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到底滅誰?
字數:5873 加入書籤
讓一個外臣在自己的皇宮大殿上嘲笑,曹叡當然是非常不安逸的。
但是,他又能怎樣呢?
“貴使說笑了...我大魏暫時沒有舉辦科舉的想法。”曹叡淡定的說道,隨後話鋒一轉,問道:“不知貴使此番來到洛陽,所謂何來?”
漢朝遣使入魏,並不太常見。
一般都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劉禪才會派出使臣過來的。
曾書笑了笑道:“外臣此番入魏,自然是給陛下帶一件喜事而來。”
“哦???”曹叡依然淡定的說道:“不知,是何喜事?”
漢朝給大魏喜事,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回陛下!”曾書說道:“漢魏此前雖然曾有過互相攻閥,但那都是過去的事情,現在漢魏是盟友鄰邦。”
先捧一捧,然後曾書才反問道:“不知陛下覺得,當今天下局勢為何?”
“???”曹叡愣了一下,心說這人這是啥意思。
天下局勢。
不就是你們漢朝現在很強大,搶走了原本屬於大魏的地位,用得著在這裏跟朕炫耀嗎?
曹叡故意不接話,不知所以。
“陛下一定覺得...”曹叡不開口,曾書卻又說道:“隻要魏吳聯盟,天下三分,就可以繼續維持,大魏依然可以維持當前的地位,對否?”
至從漢朝占據關中之後,曹魏確實經常與東吳聯盟,以此牽製漢朝,或者幫助一起攻打漢朝。
隻是——
東吳這個盟友,實在是有些不靠譜。
要麽剛一跟漢軍接戰,就兵潰如山倒,要麽就是趁火打劫,轉頭就偷襲大魏。
“隻是...這東吳...唉...”曾書歎息一聲,道:“孫權毫無信義,兩麵三刀;”說著他頓了頓:“以前貴國強盛時,我大漢曾與東吳是盟友,但是卻也讓這盟友坑害得不輕。”
“關將軍兵震襄樊——”曾書歎息道:“作為盟友,孫權不但未曾幫助我大漢牽製貴國,反倒是趁我軍不備,暗捅刀子,最終導致關將軍兵敗生死。”
曾書故意提及好些年前的舊事,那時候的曹叡還是孩童,但是作為曹魏子嗣,他自然知道這一仗的經過和結果。
隻是——
這曾書,怎會突然提及此事。
“陛下!”曾書行了個禮,說道:“後來我大漢因我主英明神武,國勢越發強盛,貴國也曾與其聯盟...”說到這裏,曾書故意頓了頓,看了一眼曹叡,同時又看向曹魏諸臣,說道:“但是孫權卻也未能幫助貴國牽製我大漢,反倒是讓我大漢輕鬆擊敗他們,占領了他們的城池,收獲他們的臣民。”
這就有點耀武揚威的意思了。
隻是,曹叡、還有曹魏諸臣,依然沒有接話,他們也想知道這位漢使,今天到底想說點什麽。
“陛下,諸位!”曾書突然肯定的道:“我大漢皇帝陛下有意聯合貴國,一起攻閥東吳,待攻滅東吳之後,大漢願於貴國平分東吳之疆土。”
曾書話音剛落,整個大殿頓時鴉雀無聲,此前多少還有些低聲的議論,可是現在,整個大殿安靜的可怕。
“伐吳?”
曹叡瞪大雙目,疑惑的問道:“貴國意欲伐吳?”
曹叡是真的沒有想到,劉阿鬥的野心這麽大,或者說膽子這麽大。
這去年才與大魏打了一場晉中之戰,剛過去才一年,就準備向東吳動手了。
“沒錯!”曾書點頭道:“東吳孫權出爾反爾,不配與漢魏並立...所以我主意欲出兵,將其滅之。”
“!!!”
“將其滅之?”
武昌皇宮,孫權也是瞪大了雙目,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覺得一定是自己聽錯了。
“沒錯,陛下!”李頡笑著說道:“曹魏是篡漢之逆賊,殺其君,滅其國,一直是我大漢的國策。”
李頡,益州犍為郡人,原為大漢舊都成都禁衛軍,於大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加入天子劉禪的新軍訓練。
完成訓練之後,李頡一直潛伏於曹魏東吳兩國。
關中之戰時,他向孟達泄露司馬懿出兵攻打上庸,本想讓孟達可以多堅持堅持,或者擊敗司馬懿。
但是最後,也隻是延緩了司馬懿的進攻速度而已,最後還是死於司馬懿之手。
最近這幾年,李頡一直潛伏於東吳國都武昌。
數日之前,他接到天子劉禪傳來的消息,讓他在七月二日這天,以大漢使臣的身份,去見東吳大帝孫權。
孫權對於劉禪想要滅魏,這一點他自然不會好奇,但是現在他很驚訝,原因很簡單。
大漢現在雖然很強大,但是剛剛經曆了晉中之戰,才過去僅僅一年,大漢真的做好滅魏的準備了嗎?
