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修河與宮室

字數:6110   加入書籤

A+A-




    鄭經在承天門城樓上遙望著整個京城,對身後的文武問道:“諸位!站在這裏你們看到了什麽?”

    一眾文武被鄭經這樣一句沒頭沒腦的話問糊塗了,站在城頭上,除了能夠看到房子城牆,以及大街上行走的行人,還能看到什麽?

    可是華夏王的問題肯定沒有這麽膚淺,一定有隱藏的深意,眾人誰也不敢輕易發言,以免沒有說到華夏王的心坎上,在華夏王這裏失了分。

    張煌言看眾人都不說話,想著華夏王馬上就要登基稱帝,是不是想要眾臣勸進,於是便出言說道:“臣看到了帝王之氣,巍巍宮殿襯托華夏帝王之氣!”

    鄭經不置可否地搖頭道:“這天下哪來的帝王之氣,得天下首要的是槍杆子,其次是民心,有了槍杆子,再得了民心,天下便唾手可得。

    若是隻能二選一的話,那肯定首選槍杆子,蒙元、滿清能夠入主中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但是打天下與坐天下不同,打天下槍杆子好用,坐天下槍杆子卻不一定好用。”

    張煌言是一個通透之人,馬上就意識到自己會錯了意,華夏王豈是這種淺薄之人。若是隻為了個人富貴,華夏十年前就能一統天下。

    可是華夏王卻沒有這麽做,而是生生地等了十年,用十年的時間勤修內政、培養人才,保證華夏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對百姓的傷害降到最低,同時有充足的官吏儲備,也能非常有效地將華夏新政推行到整個天下。

    “大王!臣膚淺了!”

    “無妨!寡人也是隨口一說,有誰知道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

    一眾文臣紛紛出言表示自己知道,這樣的名篇隻要是讀書人,鮮少有人不知道。鄭經指著身後的宮殿說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看看這些宮殿耗費了多少民力,百姓為了帝王的窮奢極欲,又付出了多少慘痛的代價。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華夏上下幾千年,有多少朝代興起,又有多少朝代隕落。每個朝代興起必然大興土木,大建宮室,這些宮室又去了哪裏?

    關中沃野千裏,四周山川險固,是理想的龍興之地,可是上千年的砍伐讓整個關中水土流失,黃土裸露,成了貧瘠之地。

    原本的龍興之地,再也無法承擔建都的重擔,都城開始不斷東移,從開封到金陵再到京師,如今的京師周邊,無論是民力,還是資源都已枯竭。”

    方以智書讀的多,尤其是實學方麵更是冠絕一時,馬上明白了鄭經的意思,立刻開口回應道:“大王觀察入微,北方這些年氣候幹旱,冬季嚴寒,夏季幹旱,無法承擔太多的人口消耗。

    這也是當年流寇從陝北掀起的原因,陝北氣候苦寒,十年九旱,百姓本就常年處在赤貧邊緣,連續的幹旱就會讓百姓失去活路,沒有活路的百姓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成為流民,在官府的幫助下移民到適合居住的地方生存。

    另一種是官府沒有能力幫助大量的流民,隻能任這些流民自生自滅,結果就是百姓為了活命隻能打家劫舍,最後淪為流寇。

    因此控製北方人口的數量必須成為我華夏的一項國策,確保北方有足夠的抗風險能力,我華夏南北差異巨大,南方適宜生存,應該大力開發。

    尤其是呂宋、舊港等地有大片需要開墾的土地,朝廷應該逐步將北方多餘的人口遷移到南方這些需要人口的地方。”

    “臣反對!北方人口一旦減少,草原遊牧部落就會大舉南侵,到時候國家將會付出很大的精力應對草原部落,這是曆代血淋淋的教訓,但凡有作為的朝代都是移民實邊,確保邊牆不被侵擾。”陳永華出聲反對。

    方以智見陳永華反對,也不與其爭辯,隻是將目光看向鄭經,鄭經知道這件事隻有自己解釋一眾文武才會信服。

    “方老與複莆說的都有道理,然而卻已經成為了過去的經驗,如今的世界日新月異,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各種我們從前想都不敢想的機械都會出現。

