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渭水工程開始了

字數:4126   加入書籤

A+A-


    這就是封建帝製的執行力,在不貫徹君王意誌的情況下,工程肯定是慢慢走程序。

    但李世民開口要緊抓這個工程時,整個工程的官僚體係就會爆發出匪夷所思的執行力。

    有杜如晦正式掛帥,李泰感覺這工程怕是隻要兩年時間便能完成。

    若時間再稍逼得緊一點,甚至一年給趕工出來也未必不是可能的。

    不過,李泰也沒太擔心這點,自己的農業學府慢慢跟進也就是了。

    與之相比,李泰倒更加好奇,李承乾去哪裏了,怎麽今天沒見到他。

    想到這裏,李泰開口道:“阿耶,兄長今日可是生病了,為何沒有見到他上朝聽政?”

    “承乾去修《隋書》去了,你能如此關心兄長,我心甚慰!”李世民微笑道。

    “原來如此!”李泰聽到李世民這般說法,也閉上嘴巴不再多話。

    李泰心中估摸著:“以兄長的性格,會主動去找事情做嗎?怕是不會吧!

    看來有人開始給兄長出謀劃策了,隻可惜我在儒家沒什麽力量,不然倒是能參與進去。

    現在不是跟儒家碰撞的時候,還是要老老實實幹活的好。

    這時候跟儒家正麵碰撞,怕吃虧的隻能是自己。”

    “阿耶若沒其他事,那我就先去母親那裏問安了!”李泰對李世民道。

    “去吧!去吧!”李世民揮揮手道,“你母親也有些日子沒見你了,怪想你的。”

    李泰便跟李世民告辭,向著長孫皇後的宮殿而去。

    隨著李泰的離開,朝廷裏麵的大臣也相繼把剛才商量的事進行了補充。

    看到了天色漸晚,房玄齡第一個道:“天色已晚,我就先回去了。”

    眾人看了看房玄齡第一個離開,倒也沒有多說什麽。

    畢竟隻要不是遇到什麽突然的情況,房玄齡都是第一個走的。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妻子都是按時在家裏做飯。

    如果回去的晚了,那可就吃不上可口飯菜了,所以房玄齡向來準時下班,從不錯過飯點。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房玄齡哪怕已經是丞相了,但麵對妻子也從來沒支棱起來過。

    眾人也都知道房玄齡的脾氣,更知道房盧氏的彪悍,雖然暗地笑笑,卻也不敢多話。

    “玄齡等等我!我們一起走!”工作狂人杜如晦倒也隨手抓了一疊文案開口道。

    說實話,杜如晦是因為身體的原因才不能加班的。

    雖然已經恢複了身體,但想再進入到當初那種卷王狀態,多少需要一段時間恢複,至少眼前短時間內是不可能了。

    而帶頭工作的兩個人走了,李世民自然也揮揮手宣布下班,眾人自然如蒙大赦。

    杜如晦快步跟上了房玄齡道:“今天的事,你怎麽看!”

    “是戴尚書、豆盧尚書,或者說越王,太子?”房玄齡聽到杜如晦的話道。

    “總不能眼睜睜的再現當初的景象吧!”

    杜如晦略帶著幾分回憶,幾分歎息,

    “太子修隋書,越王建倉儲……聖人的兩個孩子都不讓人省心啊。”

    “秉承中正就好,聖人春秋正盛,後繼的事情不需要我們去擔心!”

    房玄齡一臉從容道:

    “與之相比,我更加好奇,到底碼頭漕運這般賺錢,還是越王主導的碼頭漕運這般賺錢。

    至少論起賺錢來,我們的確是不如越王許多,尤其在眼光上,一年前就準備好這錢糧了!”

    “如果不是越王一心要為實現百姓的溫飽,你說越王要是把這一身的能力用來胡作非為,那會掀起多大的風波!”杜如晦也忍不住的歎息了一句。

    “你呀,還是多看著一點越王吧。

    這個工程下來,越王的心思到底怎麽樣,我想你多少能夠看得出幾分吧!”

    房玄齡對著杜如晦說道,“那個馬周,你可以多看看。”

    說實話,對比起李承乾去修書,李泰的這個漕運計劃房玄齡反而有幾分的霧裏看花。

    因為房玄齡能夠模擬自己認識人的思維模式,至少除了蕭瑀以外都能夠模擬。

    所以李泰的思維也能模擬,但能模擬思維不代表房玄齡能夠完全猜出李泰想做什麽。

    房玄齡根據以往李泰的行事,多少能看出在這漕運計劃下,肯定還藏著其他東西。

    但這東西到底是什麽,房玄齡受限自己的見識完全看不出來。

    但這不是雙方智商的差距,而是雙方受到的教育體係不一樣所造成的眼界差距。

    如果讓房玄齡換了現代教育然後再穿梭回大唐,那李泰在建立農業學府時,房玄齡就能猜到李泰要做什麽了。

    “知道了!我會盯著越王的!”杜如晦點頭道:“那我就先告辭了。”

    “不跟我回去一起吃個晚飯?”房玄齡對杜如晦邀請道。

    “你家的菜太酸了,吃多了牙口不好!”杜如晦不緊不慢回答便策馬就走!

    房玄齡眉頭挑了挑,不過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有種很想扁他的衝動。

    而李泰在拜見長孫皇後後,自然回到高陵,第一時間便把孔雀找了過來。

    “見過越王!”孔雀過來見到李泰便第一時間對李泰行禮。

    李泰對孔雀道,“糧食的事可以交給別人來打理,不需要你親自盯著了。

    接下來,需要你把發展重心放在隴右道。”

    “隴右道?!”孔雀聽到李泰的話帶著幾分意外,她一直以為自己重心在京畿的。

    李泰繼續道,“我從朝廷手上要了源州與秦州兩處,會去建立如高陵這般的碼頭,而你則把高陵的碼頭以及配套設施一並複製過去。

    當然最重要得是,整合天水的白疊子產業作為比布業發展的根基。

    另外可以開拓羊毛市場,等到編織成布匹,然後通過渭水運輸到長安去。

    等到你把這套體係全部完成,應該就能重新站在鄭家麵前了!”

    “啊?”孔雀聽到李泰的話,有些沒反應過來。

    李泰伸出手,點在她眉間的印堂上,笑著道:“到時候,你就能拿回自己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