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千裏送文臣
字數:6476 加入書籤
張載渾身一緊,心頭沒來由地砰砰直跳。
他看到了李韜那張狂中帶著戲謔的目光。
隱隱覺得這個啥事都幹得出來的皇帝,可能還會進一步“摧殘”他們。
比如扣押或者隨便找個理由殺了。
不斬使臣這種規矩在他這兒恐怕沒有任何約束力。
“這位張先生不會覺得朕要殺了他們吧?怎麽突然間整得像是視死如歸一樣?朕摧殘你們的靈魂就行了,殺了你們有什麽意思?”
李韜來了點內心戲,稍微緩了緩,然後大聲道:“諸位聽說朕講述了理學和心學後,是不是有很多想法湧上心頭?”
“在這一刻都統統打住,別聽這些鬼扯,亦別信各種大家之言,盡信書,不如無書,開宗立派不如返璞歸真!”
“先聖之學不容曲解,要原汁原味,天下書生當固守本心,時刻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己任!”
“……”
聽到最後半句話,張載被震撼得竟產生了一種無比熟悉的心悸感。
就像是它們出自他口一般。
雖然他確定自己有這樣的宏願,但也確定自己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他陷入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中。
都說不破不立。
李韜這一招太狠了。
先是以他們的理學為根基,全麵論述理學,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然後又自創心學和理學分庭抗禮。
在他覺得這位大唐皇帝要親自下場開宗立派的時候,皇帝幹了件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
他又推翻了自己那足以橫掃儒林,橫掃天下文壇的學問,來了個返璞歸真,並且為天下讀書人樹立了注定讓他們癲狂的目標!
僅靠一張嘴皮子,他不僅把他們辛苦宣揚的理學給廢了,而且直接奠定了自己在天下文壇獨一無二的地位。
可以說,他現在就是文壇之皇!
別說他們三個大儒了,就是天下的大儒都加起來,再加一個孔穎達也不是他的對手!
儒家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他僅用半天的時間做到了。
這是何其的誇張,又是何其的逆天。
張載萬分艱難地轉頭看向程家兄弟,發現他們似乎連活下去的念頭都沒有時,他長歎連連。
早知會被摧殘成這個樣子,他們寧願李韜一刀結果了他們。
從當世大儒淪為笑柄,隻是汴京到長安的距離。
還是他們主動送上門的……
看到張載臉上一點兒血色都沒有,李韜很想上去安慰幾句,告訴他這名傳千古的“橫渠四句”其實是出自他之口。
隻不過被他截胡了!
他還是很牛叉的!
當然,李韜忍住了。
這是穿越者福利,白嫖就白嫖了。
就別得了便宜還賣乖了。
萬一張載一個想不開自盡了,他的良心會痛的!
別看他前世是個敗家子,但在上學那會兒,這橫渠四句可是他的座右銘。
隻是後來被優渥的物質生活給腐蝕了。
都怪家族太有錢了!
他的內心還是很善良的!
來到大唐後,他發現這橫渠四句還沒有從張載的嘴裏說出來,他就動了自己給說出來的念頭了。
今天當著所有者的麵說出來,還給予重創,他還是蠻不好意思的。
要怪就怪他不是唐臣!
沒辦法,在這大爭之世,一切為了爭霸,不能心慈手軟。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同樣身為大儒的蔡邕嘴中喃喃,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
哪怕幾縷淩亂的頭發已經遮擋了他的雙眼,他還是目不轉睛地看著李韜,都沒有任何空閑的心思將它們給撥到一邊。
他就像敬畏先聖一樣敬畏著李韜。
如果可以的話,他現在就想拜李韜為師。
此時此刻,世間的一切言語都無法描述此帝的學識和才華了。
如果說天下之才共有十鬥的話,他李韜恐怕要獨占九鬥九了!
以前他覺得大宋的文臣群英薈萃,強得離譜。
現在看來,李韜是強得沒天理。
別說區區這幾個使臣了,他一人便可以吊打大宋所有的文人。
大唐的文人和新科進士們這會兒全都陷入到癡狂的境地中。
“難怪陛下要趕走孔穎達,不要儒家正統,有他在,大唐便是儒家正統啊!”
“這次文戰之後,是不是意味著我大唐執天下文壇牛耳了?”
