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拜師
字數:5233 加入書籤
清晨,山脈雄渾崎嶇,連綿而宏偉,氣勢磅礴,宛如天地之脊梁,橫立在那裏。
隔著很遠,就感受到一種壓迫感。
巫明驚異,從肉眼上看,這嶗山真不比藍星的昆侖山脈差,看來大漢麵積擴大,連山峰也比藍星的高大雄偉幾倍。
一路走來,兩人都漫無目的,他們不知道何處才是真正的嶗山派駐地,隨著深入,巫明好幾次都想返回了,要是迷失在山林深處,真的太糟糕了,幾乎必死無疑。
好在有經驗的王衡勸說幾句,巫明才冷靜結伴走下去。
“嶗山也真是的,故弄玄虛,指明道路不好嗎?”巫明不解道,他竭力記憶走來的路,免得失陷。
“哈哈,嶗山是周邊幾個大郡的資源地,無數百姓靠此養活,古來多少求仙者希冀尋找,又無功而返,真按你說的做,嶗山道長們豈不是被煩死。”王衡哈哈大笑。
繼續走了不知多久,當巫明習慣性的回憶來時的路,卻驟然發覺模糊了,他一下驚醒,焦急的準備對王衡說。
忽然眼前一片迷霧擴散,一位道人端坐高處的雲霧之上,仿佛騰雲駕霧而來,周圍景色也瞬息轉變,草木旺盛,靈炁充沛,仙氣盎然。
“拜見道長。”x2
兩人對視一眼,連忙作揖行禮道。
那位道長徐徐起身,打過一個稽首,算是回了禮儀道“不必多禮,貧道姓戚,可稱呼我為戚道長。”
巫明等人哪敢托大,連連稱呼戚師。
道人目露讚許看著巫明道“你的道性充盈,是天生的修道種子,大陣費了一番功夫才遮掩你的直覺。”
“道性?”巫明下意識疑惑呢喃。
“天地萬物皆有道性,文氣、武道意誌、乃至常人的呼吸之氣都算道性的變種。”戚道長輕笑說道。
巫明恍然,原來道性就是靈性,不同世界的不同稱呼罷了,他入道了靈性自然不可能低。
“你們兩個從今往後就在我門下,跟我來吧。”道人說道,架著雲霧飄然登山。
兩人連忙跟上,意外發現此座山峰並不小,少說一千米以上,一路上有各種精舍、房屋、洞府,加上各種仆人約莫上百人口。
不時路遇一些身穿道袍的都向戚道長問好,口稱‘老師’,其中除了年輕人,也不乏中年者。
“這麽多修道學徒,連中年人都有,修道都那麽卷了嗎?”巫明嘀咕道。
前麵飄渺的道人似乎聽見了,頭也不回淡淡說道“這些道徒都是過往十年積累下來的,有十幾人左右,不少弟子都從加冠熬到而立之年,亦是不曾得道,可見大道之艱難。”
巫明聽出了戚道長話語中的隱隱告誡之意,正色拱手道“弟子受教了,必以堅忍不拔之誌攀登道途。”
一旁見麵開始就沒啥存在感的王衡也喏喏說道“伯平也一樣。”
聞言,乘風而行在前麵的戚道長搖了搖頭,他轉過身對巫明認真說道“我不是這個意思,你的天賦很好,天生巫血顯化,修道猶如平步青雲,勢不可擋。”
“我說的是他。”戚道長轉頭對一旁的王衡毫不客氣說道“你的天賦太差了,修道平白蹉跎歲月,不如歸去。說不定還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啊!”巫明呆了呆。
王衡則神情無辜,莫名覺得自己受到侮辱。
“在你們升起拜入嶗山的念頭時,我派靈寶【太乙鎮劫珠】便得悉你等全部信息,不論從天賦、能力、還是氣運來看,你都遠不如巫明啊。”戚道長淡淡說道。
“我……”王衡張了張嘴,咬牙道“我想試一下。”
戚道長司空見慣道“行吧,你們既然渡過了考驗,不論如何我都會收下你們,傳授道法的。”
“謝過老師。”兩人彎腰作揖,恭敬道。
“不必謝我,各取所需罷了。”戚道長輕描淡寫道。
聞言,巫明和王衡似有所悟,連忙從懷裏分別取出文曲符和太陰符,雙手奉上,尊敬說道“老師,這是我們的束脩。”
戚道長是一位白發蒼蒼的中老年人,舉手投足間仙風道骨,此刻卻有點損毀了形象,他欣喜喃喃道“都是符籙種子,沒想到老道運氣這麽好。”
接著道人先是毫不客氣的揮手,將太陰符收入袖裏,王衡悵然若失,有這枚太陰符在,他能發揮先天武師的威力,現在卻失去了依仗。
然後戚道長目光看向巫明笑道“按照大漢之製,修道大派不得以任何形式拒絕容納大儒弟子、貴族勳爵,就算你不繳納文曲符,我嶗山一樣會傳授道法的,你可想清楚了?”
