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皇後之崩
字數:6851 加入書籤
張忠轟然倒地之時,劉宏自己也感覺有刹那的發懵,畢竟這也是他兩輩子以來,第一次殺人。
他強忍著心底的不適,將劍樹立,看著劍尖上尚留存的一抹血絲,澀聲道“此乃朕親手所鑄之中興劍,死在此劍之下,亦不算辱沒了你。”
說完,劉宏將劍交還給王越。
又環顧眾人道“張忠畢竟身份特殊,汝等動手皆不合適。”
李儒很快反應過來,接道“陛下顧念臣子之心,令儒銘感五內,此實乃聖君之所為。”
劉宏讚許地看了李儒一樣,心說還真不愧是天下少有的智者。
劉宏說這句話就是為了點明他為何要親手殺張忠。
由於張忠是皇親國戚,尤其是與太後關係親密,除了劉宏之外,無論誰殺張忠,都會被太後記恨,說不得哪天就因此而招來殺身之禍。
這番話劉宏不能說得太明白,隻能讓在場之人自己去悟。
還好李儒懂了,沒有白費他的一番苦心。
劉宏相信李儒私下定然還會與其他不懂的人解釋一番。
略過這個話題,劉宏接著道
“此次來南陽,讓朕感觸良多。
其餘暫且不論,朕隻希望列位皆能以張忠為鑒,將來無論身居何職,當遵守國法,善待百姓。
朕視列位為肱骨與臂膀,惟願能與列位善始善終,不負君臣之情。”
“臣等謹遵陛下教誨!”眾人齊聲答道。
劉宏頷首,又吩咐徐璆道
“徐刺史,張忠死後,南陽太守空缺,卿暫代其職,做好善後事宜。在朝廷調來新任太守之前,希望卿能將張忠遺留之亂攤子給收拾好。卿能做到否?”
“臣必不負陛下厚望。”
“善。至於張忠死訊,卿當遮掩一二,具體如何處理,卿自行決定,但不可泄露朕來南陽之事。”
“唯!”徐璆答道。
有個死人躺在這裏,劉宏心裏終究有些膈應,他將這裏的一切交給徐璆,又吩咐王越調了部分繡衣衛協助徐璆之後,就帶其餘人返回了黃忠家。
此時,雒陽城皇宮之中,皇後宋氏涉及巫蠱,被皇太後幽禁之事也開始發酵。
先是王甫審訊長秋宮宦官及宮女,得到不少皇後的罪證,後來又有人從宮中各角落起出巫蠱人偶,盡數都報到了皇太後那裏。
皇太後自是更加肯定宋氏行巫蠱之術為事實,命令王甫帶人查封長秋宮中宋皇後所住庭院,並著廷尉將宋氏父親執金吾宋酆及其兄長宋奇下獄問罪。
至此宮中飛短流長,人人皆知宋皇後徹底倒了,再也無法翻身了。
王甫總算心願得償,他忽然覺得此時應該去見見那薄命的宋皇後。
——
永安宮。
一向是皇太後居住之所。
可自從故竇太後被幽禁之後,此宮就空置下來。
宋氏被選做皇後之前,曾經到此宮中拜見過竇太後。
她未曾想多年以後還能再來此處,而且還是當初竇太後居住過的房間。
隻是此時已物是人非。
竇太後早已故去,而她也從當初的秀女變成了現在的皇後。
不過有一點相似的是,同樣是在這裏,她麵臨著和竇太後相似的結局,不知竇太後當初是否也有著與她一樣的感歎。
這皇宮就如同一個不斷旋轉的磨盤,讓宮中的女人們在上麵艱險地打著轉。
眼前這血紅的宮牆也不知見證過多少與她們一樣的女人的命運。
從曾經的少女懷春,憧憬進入皇宮,到如願獲得權勢或寵愛,再孤守宮牆,慢慢枯萎,最後直麵慘淡的收場……
雖然思緒萬千,但宋氏的心卻很平靜。
她本來就是個清冷的性子,長秋宮也好,永安宮也好,對她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分別。
或許唯一的區別就是這裏缺少了那些熟悉花木的陪伴,也不知道沒有了她的打理,那些花木還能存活多久。
可她並沒有為它們哀傷,在她自身都難以保全的時候,那些花木即使長得再好,又有誰能欣賞呢?
何況她是知道的,它們活得並不好,就和她一樣,不見那木棉就從沒有開過花嗎?
結束對她和它們來說,並不是災難,而是一種解脫。
“王甫拜見皇後,給皇後請安了。”
這時一個聲音忽然從門外傳來,打斷了宋氏的思緒。
宋氏眉頭微蹙,卻並未答話,依然站在原地,透過小窗看著外麵的宮牆。
門開了,黃門令王甫獨自走了進來。
“皇後好雅興!著實令某欽佩不已。”王甫哂笑道。
宋氏靜立著,良久才冷冷道“讓黃門令失望了。”
王甫搖頭,“不,絲毫不失望。見多了人落難後的醜態,皇後此時的冷靜才是值得欣賞的美。”
宋氏道“黃門令可曾想過,汝將來也會有這一天?”
