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應夢之臣
字數:6601 加入書籤
“如此直至兩千年後,漢民才稍稍緩過氣來。
可那時,我們所在這個世界已經時勢更易,大國並起。
而漢民脊梁已被壓彎,不少人血脈駁雜、奴性深重,在他國人麵前卑躬屈膝,毫無大漢氣節與自信。
漢人國家亦泯然於世,時時需仰人鼻息,忍辱負重,艱難前行。”
說到此處,劉宏想起前世親身見證到的種種,再與當今相比,哪怕大漢此時處於衰弱之勢,可漢民在外族麵前依然擁有超然自信,他就不由唏噓不已。
再看王越、呂布等人,個個臉色漲紅,拳頭緊握,顯然內心極為激動,可因為天子駕前,這才努力克製。
“經此夢境之後,朕寢食難安,實不敢相信,我漢人之命運竟能演變淪落至此等地步。
可細細思之,卻又覺得理所當然,實有無可避免之可能。
此情此境令朕恐懼。
更恐懼的是,造成如此惡果之開端竟在此時,在朕一朝,由朕而始。
或許你等並無感受,但朕已察覺到,天災、世家豪強、流民亂黨、邊境胡族,如此種種,盡在眼前。
我大漢社稷已危如累卵,華夏子民已到生死存亡之時。
列位說,朕當如何?”
不需要等應答,劉宏繼續道
“中興大漢,是朕唯一可選之路!亦是我大漢朝、華夏族唯一之希望。”
“然而,朕卻明白,中興之路何其艱難,遠不是朕一人所能實現。
那需要更多有大抱負、大意誌、大氣魄的同誌者幫扶才成。
朕日夜苦思,最後想到了那個夢境,以及在夢境中與朕同甘共苦、同心同德之文臣武將。
在夢境之中,朕於危難之際,曾冊封五虎將、五驍將、八驃騎,全起於草莽,卻俱是上將之選。
此讓朕知曉山野之中亦有能人。
由是朕遣人遍查天下,四處探訪,原本也隻是姑且試試而已,並未當真,誰知竟果然找到不少良才。
更奇妙的是,有不少竟與朕之夢境有所對應。
於是朕圈定一個名錄,遣安睿一一探訪、征召。”
見呂布、關羽、典韋三人都麵帶震驚地看著自己,劉宏點頭笑道
“沒錯,汝等即是其中之三。”
得到肯定答案,包括王越都不敢不信,實在是這事太過奇妙了,但也唯有如此才能解釋,為何天子坐困皇宮卻能知道散布各地的無名小卒。
“夢之奇異令朕也深感不可思議,或許也是汝等與朕有君臣之緣。
朕在想,既然汝等與朕夢境相符,那夢境中其餘物事包括時代之變遷是否也俱是真實?
可朕實在不願順應那種殘酷之真實。
朕寧願將之當作先祖之警醒,先祖借此夢境讓朕看到推衍未來之一角,激發朕之奮發有為之心,中興漢室,挽救我華夏一族之命運。
而找到汝等這些應夢之臣,讓朕有了無窮之信心與底氣。
汝等呢?
可願與朕一道,拚搏一次,複興漢室,再造乾坤?”
說完,劉宏用充滿希冀的眼神看向三人。
此三人如今都是熱血青年,誰沒有過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之宏願?
知遇之恩、報效之誌,再加上天子所說的宿命羈絆,哪裏容得三人遲疑。
呂布、關羽、典韋三人當即拜伏於地。
呂布當先道“呂布願效忠於陛下,為陛下衝鋒陷陣,斬將奪旗,有死而已!”
關羽接著道“關羽誓為陛下效犬馬之勞,但憑驅使,絕無二心,若違此誓,天人共戮之!”
典韋跟著道“俺也一樣!”
“善!”劉宏撫掌讚道。
他精心編造這麽一個夢境來,為了什麽?
可不是為了顯示什麽未卜先知的神異能力,而是為了徹底綁定這些人。
當劉宏所描述的事件在未來一一驗證時,這些人會產生極大的宿命感及敬畏心,激發出更高的忠誠度。
劉宏站起身,走上前去,將三人一一扶起。
“朕深知諸將之能,有諸位輔佐,朕何愁天下不定!
不過中興之路艱險,將來注定會腥風血雨、惡戰連連,你等需做好準備,從今開始勤習武藝兵法,以備大用。”
“唯!”三人抱拳道。
“朕已打算,在此上林苑中,精練一支新軍,不日即將開始,汝等需用心操練,虛心學習,盡快熟悉軍務及練兵統兵之道。”
“唯!”
“子陵。”劉宏向一旁的史阿招手。
史阿會意,從身旁的兵器架上取過來三柄帶鞘劍形兵器。
劉宏一一接過來,依次親手交給呂布、關羽、典韋三人。
“此為朕令工匠費時數月打造而出的百煉寶刀,先賜予汝等一人一柄,惟願汝等能持此刀殺敵飲血,建功立業。”
“謝陛下恩賜!”三人抱刀謝道。
“不必多禮。”劉宏擺了擺手,“你們先看看,是否喜歡?”