“貴國意欲滅魏?”孫權輕捋胡須,笑了笑道:“準備尚充分否?”
“哈哈哈!”李頡也是笑道:“陛下,近十年間,漢魏爆發過數次大戰,我大漢可有一次戰敗之先例?”說著他頓了頓,然後有些得意的樣子,道:“即使去年魏吳聯軍...最終也未能戰勝我大漢。”
孫權聞言眉頭微皺,明顯有些不悅。
因為這是在揭他的傷疤。
原本去年想著趁劉禪、諸葛亮忙於西征,大吳聯合曹魏一起攻打大漢,不說攻滅大漢,至少也可以讓大吳將勢力擴張到益州去。
隻是,大吳數萬水軍,還未進入蜀地,就差沒有全軍覆沒。
更讓人氣氛的是,大漢還趁機占領了大吳的嶺南地區。
一場大敗,最後大吳逼於無奈,隻得向長安求和,同時嶺南地區全部劃歸大漢。
而且,大吳現在還依附於大漢。
哼——
孫權越想越氣,不想才過去一年,這劉阿鬥就派人來揭短。
但是,李頡才不管這些,他看了孫權一眼,然後說道:“陛下,我大漢天子,也是念在陛下曾遣使依附大漢...”說著,他頓了頓,然後道:“若非如此,我大漢此番或許會先向貴國用兵。”
“你——”孫權頓時暴怒。
李頡的話有些刺耳,也就是說劉阿鬥一直將朕視為小弟,要不然現在首先要滅的是我大吳?
“汝主野心不小嘛!”孫權沉聲道:“隻是,貴國有吃下天下的胃口否?”
“哈哈哈——”李頡笑道:“陛下,我大漢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現在上將數百,兵甲總量更是遠超魏吳。”
說著他頓了頓,然後又道:“即使不論兵甲數量,僅是我漢軍裝備的先進武器,就足以定鼎天下,天下何人能擋之?”
李頡此番就是來嚇唬孫權的,按照天子劉禪的意思,這孫十萬就是一個慫包,除了偷雞摸狗,趁人之危,並無可取之處,比之父兄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更為重要的,孫權並無吞並天下之心,他隻想著三國鼎立,隻要保存他現有的地盤就行。
還有就是,東吳除水軍戰力不錯,可排在三國之首,其陸軍簡直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留著堅守城池或許可用,讓他們去攻城拔寨,那就是去送人頭的。
比如去年陸遜帶著數萬大軍去攻打交州,但是打了幾個月,也未能撼動李遺關鳳夫婦。
除此之外,東吳陸軍基本都是步兵為主,因為東吳缺馬,不像大漢與曹魏,都有天然馬匹供給。
這種冷兵器時代,沒有騎兵,全部依靠步兵,想要逐鹿天下,等同於不知天高地厚,自尋死路。
孫權想發怒,但是礙於漢軍實在厲害,而且武器精良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嚴格來說,李頡說得一點也不誇張。
咳咳咳——
孫權咳嗽兩聲,才問道:“不知汝主何時出兵...想讓我大吳如何策應?”
既然劉阿鬥想要滅魏,那具體什麽時候發動進攻呢?
“這——”李頡頓了頓,才故意說道:“這就取決於陛下是否願意與我大漢會獵...如果陛下答應配合我軍,我主將會確定攻伐曹魏的具體日程。”
孫權頓時愣住,陰沉著臉問道:“若是朕選擇保持中立,兩不相幫,貴國又當如何?”
“嗬嗬——”李頡朗聲笑道:“若是如此,就請陛下整軍備戰,等候我漢軍鐵騎進入吳境。”
“放肆!”
一直沒有說話的東吳朝臣們,頓時怒不可遏,其中一員中年武將厲聲喝道:“蜀人狂妄,可當我大吳無人否?”
說著,那將領就擼起了胳膊,一副你要是不好好說話,老子一拳打爆你的狗頭的架勢。
但是,李頡不怒反笑,向孫權拱手說道:“還請陛下三思,若是陛下拒絕我大漢的聯兵伐魏……”
“先生何意?”孫權問道。
李頡笑答:“若是月內,頡還未返回長安,我主定將聯合曹魏...”
沒等李頡的話說完,孫權已經感到後背絲絲涼意。
李頡的意思他自然聽得明白。
也就是李頡如果月內不回長安,那劉阿鬥就會去聯合曹魏,聯合曹魏做什麽?
還用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