第一個上漲的是酒,這個不必多說。

    在古代,酒和糧食本來就是息息相關的,就算是沒有世家的助推也會借著這次旱災而起飛,世家的幫助隻能說是微不足道而已。

    第二個則是棉、麻、紗、絲綢等一切紡織相關的產品價格也上漲了起來。

    這個也不難理解,這些東西和糧食都是有衝突的,那就是地。

    養蠶、種桑、中麻都是需要土地的,糧食也需要土地,這就有了一種不可調和,但卻又相輔相成的關係。

    其中一方的價格上漲,另一方也會隨之上漲。

    至於第三個上漲的東西誰都沒有料到:鹽。

    如果說這個時代一定有什麽硬性的東西那無疑就是糧食,如果把糧食刨除在外的話,排在第二位的就應該是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