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命不配位

字數:7919   加入書籤

A+A-




    

    長秋宮,一如既往的冷清。

    很難想象,這本該是後宮最風光、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卻不知道從何時起,與冷宮沒什麽兩樣。

    淒清的一個庭院之中,皇後宋氏一臉沉靜地侍弄著滿園的花草。

    雖是初春,花木將將抽芽,卻也顯出了蓬勃盎然的綠意。

    “皇後娘娘,陛下駕到!”

    突然,一個隨侍宮女的聲音打破了庭院的寂靜。

    “什麽?”

    宋氏眉頭微蹙,一時沒反應過來。

    “娘娘,陛下駕臨長秋宮,娘娘速往迎駕吧!”宮女又道。

    “哦。”宋氏這才確定方才沒有聽錯,她麵上一抹驚奇之色一閃而過,很快又恢複了平淡。

    “知道了。”

    宋氏淡淡說著,放下手中的水瓢,轉身向外走去。

    “娘娘,是否需要換一身衣裳?”宮女提醒道。

    “不必了。”

    竟有一男一女兩道聲音同時答道,女聲自然是宋氏的,而男聲來自門口。

    宮女方看一眼,急忙躬身施禮道“婢子叩見陛下!”

    來人正是皇帝劉宏。

    皇後宋氏麵現複雜之色,也緩緩一禮,口呼道“見過陛下”。

    “免禮吧。”

    劉宏一邊說著,一邊打量著麵前的宋氏。

    出身世家豪門的宋氏,天然地帶著這個時代特有的溫婉知性的大家閨秀氣質。

    在劉宏看來,單就顏值而言,宋氏與何氏相比也不差多少。

    要說明顯的差異,大概是宋氏那始終冷淡無波的神情大大降低了其給人的感官評價。

    或許是出身及家教原因,宋氏行為舉止都過於中規中矩了一些,說白了就是少了些女人特有的情趣。

    雖不是第一次見,但卻是劉宏第一次近距離細細打量宋氏,腦中再次浮現出與宋氏相關的記憶。

    在來自於原主的記憶中,宋氏與原主其實也是過了一段幸福時光的,那還是宋氏剛進宮被立為皇後的頭兩年。

    當時原主剛登基不久,尚未親政,大權都掌握在竇太後手中,而宋氏也是由竇太後所選定。

    原主自身尚覺朝不保夕,更不敢違逆竇太後,對宋氏自然也不敢怠慢。

    此外當時原主初嚐肉味,水乳交融之間,與宋氏也免不了日久生情。

    隻是隨著原主閱人漸增,開始追求新奇,而宋氏不太會取悅於人,原主對宋氏漸漸有了些許厭倦。

    更兼原主將對竇太後一族及世家霸權的不滿牽連到了宋氏身上,竇氏覆滅以後,原主再無顧忌,對宋氏也不再逢場作戲。

    再到勃海王劉悝謀反案爆發,勃海王妃恰好是宋氏的親姑母,宋氏少不了在原主麵前為姑母一家求情。

    而原主呢,不論是真信勃海王謀反,還是僅僅為了借此鞏固皇權,終歸是將勃海王一家完全覆滅,因此原主與宋氏的關係直接降到了冰點,幾乎不剩半點情誼。

    當然,這些舊事並不影響現在的劉宏的感觀,隻是披著原主的馬甲,就不得不為原主背鍋。

    劉宏此時麵對宋氏還真是有點不知該如何相處,說白了他對宋氏除了些許同情之外,並無其他感情,可偏偏又不能否認曾有過夫妻之實的關係,而且現在依然是有著名分在的。

    在來見宋氏之前,他抱有澄清皇後璽印被盜用,順便緩和與皇後之間關係的目的,可現在見到了宋氏,才恍然發覺遠沒那樣簡單。

    身份、家世、血脈、權勢、情仇……

    皇帝與皇後之間,摻雜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劉宏注定沒法以普通的男女之情來麵對皇後宋氏。

    再加上原主與宋氏長久以來的隔閡。

    於是,劉宏原本細細斟酌過的話語此時竟說不出口了,看著宋氏,他能感覺到兩人之間有一堵看不見的隔閡之牆。

    “陛下!”

