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黃庭統神經,諸聖皆拜我

字數:11894   加入書籤

A+A-


    “孫道長,現在該怎麽算?”
    紀淵右手持著酒壺,仰頭飲了幾口佳釀。
    配合上他那襲利落的玄色武袍,鷹視狼顧的冷峻眉眼,頗顯幾分豪邁氣概。
    大堂之內,鴉雀無聲,氣氛凝重得像是一塊生鐵。
    從紀淵口中說出的北鎮撫司,有著沉甸甸的分量,如山壓在所有人的心頭。
    就連自恃是真武山內門弟子的孫肇,一時之間也有些默然。
    眾所周知,朝廷是天底下最大的一座門派。
    縱然六大真統加在一起,也未必能夠與之抗衡。
    而北鎮撫司隸屬於黑龍台,乃景朝第一等的暴力機關。
    江湖之上,素來都有“雲鷹緹騎,如見小鬼,飛魚繡春,似撞閻王”的說法。
    尋常的門派,莫說冒犯得罪,就算瞥了兩眼也要心驚膽戰。
    風滿樓內的武州綠林豪雄,個個聽上去都名氣極大,威風八麵。
    可麵對北鎮撫司的千戶大人,皆是恨不得跪下來舔靴子的軟骨頭。
    “你就是龍蛇山上的那個紀千戶?”
    孫肇麵沉如水,眉頭微皺。
    他來到快活林後,偶然聽二弟孫略提過兩句。
    有位朝堂崛起的少年新貴,正在騰龍峰上住著。
    如果能夠結交一二,攀附關係,那就再好不過了。
    沒成想,最後卻是死在對方手中。
    “真武山的高足弟子,竟然也聽過紀某的名號?”
    紀淵雲淡風輕,斜睨著道。
    “嗬嗬,原來是紀千戶當麵,我還以為哪個阿貓阿狗,
    在此狐假虎威,冒充朝廷大員,失敬了。”
    孫肇拱手說了一句,話中隱隱夾著譏諷之意。
    暗指紀淵不過是扯朝廷虎皮做大旗,仗勢欺人的下三濫。
    隨後,他又環顧四周,眸光掃過那些大氣都不敢出的綠林豪強,輕蔑道:
    “可江湖事,江湖了,這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規矩。
    雖然紀千戶身居高位,但還未得到巡狩府州之權。
    公然插手武州境內的綠林道上紛爭,是不是有些……僭越了?”
    江湖這兩個字,看似很小,實則很大。
    幾乎囊括了天底下的綠林、水路、幫派、宗門等等。
    一切的三教九流,山野龍蛇,草莽豪雄。
    皆歸於其中!
    自古以來。
    江湖與朝廷。
    多是井水不犯河水。
    就算景朝當年天下衛軍,馬踏江湖,破山伐廟。
    也隻是對於那些圈地占王,不服管教的大宗大派。
    像綠林道、遊俠兒、地頭蛇這一類。
    倘若懂得明哲保身,便很難受到波及。
    至於地位固若金湯的六大真統,更是早早選擇站隊朝廷。
    如真武山、懸空寺這等道門、佛門,首屈一指的頂尖聖地。
    還派出過諸多弟子門人,投身於行伍軍中,一齊參與圍剿蕩滅旁門左道。
    方才定鼎如今的局勢!
    通常來說。
    官府對於武林紛爭,江湖仇殺。
    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盡量不做幹涉。
    “僭越?”
    紀淵飲盡一壺佳釀,胸中那股淩厲的殺意,隨著酒氣,不住地往外噴薄。
    他隨便抽出一把交椅,大馬金刀坐在上麵,淡淡問道:
    “你這是在教本官做事?”
    孫肇那雙眸子直勾勾盯住挺拔身姿,沉聲道:
    “貧道不敢。隻是,縱使朝廷命官也要依法辦事,更不可草菅人命。
    公孫鶴他也許作惡多端,撞到紀千戶你的手裏,死有餘辜。
    可我二弟為人急公好義,天生一副熱心腸。
    快活林打開門來做生意,也從無任何枉法行為……豈能隨便讓紀千戶伱當成豬狗打殺了!
    大人官位才不過五品,莫非就想一手遮天了?
    即便六部尚書,於真武山而言,也不過浮雲蓋頂,遮不住通天高峰!”
