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修道

字數:4945   加入書籤

A+A-


                      忠厚老實的中年人麵不改色,手中卻握緊了小巧玉瓶道“嗯?巫師弟可還有事啊?”

    “哦!對了。”忽然他猛然拍了一下腦門,笑盈盈對巫明說道“我差點忘了,戚師叫我傳你一句話,說平時要仔細專研《仙道異誌》,大有裨益。”

    聞言,巫明滿心槽點,要是我不賄賂豈不是失去一個小機緣,他偷偷瞄了郭肅一眼,沒想到你濃眉大眼的也……心中卻點評了郭肅一句‘鼠目寸光’。

    “看我以後不給你穿小鞋完了?”巫明暗自腹誹,表麵滿臉笑容道“辛苦師兄帶話了,我就想替伯平兄打聽一句,那個砍柴的活計能不能換一個。”

    郭肅卻猶豫開口道“師弟啊,如果是平常我也就幫你了,但此次戚師特意囑咐,必須要王師弟去砍柴。”

    “這……”巫明無奈,隻能作罷,往好的方向猜測,或許戚道長真的因材施教,對王衡成長大有用處。

    最後中年道徒滿臉欣喜的轉身瀟灑離去,他哪怕不看,也感知到手裏丹藥的靈性含量,是價值不菲的一品靈丹。

    “又是這樣!”忽然身旁王衡一陣暗罵。

    什麽這樣?巫明聽到了,追問再三,王衡卻不言不語,煩悶的甩袖離去。

    他隱約覺得裏麵有問題。

    但巫明來不及詢問,跟著其中一位仆人,在他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處典雅庭院,一座別致的樓閣矗立,某種濃厚的韻味居然衍生一縷縷文氣道性彌漫在半空。

    “圖書館管理員,可真是個好工作,悠閑的同時又能隨意觀看道書,增長見識。”巫明吃驚,如果在此地長期工作,不到半年,凡人就可以衍生出道性,或者叫靈性,便可入道學法了。

    當然也就大漢帝國源炁活躍,普通人極易衍生靈性才能如此。

    接下來幾天,巫明兩人熟悉著各自的事物,並找時間下山一趟,處理雜物,把行囊、千裏馬‘踏焰’搬到山上來,奇怪的是王衡沒有讓一眾護衛回去,反倒叫他們暫住下來。

    “我們都早已覺醒了靈性,幹這些工作或許不用多久,短則十天半月,多則兩三個月戚師應該就會傳授道法了。”巫明一邊整理道書,一邊暗道,

    他回想起見過的十幾位同門師弟,大家雖然都處在道童階段,但靈性超過他的卻少之又少。

    某些道童單教認字就需兩三年,往後誦讀道書經典培養‘道性’又要兩三年,真是費心費力,到老了才準備修道,哪裏還能成就,世間大器晚成還是少數。

    “但我也不能懈怠……《仙道異誌》?我此前知道其隱藏有珍貴知識,卻不知值得戚道長特意提醒。”巫明收拾完文書皺眉想到,剛好也空閑下來了,他取出異誌再度細讀。

    傍晚,山裏霞光燦爛,落日長虹,工作的仆人道童也準備歸家煮飯休息。

    山峰無名,戚道長來了方有‘勤拙’之名,巫明逐漸熟悉了勤拙鋒,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有負責菜園、靈藥的道童,有煉丹的道童等等,約等於一個縮小的聚落。