三人早已按耐不住好奇,紛紛拔刀而出。
營帳中頓時閃過三道寒光,激得劉宏雙眼微眯,強忍住了想要避讓的衝動。
這是幾柄形製稍顯奇異,似劍非劍,與當世刀劍均有所不同的兵器。
刀長約四尺餘,前半部呈些微弧度;刀身狹窄,寬度與劍相仿,卻單麵開刃;刀背稍厚,刀尖處約有兩寸雙麵開刃;刀柄比繯首刀要長,可供雙手並握。
這是劉宏根據前世記憶,仿唐橫刀形製設計的樣式,隻是比唐刀增加了一點點弧度。
看呂布幾人的神情,劉宏知道幾人還是很喜歡的,隻是喜歡中多了些好奇。
“可惜此刀製作難度太大,成本太高,而且成品率太低,目前為止,工匠煉製近千柄,卻僅僅隻成功七柄。”
劉宏介紹道。
呂布幾人更為驚異,也意識到了此刀的價值,雖然還未試過,但僅從刀刃處呈現的藍紫色暗花就能想象出其鋒利程度。
於是一個個臉上洋溢出濃濃的喜愛之色。
“至於這刀是否合用,你們私下再試,朕想絕對不會令你們失望。”
“除此佩刀外,朕還打算令工匠為你們煉製長兵。
不知你們是否有心儀之兵器?”
關羽和典韋雙雙搖頭,呂布卻道“布已有一杆方天畫戟。”
劉宏了然,“朕記得在夢境之中,奉先的確手持方天畫戟,而雲長持青龍偃月刀,典韋持陰陽雙戟。
如果汝二人沒意見的話,朕即令工匠為雲長和典韋分別煉製青龍偃月刀和陰陽雙戟,如何?”
關羽和典韋在驚詫中答道“全憑陛下之意。”
“嗯,時間可能會久一點。”劉宏道,“至於奉先,朕知汝善射,就再贈汝一張寶弓吧,尚方武庫中應該會有合適的,朕會令人挑選後送來。”
“謝陛下厚恩!”
兵器向來是將士的第二生命,幾人自然感激涕零,不在話下。
“今日就到此吧,你們先各自回去收拾、休息,明日隨朕出獵。”
“唯!臣告退!”
三人抱拳施禮,抱著寶刀向外走去。
“對了,似乎典韋還無字吧?朕為汝取字如何?”劉宏忽地想起一事,叫住典韋。
典韋虎軀一震,迅速轉身,推金山倒玉柱般拜倒在地“典韋叩謝陛下,還請陛下賜字。”
“嗯,汝名為韋,韋者,違也,朕以為人無信則不立,人生於世,當不違信義;再者汝雄武過人,二者合一,不若取字為‘雄信’如何?”劉宏道。
“雄信,雄信。”典韋口中念了兩遍,然後以頭叩地,拜道“典韋典雄信叩謝陛下賜字。”
“雄信請起吧。”劉宏微笑道,又對站在門口觀瞧的呂布、關羽揮了揮手,二人上前拉起典韋,再一起躬身告退。
三人出帳之後,劉宏轉身時,卻瞧見王越、史阿二人眼含羨慕地望著營帳門口。
劉宏心中一動,猜到了二人心思,於是以調侃的口吻笑道“安睿、子陵,汝二人是羨慕朕為典韋取了個好字麽?”
二人回過神來,忙順勢答道“陛下明見。”
劉宏當然知道他們羨慕的是他對呂布、關羽及典韋三人的信重,此時也不點破,隻是調侃道
“朕倒願也給汝二人取字,可誰讓汝等已經有了呢。”
又正色道“典韋出身低微,遠比不上汝二人。
這就像人之才能一般,受先天及出身所限,各有擅場。
朕需要做的就是讓所有文武群臣各安其位,各盡所能。
如此咱們才能君臣同心,一起為實現大漢中興之大業而努力奮鬥。”
王越明白了劉宏的意思,躬身道“越為陛下之劍,定當替陛下披荊斬棘,生死相隨。”
說話時,他緊緊握著掛在腰間的佩劍,這把劍名為“中興”,也是一柄寶劍,是天子前幾日賜予他的。
王越曾聽說天子登基後,一共鑄造了四把天子之劍,都取名為“中興”。
可見中興劍對天子有著非凡之意義,能賜予他一把,亦是對他的無比信任與器重,他實在沒必要去羨慕呂布等人。
“阿亦是如此。”史阿也跟著自己的老師躬身道。
“哈哈,不用如此嚴肅。”劉宏握了握王越的手。
“朕可不想再聽到生死之類的言語,朕最想要的是將來大漢中興之日,你我依然能君臣相得、安然如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