巫明愣了,一直以來他的官方身份帶來了許多便利,沒想到修道了也有優待,一旁王衡更是被這區別對待得臉都綠了。
當然他也明白,這相當於大漢借助民間道派培養自己的人才,一旦這樣選擇,也就決定靠近官方,極可能無法接觸核心道法。
見巫明在猶豫,戚道長笑了笑補充道“而且據我所知,你的老師陳平,此次回朝廷,已經拜為九卿之一,七千石巨頭,嶗山不看僧麵也看佛麵啊,不會虧待你的。”
一人得道,雞犬飛升,巫明忽然想到這句話,但他反而更堅定留在嶗山了。
區區身外之物,怎能抵過大道,巫明果決獻上文曲符道“敢問道長可否傳授大道。”
戚道長欣賞看著少年,大笑道“不錯不錯,有舍才有得,道心堅定。”
巫明低頭,都進嶗山派了,再掉頭難免有首鼠兩端之嫌,搖擺猶豫隻會錯失機緣,既然早已決定了就一條路走到死。
隨後,戚道長喚來一位麵相老實忠厚的中年道徒,指著兩人道“郭肅,給他們安排食宿和庶務。”
說罷他就架起雲霧,大袖飄飄的飛走了。
巫明和王衡見狀,麵麵相覷,怎麽還沒教導他們就拋下不管了呢?
原地身穿一襲錦服道袍的中年人笑著對兩人說道“兩位師弟不要見怪,許些凡俗瑣碎不需要麻煩戚師,請跟我來。”
巫明等人無奈,與中年道徒相互作揖寒暄後跟上,一路上郭肅熟稔的介紹道
“嶗山每一位達到陰神境的道長才稱得上屬於嶗山派的授籙道士,在外可代表嶗山行走,在內入了道統,能獨自占據一座山峰,收徒授道,算正式編製,通俗講就是‘內門弟子’,除此之外一切皆道童。”
巫明明白了,自己現在隻能算‘外門弟子’,無編製無保證,和老師之間類似藍星大學導師和研究生的關係,傳授道法取決於仙長,兩者互有義務和權利。
實際上授籙道士們也很樂意收徒的,付出的不過是許些口舌,連功法、食宿都由宗門提供,而自己卻能免費獲得一個勞動力,還有珍貴的符籙種子。
走了一會兒,終於到住宿區了,一座山峰人煙稀少,修道者們生產力又強,每一處精舍幾乎等同一座座臨山別墅,備有一套被褥,兩套換洗的道袍,和一些零零碎碎的家具雜物。
“到時你們可以把寄存在山下日月閣的行囊都搬上來,至於馬匹也會有人照料的。”郭肅分別給兩人安排了精舍囑咐道。
接著他又叫來兩位仆從,一邊對巫明王衡解釋道“每一個道童都要庶務,至於安排什麽活計都是戚師決定的,你們不要覺得不公平,或者說老人針對你們。”
巫明兩人連忙點頭,表示理解。
嶗山派新晉弟子都要庶務一段時間,既是打磨心性,也是培養出‘道性’,唯有誕生道性,才能修持道法,否則沒有任何效果。
“咳咳~。”郭肅輕咳幾聲,率先點名王衡,正容說道“戚師說你性情豪放粗獷,又身強力壯,為武道高手,安排你去砍柴,打磨【筋皮骨】,期望你能早日達到武士之境。”
“啊?!”王衡不解,他平日在王家可是富家嫡子,在這裏也是高於凡人的道徒,砍柴這種下等人幹的活,不是侮辱人嗎?
“我提前說好了哦,這是戚師安排的。”郭肅帶著警惕,連忙說道,看來他也覺得頗為不妥,故醜話說在前頭,免得被遷怒。
巫明也隱隱覺得不對勁,自從進了嶗山後總覺得王衡一直被針對……
他來不及安慰友人,郭肅點到他名字了。
“巫明,戚師叫你去文淵閣,整理書籍經典,還有一些人員變動的文書登記。”
“好了,你們的安排就這樣了,至於傳授道法等戚師親自通知。”郭肅說完,就要急匆匆的轉身離去。
巫明卻連忙扯住了他的衣袖,手裏偷偷將一瓶丹藥塞入了郭肅的袖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