    和附近幾座有道長坐鎮的山峰頻繁交流,互惠互補,甚至有道童牽頭組建了商隊,來往一座座山頭交易,一方龐大的地上道國隱見雛形。

    隻是外頭山脈雖然宏偉,但裏麵看起來更大了幾倍,巫明嚴重懷疑,是有大能以無上偉力開辟了大片空間。

    “咦~,仆從做飯送上門了。”回到精舍的巫明意外發現桌上貼著一枚太陽符保溫的豐盛飯菜。

    米是白玉靈米,菜是翠靈白菜,肉也是來自靈禽,道徒蘊養‘靈性’,需精氣神純淨,故吃食上有講究。

    巫明有‘養元丹’倒是不需要了,不過人皆有口腹之欲,能享受美食,又不增加雜質,他還是欣然品嚐。

    吃完晚飯,洗漱一番,正準備和衣而睡時,巫明才意外看到王衡歸來。

    這時天都黑了。

    他皺眉,派內的薪柴都是用一種靈木,堅硬如鐵,耐燒防水,點燃後產生的是靈火,煉丹必備,隻是砍伐起來就頗為艱難,哪怕練武的人也疲憊不堪。

    “熬一熬吧。”巫明歎息,沒太好的辦法。

    ……………

    山裏的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兩個月過去。

    這天,戚道長果然要傳授兩人道法了,王衡和巫明欣喜,當下不敢怠慢,一早起來連忙趕往山頂,道長便在那裏建立一處道觀苦修。

    陡峭的山道露水很重,茂密連綿的樹木青綠的喜人,山頂高聳險峻,一塊幾乎懸出山體的巨大岩石矗立,上麵平整光滑,盤坐著一位白發道人,和周圍環境和諧交融。

    遠處雲霞燦爛,清晨的薄霧如氤氳繚繞老道,旭日灑落,金霞渲染上鍍一層金身,巫明辛苦登頂,見到這一幕不禁愣住,那道人的背影仙風道骨,宛若真人。

    戚道長似有所察,起身轉過來,山風洗禮,雪白長發飄揚,他笑道“你們來啦?”

    “見過戚師。”兩人恭敬作揖道。

    道人隨意指著岩石地道“坐吧。”

    三人便在山頂席地而坐,往前後左右一看,皆是空曠,仿佛懸浮在半空,高度嚇人,也有一種飄逸之感。

    戚道長沉吟道“我觀察了你們一段時間,也能做到因材施教,王衡你的武道修為不俗,但缺少應變逃竄手段,我便傳授你一則道術【穿牆】。”

    說罷,他伸手一指王衡的眉心。

    巫明便看到王衡目光呆愣片刻,等回過神時他表情一陣懵懂。

    “你如我一樣,默念法決,然後不要猶豫,低頭猛進。”戚道長親自演示一遍,他打個法決,然後身影消失在原地,接著又浮現在遠處的岩石上,閃爍後再活生生從道觀一片牆壁走出。

    巫明目瞪口呆看著這一幕,羨慕無比,這可比類法術強多了,他本想偷學,但戚師傳授手段高妙,看不出什麽奧秘。

    王衡‘諾諾’回應一聲,低頭默念著什麽,然後咬牙硬著頭皮往地上岩石撞去。

    然後他的身影出現在岩石的另一端,因為衝的太猛了,踉蹌前傾,險些摔倒。

    “穿牆雖然厲害,但終究不是土遁術,千萬不要長時間待在牆體中,否則道性耗盡活生生埋死。”戚道長指點告誡一些細節。

    然後他長袖一揮道“好了,該教的已經教了,你回去緊記‘心誠則靈’,要潔身自好,不然會失效的。”

    王衡張了張口,似乎有些鬱悶,但不敢言說的離去了。

    山頂,戚道長目送他離開,轉身對巫明撫須含笑道“你體內巫血複蘇,道性濃厚,足夠支撐道法入門的消耗,我就教你一門觀想法吧。”

    “多謝老師授法。”巫明拜謝道,大部分道人都會把詭仙道途‘遊方術士’看成血脈覺醒,天賜神能之類的。

    因為在大漢這種人不算罕見,比如仙二代啊,父母為大能,子嗣誕生便為天生神祗,又或者妖血後裔等等。

    某種意義上也沒錯,詭仙走的路和術士差不多,隻是巫明不會把概念源頭的區別說明白,就默認這種說法。

    隨後,道人端坐石台上,取出一幅畫卷印烙在虛空,聲音高渺,宛如天人,講述著大道。

    戚師傳授的是名為一門‘造化還真觀想法’功法,一篇數百字的法決,配合一幅觀想圖才能入門,法決言簡意賅,字字珠璣,沒有道長解釋這些名詞,理解稍有偏差,莽撞修行遲早走火入魔。

    那副觀想圖亦是關鍵,朦朦朧朧的,巫明唯有凝聚道性才勉強看清是一片混沌海,中央有一朵青蓮紮根,聖潔搖曳。觀想法自然要在冥冥之地中,以道性仿照,勾勒出這副圖籙,這樣法決才會生效。

    “尋常人哪怕有法決和觀想圖,若是沒有靈性、師長講解和教導粗淺靈性運用,也難以修道啊。”巫明感歎。

    戚道長講述了大半天,才把法決講清楚,至於最難的運用靈性還有教一段時間,他不知道的是巫明早就嫻熟了。

    不就和運轉【元始熔爐】一樣嘛,以巫明煉過‘秘藥’的精操度,描繪出一幅圖錄很簡單。

    傍晚,他返回精舍就準備修煉入門,沒想到王衡卻登門拜訪了。

    “什麽?!你要離開?!”巫明大吃一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