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拙劣之計

字數:5992   加入書籤

A+A-




    在戰場上麵對敵人,司馬昭不會懼怕任何人,但是唯獨麵對自己父親的時候,他卻是非常的忌憚的。

    “孩兒知錯了!”司馬昭急忙認慫。

    “哼!”司馬懿哼了一聲,才沉聲說道:“汝難道不知,現在有很多雙眼睛,正盯著咱們司馬家,就等著抓司馬家的把柄。”

    “對不起,父親!”司馬昭怔怔的道:“是孩兒疏忽了。”

    “行了,退下!”司馬懿擺了擺手,道:“一切如常,就當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一樣,該幹什麽幹什麽去!”說完,他繼續閉上雙目作沉思狀。

    “諾!”

    司馬昭不敢再打擾父親,於是向司馬懿行了個禮,就退了出去。

    等到司馬昭離開後,司馬懿卻是微微皺眉。

    兒子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

    眼下三國當中西蜀最強...那劉阿鬥,他會向大魏用兵否?

    若是漢魏爆發戰爭...大魏還有多少勝算?能否擋住漢軍的進攻?

    司馬懿暗自琢磨著。

    雖說按紙麵上的實力對比,大魏跟現在的大漢比較,完全就不是個兒,但是司馬懿並不覺得大魏就真的毫無還手之力。

    隻是——

    現在大魏的話事人是大將軍曹爽,他掌握著大魏的兵權,而他司馬懿現在是丞相,手裏無兵,這就讓他不那麽自信了。

    ...

    洛陽皇宮。

    禦書房,

    “陛下!”

    大將軍曹爽,笑嗬嗬的說道:“陛下無需擔心,短時間內西蜀還不敢向我大魏用兵!”

    “愛卿何以如此確信?”年少的曹芳問道。

    “陛下!”曹爽答道:“西蜀雖強,但是他們剛剛在西域經曆了長達九年的戰爭,劉阿鬥在怎麽神勇,也不能這才剛剛回返長安,就馬上發動新一場戰爭?”

    “還有...”曹爽麵露喜色,說道:“陛下,其實老臣已經派人潛入長安...”說著曹爽頓了頓,一副得意的樣子,道:“或許很快劉阿鬥就會遇到麻煩,暫時無心再起刀兵。”

    “愛卿!”曹芳也是愣住,瞪大雙目問道:“愛卿可是派人去刺殺劉禪乎?”

    曹爽聞言連忙擺手,道:“劉阿鬥也算是身經百戰,想要刺殺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臣別有他謀;”說著他笑了笑對曹芳說道:“陛下勿疑,應該用不了多久,就會收到好消息。”

    “好好好!”曹芳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曹爽才智不如司馬懿,但是他卻更願意信任曹爽,畢竟一筆他難寫兩個曹字。

    但是司馬懿卻不同,其人才智超群,卻是讓君王非常的忌憚。

    曹芳很確信,他還無法做到如先帝那般,可以鎮得住此人。

    曹爽用了什麽計謀,曹芳沒有追問,因為他相信,曹爽肯定不會做對不起大魏的事情。

    劉禪班師回朝,是真的讓魏吳兩國都有些緊張,因為這幾十年裏,這個劉阿鬥太出乎人們的意料。

    以前人們都說,那劉阿鬥愚鈍,柔弱,可是後來人們才發現,世人皆被他給欺騙了。

    劉阿鬥其誌可不小。

    ...

    就在曹爽密謀,司馬懿憂心的時候,東吳方麵其實也做出了他們的反應。

    大漢興漢十二年(公元251年)八月三日。

    長安,未央宮。

    “外臣朱應,拜見陛下!”

    劉禪愣了一下,看向朱應,他對這人有些印象,前世了解三國曆史時,曾經看到過關於這人的記載。

    朱應,是三國時的一位傑出旅行家,曾隨東吳使臣康泰巡遊南海,還著有《扶風異物誌》,是一位才學出眾的學者。

    他怎麽跑到長安來了...劉禪暗自嘀咕了一句,然後卻笑著對朱應說道:“久聞先生大名,今日得見,實屬三生有幸。”

    ???

    大殿上的文武眾臣,皆是一愣,其實包括朱應在內,也是有些莫名其妙,因為朱應自覺他並非什麽大名人。

    “陛下嚴重了!”朱應行了一禮,道:“得聞陛下西征凱旋,我主特遣外臣前來向陛下道賀。”

    朱應不想繼續客套,直接說明了這次出使長安的來意。

    漢魏吳三國鼎立,如今卻是大漢一家獨大,作為三國當中最為弱小的勢力,東吳是真的很難。

    這次得知劉禪班師回朝,孫權是真的如坐針氈,因為他很清楚,這劉禪解決了西域隱患,必然會圖謀中原。

    最後經過與百官商議,決定遣使到長安向劉禪示好。

    “孫仲謀,身體可還康泰?”劉禪問。

    “多謝陛下關心!”朱應笑著說道:“我主尚安!”

