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合肥之戰(1)
字數:6246 加入書籤
公元240年11月17日,傍晚。
合肥新城。
太守樂綝看了看正在紮營的吳軍,笑著問身邊將領:“張虎將軍,孫權此番前來,汝怎麽看?”
張虎樂綝,皆乃名將之後,張虎是張遼之子,而樂綝則是樂進之子,對於眼前的對手孫權,他們再熟悉不過了。
張虎笑道:“螻蟻耳,虎一戰可擒矣!”
“哈哈哈!”樂綝聞言大笑:“張虎將軍切莫大意,此番孫權有備而來,陣中更有能征善戰之將。”
“太守勿憂!”張虎不以為然,道:“東吳隻善水戰,陸戰非他強項,太守可予虎五千精銳,虎一戰可潰吳軍。”
張虎這還真不是太自大,想當年樂進不是也曾八千精騎,打得孫權望風而逃嗎?
那時候的孫權,手下能征善戰之將十餘員。
如今的東吳,卻大不如前。
雖然並不懼怕吳軍,隻是樂綝並沒有真的讓張虎立即出戰。
樂綝笑道:“既然孫權已經到此,張將軍也勿須心急,自有將軍立功之時;”說著,他指了指城外的吳軍,道:“切先看看他有何動作。”
吳軍初到合肥城外,或許正好趁其立足未穩,打他個措手不及,隻是樂綝卻有他的想法。
首先是吳軍雖然戰鬥力不咋地,可是他們此番號稱十萬大軍,而且又是孫權禦駕親征,此時雖然初到合肥,但是其兵鋒正盛。
還有就是,此時合肥守軍隻有三萬人,若是出戰不能獲勝,這是非常影響軍心的。
等等看吧!
東吳來襲,洛陽方麵自然不會坐視不管,或許此刻天子已經知道吳軍來了,說不定朝廷的援軍已經在來合肥的路上。
據城堅守,以待援軍。
這是樂綝的想法。
他不打算冒險。
另一邊,孫權安坐於中軍大帳,賬內還有十餘員戰將,以及十餘位善計謀士。
“諸卿!”孫權輕捋胡須,淡淡的道:“此番兵進合肥,諸卿以為,此戰當以何策?”
又一次來到合肥,孫權有些觸景生情。
合肥,合肥,朕此戰必攻破耳。
賬內文武聞言都開始議論起來,卻沒有人回答孫權的問話,好像這個時候,他們才想起要商議對策一般。
不過隻是數息之間,首先是步騭拱手說道:“陛下,此番我大吳北伐,是應大漢之邀;”說著他看向眾文武,然後才說道:“微臣以為,不如派出小股部隊先行騷擾,等到漢軍出了潼關之後,我軍再大舉攻城。”
步騭想得很簡單,既然大漢要滅魏,那就讓漢軍先去吸引曹魏的主力,一旦漢軍東出潼關,相信曹魏將傾盡全力阻擋,那時候吳軍攻打合肥,自然容易很多。
可是,步騭話音剛落,大都督全琮反駁道:“陛下不可,我軍以至合肥,想必曹魏已經知曉我軍到來,馳援合肥的援軍,很快就會殺到。”
全琮是善戰大將,他自然知道什麽是兵貴神速。
還有就是,他更加清楚,此番漢吳滅魏,對於大吳來說也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因為現在天下雖然還是三分,但是漢強而魏吳弱,若是等到漢軍攻滅曹魏,下一個要被攻滅的,自然是大吳。
“陛下!”全琮朗聲說道:“正所謂兵貴神速,我軍大兵壓境,而合肥兵力匱乏,正可一戰攻破城池。”
“大都督!”步騭搶話道:“陸戰非我吳軍強項,合肥守軍雖少,但是卻有高牆據守,若是初戰不利,這於軍心不利。”
“我大吳並非不善陸戰,隻是...”全琮突然欲言又止。
“全愛卿!”孫權突然問道:“隻是什麽?”
全琮明顯還有話沒說完,他其實也很好奇,為何吳軍就不善陸戰,每次攻城,都是毫無戰鬥力可言,但是一到水上,一個個立馬就生龍活虎。
這是為何?
隻是,全琮突然有些疑慮,他好像覺得自己多此一舉,因為即便是說了,又有何意義呢?
但是,天子已經發問,不說好像也不對,他頓了頓,看了一圈賬內諸將,冷冷的道:“無必死之心。”
“???”
眾人頓時有些蒙圈,並未聽明白這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打仗肯定是要死人的,但是為何出戰就要有必死之心,隻是全琮說完這話,卻閉上了嘴巴。
孫權也很懵,不過他也看出來了,全琮似乎話裏有話。
“我軍初到合肥,諸卿且先回營休息;”孫權淡淡的道:“明日再議攻城之事。”
“諾!”
