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使命種子

字數:4916   加入書籤

A+A-




    

    傍晚。

    天邊隻剩一線晚霞的餘暉,群山與峽穀在蒙蒙的光亮中透出朦朧的輪廓。

    五月的晚風尚帶著絲絲涼意,拂麵而來時,卻並無半點寒氣,反而讓人有種直入神魂的清爽。

    魯陽關上。

    劉宏看著從關兩端綿延到旁邊山脊的殘破石牆,怔怔出神。

    那石牆斷壁也不知有多長,猶如一條攀附在山巔的巨蟒遺蛻,首尾皆隱沒在黃昏的霧靄中。

    “那是楚長城。”一旁的侍禦史劉陶向劉宏介紹道。

    “噢?”劉宏詫異中也疑惑頓消。

    怪不得有些眼熟呢,那不就是長城嗎?隻是如今殘破不堪,已看不出長城的模樣了。

    “據說自此關口至魯山一段為天下修建最早之長城,乃是先秦時,楚文王為控霸南土、爭雄中原而建。而向西那段乃是楚襄王時,為守備秦國而修建。”劉陶補充道。

    “這楚長城到底有多長?”劉宏好奇地問。

    劉陶想了想,似乎也拿不太準,“估摸怎麽著也有數千裏吧。”

    “數千裏啊。”劉宏感歎道,“這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啊。”

    “確實。”劉陶點頭,“不過先秦時各國為鞏固邊防,皆施行長城策略,尤其北方與胡族接壤之地,秦、趙、燕所修長城加起來怕不是有萬裏之遙。”

    “萬裏長城——唉!”劉宏歎息一聲。

    “雖然長城的確耗費巨大,可其作用也不容小覷,就連先漢武皇帝在打敗匈奴之後也選擇修築長城來鞏固戰果,可見長城確有可取之處。”

    很顯然劉陶誤會了劉宏,他可能以為劉宏是在歎息耗費巨大的長城並沒有阻擋住國家的破滅。

    “我當然知道,長城不僅是一種防禦手段,也是一種戰略思想,更是一種精神傳承。”

    劉宏看著幾近模糊起來的楚長城輪廓,語氣深沉。

    “我隻是有些感慨。

    自古以來,就沒有攻不破的防守,再堅固的城牆也有破敗的時候;也沒有千年不滅的王朝,就連那聖賢者輩出的大周朝也不過勉強維係了八百年。

    你覺得,我大漢能撐多少年?是否也會有被取代的一天?”

    劉陶看著劉宏的側臉,不懂年輕的天子為何會有如此深重的憂患之思。

    他能感覺到天子似乎一直背負著沉重的壓力,卻不知這壓力又是從何而來。

    劉陶很想說大漢可以萬世不滅,可話到嘴邊,卻怎麽也說不出口。

    他是朝中少有的擁有遠見卓識之人,曾經做過地方官,現在還是專司舉劾非法的侍禦史,自然看得出如今的大漢存在著多麽嚴重的問題,說其弊病纏身、積重難返都不為過。

    劉宏沒有聽到劉陶答話,轉頭看時,見其正皺眉沉思。

    劉宏也不管他,又問站在身後的其他人,“汝等以為如何?”

    眾人一個個都沉默不語。

    劉宏搖了搖頭,正待轉身時,傅燮忽然道“我相信大漢朝能超越大周,千年不滅。”

    “為何?”劉宏問。

    “因為當今陛下。”傅燮答道。

    劉宏看著傅燮笑了笑,“當今陛下如何?”

    “當今陛下睿智深邃、英明神武,隻要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必能革除積弊,興複大漢。”傅燮昂然道。

    其他人都不約而同地看向傅燮,個個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估計著實想不到傅燮會這麽一本正經地當麵誇讚天子。

    單細胞的典韋更是看不過去,忍不住嘟囔道“馬屁精。”

    劉宏倒是知道傅燮並不是為了拍馬屁,而是對他這個天子的認同與隱晦的進諫。

    由此劉宏與傅燮都沒有理會典韋。

    “那南容以為,我與當今陛下相比如何?”劉宏笑道。

    “公子自然更勝一籌。”傅燮也笑了。

    劉宏為之開懷,“哈哈,南容會說話。”

    因為劉宏要掩藏自己的身份,所以從上林苑出發之前,他就與眾人約定好,在外統一稱呼他為“公子”,而且“朕”“臣”這樣容易暴露身份的自稱也不能用。

    正是由於這一點,才有了傅燮與劉宏這番特別的對話。

    “當今天子能不能做到南容所期望的那般,我也不得而知。”笑過之後,劉宏又道,“但我相信當今天子不會忘記他所肩負之使命。”

    “汝等可知不論天子,還是朝廷,最大使命是什麽嗎?”

    眾人搖頭不語。

    劉宏道“自三皇五帝以來,無論夏、商、周還是秦、漢,曆經數千年,我華夏先輩們一直在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避免被亡族滅種。

    所以我以為,天子與朝廷必須承擔的最大使命就是傳承與守護,傳承我們身體裏同源的華夏血脈,傳承銘刻於血脈中的先輩文化、精神,守護族群,守護疆域,然後再尋求發展與壯大。

    先輩們修築長城,不正是在履行使命嗎?

    我以為,無論哪朝哪代,都必須有此覺悟,無此覺悟的天子即是昏君,無此覺悟的朝臣即為庸臣。

    而任何阻礙甚至違背於使命之人,都是亂臣賊子,是最不可饒恕的罪人。”

    “基於這一點,我最欽佩的天子有兩個,第一個是秦始皇,其讓華夏真正實現了大一統;第二個是先漢孝武皇帝,其能舉全國之力同當初強大的匈奴開戰,並且戰而勝之,將族群威脅覆滅於萌芽之中,實現了守護與發展。”

    說到這裏,劉宏停頓了一下,欣慰地看著陷入沉思的眾人。

    劉宏從來不放過向身邊人灌輸自己理念的機會,不管他們是否懂得,是否認同,至少要先種下一顆種子,種子總有發芽長大的一天。

    當然,如果種子始終無法發芽,那就說明不是他想要的種子,被其淘汰拋棄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今日我與諸位聊這些,除了有感而發之外,亦是感知到大漢將麵臨著覆亡之危機。

    不要覺得我在危言聳聽,我已遣人遍查天下,諸多危機已現端倪,更有野心之輩已在籌劃謀逆之事,數年內必將見分曉。

    諸位都將是國之幹才,一旦混亂爆發,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由此自現在起,必須要有肩負使命的覺悟。

    望諸君慎思之。”

    說完,劉宏的目光向著眾人一個個掃去,回應他的是一雙雙肅然而逐漸堅定的眼睛。

    確認過眼神,就是對的人。

    劉宏相信眼前這些人未來必將名揚天下。

    他們分別是

    劉陶劉子奇;

    傅燮傅南容;

    呂布呂奉先;

    關羽關雲長;

    典韋典雄信;

    李傕李稚然;

    鮑信鮑允誠;

    史渙史公劉;

    史阿史子陵;

    臧洪臧子源;

    鮑出鮑文才;

    皇甫酈皇甫子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