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再度賜劍
字數:9804 加入書籤
上林苑,是大漢朝最負盛名的皇家園林,建成於漢初,由漢武帝擴建成型。
上林苑的盛名不僅僅在於其規模宏大,更因為自上林苑中孕育出了威震天下的衛大將軍及大漢羽林軍。
不過西漢時期的上林苑經曆兩漢之交的戰亂後,幾乎損毀殆盡了。
光武帝建立東漢之後,定都於雒陽,有感於上林苑之名,遂在雒陽城郊仿前朝故事,重建了上林苑。
雒陽上林苑與西漢位於長安的上林苑相比,規模、建築都遠遠不如,不過也有百裏方圓,算是目前麵積最大的皇家園林了。
劉宏到了上林苑之後,每日裏不問政事,隻是帶著數十人四處遊獵。
前日裏,劉宏運氣倒是不錯,遇到一隻麋鹿。
隻是他的馬術、射術實在有點慘不忍睹,在麾下將士們刻意相讓之下,竟然連射數箭都完美落空。
最終還是那可憐的麋鹿被驅趕到十步之內,他才一箭中的。
這是劉宏幾日裏獲得的唯一獵物,自此之後,他就再也不出手了,而是興致勃勃地當起了裁判兼戰術指揮官。
沒有了劉宏這個二把刀拖後腿,將士們徹底放開之後,戰果越發斐然。
劉宏也很享受在狩獵場上指點江山的快感,他覺得這比親手捕殺獵物過癮多了。
當然,最令他高興的是,他成功地拉近了與這幫親信的關係和距離,尤其是最看重的呂布、關羽、典韋幾人。
如果說之前他們僅僅將劉宏當作天子來對待的話,那現在已經把他看成了真正的主君。
劉宏暗想,這招源自於漢武帝的路數果然好用。
此外,劉宏還有一點收獲,那就是通過幾天的遊獵活動,他對收納前世記憶中的人才有了更大的底氣,因為這些記憶中的名將的能力已得到充分的印證。
呂布武藝絕倫、射術精湛;關羽謀定後動、威武不凡;典韋力氣無窮、勇猛無匹。
也因為此,劉宏時常感到遺憾,如果黃忠也在的話,那該有多圓滿!
又過了幾日,上林苑越發熱鬧起來。
這一日,劉宏收到消息,段熲帶著最後一批邊地移民來到了上林苑。
段熲當初被劉宏派去北方邊郡,明著撫恤將士遺屬,暗裏招募兵員,如今已圓滿完成歸來。
劉宏當即宣段熲來見。
“臣熲拜見陛下,躬問陛下安。”段熲當先施禮道。
“段卿辛苦了,免禮平身。”
劉宏看了看段熲,發現他雖然麵顯疲憊,但精神頭很好,再看不到半點第一次見時的頹廢之色。
“謝陛下!”
段熲答謝後接著道,“蒙陛下信任,對臣委以重任,臣現已完成任務,特來交令。”
這時史阿端著一個托盤走過來,放在劉宏身前的案幾之上,托盤裏麵放著一枚印信和一大卷帛書。
劉宏拿起印信看了一眼,正是先前授予段熲的昭撫中郎將的印信,這個名號中郎將是臨時性的,方便段熲便宜行事,現在完事了,自然是要收回的。
對於這個,段熲還是挺知情識趣的。
另外的帛書,劉宏沒有打開看,料定是招募兵員名單。
“卿先坐下,與朕講講事情詳情吧。”劉宏示意段熲落座答話。
“謝陛下賜坐。”段熲在一旁的位置上坐了下來。
“回稟陛下,在各郡縣的幫助之下,臣已將所有撫恤發放到位。
另所有願意移居上林苑的烈士遺屬皆已帶到,共計八千餘戶,兩萬餘口,詳細名冊臣已轉交給上林苑令。”
“兵員呢?”劉宏最關心這個問題。
段熲立即答道“臣已招募兵員三千,其中在遼西郡兵中選拔五百人,烈士遺屬兩千餘人,其餘皆為邊地遺孤。
所有兵員年齡均在十八至二十五歲之間,詳細名單已記錄於帛書之中。
為了隱秘,路途中除了令五百遼西郡兵護衛之外,其餘兵員皆混雜於移民之中,待需要時可再依名單抽出編列。”
劉宏點點頭,滿意微笑道“卿不愧為老謀之臣,果然考慮周全,甚合朕意。”
“臣盡職而已,不敢當陛下誇讚。”
“卿不必過謙,能如此快速、圓滿完成此次任務者,朝中除卿以外,屈指可數。”
頓了一頓,劉宏又道“後續安置移民於上林苑之事,就不勞煩段卿了,卿隻需與上林苑令做好交接即可。”
“唯!”
段熲對此早有預料,應諾一聲,轉而說道“臣已將賈詡、段煨、程普三人帶到,現正在帳外待命。陛下是否需要召見他們?”
