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皇宮巫蠱

字數:4762   加入書籤

A+A-




    

    另一邊,郭禧請求覲見時,劉宏正在史渙和史阿的陪同下晨練。

    自從指派王越出宮辦事之後,劉宏就一直由史渙和史阿兩人日夜陪侍護衛。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不間斷鍛煉,又沒有像原主那樣沉溺於女色,劉宏的身體恢複的很快。

    今天特意測算了一下可以承受的運動量,他估計持續跑個小三千米不成問題。

    這讓他很是興奮,對未來也更有信心了。

    擦洗了身體,更衣之後,劉宏才來到了前殿,召見等待已久的郭禧。

    “郭卿,這大清早的急著進宮見朕,有何要事?”

    “陛下,臣奉命前往追查那巫道許元子,獲得重大隱情。由於牽扯太大,臣不敢拖延,隻能前來請示陛下。”

    郭禧說著,掏出帛書碎片和裝著“王旻遺書”的布囊,輕輕地放在了劉宏麵前的案幾之上。

    “這是?”劉宏不明所以。

    “此為追查巫道許元子時得到的未燒盡的帛書碎片……”

    郭禧先指著那些碎片,將抓捕許元子等道士的經過講了一遍。

    “你說這印章是皇後璽印?能否確定?”

    聽了郭禧的講述,劉宏也嚇了一跳,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廷尉府中有皇後璽印樣本,臣仔細核對過,斷然不會有錯。”郭禧答道。

    “皇後璽印怎會印在這上麵?難不成此帛書來源於皇後?”

    “臣不敢有此推斷,僅以皇後璽印而言,此書有極大可能與長秋宮有關。”

    郭禧很謹慎地回答之後,又指著一旁的布囊,“請陛下再看看這個,這個布囊之中裝有一份帛書,從字麵看是王旻遺書,不過其中真偽臣亦不能確定。”

    劉宏皺著眉頭拿起布囊,從中掏出帛書,攤開看起了上麵的內容。

    【吾乃永安太仆王旻,留書於此……】

    從字麵內容看,果然是王旻生前所寫的遺書。

    這遺書上說,王旻一直為宋皇後辦事,而且都是見不得光的密事。

    從皇子劉辯出生開始,宋皇後就指使王旻為其聯絡巫道許元子,在皇宮中施行巫蠱詛咒之術,施術對象主要是何貴人、皇子辯以及其他受寵的妃子。

    甚至王旻還猜測去年的天子重病可能也與宋皇後私下的巫蠱之術有關。

    由於這些密事牽連太大,一旦被暴露,必然引起難以想象的後果,王旻擔心被殺人滅口,所以私下裏提前寫下了這封遺書。

    隻要他出現意外,此書就會被查案之人搜查出來,使過河拆橋的宋皇後一係付出代價。

    ……

    看完了所有內容,劉宏也不由得感到震驚和意外。

    不過劉宏倒沒像郭禧那樣失態,他現在雖然身在局中,但卻更像是一個局外的旁觀者,有道是旁觀者清,看很多事情尤其是牽扯原主的事時,不會被情緒所迷惑。

    如果是原主,大概這會兒已經大發雷霆,直接就收押了皇後吧?

    劉宏心下竟然產生了這樣的念頭。

    而郭禧看到劉宏發呆,以為天子也被這帛書上的內容驚到了,不由擔憂地呼叫了一聲。

    “陛下!”

    劉宏回過神來,抖了抖手中的帛書,“郭卿怎麽看?”

    “這——”

    郭禧看著劉宏平靜中帶著些許嗤笑的神情,深感意外的同時竟不知該如何回答了。

    “郭卿是否核對過筆跡?確是王旻所書?”劉宏問。

    “由於此事關聯太大,為免泄露,臣親自將此書筆跡與王旻先前畫押之筆跡做了比對,臣看不出異樣。隻是臣對筆跡對比不甚精通,亦不能完全確定。”

    劉宏微微點頭,“對於此書所說之事,卿有何看法?”

    “請恕臣駑鈍,但聽陛下吩咐。”

    可能因為牽扯皇家,又是巫蠱這類最受皇家忌諱的邪術事件,郭禧終究有所顧忌。

    劉宏也不難為他,沉吟片刻,吩咐道

    “卿持節帶人入宮,專司調查此事,除太後之外,所有人等,卿皆有權問詢。”

    “臣——領命。”郭禧略略遲疑之後,還是接受了劉宏的命令。

    “行事盡量隱秘,不要過於興師動眾,尤其不要驚動太後。”劉宏補充道。

    “唯!”郭禧心懷忐忑地告辭而去。

    郭禧走後,劉宏重新拿起那張帛書,再次陷入了思索。

    他幾天前梳理前世記憶中漢末發生的大事件時,總覺得有什麽事被忽略了想不起來,現在終於知道是什麽了。

    那就是現在的皇後被下獄然後死亡之事,史書上說宋皇後是被中常侍王甫誣陷而下獄的,隻是其中細節如何並沒有詳細記載。

    難不成這背後真是王甫操縱的?

    劉宏內心升起一抹寒意,不論怎樣,這次都得找機會將王甫給除掉,這樣陰狠而膽肥的家夥,劉宏還真不敢多留了。

    要知道在整個漢代,巫術詛咒一向是皇帝最為忌諱之事,每次巫蠱事件的結果,都是死了不少人的,而且還都不是一般人。

    最著名的事件莫過於漢武帝時的巫蠱之禍,而東漢一樣發生了幾次巫蠱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東漢有兩次巫蠱事件的受害者都出自宋家,一次是漢章帝時的宋貴人(有親姐妹二人),一次就是現在的皇後宋氏,而當今宋皇後正是兩個宋貴人的堂曾孫女。

    說來這宋家或許是與大漢皇室八字不合,嫁到皇室身居高位的宋氏女都以悲劇收場,除了上述三人之外,宋皇後的姑母是勃海王劉悝的王妃,也因為勃海王謀反案被牽連而冤死於獄中。

    勃海王謀反案也是王甫一手操作的,史書上說正是由於此案,王甫一直擔心宋皇後對他懷恨在心,打擊報複,於是才先下手為強,索性也用誣陷的方式把宋皇後給除掉。

    前世時劉宏熟讀三國,對漢末一些大事也有所了解,隻是記憶不深,現在出了事,倒是想起了這些。

    不過劉宏知道是不能完全相信史書記載的,隻要是人寫的東西,就會有偏向,史書也不例外,一樣有加工。

    就眼前的事來說,如果真是王甫操控的,劉宏也不相信僅僅隻是因為私仇。

    雖然宋皇後母儀天下,但一點都不受寵,原主幾乎很少見她,劉宏更是一次都沒召見過。

    再加上宋皇後無子,皇後所在的長秋宮有如冷宮一般,這樣的皇後比普通的宮人都好不到哪去,對身為宦黨魁首的王甫根本就沒有威脅。

    王甫怎麽會因為害怕報複而冒大風險呢?

    用巫蠱的方式誣陷人固然成功率高,可風險也很大,史上幾次巫蠱之案雖然都害人成功了,可害人者也一樣受到了反噬,王甫就不怕重蹈覆轍嗎?

    所以劉宏現在更擔心的是這事背後還有其他更深的圖謀。

    永安宮失火,王旻中毒而死,現在又牽出一個皇後巫蠱事件,這顯露出的已經是環環相扣的一盤大棋。

    雖然派了郭禧去調查,但劉宏卻沒有多少信心能查出有用的東西。

    或許隻能走一步看一步,見招拆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