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字數:5184   加入書籤

A+A-




    曾書頓時一愣,本來隻是想給皇帝一個好印象,也算是當眾拍拍皇帝的馬屁。

    可是,誰知這皇帝,居然是個刨根問底的主。

    劉禪正看著他,其他人也是將目光投到了他的身上。

    曾書想了想,然後向劉禪行了一禮,說道:“陛下的科舉,是麵對天下人,而不再是以前隻麵對氏族;”說著他頓了頓,然後看了一圈其他人,才又說道:“天下人,就包括氏族,同時也包括底層的百姓。”

    劉禪聽著,微微點頭,曾書頓時欣喜,繼續說道:“以往曆朝曆代,能夠入朝為官者,皆為世家大族,而底層百姓,卻很難擁有出頭的機會。”

    “陛下開科取士,不在限製考生身份,任何人,隻要願意為朝廷效力,皆可通過科考,來為朝廷效力。”

    “說得好!”劉禪本能的鼓起掌來,高聲說道:“這個天下並非隻有富人、貴人、還有萬千黎民百姓,朕是大漢的皇帝,天下臣民皆為我大漢子民。”

    “朕!就要人人平等!”

    劉禪這話一出,頓時讓周圍的人歡呼起來,同時齊聲高呼:“陛下萬歲,大漢萬年!”

    “陛下萬歲,大漢萬年!”

    既然已經揭開身份,劉禪也想通過這個舉動,讓天下臣民知道,現在的大漢,與以往的曆朝曆代,都是不同的。

    雖然眼前這些,有很多都是氏族子弟,但是他們能夠來參加科舉考試,多半都是在家族中,沒什麽地位的人。

    原因很簡單,在家族中有地位的子弟,他們是不需要參加科考,就能獲得官職,一到成年,長輩就會用各種方法,給他們謀個一官半職。

    即使現在的大漢疆域已經擴大了,但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若是全部通過推薦,用不了多久,這些坑就會全部填滿。

    現在是因為朝廷推行了科考,所以最近一年間,朝廷不在接受推舉人才,而是所有人都需要通過科考。

    當然,一些大的氏族嫡子們,劉禪依然會為他們開一些綠燈。

    “陛下!”

    就在眾人高呼聲中,鳯玘卻低聲說道:“街頭人員複雜,陛下還是先回宮吧,聖駕安全要緊。”

    “好!”劉禪微微點頭。

    然後在一隊侍衛的保護下,劉禪與眾人告別,朝未央宮而去。

    看著皇帝走了,這些原本有些沮喪的人,也都興奮起來,因為他們從劉禪的口中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答案。

    “太好了!”

    “明年繼續考!”

    “對對!”

    “咱大漢有福矣,有如此英明神武的陛下。”

    麵對眾人的議論,曾書、蔣顯對此興趣不大,倆人簡單說了幾句客套話,就相互告辭。

    ......

    未央宮——

    宣室殿。

    剛回到皇宮不久,禦史大夫徐庶,又一次入宮覲見劉禪。

    “陛下!”

    徐庶將一份名冊,遞給劉禪,說道:“這是第一輪考核通過的名單,請陛下過目。”

    “嗯!”劉禪點點頭,然後認真的看著通過的名單。

    王岩、周廣、曾書......蔣顯?

    劉禪看到蔣顯的名字,問道:“蔣顯,可是蔣琬的兒子?”