    比如蒸汽機用在船上,船隻不用風帆,不用槳就能在海上航行,以前我們可敢想這種事?而蒸汽機用在鐵路上,通過蒸汽車頭帶動,不用牛馬就能讓車輛在道路上來回奔跑。

    這些蒸汽機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鴻基煤礦生產的煤炭根本無法滿足蒸汽機大量使用後的消耗,更何況還有北方冬季的取暖也需要大量的煤炭。

    正好北方煤炭的儲量豐富,大量開發北方的煤炭,發展北方工業,這樣就能形成南方發展以紡織為主的輕工業,北方發展以煤炭、鋼鐵為主的重工業。

    輕工業能夠快速創造財富,使得華夏國民快速富裕起來,而重工業是一個國家的脊梁骨,隻有重工業發展起來,軍隊才能有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備,在對外戰爭中能夠輕易打敗任何敢於挑釁華夏威嚴之敵。

    當然北方,尤其是西北的水土流失問題確實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黃河攜帶著大量的泥沙,從洛陽附近轉彎之後,就進入了平原地區,水流平緩之後,大量的泥沙就會沉澱下來,這就造成了河道不斷的淤積。

    開封的河道高度竟然已經高過了開封城牆,若是黃河在開封一帶決堤,後果會是如何,諸位有沒有想過?”

    黃河之所以叫黃河,就是因為攜帶大量泥沙滾滾而下,使得河水昏黃渾濁,才從大河稱作黃河,然而世人卻從來沒有想過黃河為何會攜帶如此多的泥沙這個問題。

    讓眾文武沒有想到的是,原來黃河攜帶大量的泥沙竟然是人為造成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關中過度開發導致黃河兩岸植被破壞,沒有了植被涵養水土,再加上黃河兩岸疏鬆的黃土層,二者疊加導致了黃河成為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陳永華心中大震,自古修河都是勞民傷財的大工程,華夏王在還沒有統一天下之前,竟然第一個就想到了修河,看來華夏統一之後是有的忙了。

    “大王!這治理黃河的根本是什麽?”

    “首先要沿著黃河以及黃河各個支流的兩岸植樹造林,依靠樹木龐大的根係穩固黃河兩岸已經被破壞的泥土,其次就是要利用水泥砂石混合成的混凝土對各處的河堤進行加固,確保河水的衝刷不會將黃河兩岸的河堤衝垮。

    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初見成效,上遊的治理初見成效之後,接下來就要對下遊的河道進行重新規劃,如開封段這樣的地上懸河必須要重新選址進行改道。

    而改道則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工程,必須經過周密的落差計算,保證河水流動順暢,不然一旦遇到大雨年份,決堤就成了必然。

    為了保證治河政策的連貫性,寡人決定設立一個新的部門——水利部,這個部門主管天下所有江河湖海的水利建設,是一個實打實的花錢部門,這個部門需要有專業知識的人員擔任各級官吏,入選的官員必須經過嚴格的考核,濫竽充數者堅決剔除出去。”

    “大王!這樣不停的增加行政部門,將會大幅增加國庫開支,長此以往我們的國庫能夠支撐的住嗎?”

    “若是故步自封,不求上進,這種入不敷出的情況那就是必然出現之事,所以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隻有國家發展的越來越好,賦稅才能節節攀升。

    開源的同時還要節流,嚴格控製任何不必要的開支,把每一文錢都用在刀刃上,今天站在城樓上的臣工,哪一位出去之後都是說一句話、批一張條子,都能調動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兩銀子國之棟梁。

    你們身上的責任重大,你們動動嘴、動動筆,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就有可能在不必要的地方浪費掉,除了國家將要推動的關乎國家未來命運的超大工程,諸位在做任何決定之前都要慎之又慎。”