“噢?也好,那就傳他們進來吧,朕也正好有事交待一番。”劉宏道。
很快,就有三人走進帳來。
當先一人為一中年文士,身著儒袍,麵目清雅,一縷短須,眼神淡然而內斂,這就是賈詡賈文和吧?
劉宏有點不敢確定,實在是這人的形象和他腦補的賈詡形象差別有點大,他怎麽也沒法把這個臉龐看起來有點富態的儒士和傳說中的毒士聯係起來。
哪怕賈詡像大多數涼州人一樣,長得高大彪悍也比這個要更合情理,這不愧是涼州的異類。
在劉宏還在打量賈詡的時候,賈詡當先拜道“小民賈詡拜見陛下,恭請陛下萬歲聖安!”
緊接著,另外兩個身形高大的青壯也跟著參拜“草民段煨(程普)拜見陛下。”
“免禮平身。”
劉宏將目光轉移到段煨、程普二人身上,腦中回憶起此二人的曆史概況。
段煨出身涼州,由此在董卓麾下效力,他是董卓部將中少有的沒有惡名的將領之一;其曾在獻帝劉協東遷時立下護駕之功,並討滅李傕,也因此封侯,得以壽終正寢。
段煨能力先不說,就這份心性,還是很被劉宏看重的。
另一將程普跟隨孫堅出道,曆經三朝,為東吳基業立下汗馬功勞,號稱十二虎臣之首,可謂是東吳的中流砥柱之一,各項能力雖然不拔尖,但也算得上名將之流。
段煨今年三十歲左右,程普二十七八,都正值盛年,他們算是如今這個年齡層次難得的將才,能力比如今朝中的大多數兩千石將校都要強。
最關鍵的是,他們與呂布等人一樣,都非名門望族出身,最容易發展成鐵杆心腹的類型。
就這一點來說,比賈詡都強。
賈詡雖然並非出自名門,卻也算是地方望族。
他祖上曾經闊過,據說其祖上是西漢長沙王太傅賈誼,在漢文帝麵前掛過號的大才,也就是那個“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賈生。
或許賈詡明哲保身的根源就在其祖先賈誼那裏吧。
胡思亂想了一陣,劉宏對三人說道
“聽段將軍說,汝三人才幹、品性俱佳,可堪大用。朕打算先交予汝等一項任務,若做得好,朕再行提拔。汝等以為如何?”
“全憑陛下旨意。”賈詡很有眼色,迅速答道。
“唯。”段煨、程普也跟著答道。
劉宏滿意地頷首道“汝等跟隨段將軍一段時間了,也參與過移民之事。朕意以賈詡領上林苑丞,段煨領上林苑尉,程普為副尉,專司移民在上林苑中的安置事宜。汝等可願意?”
“謝陛下恩典!”雖然都隻三百石的小官,但三人也不敢有異議。
劉宏又對賈詡道
“文和,你的任務是幫所有移民在上林苑中安家立戶,然後安排其建房屯田。
務必使所有人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
房屋分配之後歸其私人所有,田地可無限期租賃,前三年免除所有賦稅,三年之後,施行什一之稅,僅此一項,無其餘任何賦稅。
至於如何安置戶口,何處建房,何處屯田,如何分配,皆由你而定。”
“詡領命!”賈詡肅然道。
看得出,賈詡還是感到了不小的壓力。
安置移民看似簡單,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八千多戶,兩萬多人,要使每個人都滿意,難度非小,最關鍵的還要令天子滿意。
這批百姓在天子心中的分量,賈詡多少還是知道的,尤其還有兩千多兵員出自其中,一旦處理不當,後果難料。
賈詡知道這算是天子給他的考驗,如果連這件事都做不好,可想而知後麵就很難有被重用的可能了。
“文和可有疑慮?”劉宏貼心地問了一句。
賈詡沉吟片刻,道“敢問陛下,上林苑中有多少文吏?”
