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各位中秋愉快
字數:4551 加入書籤
李靖感到納悶兒,曹軍不撤也不戰,孤身出來這幾個人算是什麽意思?
要講和麽?
待對方走近,他才看清楚,眯縫雙眼冷聲道“徐渠帥,羅渠帥,怎麽是你們?
為何從曹軍營寨出來?”
“李渠帥,收手吧,”徐和平靜的道“曹方伯答應收容我等,在兗州就地屯田,我們都是農人,種田才是本分,拖家帶口去劫掠,早晚有一天會被族滅。”
“我呸!”李靖怒斥道“沒有骨氣,是非不分的東西,你一日反抗朝廷,終生都是反賊,那曹操隻不過是被我擊敗,向你使出的緩兵之計而已。
若我等放下武器,必然會被他全部處死,到時悔之已晚,哭都找不到墳頭。”
“想必你是沒有看過那屯田令吧,”徐和平心靜氣的道“我等種出糧食,有三到四成要交給官府,此乃兩利之事,我不信曹方伯能看不上糧食。”
徐和見李靖頑固不化,轉而對李靖身後的軍兵道“諸位鄉親,你等或許有人認識我們,有人聽說過我們的名字,我叫徐和,我身後乃是王曦、羅用……”
這幾個都是在黃巾軍中如雷貫耳的名字,徐和報出名號,隻聽李靖身後軍兵之中,倒抽冷氣之聲此起彼伏。
徐和繼續道“我等麾下總共有二十餘萬青壯,如今決定響應官府之令,留下來耕種屯田。
人各有誌,你們想要屯田的,也可以留下來。
想要繼續追隨李渠帥燒殺搶掠的,也隨意。
隻不過,你們得換個地方,要不然就是與我等為敵。
何去何從,你們自己考量吧。”
徐和一番話說完,靜靜的看著李靖身後那數萬青壯。
李靖急道“不要聽他妖言惑眾,這是蠱惑人心的話,給我殺!”
立即有幾十個青壯衝了出來,可是隨即看著身邊大部分人都沒有動,他們也都停下了腳步。
徐和的話太有誘惑力了。
他們攜家帶口,經過這一年多的顛沛流離,朝不保夕,誰不懷念過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的生活?
那時固然要遭受官府壓迫,富戶欺壓,可至少人的生命還算是有保障的。
可是現在,卻隨時隨地都要準備殞命沙場。
所以對他們而言,找個地方安頓下來,安安穩穩的過日子,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眾青壯麵麵相覷,突然有人道
“我留下來耕種!”
“我也留下來!”
“我們不想打仗,我隻想憑這雙手和這膀子力氣養家,我留下來。”
他們紛紛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抱頭蹲在地下,表示臣服。
轉眼之間,還站著的僅剩下千八百人。
這些都是奸懶饞滑,不肯下力幹活,想著能亂中取事的。
徐和盯著李靖,嘴角微翹著伸手道“李渠帥,請便吧!”
李靖見大勢已去,臉色蒼白的咬了咬牙。
隨即調轉馬頭,帶領還願意跟隨他的千八百人,投奔豫州黃巾軍首領劉辟去了。
曹操在營寨之中看了大喜過望,安撫了徐和羅用等人一番。
然後幾位黃巾渠帥前去遊說其他黃巾軍各部。
於是整個兗州黃巾軍各部皆降,男女老少加起來,總計約有一百三十萬人。
值得一說的是,於毒率領的黑山軍倒是沒降,又轉至河北,投奔張燕去了。
經過數月的鏖戰,黃巾之亂總算平定了。
而曹操這個兗州刺史自然也就坐穩了。
他審時度勢,將治所設在濟陰郡的鄄城縣,並派人趕緊通知荀或前來見麵。
曹操率領人馬首先進入了鄄城。
這鄄城在前漢時還屬於東郡,後漢時便劃歸濟陰郡。
因為靠近東郡的關係,所以黃巾軍也沒敢到此地來劫掠,整個縣城保護的較為完整。
曹操進入鄄城後,征辟縣衙做了刺史府。
同時曹操開始論功行賞。
若說平定黃巾之亂中的功勞,誰又能比得上曹昂?
隻不過曹昂是他的兒子,封賞自然要放到最後,而且對曹昂的封賞不能完全看功勞。
畢竟無論封的再高再低,曹昂都是所有基業繼承者,沒有多大意義。
曹操封曹昂為典農校尉。
此前曹昂的正式官職是陽裏亭長,都尉。
如今被封為校尉算是升了一格,不過卻是典農校尉,算是屯田官,能掌握的隻有屯田軍。
而曹操卻把太史慈封為騎都尉,以表彰他兩次斬殺敵將的功勞。
趙雲沒有立下功勞,也沒有封賞,曹昂覺得很遺憾。
但是趙雲卻不在乎,他也不是貪圖高官厚祿才留下來的。
很快荀或便從東武陽風塵仆仆的趕了過來……
在刺史府的廨舍裏,荀或見到了曹操,欣喜的施禮道“恭喜主公,如今平定蛾賊之亂,不止聲威大震,且得到人口百萬,可謂名利雙收,一舉兩得。”
曹操笑著道“此多虧了文若那屯田令之功。
要不然曹某或許早已兵敗而退回東郡,也沒有今日這大好局麵。”
“這屯田令乃大公子提出,或可不敢貪功,”荀或微笑道。
“此等治世良策,真是我兒提出?”
曹操大感興趣的看了旁邊的曹昂一眼,“你是如何想到要將荒蕪土地改為民屯的?”
曹昂信口道“此前既然有軍屯,但都在邊境之地施行。
而如今驟然空出這麽多無主荒地,又有這麽多流離失所之民眾,故而我就想,可不可以用軍屯之法施之於民。”
荀或接著補充道“公子提出此等驚人設想,在下頓覺妙極,便在東郡小範圍推行,沒想到竟然大獲成功,不止安頓下無數流民,而且順便收獲民心。
所以公子又將這屯田之策推行於整個兗州,以此招降百萬黃巾軍,也就不足為奇了。”
曹操聞言不由讚賞的看了一下兒子,心中暗歎真乃麒麟兒也,從當初進入東郡,到現在控製了整個兗州,兒子已經不知道有多少次力挽狂瀾了。
不過曹操跟所有的嚴父一樣,兒子立下功勞,就算心裏再美,在外人麵前是不能誇讚的。
曹操咳嗽兩聲道“現在要辛苦文若了,這歸降的百萬百姓該如何安置,全由文若安排。”
荀或臉色發苦道“這麽多事,在下一時可忙不過來,主公應多征辟幾位賢能之士前來才是。”
“文若以為該征辟誰?”曹操問道。
本站最新域名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