    孫肇眼神閃爍,試圖用言辭交鋒壓過麵前這位北鎮撫司的年輕千戶。
    真武山乃是天下公認的武林聖地,每年都會受到朝廷的賞賜敕封。
    論及地位高低,未必遜色北鎮撫司。
    紀淵聞言,發出嗤笑。
    人往後一靠,下巴微抬。
    神態倨傲,輕聲道:
    “孫道長,你二弟孫略是好人、是惡徒,你說了不算。
    本官知道真武山是六大聖地之一,曾經被聖人封為‘大嶽’,
    敕建過一座‘五龍祠’,地位隆重,比起皇覺寺也不遑多讓。
    當代的掌教真人,更是躋身武道絕巔的大先天,與欽天監正齊名的世外高人。
    幾位王爺見到,都要禮敬幾分,給些麵子。
    可這些跟你又有什麽關係?
    區區內門弟子,哪怕本官就地打殺了你,
    真武山的掌教難道還會親臨天京,拿我問罪?”
    狂妄!
    孫肇眼角跳動,麵皮狂抖。
    饒是以他的養氣功夫,心頭亦是竄起大團怒火。
    此子,簡直是欺人太甚!
    一個尚未鑄體的換血三重天,竟敢瞧不起自己。
    真以為憑借功法上乘,斬殺公孫鶴,
    又仗著大丹喂養出來的強橫體魄,一拳捶死二弟孫韜,
    就能同境無敵了?!
    “豎子,你不知天高地厚!”
    孫肇怒目而視,背後那口金鐵飛劍再次顫鳴,彷如怒蛟欲要騰空。
    “真武山的百步飛劍?聽聞乃是當世第一等的殺伐大術!”
    紀淵靠進座椅,毫無半點慌張之意。
    “但孫道長,本官項上人頭在此,試問你這口劍可敢出鞘?”
    景朝境內,沒有哪個江湖中人,膽子大到於光天化日下,襲殺五品命官。
    因為,這等於是挑釁人道法度,與朝廷為敵。
    後果會很嚴重。
    要麽伏法斬首,連累親友同門;
    要麽剩下半輩子惶惶不可終日,淪為喪家之犬。
    “當眾殺我兩個手足,還想要我忍氣吞聲?豈不是把真武山的名聲踩在腳下!”
    孫肇額角青筋暴跳,洶湧氣機如漫過堤壩的湖水,幾乎溢出。
    “紀九郎,你難不成以為,人人都懼怕你那身官服?
    聖人大誥上寫明了,血親之仇,手足之痛,可簽生死狀,上絕爭擂台!
    我乃真武弟子,豈會示弱於人!”
    字字句句,恍如金鐵交擊,碰撞出鏗鏘之音。
    隱約間,那些縮在一角的綠林豪強,看到孫肇背後顯出兩條栩栩如生的巨大虛影。
    一為黑水大蟒,一為萬年靈龜。
    兩種神意交纏融合,翻滾活動,猛然形成一尊龜蛇盤結之相!
    雖然並非真實存在,隻是一種強烈的聲勢。
    但卻能夠對武道高手的心神、魂魄,造成沉重的壓迫。
    這是換血三重天,鑄體大成的表現!
    傳言先天宗師更為可怕,一旦催動氣血演練武功。
    周身的氣勢迸發,宛如仙佛法身,遍照幾十裏之地。
    足以蕩滅一切魑魅魍魎,讓它們難以靠近!
    “百步飛劍,真武法體……難怪不把風滿樓內的綠林中人放在眼裏。
    憑著這份本事,一人獨戰幾個換血高手,也有極大地勝算。”
    紀淵冷冽眸子閃了一閃,氣血武道向來重視打磨和溫養,視人體自身為神藏。
    通過各種功法挖掘潛能,突破凡胎的牢固桎梏。
    所以,同境界之內的底蘊深淺,除去大丹靈藥等外物資糧的供養。
    功法品次,也是一大關鍵。
    像孫肇鑄成的真武法體,氣力、氣血將會暴漲數十倍之多,遠超普通的三境武者。
    而且不懼邪祟,精神凝練,舉手投足之間,蘊含陰陽混洞的破滅之力。
    靈龜鎮海,不動如山,大蟒騰空,攪弄風雲。
    對於自身的增益,難以想象!
