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深情總在亂局中

字數:5208   加入書籤

A+A-


    承恩殿。
    李淵負著手,來回踱步道:“他到底在哪?”
    一個小宦官戰戰兢兢道:“陛下和張皇妃在小金庫中。”
    李淵趁勢道:“小金庫在哪?”
    百官立即豎起了耳朵。
    一個個表現得不像是臣子,倒更像是賊子。
    小官宦哪裏敢透露這個啊,他“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道:“太上皇,陛下帶著皇妃進去之前特別交代,任何人不得打擾,奴婢就是有一百個腦袋也不敢抗旨啊!”
    “他知不知道其他蠻夷也反了?”
    “知道。”
    “知道還跑去小金庫裏數錢?他很有閑情雅致啊!”
    其實,他已經說得很委婉了。
    數錢估計是真的,兩人是因為錢財結緣的。
    但風花月雪恐怕也是真的。
    這家夥很會挑地方和選時機呀!
    他們在這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他卻抱著美人在金銀珠寶中翻滾,也不怕硌掉一層皮!
    李淵低頭看了眼冷汗直冒的小宦官,也懶得為難他,轉頭看向了諸葛亮。
    他之所以這麽心慌,和諸葛亮既不知情,也沒完全看透有關。
    李韜這次乾坤獨斷,隱瞞了百官,撇開了內閣,直接讓賀若弼秘密出京,從前線精銳中調兵遣將,對獠人下手了。
    身為太上皇,他對個中細節是一點兒都不知情。
    眼下蠻夷紛紛造反,大唐重新陷入動蕩,若是其它敵國選擇在這個時候猛攻大唐,大唐勢必會腹背受敵。
    先前好不容易打下的大好局麵可就要被葬送了。
    諸葛亮輕搖羽扇道:“雖然亮也沒看懂陛下這屠戮之策,但陛下內心寬仁,這其中想來另有隱情。太上皇稍安勿躁,陛下既有爭霸天下之心,這場亂局必然來得快,去得也快!”
    “但願他來得快,去得也快,不要讓朕在這久等!”
    李淵神神叨叨地嘀咕了一句,旋即心下一顫。
    他在自家孫兒的潛移默化之下,確實越來越不正經了。
    怎麽能有這種想法?
    他等著抱重孫呢!
    李韜在這種事情上麵若是跟行軍打仗那般速戰速決的話,可不是什麽好事。
    小金庫中。
    李韜已經以張春華的身體為賭桌,擲起了骰子,玩起了押大押小的遊戲。
    張春華要是輸了,隻能繼續鍛煉腰技。
    他要是輸了,得立馬去見太上皇和百官。
    張春華還是一直押大。
    然而,李韜也是擲骰子的一把好手,連贏了四局。
    當然,這四局不是一口氣贏下的,而是斷斷續續贏下的。
    因為需要時間讓贏變成應。
    “陛下,不能再玩了!”
    張春華心服口服地看著李韜道:“臣妾再也不會和陛下賭了。”
    李韜笑道:“怕什麽?咱們賭的又不是錢財。”
    “陛下!”
    張春華滿臉羞紅地看了眼自己身前殘留的紅色印記道:“一個是心疲,一個身疲,臣妾寧願心疲。”
    李韜打趣道:“可身疲的同時你的內心也得到了快樂與升華,不是嗎?”
    “……”
    說不過他!
    嬌羞的美人兒索性趴到他的懷裏輕咬了一口,柔聲道:“能成為陛下的女人,臣妾的心確實跟抹了蜜一樣甜。不過這裏有錢財等著臣妾清點,外邊有國事等著陛下處理,咱們來日方長嘛。”
    說“嘛”字的時候她托著長長的尾音,明顯是在撒嬌呢。
    李韜張開雙臂道:“愛妃於朕而言就是一寶,沒有什麽能影響朕拆寶。現在寶已拆,今後自是有時間好好把玩,朕也不想讓你累壞了身子。隻是朕同樣不想去見他們。”
    張春華頗為詫異道:“這是為何?”
    “這場亂局要夠真,才能迷惑那些意欲造反的蠻夷。朕說多了,難免隔牆有耳。”
    “那臣妾服侍陛下去洗澡吧?”
    說這話時,她是按著自己的胸脯說的。
    雖然知道這是自投羅網,但這種事一旦體驗過了,好像就變得口嫌體正,身不由己了……
    李韜深有意味地看向她,突然覺得自己還是低估了她的潛質。
    一般心胸寬廣的人都是很能戰的,孫尚香就是個再明顯不過的例子。
    看來他們不願意離開的話,隻能繼續等了。
    “既然他乾坤獨斷,那朕也不管了!擺駕回宮!”
    眼見天都黑了,李韜還是不見人影,李淵也學他當起了“甩手掌櫃”,快步離開了承恩殿。
    百官麵麵相覷後,看向內閣的幾位大臣。
    張居正什麽都沒說,轉身就走。
    緊接著是諸葛亮、和珅、嚴嵩等人。
    百官這才意識到他們是不想來的,估計是太上皇的意思。
    可太上皇所擔憂的正是目前天下萬民所擔憂的啊!
    他們又一起看向了還沒走的魏征。
    魏征道:“雖然魏某現在也是霧裏看花,但陛下既然從一開始就沒讓我們參與,那麽在結果出來之前,想必也不會見我們。”
    “諸位還是回去等候消息吧。以往的經驗告訴魏某,隻要是陛下親自布局了,那麽任他們來勢再洶湧,也掀不起什麽浪花來。”
    十天後。
    一道道聖旨如先前的消息般紛至遝來。
    嶺南獠人首領布義被封為“南義伯”,率眾進入南義城。
    寧州獠人首領元勤被封為“寧安伯”,率眾進入寧安。
    集州獠人首領阿塤被封為“集槐伯”,率眾進入集槐。
    ……
    一連十幾個獠人首領被封伯後,朝野全都懵了。
    嶺南、寧州、集州等地的獠人不是全被屠戮了嗎?
    這怎麽又冒出來了!
    難道他們死而複生了?
    不!
    應該是之前聽到的消息是假的!
    可假消息為何會在大唐橫行無忌?
    這不是相當於逼著蠻夷造反嗎?
    就在他們滿臉問號的時候,又一道聖旨傳出。
    陛下要麵向蠻夷組建一支十萬大軍,號為“盛唐軍”,所需軍餉從他的小金庫出。
    這更讓他們看不懂了。
    蠻夷多和各地百姓格格不入,而且還都帶著野性。
    若是讓他們得到兵器,恐怕很難駕馭,貽患無窮。
    而且那些造反的蠻夷呢?
    怎麽也不見後續了!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他們全都雲裏來,霧裏去的。
    發誓不再過問這些事的李淵,終究還是沒能抵擋心中的震驚與好奇。
    他剛準備去找他。
    李韜派人來召內閣的大臣們前往承恩殿。
    他索性跟著張居正、諸葛亮等人一同前往。
    等他見了李韜後,赫然發現李韜正看著武則天不停地按璽印了。
    而擺放在武則天麵前的是一摞厚厚的聖旨,整得像是批量印刷一樣。
    大唐的聖旨何時變得這麽廉價了?
    他嘴角直抽道:“你還沒封賞完?你不怕如此厚待那些蠻夷,反而傷了各路將士的心?”
    李韜淡然道:“有些是給死人的,也不是封賞。”
    李淵瞬間聽出了不少東西:“難道真有獠人部族被屠了?”
    ……