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踢“球”兒
字數:3734 加入書籤
殷不離在回憶往昔,感歎上峰、同僚之變化的同時,廖思行的心也不平靜。自問殷不離來通政司之前,他確然準備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且看的明白,一輩子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每日喝喝茶,看看書,按月領著俸祿,雖有些無味,至少豐衣足食。
何必為那些紛擾之事在朝堂上爭的頭破血流,一不小心招來殺身之禍強的多。
所以,殷不離剛來通政司時,他看著這樣一位年輕熱血的姑娘,暗暗笑道,誰還沒有年輕的時候,想當初,他在先帝麵前也是過關斬將,勇往直前的……可結果呢?
整個通政司受他連累,漸漸被束之高閣。
後來,他爭煩了,也厭倦了……
可就是這樣一個其貌不揚的姑娘,朝堂之上,與一群男人據理力爭,朝堂之下,四處奔走,想方設法的周全,隻是為了那所謂的宏願。
什麽宏願!隻不過是為弱者,為這天下黎民多討幾分活路罷了。
罷了,罷了,一個小姑娘都活的這樣出彩,他一個大老爺們兒何苦關起門來,望月嗟歎呢?
他漸漸有了這般想法,直到某天,朝堂之上,他餘光一瞥,恰好看見肚子微微隆起的人竭力忍下不適,仍立的筆直,端著一身浩然正氣……那一刹,他被觸動了,似有什麽東西在血液中暗暗覺醒。
也是從那一刻起,他對殷不離,萬分敬重。
廖思行唏噓一番,起身前往吏部,並忖度女子能否參加武舉一事,還得老狐狸想個法子才行,若貿然提及,一不小心就會弄巧成拙。
……
吏部。
近來江有汜忙的腳不沾地兒,地方官員波動太大,隻從中調度一項便令他焦頭爛額。按照陛下的要求,既要因地製宜的調派人才,還得顧著人才本身的意願,一旦出現差池,費時費力不說,還兩邊不落好。
因此,當廖思行把來意擺出,伏案疾書的江有汜半晌才回神兒。
得知此議乃殷不離“臨門”一腳,頓時哭笑不得。
“你是他上峰,自然要為下屬分憂,與我何幹。”
江有汜打算束之高閣。
“江兄此言差矣,此事幹係重大,需得一德高望重者提引子,滿朝之中,除了兩位國公爺,隻有江兄擲地有聲了。隻是,此議本由殷通政提起,秦國公需得避嫌,而宋國公那人你也知道,秦國公不開口,他是輕易不肯開口的。”
廖思行好脾氣的解釋一堆,江有汜擱筆,嘖嘖稱奇。
“為了讓我做那出頭鳥,悶嘴葫蘆廖思行嘴裏都抹蜜了,嘖嘖,還給我戴那麽一頂高帽兒。”
廖思行悄悄摸了一把鼻子,掩下尷尬。方才他還嫌棄下屬與他戴高帽呢,轉瞬又被別人嫌棄了。沒辦法,隻要能達到目的,被嫌棄也無礙。
剛有此念,廖思行突然心尖兒被什麽燙了一下,竟發現自己行事風格越發朝他們家左通政靠近了……
江有汜把廖思行的“窘迫”看在眼中,不忍拒絕。
倆人相交多年,談不上深交,也不是泛泛。大抵皆因都有幾分才情,互相欣賞,時間久了便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人家難得向自己開口,他總不好直接拒絕。
略略一思,江有汜勉為其難的答應,隻道“老弟也別抱太大希望,我隻能盡力而為。”
“多謝江兄!”
廖思行沒想到江有汜答應的這麽痛快,離開吏部時,身心都是清爽的。
走的人輕鬆了,江有汜卻再無心政事,把各種公文、信件一推,起身前往戶部。
湯崇儉及整個戶部同樣焦頭爛額,甚至,連日來,午膳都顧不上安心用一頓,隻在餓的時候胡亂吃幾口,繼續幹活兒。新製推行數月,各種漏洞,甚至弊端漸漸顯露。各地上書陳述以及不滿的“狀子”像雪花片兒似的飛到戶部,他們需得一一正視不說,還要撿出一些至關重要的送至陛下麵前。
所以,當江有汜提出“女子參加明年春季武舉”一事時,湯崇儉想都沒想駁道“開什麽玩笑!”
頓了頓又不滿的嚷道“老弟是覺得我還不夠忙,戶部還不夠亂?去去去……我這會子真沒功夫陪你玩笑,待我忙完這陣子,請你去醉仙樓吃席。”
江有汜“……”
他竟被湯兄當成小孩子,這可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默默摸了一把鼻子,江有汜一本正經道“老兄,我沒同你開玩笑。”
湯崇儉擱了筆,抬眼,睥睨。
江有汜忙趁機道“眼見大梁與北戎將有一場硬仗要打,屆時銀子、米糧將要像流水一樣嘩嘩往外淌……”
哎喲,不行!湯崇儉受了這樣的話,立刻伸手道“老弟,你坐下說。”
江有汜暗暗竊喜,麵上一本正經道“所以,我尋思著,朝廷方方麵麵,能省則省。哦,我可沒有打崇明館的主意,隻是在想,既然女子又不用參加武舉,也無需上陣殺敵,練那麽好的功夫有什麽用?”
“是,陛下的初衷乃強身健體,可強身健體也無需舞槍弄棒嘛,還有那些配置的千裏良駒,本該與將士們一起奔赴疆場殺敵的,現在倒好,陪著那些嬌滴滴的姑娘們跑圈兒、散步,嘖嘖,浪費的簡直讓人心疼。”
“可不是嘛。”湯崇儉立馬接道“每逢騎射課,崇明館都要領百十筐箭矢,還有每月的兵器損壞,修建馬場、校武場所耗費的銀兩。”
湯崇儉越提越心疼,皺眉道“我說好端端的你怎麽會提出那等荒唐提議,竟打的這個主意。”
“放心好了,明日早朝,我親自向陛下提,就算不能達到全部目的,崇明館訓練所需弓箭、兵械、馬匹也得減半。”
江有汜一聽成了,頓時鬆口氣。
麵上卻一副為你好的樣子,道“為了引起陛下與其他人的重視,就得按照我開頭說的做。否則,你冷不丁的提出,人家又會說你小氣,萬事隻想著省銀子。”
湯崇儉覺得此話在理,連連應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