賈詡其實想問的是能分配給他多少文吏,涉及到幾萬人的安置,絕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事。
“你先請上林苑令調配一個熟悉上林苑的文吏於你,其餘所需人手,皆可從移民中挑選,具體需要多少你自己決定。”
劉宏顯然早已想過這個問題,如果賈詡不問大概也不會主動說。
賈詡隻得應諾,或許他把這也當成了天子的考驗。
賈詡的事情交代完後,劉宏又看向段煨和程普,道
“忠明、德謀,你二人主要配合文和,負責移民安全,並維持治安。所需人手亦在移民之中招募,你二人可各領二百人。”
“唯!”段煨與程普雙雙答道。
“如此,你三人先去上林苑令處報到吧。”
賈詡、段煨及程普告辭離去之後,劉宏這才交待段熲“此三人雖有才幹,但畢竟初主政事,經驗欠缺,還請段將軍時常關注一二。”
段熲自然應諾不提。
話說這次段熲辦的事令劉宏非常滿意,他心中也思量著如何安排段熲。
片刻後,劉宏道“段將軍,你忙碌數月,想必早已疲憊不堪,朕準你回家修養一月,屆時朕另有任用。”
段熲急忙答道
“陛下,臣不累。臣戎馬半生,近些年卻蹉跎度日,有如行屍走肉。
現在想來實在愧對陛下,愧對朝廷。
臣現在就想趁著還有一股子氣力,盡心竭力為陛下效勞,肝腦塗地,有死而已。”
“哈哈,將軍言重了。”劉宏笑道。
見段熲神情激動,情真意切,劉宏隻得又道“既然將軍願意不辭辛勞,那麽朕也不和你講客氣了。”
段熲拱手道“但憑陛下吩咐。”
劉宏不急不緩道“朕要先問問將軍,可否召集到一些精於訓練的舊部?”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敏感。
沒想段熲卻是徑直答道“臣府上倒是養了十餘個老卒,隻是大多身懷殘疾,都是昔日在戰場上受傷退下來的,年齡也大了,不知是否還可堪一用。”
從段熲這番毫不猶豫的話裏,劉宏聽出了他滿心的忠誠。
劉宏心裏高興,微笑道“有殘疾不要緊,為朝廷作戰而殘疾更是難得。隻要是能夠走動,不影響做教官執行訓練任務皆可用之。”
“臣先代那些老卒感謝陛下。”段熲躬身施禮。
“將軍如此,倒是令朕深感慚愧。看來以後還得加大傷亡將士的撫恤才行。”劉宏歎道。
“若還有其他能聯絡上的退伍老卒,隻要合用,將軍亦可一並招來,這也算是朕給他們的一點補償吧。”
“敢問陛下是要用他們來訓練新軍嗎?”
段熲有些疑惑,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當初天子說過,新軍是不用他來訓練的。
果然,隻見劉宏搖了搖頭。
“非是新軍。朕是想任命將軍為典軍中郎將兼射聲校尉,帶些舊部去整訓北軍五校。”
“啊?”段熲驚訝出聲。
“還記得當初朕和你講過,為何要編練新軍嗎?
原本朕是打算以新軍來替換現在的北軍五校的。
不過後來朕想了想,北軍五校也並非完全不能用。
若因小部分兵將有問題而將北軍五校全部廢棄甚是可惜,不如借整訓之機做一番精選。”
段熲若有所思。
劉宏繼續道
“朕需要將軍做的有兩點。
其一,通過整訓優勝劣汰,將心思不純、身體條件又達不到標準的兵油子,統統從軍中剔出去;
其二,在整訓期間,將軍要留心排查,挑選出其中忠誠可靠者,整理一份名錄備用。
凡心懷叵測,或者與宦黨、世家乃至朝中重臣有勾連的將士,均不可入名錄。”
給了段熲一點揣摩時間後,劉宏又強調道
“朕所言的第二條才是重中之重,將軍明白嗎?”
段熲心神一震,完全懂了劉宏的意思。
這就是與編練新軍的目的一樣,挑選出真正可以效忠於天子的禁軍。
段熲當即保證道“臣領旨,若有差池,甘受死罪!”
劉宏站起身,從一旁的兵器架上取過一柄劍,然後走到段熲麵前,道
“此劍名中興,乃朕勵誌之劍,現賜予將軍。望將軍能明悟朕意,與朕同心同德,將來功成之日,也不免是一段佳話。”
段熲大禮參拜,雙手接過寶劍,感激涕零道“段熲誓不負此劍,誓不負陛下!”
劉宏拍了拍段熲的肩膀,笑道“將軍禮重了,你我君臣之間重在交心。將軍先歸家休息,待整訓教官到齊之後再往北軍就職。”
“臣遵旨!”
段熲出得大帳之後,這才帶著好奇拔出寶劍仔細端詳。
“噌!”
整支劍在陽光之下褶褶生輝、鋒芒逼人,緊靠劍柄的劍身之上,赫然刻著“中興”兩個篆體字樣。
“好個中興劍!”段熲喃喃讚道。
“也不知另外三柄中興劍都賜予誰了?”他想。
多數帝王登基之後,都會鑄劍明誌或用作禮器。
當今天子鑄造了四柄中興劍的事對於朝臣來說不是什麽秘密。
而且知道這消息的人都深知這四柄劍的特殊含義,這從劍名就可以看出來。
段熲以前從沒有聽說過天子將中興劍賜予過什麽人,沒想到今天他自己倒成了那個幸運兒。
天子賜劍,對臣子來說,是信重,是權柄,也是某種責任。
而對於段熲,卻還有一層意義。
意味著他真正獲得了天子的庇護,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在朝中戰戰兢兢,惶恐度日。
“傖!”
段熲還劍入鞘,堅定地大步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