    “回陛下!”徐庶肯定的道:“蔣顯,字玉成,正式丞相府長史蔣琬的次子,羽林校尉蔣斌之弟。”

    “哦!”劉禪微微點頭。

    今天在街頭,他看到了蔣顯,也聽見了他的言論,對他印象不錯。

    蔣琬雖然在長安為官,但是他的家卻依然放在成都,而且家眷大部分都在成都。

    看完整個名單,劉禪笑著說道:“徐愛卿辦事,朕放心得很。”

    “謝陛下!”徐庶道。

    “第二輪,何時開考?”劉禪問道。

    “三日後!”徐庶道。

    這份名單,其實劉禪已經知道,今天在街頭他轉了一圈,早就看過名單了,與徐庶交給他的名單一模一樣。

    當然,劉禪更加明白,這徐庶遞交名單的同時,自然也是為了通知劉禪,第二次開考時,還請陛下親臨現場。

    劉禪已經習慣了,此前武舉考試,就是如此。

    特別是第一次考核,用徐庶的話說,就是第一次考試,陛下若是親臨現場,如此可以讓考試們,覺得這考核朝廷很重視,等他們回家之後,必然大肆宣傳,這有利於朝廷繼續推行科考。

    “徐愛卿放心!”劉禪笑了笑說道:“三日後,朕會準時到考場看看我大漢的學子。”

    “多謝陛下!”

    等徐庶謝恩之後,劉禪卻問道:“愛卿今日,可還有別的公務要辦?”

    徐庶愣了一下,不知皇帝這話是什麽意思。

    劉禪笑了笑道:“若是愛卿今日無事,可否隨朕去看看我們的玉米長勢如何?”

    “???”徐庶頓了一下,然後拱手道:“微臣遵旨!”

    皇帝親自邀請,徐庶自然不能推卻。

    ......

    一個時辰之後。

    長安城南,皇家農場。

    一個月前劉禪將土豆,玉米播種在這裏,這一個月劉禪雖然不是很忙,但是卻也因為馬上要搞科舉,所以劉禪也沒在來看過他的莊稼。

    雖然劉禪沒有來過,不過還是安排了幾個太監,在此監管這些玉米土豆,同時也告訴了他們,該如何照顧這兩種新的糧食。

    來到田邊,劉禪滿臉欣喜。

    土豆已經長出綠苗,長勢也還不錯,隻要精心護理好它們,再過幾個月,他就能收獲不少的土豆。

    看完土豆,劉禪又與徐庶來到玉米地。

    “不錯不錯!”劉禪滿意的道:“玉米就該如此種植。”

    一個月前,玉米是種在塊不大的的地方,但那是屬於密集種植,也就是所謂的育苗,半個月前,負責看守的太監取了幾株玉米苗帶回未央宮。

    個頭不錯,差不多十幾公分高。

    本來那日劉禪就打算來看看,但是朝廷因為忙著搞科舉,所以劉禪隻能告訴太監們如何間隔種植。

    現在過來看時,還不錯。

    “陛下!”

    徐庶笑著問道:“這些玉米?”

    “愛卿是想問,這些玉米的產量吧。”劉禪笑著道:“這玉米、土豆都是高產糧食,特別是土豆;”說著劉禪指著遠處的土豆田現在說道:“即使是幹旱季節,畝產最少也能達到千斤以上。”

    “多少?”徐庶頓時愣住。

    “一千斤以上。”劉禪很肯定。

    其實,劉禪這都已經很保守了,可要知道,後世一些產量高的地方,土豆畝產能夠達到六七千斤。

    而且,現在大漢的斤,可是與後世的不同,後世一斤,相當於這個時候的近兩斤。

    一千斤,劉禪也隻是怕給徐庶嚇著。

    這次土豆種子不多,一共也就一百來斤,差不多也就種了半畝左右。

    剛才看了一下土豆苗的長勢,劉禪覺得,怎麽著這半畝地,最少也能為他收獲七八百斤土豆,然後再用這七百斤土豆作種,未來就可以種更多的土豆。

    倆人在農場轉了好一會兒,等他們回到長安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回到未央宮後,劉禪直接去了鴛鴦殿,這段時間,雖然皇後張鴦經常提醒劉禪要雨露均沾,但是劉禪就是喜歡待在鴛鴦殿。

    “陛下吉祥!”

    “鴦兒快起!”

    劉禪扶起張鴦,笑著說道:“今日鴦兒可不要趕朕,朕今晚就得待在鴦兒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