    說著鄭經拍了拍身後一根兩人都無法合抱的梁柱說道:“大家請看,這樣的大木如今在平原地區已經絕跡,想要使用這樣的大木建設宮室就要從巴蜀、雲貴的深山老林裏采伐。

    這樣一根大木從深山老林砍伐下來,再千裏迢迢地運到京師,需要花費多少錢糧、民力,這些錢糧、民力本可以用在國計民生的大事上,然而曆代君主為了彰顯自己的高高在上,卻花費了大量的民力、錢糧建築這些宮室。”

    說完這番話,鄭經便帶頭從馬道下了城頭,順著中軸線上金磚鋪就的禦道向著端門走去。眾文武連忙亦步亦趨地跟在鄭經的身後,仔細琢磨起鄭經的話。

    建造宮殿的大木對於明清這樣的陸地政權比較艱難,可是對於華夏這樣的海權大國,這些大木根本就不是什麽難事。

    南洋各地有的是原始大木,還能缺了幾根建造宮殿的大木,將大木用海船運到天津,從天津到京城這段距離就算用牛馬拖拽也花費不了多少人力物力。

    可是聽大王的口氣似乎對大造宮室很是反感,到底是建還是不建呢?

    眾臣一路跟著鄭經穿過端門、午門,進入已經改名太和門的皇極門,穿過皇極殿廣場順著台階登上已經改名為太和殿的皇極殿台基上。

    鄭經站在這座巨大的台基上看著台基下站立的群臣大聲問道:“諸位知道這座大殿從第一次建好,損毀了多少次嗎?”

    張煌言出來回奏道:“大王!永樂十九年三大殿剛剛建成一年便被大火焚毀,時隔二十多年後在正統年間才完全修複,到了嘉靖年間再次遭雷擊被雷火焚毀。

    嘉靖皇帝覺得三大殿屢遭雷擊是因為名字起得不好,便將奉天殿更名為皇極殿,華蓋殿更名為中極殿,謹身殿更名為建極殿。

    然而大殿並沒有因為改名而得到保佑,萬曆年間再次被雷火擊中焚毀,直到天啟年間才再次修複。”

    鄭經回頭指著身後掛著太和殿匾額的大殿說道:“就算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大殿,也已經不是天啟年間原本的樣子。

    當年李自成撤離京師時放了一把火,將三大殿燒毀了部分,滿清入關之後,曆時十四年才將三大殿修複,諸位想一想這樣一座宮殿不到三百年被毀了四次,每一次修複都要耗費大量的錢糧人力,這些都是民脂民膏,本該不用損耗的。

    方先生鑽研實學多年,可有想過如何解決建築免遭雷火襲擊的辦法?還有雷火是如何產生的,為何能有如此大的威力?

    若是能夠解決這一難題,讓各種高大建築從此不再遭受雷火襲擊,每年可以為國家減少多少損失!”

    方以智略微沉思了一下,說道:“臣這些年與東西方的智者交流,以及閱讀東西方的大量書籍發現,東西方都對雷火有過研究。

    有學者發現在黑暗的夜裏脫衣服的時候,會出現類似閃電一樣的一閃而過的火花,因此推斷天空中的雷火與這衣服上的火花其實是一種東西,臣根據我華夏神話雷公電母的傳說,將這種火花稱之為——電!

    ‘電’到底是產生的,臣等還沒有研究出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電需要物體之間摩擦碰撞,電一定有磁性,而且容易起火。”

    鄭經心中一喜,從方以智的描述中,鄭經知道華夏的研究者已經摸到了電的門道,雖然隻是發現了靜電產生的原因,隻要發現了靜電,那離發現電磁感應還會遠嗎?

    “既然找到了電產生的原因,那就要繼續研究下去,方先生要從學生中挑選有誌於‘電’的研究者,寡人會安排戶部專門撥款用於‘電’的研究。

    既然‘電’有磁性,那不妨試一試磁石與各種金屬之間組合起來,說不定能夠產生不一樣的結果,若是有一天能夠將‘電’研究出來,並得到真正的應用,那時候就是華夏真正騰飛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