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袁紹: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字數:4283 加入書籤
時值荷月,又叫伏月,節氣有芒種和夏至。
是一年中最讓人舒服的一段時日了,不僅因為漫野的青色稻香,氣溫也是舒適宜人。
六月火雲燒萬裏,夜來風細似秋深,王琪這首《垂虹亭》描寫的就是北宋開封的六月。
而目下的開封,則是屬於兗州陳留郡的一處縣城,地名浚儀。
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水係異常發達的地方,流經浚儀的河流東西有三,南北有二,這也使得浚儀成了兗州土地最為肥沃的地區之一。
此前,浚儀聚集的世家不少,陳留蔡氏,也就是蔡琰家裏就在這裏有三處農莊。
但如今,隨著蔡氏將重心轉移到了河東,陳留這邊的產業便都拋售了出去。
眼下坐擁浚儀萬萬畝良田的,乃是大軍閥曹操。
後世北方種植水稻的偏少,但也不是沒有,特別是水係資源豐沛的地方,水稻長勢尤其好。
浚儀便是這樣的地界。
早在開春之際,曹操就聯合當地幾個世家,從河東采購了大量的優質稻種,到如今數月過去,也是到了豐收的季節。
衛氏冬小麥高產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兗州陳留郡,每畝三十石已經足夠養活一個五口之家,況且一家人肯定不止耕作一畝地,再不濟也有個六七畝,多的一二十畝也不是沒有。
曹操得到消息的時候,差點沒有羨慕死,去年冬天的時候,正是他跟討董聯盟玩捉迷藏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沒有徹底拿下兗州,他就是想種也沒地方種。
好在今年開春算是趕上了好時候。
看著那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翠綠稻田,曹操心情總算好了許多。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曹操、劉備,都十分的注重民生,特別是春耕和秋收,兩人經常會親自下場,跟手下人一同插秧和收割。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算是被他們玩明白了。
“主公,剛剛得到消息,袁紹大軍趁著公孫瓚領軍跟烏桓周旋之際,無法及時回援,已經攻下幽州兩郡之地。”
曹操神色一動,蹙眉道:“衛氏呢,衛氏就沒有半點動靜?”
來人抱拳道:“目前沒有任何動靜,不過,衛氏有一支強軍在定襄駐紮了下來,二者距離很近,不排除是衛氏的後手。”
“哦,對了,那支強軍名為虎魄,領軍之人乃是前任中郎將,呂布。”
曹操眉心微蹙,隨手揮了揮,示意來人退下。
“奉孝,你怎麽看?”
曹操朝一旁眼神有些迷醉的郭嘉看去。
郭嘉提著一個精致的酒葫蘆,抿了一口後,笑著說道:“主公且看著吧,不出數日,衛氏一定會讓袁紹後悔拿下這兩個郡,或許還得乖乖的給公孫瓚賠禮道歉。”
“哦?”曹操眉心一挑。
郭嘉搖了搖酒葫蘆,見已經空空如也,有些不滿的換了一個坐姿,道:“主公要知道,公孫瓚之所以被連下兩城,為的是攻打烏桓,烏桓者,異族也,衛氏那人最恨異族,當初的太原王氏便是前車之鑒。”
曹操聞言,不由得微微頷首,朗聲笑道:“也是,袁本初此番確實有些乘人之危了,說不得,還有勾結外族之嫌,哈哈哈。”
曹操突然開心了起來,他就想看看衛氏那位自詡大漢正義之師的偽君子,會不會拿下袁紹。
若是衛琤敢把袁紹拿下的話,那就更好了,他剛好趁機北上,冀州沃野千裏,不要白不要。
···
並州,定襄。
張遼拿著一柄巨大的鐵杵,正在有規律的上下揮動著。
這是一種打熬核心和臂力的訓練方式,雖然看著簡陋了一點,但效果異常的顯著。
鐵杵的重量比他的體重也不慌多讓,而要拿著這麽重的鐵杵揮動,對於核心力量、臂力、握力、乃至於雙腿,都有著巨大的考驗。
呼呼的風聲在耳邊回蕩,這裏位於草原與密林的交界處,往前幾十裏,就是後世的五台山。
與後世的霧霾天氣不同,此時的定襄到處一片綠意盎然。
特別是這個季節,到處鳥語花香,美不勝收。
林子裏,負責伐木的民工,正在緊鑼密鼓的工作著,定襄老城麵積本就不大,虎魄軍若是強行入住,不免要有些擾民。
張遼趕走胡人後,當即下令擴建定襄城。
在原來的基礎上,四麵修築了望塔三十六座,拱衛主城,同時在了望塔的基礎上,不斷興建各類建築。
“文遠,速來。”
不遠處,高順拉開門簾,朝張遼高聲喊道。
張遼聞言一怔,急忙放下手中的鐵杵,接過副手遞來的外套披上。
進入大帳之中,張遼先是一愣,隨即抱拳道:“見過徐總兵。”
來人不是其他,赫然是一身龍山軍打扮的徐晃。
徐晃抱拳回了一禮,而後示意張遼坐下說話。
“徐某此番前來,是有一個小任務需要二位配合……當然,這也是公子的安排。”
張遼和高順相視一眼,同時點頭應是。
···
···
幽州薊縣,也就是後世的燕京所在,也是公孫瓚被封為薊候的那個薊。
現在應該知道為什麽趙雲會來投奔公孫瓚了吧。
因為石家莊距離北京實在太近了,近到走幾天就能抵達。
當然,近也有近的壞處,這不,袁紹親自率領五萬大軍,直接就把薊縣給拿了下來。
而此時的公孫瓚,還在草原跟烏桓打得如火如荼,根本無暇他顧。
後世對於公孫瓚這個人褒貶不一,但有一點他值得稱讚,這家夥妥妥的民族英雄。
唯一不好的就是太衝動,剛剛拿下幽州大權,轉頭就去幹架,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
就連輕易拿下薊縣的袁紹,都不敢相信事情的發展,竟然會怎麽順利。
因為這薊縣不僅有沃野千裏,還有幾萬畝的土豆等待收獲,如今這一切都是他的了。
隻是,不等袁紹高興兩天。
打西邊來了一支五千人組成的重騎兵。
這本不算什麽,不過五千人馬罷了。
可是,那大軍前麵的旗頭,也就是纛旗,上麵赫然有【血獄】二字。
這兩個字的意義非凡,預示著這次帶領龍山軍出征之人,便是血獄戰神徐晃。
但這還沒完,另一側同樣有一根纛旗,藍底紅字,上書【睿勇】二字,後跟【虎魄】大旗。
睿是有智慧的意思,勇則顧名思義,這睿勇合在一起,便是有勇有謀。
可惜,河東最新一期的《大漢龍虎榜》還沒有傳到幽州來。
否則袁紹一定會罵一句: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對付我一個老實人,用得著一下子派來兩個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