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十五倍收益

字數:2324   加入書籤

A+A-




    “吊胃口?”

    張誌華不得不承認,這樣做雖然有些得罪影迷,卻也是一種變相的宣傳。

    不說別的,這消息隻要傳回國內,絕對會引起軒然大波。

    別的不說,至少能讓更多的人知道《海邊的琴島》這部電影。

    國內的電影市場有限,而影迷更是偏向於動作片和商業片,對於文藝片,大家敬而遠之。

    這麽說好了,如今國內知道《海邊的琴島》在戛納獲獎的人不少,可選擇到電影院看電影的,也絕不會太多。

    可林荀這麽一來,吊足了影迷的胃口,說不定就能有許多人進入電影院。

    到時候,華影隻要來一出響應影迷號召,完全可以正常上映《海邊的琴島》。

    至於說林荀,他又不是傻子,不可能又在那個時候跳出來。

    看了看林荀,張誌華覺得這事合情合理,可不知道為什麽,他總有一種感覺。

    林荀就是為了針對影迷,為了報複當初那些罵他的人。

    想到這裏,張誌華越發覺得,必須更小心一點,可千萬不能得罪這位。

    關於《海邊的琴島》的海外版權,歐洲版權已經確定交給歐羅巴影業。

    這事是林荀和皮埃爾確定下來的,隻不過呢,距離最終簽合同還差了點。

    差了版權費,無論是林荀,還是皮埃爾都想著占便宜,誰也不肯吃虧讓步。

    不過這不要緊,反正不用林荀和皮埃爾談,兩人悠閑的喝著茶,張誌華已經和歐羅巴影業的人搞定一切。

    200萬歐元,這是雙方經過再三討論,得出的結果。

    除了歐洲版權之外,張誌華這幾天忙得不可開交,畢竟還有許多片商購買。

    從最低的一萬米金,再到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海邊的琴島》賣的非常不錯。

    而在米國那邊,代表新線的史蒂夫沒有加入,反而是介紹了華納兄弟影業過來。

    250萬米金,老實說,這個價格還比不上歐洲,卻已經是最高價格。

    沒辦法,在米國,好萊塢最受歡迎的永遠是商業片,而不是純粹的藝術片。

    別說是林荀的電影,就算是大名鼎鼎的張毅謀和陳詩人,他們的電影在米國也難賣出去。

    也就是張毅謀的《英雄》,因為《臥虎藏龍》和古裝大片的原因,賣出了一個好成績。

    可是別忘了,還有李聯結的原因,他個人在米國也是擁有一定號召力的。

    說實話,好萊塢的電影,華人導演和華人演員,本來就已經拒絕了大部分觀眾。

    好萊塢有那麽多明星大腕,有那麽多大片,人家幹嘛看你外國人拍的電影?

    就好像十多年後,東南亞國內出品的電影,又有多少能夠在國內引起關注?

    的確會有那麽幾部,可是絕對不多。

    其實,咱們看待東南亞的電影,就像是好萊塢看待咱們一樣。

    反過來說,好萊塢每年有這麽多大片能進入華夏,而咱們有多少電影能賣到東南亞?

    這還有一個基礎,東南亞也算是大中華文化圈,而北米則是另一種思維和文化。

    就算能夠在東南亞上映,成績又如何?是否比得上好萊塢亮眼?

    林荀之所以說這麽多,就算為了心平氣和的對待好萊塢。

    你還真以為像小說寫的那樣,男主角虎軀一震,瞬間征服好萊塢,征服外國觀眾!

    怎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