    再加上那口用心頭血溫養的金鐵飛劍,百步之內,快如疾電,有著淩厲絕倫的殺伐之氣。
    整體戰力,比起成為血神爪牙,鑄成兩心三肺之體的孟長河,還要更勝一籌!
    就在紀淵思忖的時候,孫肇背後那口金鐵飛劍,撕裂氣流帶起“嗚嗚”風聲。
    好似鬼神哭嚎,不住地鑽進眾人耳膜!
    絲絲縷縷的銀光,宛如靈動飛梭上下盤旋,散發滾滾寒流,幾乎凍徹骨髓。
    “孫道長,這算是下戰書?”
    紀淵眉鋒一挑,輕聲問道。
    “你若有那個膽子,不妨試一試我的飛劍是否鋒利?”
    孫肇心中殺機如潮起伏,他所修持的武功,乃是《黃庭統神經》中的第三篇,名為《天罡北極劍》。
    講究的是一往無前,絕不相讓,以此求得一顆滌蕩群魔的大無畏心。
    眼下,紀淵得寸進尺,拿朝廷壓人,分明是不把自己和真武山放在眼裏。
    這口氣,忍不了!
    “依本王看,生死狀,絕爭擂,太傷和氣。”
    一道渾厚聲音由遠及近,燕王白行塵不知何時踏入風滿樓,輕淡說道:
    “到時候,誰勝誰負,都容易生出嫌隙。
    不如改武鬥,為文鬥,如何?”
    孫肇頭頂盤旋的兩尺飛劍倏然一顫,吞吐不定的璀璨銀光,更是縮成一團。
    洶湧如湖水滿溢的氣機,好像撞上一座上接天穹下達幽冥的巍峨神嶽,硬生生被擠壓得逆流而回。
    那張冷漠的麵龐上神色一變,大為驚駭,連忙掐指一收,將飛劍歸於鞘內。
    低頭打了個稽首,恭恭敬敬道:
    “貧道孫肇,拜見燕王殿下!”
    白行塵略微有些意外,問道:
    “你認得本王?”
    要知道,景朝上下,能夠認全幾位藩王的京官,都談不上多。
    尤其是燕王,最早前往邊塞就藩,領軍練兵,鮮少露麵。
    “殿下曾經上山,為皇後娘娘燒過一炷龍頭香,貧道有幸遠遠瞻仰過。”
    孫肇正色以對,點頭說道。
    “好像是有這麽一回事。看你武功路數,應該是敬拜太乙救苦天尊的那一道法脈。
    既是修真悟道,濟度群迷,普為眾生,消除災障,何必又要摻和江湖俗事?”
    輕輕瞥了一眼起身的紀淵,白行塵搖頭道。
    朝廷在佛道兩門,對於皇覺寺和真武山,都有一份不小的香火情。
    孫韜、孫略兩人立下快活林,在此作威作福,欺壓盤剝良善,固然死有餘辜。
    但孫肇早早拜入真武山,好不容易學藝有成,就此夭折未免可惜。
    “殿下此言差矣,救苦救難,並非隻是發慈悲之心。
    佛門講究普渡眾生,而我道門卻是拔罪除孽。”
    孫肇搖頭,眼神堅定,擲地有聲道:
    “紀千戶自以為快活林藏汙納垢,私設公堂,打殺我的兩個手足兄弟。
    可他卻不知,武州綠林哪家不做勾欄賭檔的生意。
    被我打碎腦袋的徐兆天,不止開鏢局,還做武館。
    他門下的徒弟好勇鬥狠,橫行鄉裏。
    被我一劍斬殺的翔鶴少莊主,他偌大的家業都是依靠勾結地主,侵吞良田得來。
    綠林本無道義,更不分黑白。
    紀千戶除此小惡,治標難治本。
    在他走後,未必沒有第二座快活林。”
    白行塵眉頭微皺,轉頭問道:
    “紀九郎,你又如何看?”
    紀淵眸光冷冽,嗤笑回道:
    “孫道長這番話,好似婊子談情,戲子說義,徒惹人發笑。
    眾人皆濁,所以我亦同流?世事皆惡,所以不問黑白?
    虧得你還是真武山的高足弟子!
    紀某既沒有普度眾生之心,也難為拔罪除孽之事。
    無非是見一惡人,殺一惡人,遇一凶徒,滅一凶徒。
    如此而已!”
    把我比作婊子和戲子?
    真是找死!