    宋氏禮畢起身之後,看到劉宏眼神飄忽地盯著自己一動不動,心底波動之下,卻也不得不出聲提醒。

    “噢。”

    劉宏醒神間,發現了自己的失態,隻得轉頭看向庭院中的花木,掩飾道

    “許久未來長秋宮,不曾想這裏竟如此清靜。”

    不想他的一句掩飾之語,竟引得宋氏眼眶發紅。

    劉宏不知所以,卻也無心琢磨,邊調整著思緒邊道“朕此來是有事要問皇後,還是一旁坐下說吧。”

    他自己先走到一旁,尋了個位置坐了下來,問“近日裏,宮裏鬧得沸沸揚揚,皇後可有耳聞?”

    宋氏依舊站在原處,一言不發。

    “皇後!”劉宏加重了語氣。

    “妾終日居於宮中,除給太後請安之外,並無其他交際,不知陛下所說何事。”宋氏終是答道,語氣中多少含著些哀怨。

    劉宏心底暗歎一口氣,語調平緩下來“皇後璽印平日交由何人掌管?讓其取來給我瞧瞧。”

    宋氏疑惑地看了劉宏一眼,欲言又止,隻是喚了旁邊的侍女一聲,“小蝶。”

    “婢子這就去。”

    被喚作小蝶的正是先前給宋氏報告的宮女,她答話後,轉身就取璽印去了。

    “皇後可知一個名喚許元子的道士?”劉宏又問。

    宋氏清淩淩地答道“不知。”

    劉宏微微點頭,原本想繼續說點什麽的,可看著宋氏清冷的姿態,話到嘴邊,又止住了。

    此時他已然確定,宋氏對他有著不小的怨氣,所以才會有這樣軟對抗的一種做派。

    劉宏能夠理解,卻一時不知該如何解決,本來不定的思緒竟變得更為雜亂了。

    原本還想說點緩和關係或親近的話,現在看來多少有些不合時宜。

    兩人就這樣各自懷著心思靜默著。

    好在這樣的尷尬並未持續多久,宮女小蝶就捧著璽印進來了。

    她徑直走到劉宏麵前,將裝著璽印的托盤呈給劉宏。

    劉宏親手解開包裹著璽印的封布,呈現出一個金螭虎鈕的玉印。

    劉宏將之拿起,翻轉過來,正好看到印章底部雕刻的四個反文篆字——皇後之璽。

    劉宏細細打量,並在腦中做著比對,發現與先前得到的布帛上的印章並無二致,不過細節處還需要仔細核對才行。

    “去找張布帛,蓋個印交予朕。”劉宏吩咐宮女道。

    “唯!”宮女小蝶又捧著璽印出去了。

    皇後宋氏不知道劉宏為何突然來查看璽印,其心神一直關注著劉宏的舉動,此時見宮女出去,才忙將眼光挪開。

    “除了這個小蝶之外,還有何人接觸過璽印?”

    “璽印一向交由小蝶保管,妾亦許久不曾動用過,應無其他人接觸。”宋氏遏製住心中的疑惑,緩緩答道。

    “恩。”劉宏對這個回答並不意外。

    皇後之璽更多就是個身份象征,會用到的地方並不多,不要說和天子之璽相比,在漢宮之中,可能皇太後璽印的使用次數都比皇後之璽要多。

    其實劉宏心中早有答案,不論那帛書之上的印章是不是真正的皇後之璽,都不可能是宋氏蓋上去的,連萬一的可能性都沒有。

    劉宏本來猶豫著是否借此事提點一番宋氏,現在決定還是不提了。

    一是原主與宋氏的情怨糾葛實在太過深刻,不是簡單幾句話就能消除的;