眾文武應聲道。
隻是就在文武大臣,正欲離開時,孫權卻道:“全卿慢行。”
全琮頓住。
等到眾文武已經離開軍賬,孫權微微抬手,道:“愛卿坐下說話!”
“謝陛下!”
全琮謝恩重新坐回座位,孫權微微一笑,道:“全愛卿,此時隻有你我君臣二人,有什麽話,盡可直言。”
全琮剛才話裏有話,孫權多麽聰明的人,這些大臣屁股一翹,他就知道他們想拉什麽屎。
剛才全琮欲言又止,明顯是不想當著眾人訴說。
“陛下!”全琮行了一禮,道:“我大吳兵甲二十餘萬,即使與漢魏略有差距,但也絕非無一戰之力。”
“嗯!”孫權聞言微微點頭。
全琮說的是這麽個道理,無論是魏人、漢人、還是吳人,都是兩個眼睛一張嘴,漢魏的兵將,並沒有比吳軍多條胳膊,多條腿,可是為什麽一上戰場,大吳的軍士就那麽不經打?
“這是為何?”孫權問道。
全琮頓了頓,突然微微搖頭,然後才道:“保存實力。”
“嗯???”孫權故作不解,道:“何為保存實力?”
“我大吳的兵將,以世家居多;”全琮直言道:“世家的兵將,守土自然拚盡全力,因為他們需要守護自己的家園;”說著他頓了頓,又說道:“但是這開疆拓土,就不同了,攻占的疆土乃陛下您的,但是消耗的兵將,卻是世家的。”
“陛下以為?”全琮瑤瑤頭,道:“陛下以為,諸將可會盡全力乎?”
孫權臉色變得有些陰沉,這些他自然是早就知道。
隻是,他又能如何處置呢?
大吳至父兄開拓江東,皆是依靠這些世家大族,為了穩固江東基業,即使他登基以來,也是依靠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
若是沒有這些世家,孫氏又何能穩坐江東數十年。
“唉!”孫權長歎一聲,卻是有些渴求的問全琮,道:“愛卿可有良策應對?”
這個問題,孫權早就想要解決,隻是...一直以來,他想著隻要保持三國鼎立,大吳坐擁江南之地,倒也無妨。
隻是這次不同,那劉阿鬥要滅魏。
滅魏之後呢?
肯定是滅吳了。
孫權不想成為劉阿鬥戰刀下的亡魂,所以這次劉阿鬥提出吳軍必須先行牽製魏軍,漢軍才趁機東出潼關。
大吳現在危在旦夕,既然劉阿鬥想要滅魏,東吳想要在魏滅之後,還有抗漢的資本,那就需要盡可能的在此番伐魏的戰爭中,獲得盡可能多的疆域,還有人口。
所以,在確定聯漢滅魏開始,他就想得很簡單,大吳兩路北伐,大將軍陸遜兵進襄樊,而他則北上合肥。
最佳的結果,就是在漢軍東出潼關之時,吳軍已經攻破襄樊、合肥,因為一旦這兩地歸於大吳,而他則可趁漢魏在洛陽會戰之時,繼續北上攻伐青徐二州。
隻要青徐二州攻下,西邊的大將軍陸遜,則可轉向攻打漢軍。
陸遜攻打漢軍,曹魏洛陽之圍立解。
漢魏吳三國鼎立之勢,還需要繼續保持。
這是孫權的主意。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他更希望漢軍晚一點出潼關,同時魏軍晚一點到合肥、襄樊。
速戰速決,這是吳軍此番的行軍決策。
隻是,以往的教訓告訴他,吳軍攻城,那是真的不敢恭維。
就說這合肥,大吳攻打了多少次。
可是沒有一次攻破合肥。
氣煞朕也!
全琮看出了吳軍的弊端,孫權是又喜又憂,喜的是作為大都督的全琮,他既然能夠看出吳軍的弊端,那就說明他不是那種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而不顧國家危亡。
憂的是,他一直猜測的事情,是真的。
全愛卿,可有辦法助朕。
全琮微微思索,卻是說道:“一鼓作氣,攻下合肥!”
“全卿何意?”孫權不解的問道。
全琮道:“若能一戰攻破合肥,眾將即使想要保存實力,可是大軍初戰即勝,這有利於提升他們的即戰自信,同時也告訴他們,陛下非是偏安之主。”
孫權頓住。
他似乎從全琮的話裏,聽出了別的東西。
世家大族保存實力,在對外戰爭中,出工不出力。
而這一切的根源,來自於他這個皇帝。
因為一直以來,他更安於現狀,就是保持天下三足鼎立之勢,大吳穩居江東即可,至於逐鹿中原,他此前曾經也有過這個想法,隻是數次北伐失敗後,他放棄了。
如今全琮一言,讓他恍然大悟。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