“怎不曾想?在這宮中,又有誰能獨善其身,由此想也無用,各憑手段而已。”王甫一本正經地答道。
“為了誣陷於我,黃門令下了不少工夫吧?”
此時見到王甫,再結合先前了解到的些許信息,宋氏終是知道王甫就是誣陷她的罪魁禍首。
王甫撫掌道“我就知道皇後是明白人,可惜明白的太晚了。”
“早也好,晚也好,又有何分別。”宋氏幽幽道,“一切都是命,我逃不掉,汝也一樣。”
“此話甫甚為讚同,一切均是命運使然。”王甫歎道,“論起來,我與皇後本無深仇大恨,隻是形勢所逼,身不由己啊。
若然當初沒有勃海王謀逆,若然皇後能誕下皇子,說不得甫與皇後亦可和睦相處,就如同現在這般。”
“汝滾吧,這種話讓人惡心至極。”宋氏終於慍怒起來。
“嗬嗬。”王甫嗤笑兩聲,“皇後依然那麽天真,真是令人興味索然啊。
甫忽然有些後悔,原本以為處心積慮,以求萬無一失,如今看,盡是枉費心機,我這是何苦來哉?”
王甫自顧自地搖了搖頭,不再理會宋氏,轉身就走了出去。
“哐當”一聲,門再次關上了。
宋氏這才扭頭看了一眼。
那裏除了門,什麽也沒有。
宋氏撫了撫耳畔散亂的一縷秀發,又發起了呆。
可沒過多久,門再次開了,
宋氏疑惑地看去,隻見一個小黃門端進來一個托盤。
托盤之上除了與昨日一樣的飯食之外,還放著兩樣東西——一疊白綾和一隻瓷瓶。
“皇太後命小人前來,請皇後用餐。”小黃門將托盤放在地上,低頭道,“小人在屋外等候,皇後請自便。”
說完,小黃門站起身,走到門口帶上了門。
“這麽快就來了嗎?”宋氏盯著那個托盤,喃喃道。
她聽懂了小黃門的話,很清楚那個瓷瓶中裝的是什麽。
她緩緩地走到托盤跟前,坐了下來,直接將那瓷瓶拿了起來。
看著瓷瓶,宋氏發現她的心似乎並沒有先前那般寧靜。
“陛下,你是否也希望雅兒死呢?”宋氏哀婉低語。
她記得,“雅兒”這個名字還是當初陛下給她取的。
那還是她剛被立為皇後時的事,那時的她純真無邪,一顆芳心全被幸福填滿。
那是她生命中最快樂爛漫的一段時日,可惜光亮是那麽的短暫,就有如天邊的流星一般瞬息而過,現在想來甚至不確定是否真實存在過。
“你是故意在躲著雅兒嗎?”
“否則為何恰恰現在就不在宮中?”
“雅兒寧願這道旨意是陛下親自所下,那樣雅兒或許會更心安。”
“啪嗒!啪嗒!”晶瑩的淚珠一滴滴灑落在托盤裏,掩蓋住了宋雅的喃喃自語。
淚眼朦朧中,她又記起上次天子與她相見時的情景。
她現在已然知道,當時天子幾番欲言又止,是不忍處罰於她。
“可陛下既知雅兒無辜,為何又要留下那些偽證呢?”
宋雅閉上了眼睛。
下一刻,她用盡力氣拔出瓷瓶的木塞,仰起頭,一口將瓷瓶裏的液體全灌進了口中。
“陛下……”
宋雅整了整衣衫,緩緩躺在地上,任毒藥在肚中翻騰。
恍惚間,她似乎又聽到有人在說,“宋氏再出貴女,家族昌盛啊!”
……
“咯吱!”
門又一次開了。
送飯的小黃門許久沒聽到屋內動靜,終於忍不住進屋查看。
他見宋皇後靜靜地躺在地上,藥瓶被打開扔在一旁,很顯然皇後已經服藥了。
他躡手躡腳地走到皇後身旁,小心翼翼地探了探皇後的鼻息,知道已然大功告成,不需要他親自動手了。
“唉!”
小黃門沒由來地歎了一口氣,憐憫地看了皇後一眼,卻意外發現皇後嘴角似乎帶著一絲莫名的笑意。
小黃門搖了搖頭,撿起藥瓶,放回到托盤中,然後端起托盤向外走去。
……
申時已過,負責給宋皇後準備晡食的內侍還未等到前來取餐的小黃門。
他前往小黃門住處,這才發現其已吊死在房頂橫梁之上,吊著他的是一根光潔如雪的白綾。
其身前不遠處放著一個托盤,裏麵有幾個空空的碗碟。
“啊!”這內侍嚇得驚叫起來。
隨著小黃門的死被發現,皇後之死也終於被人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