    二是劉宏忽然覺得,宋氏既然是被誣陷的,而且目前似乎並不知情,那也沒必要非得讓其牽扯進來。

    因為以目前宮中的情勢,劉宏尚無法掌控局麵,繼續冷落宋氏未嚐不是對她的一種保護。

    再者說,劉宏相信,沒有人敢繞過他而達到廢除皇後的目的,等他找到機會除掉了王甫,皇後宋氏的問題也不再是問題了。

    至於是否還有其他的什麽心思、顧慮之類,即便是劉宏本人,一時也難以計較清楚。

    於是待宮女小蝶再次進來,劉宏從其手中接過蓋著皇後之璽的布帛,揣進懷中,又看了看璽印,念頭轉過,最終親手交予到皇後宋氏手裏,道

    “朕先走了,皇後好自為之。”

    劉宏原本鄭重其事的拜訪皇後之行,就這樣沒頭沒尾地草草結束了。

    看著皇帝離去的背影,滿心疑惑、心懷幽怨的宋氏站在原地,久久無言,淚水卻於不覺間奪眶而出。

    ……

    劉宏前腳方離開長秋宮,宮中耳目眾多的諸宦後腳就已經得到消息,其中又以黃門令王甫最為緊張敏感。

    他思慮一番之後,就很快找來了養子永樂少府王萌。

    王甫問“你在太後那裏能說上話否?”

    “說話倒是可以,隻是無法單獨麵見,終是需要避嫌。”

    永樂少府為太後屬官,掌太後服禦諸物及衣服寶貨珍膳之屬,雖由外臣擔任,也時常會出入永樂宮。

    “隻要能說上話就好,有些話汝等外臣說比我等內侍反而管用。”

    “父親需要我做什麽?”

    “最近的巫蠱之事你也知道,沒想到對皇後宋氏竟然毫發無損。

    既然天子那邊行不通,我打算走太後的路子試試。

    隻是天子早在宮內下了封口令,不得將此事告於太後知曉。

    我要你做的就是擇機將此事透露給太後,隻要操作得當,太後亦能幫我實現廢除宋氏之目的。”

    王萌想了想,道“之前如此多布局都未能扳倒宋氏,必定是天子那裏有所警覺,若再繼續針對,會不會風險太大了?”

    王甫看了看王萌,歎道“你之所言,我又何嚐不知,隻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為父也是騎虎難下啊。”

    見王萌有些疑惑不解,王甫繼續解釋道

    “我當初提議要扳倒宋氏,是出於三個方麵的考慮

    一是通過此事震懾一番天子,讓天子心生顧忌,更依賴於我等;

    二是鞏固我在內侍宦官中的掌控權;

    三是為何貴人上位掃清障礙。

    可是費盡心思,沒想到卻毫無所獲。

    如今的天子著實令人捉摸不透。

    天子那裏可以作罷,卻不能給何貴人留下為父不堪大用的印象。

    作為當今唯一皇子的嫡母,何貴人還有很多機會上位,我必須搭上何貴人才能無後顧之憂,因為搭上了何貴人就相當於搭上了下一代天子。

    一旦我就此失敗,斷了何貴人的線不說,還會大損我在宦黨中的威望,中常侍裏可有好幾個巴不得踩著我王甫上位。”

    “這——”

    王萌也沒想到內中會如此複雜,他是王甫的養子,注定得與王甫休戚與共,聽到王甫這般說,一時間有些驚慌不定。

    王甫將王萌的神情看在眼裏,心下有些失望,卻也不好斥責,隻得安撫道

    “你不必擔憂,此事不必急於一時,不過我已有通盤計劃,待時機成熟,再告知你行動細節。

    至於風險,就更不用擔心了。

    你隻要裝作說漏嘴,不是表現太刻意,不引起太後懷疑就沒事。

    哪怕事情敗露,也不會對我們造成多大危害,了不得為父送上門去再讓天子打回臉,天子總不能因此而斬殺我這個黃門令吧?

    不管怎麽說,若無我等撐著場麵,天子憑什麽與那幫士黨、世家鬥!”

    在王甫的勸慰安撫之下,王萌總算穩住了心神。

    王萌走後,王甫看著巍峨的皇宮殿宇,喃喃道

    “皇後啊皇後,你別怪王某太狠,怪隻怪你命不配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