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給
字數:4673 加入書籤
聽了這傳令兵的報告,曹操頓時瞪大眼睛,不可思議的看了旁邊的曹昂一眼。
他沒聽懂屯田令是什麽意思,但是卻聽明白這些首領都是來投降的。
“當真?”曹操疑心道“這中間不會有詐吧。”
那傳令兵躬身回道“回主公,在周邊沒有發現敵軍活動跡象,隻有他們這五六個人。”
“叫進來,”曹操如此才放下心。
待傳令兵走後,他又不解的問曹昂道“子脩,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他們所說屯田令究竟為何物?”
曹昂老老實實的答道“阿父,當初在東郡之時,我跟荀先生招募流民,又將荒蕪之地交由流民們耕種,同時約定分成比例。
荀先生說這叫民屯,所招募流民之令,也就被傳作屯田令了。”
“那這事,黃巾軍是怎麽知曉的?”曹操追問道。
曹昂清了清嗓子道“在東郡,我把荒蕪的土地分給流民,他們全都對我千恩萬謝,感激涕零。
我就想,這樣的政令或許百姓都真心實意遵從,並且願意擁護。
誰都知道,黃巾軍也不過是活不下去的流民,此前我就派人潛入黃巾軍中,宣揚這些政令。
也許這政令在他們中間也同樣受歡迎吧。”
“原來如此,”曹操默然頷首道“一道政令也可以廢天下,一道政令可以興天下,如今這屯田令,大概恰好契合了黃巾軍之訴求。”
這個時候,曹仁匆匆趕來。
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拱手道“兄長,都已經收拾好了,隨時可以拔營起寨。
隻不過我等此戰損兵折將,靡費良多,卻這般而歸,著實讓人難受。
兄長,兄長,你為何卻是這副喜悅之情?”
曹仁不解的看著曹操。
曹操微微笑道“子脩又做了一件大事,這兗州,或許就此平定了。”
曹仁聞言滿頭霧水,正待發問,侍從帶領五個頭纏黃巾的壯漢走了進來。
曹仁當即警覺地握緊了手中寶劍,可是那五人卻對著曹操納頭便拜,口中道“草民徐和(王曦、羅用)叩見曹方伯。”
“爾等真是來投降的?”曹操沒有讓幾人起身,眯縫著眼睛問道。
“回曹方伯,”為首那個四十來歲的壯漢,是黃巾軍大方渠帥徐和,也是軍中赫赫有名的頭領。
他雖與李靖平級,但實力要比李靖強大的多。
徐和拱手道“其實我等都是青州齊國的百姓。
早先青州旱災蝗災頻發,田地顆粒無收,那刺史焦和還要抽調青壯,起兵反董。
我們被逼無奈,這才攜帶一家老小,逃離家園,做了流民。
後來又有太平道人前來傳道,說信其道義,我們的家卷就能平安。
可是後來才知道,那狗屁道義根本救不了家卷,想要有口吃的,還得要去搶。”
徐和說著,眼眶中含著淚花道“我們世世代代都是種田的農夫,有許多人還帶著耕牛與農具。
我們眼見這麽多土地荒蕪,無人耕種,可我們還要去跟人家搶糧食,這不是舍本逐末了麽?
恰逢有人前來宣揚公子屯田令,我們一聽便覺得這事可行。
隻要曹方伯肯收留我們,讓我們在這些土地上耕種,我們就也成為奉公守法的良民,保證按時繳納稅賦。
還請曹方伯開恩!”
那徐和說著,跪地磕了個頭。
身後王曦、羅用等人齊聲道“請曹方伯開恩!”
說著也一起磕頭。
其實,但凡有點遠見的黃巾軍領袖心裏都清楚,這樣一路搶下去根本沒有前途,說不定哪天便被官軍剿滅,家卷將盡數被砍頭。
所以此時曹昂的屯田令算是給他們指了一條明路。
他們這些人也很願意回歸農人的身份。
至少那樣能得長久。
曹操麵無表情道“你們已經反過一次官府,我若收留你們,安知日後不會再反?”
徐和挺直身軀道“在下鬥膽,想讓小兒在公子麵前充任侍從,聽候差遣。”
這就相當於獻人質,以表示臣服。
“好,”曹操這才露出笑意,上前親自攙扶起徐和道“這屯田之事,我答應了。”
王曦、羅用等首領見狀,也紛紛答應讓兒子跟隨曹昂。
他們這些農人之子,得以跟隨曹氏大公子,將來或許能博一個好的前程。
眾人起身之後,曹操問道“如今你等麾下到底有多少兵馬?”
徐和躬身道“我等五人,麾下青壯有二十萬餘,若加上家卷,不下六十萬人口。
而且我等前來是做個表率,據我所知,那剩餘之人都準備接受公子屯田令。”
話音未落,隻見又有侍從匆匆跑來道“稟主公,營外李靖率軍前來愵戰。”
曹操聞言一愣,看向徐和等人。
徐和連忙道“那李靖自持足智多謀,向來特立獨行,秉承太平道義,以為能推翻大漢朝廷,新建平等黃天。
不過請方伯放心,讓我等前去勸降。”
“其若不降呢?”曹操眼神不善的問。
“那就滅了他!”
徐和眼神中閃過一線殺機,決然道“總之不能因他一人野心,害我百萬人性命。
誰阻擋我們屯田耕種,便是我們生死大敵。
我們麾下有青壯二十萬,難道還能怕他李靖不成?”
“好,有勞,”曹操擺了擺手,讓曹仁帶徐和等人出營。
此時曹仁才明白,怪不得兄長方才喜笑顏開,敢情這子脩侄兒又做出一件好大事,竟然勸降了幾十萬的黃巾軍。
如此一來,這兗州之亂,竟是被侄兒一道屯田令給神奇的平定了。
……
營寨外麵的李靖率領數萬大軍鋪天蓋地而來。
雖然三天前,李靖又一次擊敗了曹軍,可是他心裏卻高興不起來。
隻因軍中最近在流傳著一個說法,那位曹刺史的公子在宣揚屯田令,可以把土地分給百姓們耕種。
這對李靖來說是滅頂之災。
他秉承“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教義,要推翻大漢王朝,建立一個新王朝。
可他手底下那些青壯農夫怕不是這麽想。
為今之計,他隻有集中精力把曹軍給滅了,如此也就不會有什麽屯田令了。
所以李靖才選擇不顧一切的主動出擊。
正當他在曹軍營寨前麵耀武揚威的時候,隻見寨門打開,從裏麵騎馬出來了五個人。
本站最新域名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