    嗬嗬——

    劉禪心中腹誹,心說這孫十萬還真能活,即便是原來曆史上的他,也是如此,先後熬死曹操、劉備、曹丕、曹叡等一眾他的對手,一直活到了公元252年,足足活了七十歲。

    等等...劉禪剛想到這裏,不由得眉頭一挑。

    ‘現在是公元251年,若是按照曆史上的記載,這孫權最多還能活一年的時間,他就得掛了。’

    ‘孫權要是沒了...這可是個好機會...’劉禪心中大喜。

    因為他穿越而來,導致很多曆史人物都發生了一些改變,比如老將軍趙雲、皇後張鴛、丞相諸葛亮、諸葛喬以及曹魏上一任皇帝他的大舅子曹叡,或多或少都延長了壽命。

    趙雲、張鴛、諸葛亮,劉禪知道原因,因為他一開始,就讓這他們注意養生,比如教他們練習太極什麽的,但是曹叡為何會多活了幾年,他就不知道了。

    不過這些已經不重要了,他現在關心的是孫權。

    雖說這個孫十萬有點兩麵三刀,喜歡背刺盟友,但是能夠在這樣一個亂世,坐擁江南之地,與漢魏形成鼎立局麵,他自然也是有他一定的才能的。

    作為對手,劉禪很討厭這個人。

    若是作為一個局外人,卻不得不對他豎起大拇指。

    能在亂世當中立足,肯定不會是一般人。

    現在大漢已經改變了曆史格局,但是麵對曆史上,這些左右時代的重要人物,劉禪還是有些忌憚。

    比如曹魏的司馬懿、這個熬死一代賢相諸葛臥龍,最後成為三國最大贏家,還有就是這個喜歡背刺的孫十萬。

    “先生回吳時,請代朕向仲謀問好!”劉禪笑著說道:“請告訴仲謀,漢吳永世盟好,讓他好生保重身體,畢竟歲月不饒人啊,仲謀已經年逾七旬,可得慎重。”

    “謝陛下!”朱應大喜道謝。

    此番入長安,他沒有別的使命,就是為了吳漢盟好,眼下聽劉禪的這番話,他當然是歡喜的。

    漢吳和睦,他也就可以回去向孫權交差了。

    隨後朱應在長安待了幾天,就回返東吳去了,也就是在他離開長安的第二天,長安卻出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街頭巷尾,百姓們陷入了恐慌。

    “這事兒絕不可信!”

    酒肆內,一個中年書生,怒氣衝衝的說道:“丞相一生為了興複大漢,殫精竭慮,他絕不可能有這樣的想法。”

    “嗬嗬!”書生的話音剛落,鄰桌的一年輕人,卻冷笑著說道:“正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即便是丞相,關係到他自己利益時,他也是如此。”

    “胡說八道!”那書生猛地站起,說道:“丞相若有異心,陛下西征九年,他早就可以取而代之,為何會選在陛下班師回朝之後,才出此下策?”說著他情緒有些激動:“這必然是曹魏或者東吳使壞,想要破壞我大漢君臣關係。”

    “此等拙劣之計,三歲的孩童都能看得出來!”說著書生頓了頓,看向鄰桌幾人,質問道:“爾等難道還不如三歲孩童乎?”

    這件事,這兩日在長安街頭引起了熱議。

    也不知道是誰最先說出來的這件事,說是大漢丞相諸葛亮生了異心,因為這九年間,劉禪遠征西域,大漢諸事皆由丞相一人操持。

    若是沒有諸葛亮勞心勞力,劉禪豈能安心征伐西域?

    可是劉禪班師回朝之後,除了回來的當天,親自為諸葛亮駕車之外,並未對丞相諸葛亮有任何嘉獎,反而是以諸葛亮年事已高為由,準備讓其他人接任丞相。

    諸葛亮就是因為這件事,心生不滿。

    帝相不睦,這可不是小事情。

    雖然這話剛傳出來時,絕大多數百姓,都是不相信的,但是隨著人們議論得越來越熱鬧,卻也讓很多百姓,開始憂心起來。

    宣室殿內。

    劉禪聽完宦官的匯報不怒反笑,弄得那個宦官都是一愣,心說陛下您的心可真大,現在街頭謠言四起,您怎麽還能笑得出來。

    可是劉禪卻不在意,放下手裏的奏折,沉聲道:“備車,朕要去丞相府!”

    ???

    宦官聞言有些懵,心說這不過就是謠言而已,陛下應該下令製止謠言,怎麽會先想到的是去丞相府,難道陛下您也相信這些謠言?

    您這是要去質問丞相乎?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