    孫肇雙眼淩厲,望向言辭鋒利的紀淵。
    兩道目光好似利劍,猛地刺殺過來。
    若非燕王白行塵在場,隻怕就要見血光了。
    他強自按捺殺意,咬牙切齒道:
    “以武功境界而論,貧道與紀千戶武鬥,確實有些欺負人!
    敢問殿下,何為文鬥?”
    白行塵心裏感慨,紀淵這小子不僅才情超拔,更是牙尖嘴利。
    三言兩語就激得孫肇怒火中燒,殺機畢露了。
    倘若生死搏殺,氣勢上就已經輸了一籌。
    “刀劍無眼,廝殺起來收不住手,不如較量武功,比拚修為。”
    白行塵雙手負後,立在大堂之中。
    好似一道分割陰陽的界限,將紀淵和孫肇隔離開來。
    爭鋒相對的兩人,誰也不能逾越。
    在這位燕王殿下看來,孫肇已經修成真武法體,又有一口性命相交的金鐵飛劍。
    縱然紀淵的體魄再強橫,元磁武學再精深。
    麵對真切存在的功力層次和修為差距,很難占到便宜。
    再說了,僅憑血肉之軀,如何抵擋飛劍刺殺?
    所以,與其鬥力,不如鬥氣!
    “殿下,這恐怕還是有些欺負人。”
    孫肇一聽,冷笑著道。
    六大真統之所以被稱為聖地,其中主要的原因,在於頂尖傳承無數。
    就算紀淵出身北鎮撫司,位居五品千戶,也不可能輕易得到神功傳授。
    而自己身為內門弟子,即將拔擢真傳。
    這方麵,簡直是占了天大的優勢。
    莫非……燕王殿下站在我這邊?
    孫肇浮想聯翩,席地而坐。
    片刻後,緊守心神,傲然說道:
    “我真武山的《黃庭統神經》,修的就是一個尊貴和正統!
    蘊育身神,得開天竅,請靈入體,大成之後,三部八景二十四神,皆存於心間!”
    說罷,眼皮一閉。
    開始催動內息,運轉深厚功力。
    周身筋骨皮膜、竅穴氣脈,紛紛透發濃鬱金光。
    猶如海潮起伏不定,籠罩周圍三尺之地。
    仔細看去,孫肇的顱腦、發絲、雙目、鼻子、口舌。
    竟然都有靈性匯聚,緩緩凝聚!
    好似一尊尊神,請入體內,加持己身!
    “不愧是六大真統,以人之一身,認識眾神,凝練眾神,聚集眾神之力……這是足以衝擊神通的無上武學!”
    紀淵感受著虛空之中節節攀升的恢宏氣魄。
    那股統禦諸神、聽我號令的尊貴與正統之意,簡直是驚心動魄,讓他不由地感到欽佩與讚歎。
    這種由衷的心緒,並非是對孫肇,而是真武山的曆代先賢智者,驚才絕豔之輩。
    若無他們一代代鑽研、砥礪,豈能創出這樣至深至奧的神功武法。
    “可惜……這樣直至武道絕巔的功法,落到你這種貨色手裏。
    神靈虛意,如此淺薄,隻能做到顯化,無法真個應用,真真浪費。”
    紀淵嘴角扯動,以他今時的眼光,不難看出孫肇並未把《黃庭統神經》理解透徹。
    看似是金光如潮,聲勢驚人,實則連一尊神,都未修持完全。
    隻練成了一個好看的架子。
    內裏卻是空空如也!
    “黃庭統神,固然精妙!
    不若諸聖拜我,方能得見大道!”
    紀淵心念電閃,並未催動《不動山王經》,以佛對道。
    而是勾動皇天道圖,演化命格之相。
    瞬息之間,一尊吉神,飄然走下。
    正是萬法祖師,三山九侯先生!
    其人身披道袍,頭戴木冠,立身於法壇之上!
    更有六丁六甲,如影隨行!
    霎時間,虛空之間靈性狂湧,如大潮升騰而起。
    “這是?命中有神坐鎮!還是一尊了不得的道門大能!”
    就連立在大堂當中的燕王白行塵,麵上也浮起幾分詫異。
    “嗯?這怎麽……可能!”
    正在催動《黃庭統神經》的孫肇,猛然睜開雙眼,先是驚疑不定,爾後變成震駭。
    “我修持的‘大黃庭’……眾位身神,為何向他朝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