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四方典

字數:5163   加入書籤

A+A-


    第354章四方典
    這些家夥是兵啊!
    無論是軍服還是別的配式,還有衣服上那個大大的兵字,都顯示他們就是普通小兵而已!
    一個個都飛簷走壁了嗎?
    一個縣城,不要說多了,四五百兵力還是有的吧?
    這個世界似乎沒有捕快,衙役什麽的,都是用士兵做城防的嗎?
    要是人人都是這樣的身手,自己在城裏還怎麽搞事?
    這也做不到啊。
    原林簡單計算了一番,這位於統領帶領的七八兵力小隊,自己應該能搞得定,但肯定會被拖住。
    如果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圍上來,自己要走就有點困難了。
    若是幾百人成建製的過來,自己隻能逃啊!
    這還隻是一個縣城的兵力,這大窊國到底有多少兵力的?
    這麽說來,自己先前計劃的以武力為底氣強行搞事計劃,完全行不通啊!
    得想別的辦法了。
    就見那於統領和麾下士兵,檢查了一下,將兩名士兵屍體收斂,殺氣騰騰的帶著凶光而去。
    原林不由在心裏盤算,按這麽個對比,難道剛才那個殺手,也隻是普通底層的小殺手?
    這可就難辦了。
    原林眼神一凝,將目光投到倪姓府吏身上。
    剛才那殺手帶著他進入巷道,自己沒看清。
    但這麽短時間,肯定問不出什麽來,所以最大可能是威脅或警告了他什麽。
    就算這家夥一直躲在縣衙不出來,也有辦法偷進去嗎?
    雖說這家夥隻是個餌,可能並不知道什麽消息,但任何一絲線索都不能放過,從其餘幾個組織的表現就能看出來了。
    可以操作一把。
    原林想了想,便直接朝於統領和府吏他們走去。
    誰也不會想到,還有人敢在這種情況下,當著於統領的麵搞事情。
    原林並沒太過靠近,而是選擇了一個合適的出手時機。
    白馬過林!
    一顆小紙團已經悄無聲息的落入那府吏的口袋裏。
    接下來就是等待了。
    這邊事情搞定,原林打算去城北見見那個說書人。
    既然提到了,那麽去聽聽也好。
    但原林剛轉身,神色就變了!
    自己的衣服口袋裏,好像也多了一個小紙團!
    什麽時候留下的?
    自己竟然沒察覺!
    是自己給府吏扔紙團的時候嗎?
    那時候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必須放在於統領和府吏身上。
    他們的行進路線,所有人的步態,視線範圍。
    隻有拿出十二分精力,才能捕捉到一刹那的間隙。
    但這時候,旁邊還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真是顧不上了啊。
    原林一直走到無人處,才打開紙團。
    上麵隻有一句話:“縣衙四方典!”
    什麽意思?是約定見麵地點嗎?
    誰給我的?
    要不要去?
    原林有些猶豫。
    不過還是決定去看看。
    對方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叫破自己的身份。
    同時這個世界有諸多勢力,隻怕錯綜複雜,是敵是友,不見見永遠無法接觸,也就無法分辨。
    朝城中走,倒是不需花太多功夫。
    隻需跟在於統領後麵,當做看熱鬧的路人一員就行了。
    縣衙設立在城正中,衙門外有一個巨大的空地廣場,四四方方,應該就是城中心廣場了。
    最高的望樓就在廣場正中。
    但那望樓的下方,四四方方,用灰磚砌得很平整。
    上麵刻滿了紅字。
    望樓的入口處,上方掛的匾額也不是寫的望樓,而是寫著“四方典”三個大字。
    這就是四方典?
    這個地方很多人啊。
    不像是約見的地方。
    是想引我到這裏來觀察?
    還是純粹告訴我這個地方,讓我來?
    原林在人群中,朝四方典靠過去。
    抬頭望著第一行字,就停不下來了。
    原來,這牆上刻下的四方典,就是大窊國的最高法典!
    其實剛進鶴縣的時候,原林是打算帶小昭找一找書店的!
    了解一個世界最好的辦法,就是看它的曆史記載和文化書籍。
    但是走了一圈,竟然沒找到!
    這些人明明應該識字的,但怎麽沒有賣書的地方?
    是嚴禁讀書嗎?
    還是什麽特殊的設定。
    不讓別人輕易了解這個世界的規則呢?
    不過四方典終於彌補了原林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四方典從民生婚喪嫁娶,到日常車馬衣食,以及農工商學,全都做了詳細的規定。
    至於盜搶偽騙,毀擅詐鬥等等違反四方典的行為。
    則有體,役,牢,殘,死,五種層級分明的刑罰,每種又可分若幹小刑。
    除此之外,對官職官製,軍製,地製,全都做了詳細了說明。
    原林這才知道,大窊國地理行政足以分為九級。
    以人聚之地,一裏為標,設裏長一,凡三十戶,選精壯五丁,製服丁,安裏巡事,裏長兼伍長。
    大概就是五百米的樣子,相當於一條街道,是大窊國最基本的地理單位,大約有二三十戶人家,選出五個青壯年作為裏丁,相當於街道辦事處,這一條街上發生了什麽事情,小事都由裏長帶著五個裏丁處理。
    十裏一亭,十亭一鄉,數鄉一鎮,數鎮一縣,數縣一府,數府一郡,數郡一州,八州為國。
    按原林的理解,應該就是街道,村,鄉,鎮,縣,縣級市,地級市,省,這樣子。
    但後麵的內容就讓他有點驚悚了。
    五名裏丁為一伍,裏正兼伍長,持一龍令。
    十裏一亭,會精選壯勇者,最低二十,最高不過五十,是為亭正,亭正中選一什長,持二龍令。
    而鄉裏則是要選出最低一百名鄉勇,其頭目為百夫長。
    同樣還有鎮卒,縣兵,府士,郡衛,州軍,而皇都則有禁軍。
    每一級都有嚴格的標準和必須達到的實力。
    也就是隻需看軍服上寫著什麽字,就知道是什麽等級了。
    看著上麵的實力要求,原林眼睛都瞪大了。
    那上麵的要求,就連自己也隻能勉強達到郡衛的程度吧?
    但這裏的作戰主力,是州軍啊!
    隨便來一個,自己都打不過嗎?而對方還是成軍製的大軍啊!
    所以這個世界,絕對不是逞個人勇武的世界嗎?
    而同樣,五百名鎮卒的頭目被稱作統領,持四龍令,數千縣兵頭目為都統,持五龍令,近萬府士頭目稱偏將,六龍令,郡衛頭目是牙將,七龍令,一州的將軍則是八龍令;最後窊國兵馬大元帥,持九龍令就可以調動全國近百萬精兵。
    但四方典上寫得很清楚,九龍令平時一分為二,一半在皇帝手裏保存,另一半在元帥手中,隻有合而為一,發動國戰時,才是完整的九龍令。
    原林看得眼皮直跳。
    這九龍令,該不會和九龍鏨有什麽關係吧?
    不會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