“這還用問?你傻不傻!陛下以儒學開宗立派都是在彈指之間,不破不立又是在彈指之間,而且還直接為天下文人樹立了嶄新的目標,他便是天下文壇魁首!”
“詩詞絕、字絕、畫絕、學問絕,有此四絕,他說自己是文抄公,天下誰還敢再嘲諷?陛下這次反擊簡直出神入化,神乎其神!”
……
眼見唐人都要瘋了,而李韜還在慢悠悠地喝著茶,臉上沒有太多的情緒,就像是做了一件無關痛癢的小事一樣,李斯心下一沉。
他想立即回大秦了!
年後,一定要合縱連橫,滅了大唐!
越早越好!
不能再讓他繼續成長下去了,不然九國聯手,恐怕都不是他的對手。
這個少年如有神助,太可怕了!
東方朔、方孝儒、周培公等人和他一樣的想法。
大唐已經成立了六大軍團,最近還在擴充巾幗營,有意讓鎮守在京畿重地的禁軍騰出手去,部署在邊境。
大唐的兵力已經非常客觀。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能夠獨當一麵的猛將,還是後起之秀,都非常多。
唐軍由這些將軍統率,戰力隻會更強。
而經過這次文戰後,長安必將成為天下文人心中的聖地。
李韜成功讓天下文人歸心大唐。
搞不好還會有很多大儒、文臣投靠大唐。
在大唐剛舉行完科舉,並讓四百多名新科進士都去當縣令的情況下,朝中的重要官職可以說是虛位以待。
對各國的大儒、文臣來說也是一種天然的誘惑。
一旦這些官職再被他們填充。
李韜重塑吏治的目標就會實現。
到時候文臣治國,武將辟土。
大唐的國力勢必會騰躍到一個新的高度。
而一個強大的大唐,對九國都是心腹大患。
必須要滅了!
曹植是有任務在身的。
他還沒想那麽多。
瞧見各國使臣皆是心事重重的,他快步走到李韜麵前躬身道:“陛下,子建想求一墨寶。”
“可以!”
李韜笑道:“但是你得拿等價的人或物來換。”
曹植很會順水推舟,連忙道:“請陛下明示,隻要子建有,一定奉上。”
李韜輕咳一聲道:“讓蔡公留下吧。”
曹植轉身看向蔡邕道:“蔡公是去是留,我說了不算,魏王說了也不算,需蔡公自己做主。”
蔡邕想都沒想,直接道:“我願留下!”
“……”
這就尷尬了。
曹植本來還以為他哪怕已經做出決定,也不會現在就說出來呢。
誰曾想這麽急。
殊不知看他先前的反應,曹植就已經斷定他的心不在大魏了。
強扭的瓜不甜。
更何況人家女兒現在是大唐皇妃。
父王讓蔡邕隨行,自然也有把他當作一個籌碼的意思。
隻是有這樣一個大儒開了頭,今後各國大儒、文臣肯定要蜂擁而至了。
想想都頭疼!
他徐徐地吐了一口粗氣,還沒緩過來,張載突然強撐著身體站起身,畢恭畢敬地向李韜行了一禮道:“如若陛下不棄,我願拜陛下為師!”
“啊這……”
李韜張了張嘴,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朕白嫖了你的四句名言,你還要拜朕為師。
而且是冒著被大宋文人罵死的風險。
這不是讓朕良心不安嗎?
補償!
必須得補償!
李韜當即道:“先生要拜朕為師可就太折煞朕了。如果先生願留在大唐,朕願和先生探討學問,而且將重開國子監,由先生來執掌國子監,升為太傅!”
太傅……
場間的眾人心下亂跳。
陛下豪爽得簡直不講官道!
張載剛要投靠,國子監和太傅之位就送上了!
放眼天下,也是沒誰了!
張載愣了一下,很是動容道:“多謝陛下!”
他話音剛落,範仲淹忽然道:“陛下,範某也願留下。”
柳永趕緊道:“因在此,果也在此,柳某也願留下。”
“!!!”
歐陽修和蘇軾瞬時驚得都不知道該如何勸說了。
眨眼間,三個宋臣投唐。
他們是來出使大唐的,還是來送文臣的?
陛下知道了,恐怕會再經曆一次喪子般的悲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