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說書人

字數:4707   加入書籤

A+A-


    第355章說書人
    原林一站就是許久。
    四方典上記錄的是什麽,是規則,是製度。
    是大窊國的立國根本。
    當原林發現,個人的武力在這個世界可能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之後。
    立刻改變了思路。
    要將規則吃透。
    看來隻能想別的法子去探索九龍鏨了。
    隻希望九龍鏨和九龍令沒什麽關係。
    不然怎麽搶啊?
    對抗大軍啊?
    殺皇帝啊?
    這已經不是地獄級難度了好嗎?
    原林心頭還有一絲僥幸。
    如果九龍鏨和九龍令有關的話,這自己根本無法可想,那麽其餘人呢?
    這根本就不是讓人能搶的嘛。
    所以,既然九龍鏨出世,是讓人爭奪然後分出一個勝負來的東西。
    肯定不是那個玩意兒。
    原林看得十分專注,連小昭回來了都不知道。
    原林雖然看了許久,但混在人群中根本不顯眼。
    沒錯,這裏聚集了許多人。
    大部分是行狀訟師,可能也有不少犯了事,或家人犯了事的人,在四方典上找有沒有漏洞可鑽。
    原林就看到,之所以隻看路引而不問身份,因為四方典裏規定:“匪,禍,戰,判,亂等諸期,各縣以上府衙路引,憑印通行,不得阻攔盤問。除非……”
    對各種出入場所,也有類似的規定:“不得以身份,著裝,外貌,疫疾……等為理由阻止有消費能力者出入任何可消費場所……”
    四方典規定得很公平嘛,原林生出這樣的念頭。
    不同的典文後還分別寫上了這一條法典的製定時間和製定者,這一條就是帝師丁十斤製定的。
    曆代法典增刪修改,都是由帝師完成,另外還有一個叫律閣的地方進行探討評審。
    原林硬生生將四方典全都看了一遍,著重記下了自己最為關心的內容。
    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那紙條的主人,就是希望自己來看著四方典吧?
    這是……在暗中幫助自己?
    會是誰呢?
    我在這個世界也不是孤身作戰?還有盟友?
    可是什麽記憶都沒有啊?
    這又算怎麽回事?
    先不管那麽多了,原林已經注意到小昭,問她怎麽樣?
    小昭表示一直跟到一座軍營,在城北靠山的一方。
    但是一路上她發現有些乞丐和同行的身影,他們似乎也很關心這件事。
    原林不由又想起了那張紙條,是乞丐或是小偷幹的嘛?
    乞丐的話,並不是一定要地攤破碗,也有可能衣服上打著補丁的窮人,這樣的人到處都是,容易被人忽視。
    小偷也是如此,而且按這個世界的人均武力值來計算,恐怕這些縣城裏的小偷都有靠近自己而不被發現的本事,隻要自己沒有刻意防患的話。
    到底是哪一方來的援手呢。
    不過就算沒有紙條指引,自己遲早也會注意到城中心的四方典。
    這個東西顯然是每座城市的最中央都會聳立這麽一座四方典樓吧。
    然後這中間的望樓就是城裏的最高建築了。
    四方典上的條條款款,規定得這麽詳細,但是似乎過於死板了一點。
    仔細研究一下,這中間應該有空子可鑽。
    再看了一眼四方典,以後這個地方可能會常來。
    小昭原林也不敢單獨讓她一人出去了。
    說不定剛才自己和小昭都被人盯上了。
    現在還敵我不分,誰也不知道那些勢力抱著怎樣的用意來接近的。
    “先生,我們去哪兒?”
    “城北。”
    “去軍營嗎?”
    “不,去聽書。”
    城北靠近城門口的位置,一座兩層小茶樓。
    中間搭了個戲台子,一名山羊須老者正說得唾沫橫飛。
    不得不說,這個說書人是有幾分嘴功,小茶樓被圍得裏三層外三層。
    不過大多數人都是站在路邊,白聽。
    這裏的說書人有規矩,交錢的進茶館,喝茶,也有好位置,不交錢的也不會趕,人多顯得熱鬧,同時也說明說得好,站一旁聽就可以了。
    此時說書人似乎正在說一場戰爭。
    “那北蠻妖兵啊,各個身高三丈,銅頭鐵臂,眼冒金光,一拳下去,能崩塌一小座山。”
    “這時候我們北辰王取出九龍令,向天大喝,大窊禁衛何在!十萬禁衛,齊聲喝戰!當時那是天地變色,層雲倒卷……”
    “說到這兒,就得問各位聽客一個問題了,你們知道為什麽那兵馬大元帥,從來都王爺,或皇子擔任嗎?”
    “因為那九龍令啊,是國祚之本,是我大窊國開國太祖集天下精工巧匠,以九天玄鐵,混了開天金剛,徹地混元銅,那無限海海眼的水中金晶,等十餘種天下奇珍異礦,以誠心求告上蒼,於九淵地火中煉了足足九年,才終於煉成!”
    “九龍令一出,天下風雲際變,可號令九天玄雷,調動九天罡風,派遣逐日之浪,召來玄冰之晶,大窊國百萬禁衛,更是隻認九龍令,而不認其人。你們說,這樣的國祚之器,如何敢落入外人手中?”
    “所以九龍令啊,從開國以來,就隻能掌握在皇室直係血脈手中,絕不旁落。而且其身九龍,還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恕我賣個關子,小老頭兒還要靠這張嘴吃飯,那個秘密要是說了,小老兒和在座諸位,怕都是要人頭落地,性命不保哇。”
    “好,我們言歸正傳……”
    原林和小昭站在人群中,很快也被老者所說的故事吸引進去。
    老者說的是先帝在位時,北辰王作為兵馬大元帥,執掌九龍令,抗擊北蠻妖兵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裏,北方小國沙門被更北方的北蠻妖兵入侵,求大窊國救援,那妖兵吞掉沙門之後,直逼大窊北方。
    北辰王奉先皇令,起兵八十萬,揮師北上,最終大敗北蠻妖兵,收複了沙門全境。
    整個戰鬥過程跌宕起伏,大氣滂沱,聽得人人身臨其境,仿佛身邊就是刀光血雨,鐵馬金戈,說到最後,還留了個懸念。
    沙門的公主原本是在求援時,計劃與大窊和親聯盟的,但在和親路上遭遇北蠻妖兵,被殺散後流落大窊民間。
    反而成就了一段公主與王子在江湖相遇並互生情愫的浪漫故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堂木一拍,那老頭兒就準備收攤走人。
    今天收入又是不菲,無數銅板小費打賞,裝了滿滿一碗。
    從周圍人群的議論中,原林聽出,這老頭兒來了好些日子了,但每天說書內容都不帶重樣的。
    每天講兩場,午飯後和晚飯後各一場。
    他確實有提到九龍令,但沒提到九龍鏨,原林也不好冒然詢問,誰知道這些聽書的人裏麵有沒有大窊軍中密探。
    不過既然知道這麽多,哪怕是故事,其身份還是挺可疑的,原林打算在說書人身上落悍,跟蹤觀察再做決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